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名家书法作品价格行情,成交记录
术品投资收藏经纪:杨生)
行情
珍品升值空间较大
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到秦代的方孔圆钱,再到清末的机制币,我国古代钱币可谓品种多样,样式丰富,其文化历史价值与收藏投资价值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和藏家。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古钱币专业委员会主任叶晖介绍,古钱币的市场行情近几年来基本上是一路走高,“十年前几毛钱一枚的古钱币,如今价格已翻了好几番,并且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嘉德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100万起拍,经过近40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拍出了352.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了古钱拍卖新纪录,至今仍然位居首位。据了解,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也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这枚“武阳”三孔布属于非常珍罕的老生坑传世佳品。
评估
收藏价值看存世量
在古钱币收藏领域,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许多新入行的藏家会认为古钱币年代越久远越值钱。其实不然,确定一枚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最主要还是要看存世量,再从技术工艺以及币材的质地、品相等条件来综合评价,光看铸造年代是否久远并不足以对一枚古钱币的价值下定论。
而仅100多年前问世的“祺祥重宝(1861年铸)”、太平天国起义时所铸“天国通宝”等清代钱币,价格却都高达上万元。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发行的光洋,也就是所谓的“袁大头”,贵的也都要数千元一枚。
影响古钱币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其本身的存世量,“物以稀为贵”这条收藏界通用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古钱币板块。历史上有些朝代比较强盛,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发行单一品种的钱币,故这类古钱的数量就十分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改朝换代,这类古钱的数量自然就很少。这一点直接影响到了古钱币的收藏投资价值。
提醒
鉴定知识必不可少
对于初涉古钱币领域的爱好者,业内专家表示,学习一定的鉴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鉴定古钱首先要熟悉历史,掌握货币史。在中国历史上,钱币根据厚薄、大小、钱文、纹饰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版别来,根据质地,又有铜、铁、铅、金、银之分,哪一个朝代曾铸造过哪一种或几种质地的钱币,对于鉴定来说,尤其显得重要。
从铸造工艺上来看,每个朝代每个时期也不尽相同,就算是这两种铸造钱币的方法在各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也略有区别。
收藏古钱币警惕“四大误区”
随着古钱币收藏队伍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新人加入。要做好古钱币收藏,业内专家表示,需得小心以下“四大误区”:
一、只收藏大钱。在古钱币中,大众化还是小平钱等小型钱,大型钱品种和数量相对较少,收藏难度也较大,加上小型钱当中也不乏珍品,专家建议藏家在初涉古钱币领域时可以把眼光放多点在小型钱币上面。
二、只收藏名钱。有关资料显示,在古钱币板块中,有些钱币虽没有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但传世数量也很少,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未来增值的可能性很大。除了名钱,藏家应该多挖掘其他范围的古钱币,才能发现更多的珍品。
三、只收藏铜钱。在古代,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铁钱和铅锡钱则相对少量。流传至今,铁钱和铅锡钱已不多见,尤其是铁钱,经多年腐蚀,锈迹斑斑,有的已很难辨认。因此,藏家应在收藏铜钱的同时,注意收集铁钱和铅锡钱。
四、只收藏好钱。古钱币的收藏同样讲究品相,但有些古钱虽因年深日久有所残缺,但若属罕见类,收藏价值同样很高。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