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钱币——先秦货币到秦汉货币刀币楚国

人类社会早期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实物货币逐渐形成,而海贝成为最为重要的实物货币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商品交换的频繁,金属铸币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由于当时社会的割据性和分散性,遂渐形成了多种金属铸币形式。这一时期货币种类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圜钱、楚币。

商周时期已经有了贝、龟、珠玉等自然货币,其中贝币的使用最为普遍。《盐铁论·错币》“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朋是贝的计数单位,一般认为十贝为一朋。

春秋战国货币——布币

春秋战国货币——刀币

刀币状如刀,可能起源于手工工具“削”,即用于刮削木料的小刀。刀币多为凸背凹刃,柄端有环,柄身有裂沟。刀币的流通范围不如布币广,最初在齐、燕国内使用,其后赵国等国家也铸行刀币。

春秋战国货币——圜钱

圜(huan)钱,顾名思义圆形带孔的钱币,取象于史前陶纺轮或玉璧。圜钱就其形制而言,有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之分。钱文纪地、纪重。圜钱出现较晚,战国晚期较为普及,流行于楚国以外的广大地区,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货币体系。

春秋战国货币——楚国货币

楚国的独特文化体系、礼制传统,决定了其货币的铸造也是自成体系,早期使用铜贝——蚁鼻钱,呈椭圆形,铸有文字和穿孔,又称“鬼脸钱”。楚国黄金货币和铜铸币兼用。其金铸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币实物,俗称“印子金”,至今已发现爯金、卢金、钣金三种类型楚国金币。铜铸币主要有铜贝币、钱牌和类方足布币。

秦汉半两

“半两”钱始铸于秦惠王(公元前336年)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币制,“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秦半两的标准重量为12铢。从此,方孔圆钱成为古代社会最基本的法定通货。两汉时期的钱币基本属于纪重钱制,西汉前期主要为半两钱。

THE END
1.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元铜质试铸样币可以说机制试模样币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件艺术品的绘制过程,而且对试模样币,造币厂都有严格的耗料管理制度或明文规定试模样币必须回炉销毁,所以试模样币是试铸样币中最少的。因为“试模样币”属未定型的半成品,难有人为流出,试铸打样币,属定型了的成品,且可人为定量流出。一般来说试铸币中的稀罕品,多为极难见的...http://www.shoucangyaji.com/guwan/12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