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全文发布行业动态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该《规定》自2009年7月3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17号公布,根据2022年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1号修订。详情如下:

(2009年7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17号公布根据2022年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1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提高认证有效性,维护国家、社会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负责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目录,目录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实施。

第六条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对其从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及生产技术、工艺等技术秘密和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认证实施

第七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

第八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应当适用以下单一认证模式或者多项认证模式的组合,具体模式包括:

(一)设计鉴定;

(二)型式试验;

(三)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四)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五)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六)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产品认证模式应当依据产品的性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进口产品的风险状况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

第九条认证规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用的产品范围;

(二)适用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三)认证模式;

(四)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

(五)抽样和送样要求;

(六)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确认要求(需要时);

(七)检测标准的要求(需要时);

(八)工厂检查的要求;

(九)获证后跟踪检查的要求;

(十)认证证书有效期的要求;

(十一)获证产品标注认证标志的要求;

(十二)其他规定。

第十条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进口商(以下统称认证委托人)应当委托经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对其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产品进行认证。

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列入目录产品的,委托企业或者被委托企业均可以向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委托。

第十二条认证机构受理认证委托后,应当按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的规定,安排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

第十三条认证委托人应当保证其提供的样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一致,认证机构应当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的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认证委托人送样、现场抽样或者现场封样后由认证委托人送样等抽样方式,委托经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对样品进行产品型式试验。

第十四条实验室对样品进行产品型式试验,应当确保检测结论的真实、准确,并对检测全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保证检测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具有可追溯性,配合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

实验室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检测报告内容以及检测结论负责,对样品真实性有疑义的,应当向认证机构说明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第十五条需要进行工厂检查的,认证机构应当委派具有国家注册资格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对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等情况,依照具体产品认证规则进行检查。

认证机构及其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应当对检查结论负责。

第十六条认证机构完成产品型式试验和工厂检查后,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一般情况下自受理认证委托起90天内向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

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认证委托人,并说明理由。

认证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认证结论负责。

第十七条认证机构应当通过现场产品检测或者检查、市场产品抽样检测或者检查、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等方式,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和有效的跟踪检查,控制并验证获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第十八条认证机构应当对跟踪检查全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保证认证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

对于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认证机构应当根据相应情形作出予以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的处理,并予公布。

第十九条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的规定,根据获证产品的安全等级、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情况等因素,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检查的分类管理,确定合理的跟踪检查频次。

第三章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第二十条市场监管总局统一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以下简称认证证书)的格式、内容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标志)的式样、种类。

第二十一条认证证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认证委托人名称、地址;

(二)产品生产者(制造商)名称、地址;

(三)被委托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需要时);

(四)产品名称和产品系列、规格、型号;

(五)认证依据;

(六)认证模式(需要时);

(七)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八)发证机构;

(九)证书编号;

(十)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认证证书有效期为5年。

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前90天内申请办理。

第二十三条获证产品及其销售包装上标注认证证书所含内容的,应当与认证证书的内容相一致,并符合国家有关产品标识标注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的变更,由认证机构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一)获证产品命名方式改变导致产品名称、型号变化或者获证产品的生产者、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名称发生变更的,经认证机构核实后,变更认证证书;

(二)获证产品型号变更,但不涉及安全性能和电磁兼容内部结构变化;或者获证产品减少同种产品型号的,经认证机构确认后,变更认证证书;

(三)获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规格和型号,以及涉及整机安全或者电磁兼容的设计、结构、工艺和材料或者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发生变更的,经认证机构重新检测合格后,变更认证证书;

(四)获证产品生产企业地点或者其质量保证体系、生产条件等发生变更的,经认证机构重新工厂检查合格后,变更认证证书;

(五)其他应当变更的情形。

第二十五条认证委托人需要扩展其获证产品覆盖范围的,应当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的扩展,认证机构应当核查扩展产品与原获证产品的一致性,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经确认合格后,可以根据认证委托人的要求单独出具认证证书或者重新出具认证证书。

认证机构可以按照认证规则的要求,针对差异性补充进行产品型式试验或者工厂检查。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一)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认证委托人未申请延续使用的;

(二)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

(三)获证产品型号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品目录的;

(四)认证委托人申请注销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注销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规则规定的期限暂停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一)产品适用的认证依据或者认证规则发生变更,规定期限内产品未符合变更要求的;

(二)跟踪检查中发现认证委托人违反认证规则等规定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跟踪检查或者跟踪检查发现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

(四)认证委托人申请暂停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暂停的情形。

第二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当撤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

(一)获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跟踪检查中发现获证产品与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样品不一致的;

(三)认证证书暂停期间,认证委托人未采取整改措施或者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四)认证委托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认证证书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获证产品被注销、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的,认证机构应当确定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类别和范围。

自认证证书注销、撤销之日起或者认证证书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第三十条认证标志的式样由基本图案、认证种类标注组成,基本图案如下图:

基本图案中“CCC”为“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名称“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

第三十一条在认证标志基本图案的右侧标注认证种类,由代表该产品认证种类的英文单词的缩写字母组成。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需要,制定有关认证种类标注的具体要求。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冒用、买卖和转让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市场监管总局对认证机构、实验室的认证、检测活动实施年度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认证机构应当将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以及认证证书被注销、暂停或者撤销的信息向市场监管总局和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通报。

第三十六条市场监管总局统一计划,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获证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获证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进口商和经营活动使用者不得拒绝监督检查。

市场监管总局建立获证产品及其生产者公布制度,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列入目录内的产品未经认证,但尚未出厂、销售的,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告诫其产品生产企业及时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帐薄以及其他资料,查封、扣押未经认证的产品或者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

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者、销售商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启动产品召回程序,责令生产者召回产品,销售者停止销售产品。

第四十一条列入目录的进境物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入境时无需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

(一)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或者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人员的自用物品;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大陆官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自用物品;

(三)入境人员随身从境外带入境内的自用物品;

(四)外国政府援助、赠送的物品;

(五)其他依法无需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情形。

(一)为科研、测试所需的产品;

(二)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所需的零部件;

(三)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所需的产品;

(四)工厂生产线/成套生产线配套所需的设备/部件(不包含办公用品);

(五)仅用于商业展示,但不销售的产品;

(六)暂时进口后需退运出关的产品(含展览品);

(七)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零部件;

(八)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进料或者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零部件;

(九)其他因特殊用途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认证机构、实验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责令其停业整顿,停业整顿期间不得从事指定范围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活动:

(一)增加、减少、遗漏或者变更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的;

(二)未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不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予以公布的;

(三)未对认证、检测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归档留存,情节严重的;

(四)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认证、检测活动的,情节严重的;

(五)未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审查的;

(六)阻挠、干扰监管部门认证执法检查的;

(七)对不属于目录内产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对认证机构、实验室的指定:

(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指定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指定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指定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指定资格的认证机构、实验室准予指定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指定决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认证机构或者实验室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指定的,由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指定,并予以公布。

认证机构或者实验室自被撤销指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指定。

第四十六条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人员出具虚假或者不实结论,编造虚假或者不实文件、记录的,予以撤销执业资格;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认证人员注册机构不再受理其注册申请。

第四十七条认证委托人对认证机构的认证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诉。

第四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章罚则

第四十九条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条列入目录的产品经过认证后,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二条、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认证证书注销、撤销或者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继续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编造虚假材料骗取《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或者获得《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后产品未按照原申报用途使用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撤销《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并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三条伪造、变造、出租、出借、冒用、买卖或者转让认证证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罚款。

转让或者倒卖认证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样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不一致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变更,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的;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扩展,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列入目录产品的。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获证产品及其销售包装上标注的认证证书所含内容与认证证书内容不一致的;

(二)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使用认证标志的。

第五十六条认证机构、实验室出具虚假结论或者出具的结论严重失实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撤销对其指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撤销相应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五十七条认证机构、实验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管总局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对其指定直至撤销认证机构批准文件。

(一)超出指定的业务范围从事列入目录产品的认证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测活动的;

(二)转让指定认证业务的;

(三)停业整顿期间继续从事指定范围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活动的;

(四)停业整顿期满后,经检查仍不符合整改要求的。

第五十八条市场监管总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对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中的其他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六十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六十一条本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二条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12月3日公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THE END
1.直播带货中的营销信息如何定性?法学专家:不宜直接认定为广告消费者...除了广告主,广告法还规定了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形。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则指向经营者,明确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1/doc-incwvpzh4517433.shtml
2.头条文章3月8日,抖音电商发布“个护家清行业宣传规范”实施细则。细则明确,个人护理用品不得违规使用医疗术语,如牙膏类产品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功效,洗发水/洗护套装类商品功效宣传禁止宣传“生发、增发”等涉及描述可以促进“生发”的医疗功效,普通化妆品类的洗发水/洗护套装商品禁止宣传“白转黑”效果。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7217213981425
3.17综述——整治医疗美容乱象需要重典治乱2022专项整治将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包括五“严禁”:严禁聘用非卫生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严禁“以次充好”,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器械;严禁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以及服务资讯类信息;严禁违规分解手术项目;严禁价格欺诈,以及不按规定项目名称和标准收费。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2_03/202112/t20211231_469052.htm
1.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食品广告发布行为的提示10.食品广告不得含有食品检验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向消费者推荐内容。 11.若要广告中宣称产品为绿色食品,要使用绿色食品中英文字体、标志图形及图文组合,确保该食品为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合格许可的绿色食品。 12.若要标注产品为有机产品,使用有机、organic等表述或图案,应确保该食品经过国家认监委...https://scj.sxjz.gov.cn/tzgg/content_520764
2.评价不合商家心意,能删除屏蔽?三部网络经营新规征求意见评价不合商家心意,能删除屏蔽?三部网络经营新规征求意见 为引导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合规经营,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消费者权益,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网络平台经营者起草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1430
3.瑕疵检测验证标准最新规范瑕疵案件认定标准机器视觉瑕疵检测验证标准最新规范瑕疵案件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食品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下罚款。这一条款为食品标签瑕疵的认定提供了基本框架。https://www.0755vc.com/23879.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最新修正版)全文第三条 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第六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https://www.jjqyw.cn/page9?article_id=6949
5.评价不合商家心意,能删除屏蔽?三部网络经营新规征求意见评价不合商家心意,能删除屏蔽?三部网络经营新规征求意见 为引导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合规经营,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消费者权益,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网络平台经营者起草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服务协议与交易规则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1430&sid=200
6.入驻天猫平台的规则考试试题和相关答案B、向商家申请退出 C、部分行业可以 D、不可以 21、将C2C店铺中商品的销售记录,以截图方式上传在商城店铺进行宣传,属于以下哪项违规行为?(B) A、违反商城店铺规范 B、商城人气炒作 C、乱用关键字 D、发布违法信息 22、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D) ...https://www.mmker.cn/article/4171.html
7.关于修订《生鲜行业管理规范》的公示通知(2)定向准入:指在平台对一些特定品牌或类目商品,实行先接收商家入驻申请,并在审查许可后才许可其经营。 2.2 入驻要求 2.2.1 商家需遵守《招商标准及入驻规范》规范进行入驻及发布商品。 2.2.2 各定准类目入驻及清出标准如下: ? 类目 入驻标准 清出标准 海鲜水产>>生鲜卡券>>大闸蟹卡券 行业定向邀约 通过...https://school.jinritemai.com/doudian/web/article/aJ5djj1H2WiZ
8.楚贸通4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七次排除延期清单的公告。2022年4月17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进口清单内的美产产品可豁免对美301关税,企业进口报关时无需申请市场化采购排除编号即可自动免除。 央行出台23条,促进外贸出口是重点 https://hbtrade.hb-eport.cn/hb/newsDetail/?infoType=01&id=3eece2734ad444649480b80197f57eb8
9.订单量成淘天新考核指标多平台发双11战报零售电商周报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商家经营行为,抖音电商现修订《“顺丰包邮”服务规范》,公示期2023年11月10日-11月17日,规则预计于2023年11月18日生效,公示期满平台将另行发布正式生效规则。该规则适用于开通“顺丰包邮”服务的抖音电商平台商家(不含全球购商家、即时零售商家)。 https://www.ebrun.com/20231112/534027.shtml
10.速卖通服饰行业标准为了提高速卖通服饰行业的总体产品品质,优化买家购买体验,更好地规范卖家的发布行为及产品质量,特拟定服饰行业标准。 本标准参考纺织品行业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本标准于2015年9月8日发布,2015年9月15日生效。 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47692/
11.全球速卖通关于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卖家FAQ医用类口罩(属于医疗器械)必须发布在Health & Beauty / Health Care/ Household Health Monitors / Medical Masks 医用口罩。 其他非医用类口罩请根据产品特性和商家经营大类相关性选择其余的叶子类目发布。 二、产品发布规范 1. 医用类口罩(Medical Masks) ...https://www.szcbec.cn/aliexpress/aliexpress-news/%E5%85%A8%E7%90%83%E9%80%9F%E5%8D%96%E9%80%9A%E5%85%B3%E4%BA%8E%E8%BF%91%E6%9C%9F%E6%96%B0%E5%9E%8B%E5%86%A0%E7%8A%B6%E7%97%85%E6%AF%92%E7%96%AB%E6%83%85%E5%8D%96%E5%AE%B6faq/
12.淘宝特价版新增食品行业管理规范根据《淘宝特价版市场管理规范》,淘宝特价版视情节严重程度可采取下架商品、删除商品、限制商品发布、限制创建店铺、删除店铺、提升店铺保证金额度、罚扣店铺保证金、延长交易账期、监管账户、查封账户等措施。 《淘宝特价版食品行业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一、关于食品产品类型的说明 ...https://www.shuaishou.com/school/infos54172.html
13.抖音电商学习中心规则中心行业市场大闸蟹&蟹卡商品管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生鲜行业商家经营大闸蟹&蟹卡商品的场景。 二、抖音商品发布规范 2.1 资质要求 经营生鲜行业大闸蟹&蟹卡商家,需满足《【生鲜】行业管理规范》中关于商品资质的要求; 经营阳澄湖大闸蟹&蟹卡商家的商家,需额外满足以下要求: 资质要求:6证 不经营阳澄湖大闸蟹的商家,在商详页面、礼券版面、外包装等任何地方不...https://www.xiaoduoai.com/blog/5719.html
14.小红书第三方商家手作兴趣玩物行业管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小红书平台上手作/兴趣玩物类目商品的经营、管理和违规处罚。手作/兴趣玩物类目包括:手作/兴趣玩物一级类目及其所有子类目。 为了更好地规范小红书手作/兴趣玩物行业商家的发布行为,指导商家正确、规范发布手作/兴趣玩物商品相关特征属性、材质工艺等信息,促进手作/兴趣玩物行业在小红书平台的发展,提升消费者购物...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36394
15.商务部征求意见:直播主体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采取必要措施实施相应...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8日,商务部官网发布《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就此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当直播主体存在虚假宣传、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伪造产品的产地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假冒商标专利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时,应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消费者权益,并对直播主体实施相应的处罚。 https://stock.hexun.com/2021-08-18/204183694.html
16.《2024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重磅发布唐欣院长表示,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品牌之间不仅要拼产品品质、还要拼服务、拼营销、拼速度。品牌、供应链、加盟商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可以使各方专注自身核心业务,提升整体竞争力。 这种分工协作模式不仅能提高整个餐饮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也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完善、服务...https://ent.cnr.cn/canyin/zixun/20240401/t20240401_526648036.shtml
17.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为进一步推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的指导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全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经验交流会,参会企业均为在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 http://www.camdi.org/news/1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