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业务中台-商品服务中心(时下又称之为商品中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我举几个具体的实际场景来描述:
而当我们选择去将一个系统中台化时,实时上我们就是在将该领域的系统归纳抽象,实现标准化。
一个商品中台体系的标准产品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图摘录自《中台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复杂产品架构案例实战》一书
在商品中台中,标准模块由5个关键的服务构成,分别是类目树,品牌库,属性库,SPU/SKU,货品。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重点为大家剖析其中3个服务。
所谓类目树就是商品的分类管理,而由于中台是为了满足不同业务,为此我们需要考虑分类在整个业务中的所有场景,而具体来说在分类中我们需要解决三个场景的业务场景:
对此在中台中会将此处的分类划分为三个层级类目:
从整个商品体系视角上看,商品需要服务两大类角色需求:
这也商品系统天然划分出了两类特征鲜明且互相独立的场景:
在传统电商业务体系不断发展后,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与挑战:多渠道战略。也就是虽然自己是个独立的产品供应商甚至是自有零售平台,但是为了抢占最新流量的渠道,不仅仅在局限于仅在自有平台售卖,还需要在其他平台进行铺货与售卖。
例如作为以手机品类起家的垂直类3C销售平台,除了在自有平台小米网售卖外,也同步在京东/淘宝等多个渠道进行售卖。
又例如伴随当年当当网首次在淘宝开店,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一个标志性话题事件后,越来越多的垂直型电商企业如美妆电商,生鲜电商等都开始在不同渠道运营线上门店,如抖音店、饿了么店、淘宝店等。
而此时在多渠道销售时,同一个SKU在不同渠道售卖,可能各个平台的SKU管理字段不同,活动参与规则不同,此时这些问题显然与商品固有的属性不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典型的销售领域问题。
而面向销售领域的商品功能搭建,更多就是为了满足销售场景的多样化与玩法的灵活性,因此在中台概念中我们将解决销售领域的问题商品系列功能,统一称之为商品服务中心,与之对应的便是货品服务中心。
在商品服务中心中,我们的功能通常有如下范畴:
基于商品服务,我们可以支持前台的复杂多样性的商品管理场景,如:
各对象说明如表所示:
货品体系是为了满足供应链的作业,而供应链作业的要求通常都是在要求效率,因此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结构的稳定与准确。
在管理中我们一般需要屏蔽前台售卖时的复杂性,尽可能在供应链中只流转实物数量的变化。
货品属性中经典的几个构成部分包含以下几项:
货品中心中的关键对象说明:
在货品服务中心中,我们的功能通常有如下范畴:
基于上述的货品功能,我们可以实现:
而商货品二者共同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商品功能结构:
商品挂载至类目下,每一个货品可绑定多个商品,例如图中货品只管理最小库存单元(可乐1瓶),在商品创建多种规格从而解决前台多规格转换售卖的问题,实现不同规格库存共享与售卖,并根据实时实物库存自动按售卖规格进行转换,得到本规格下可售卖库存量。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和起点课堂会员等好礼哦!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