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卢人骐曾经花了98万元购得一枚九叠篆皇宋通宝,后来被鉴定为真品。由于稀少,价值连城的皇宋通宝是很多古泉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这个商机让很多不法商人乘机铸造赝品来牟取暴利。
因为存世很少,所以有很多的古玩贩子、不法商人动起来歪脑筋,一堆仿造的人根据一些记录来伪造,以期获得暴利。很多已经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稍有疏忽就会被外表迷惑。
所以这时候古钱币的鉴定就至关重要。作为钱币,鉴定一定要看仔细,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的细节。不管任何钱币都有这四点、字体、锈色、穿孔、边缘。对于锈蚀比较严重的可以借助放大镜来看。今天借助插图这枚赝品九叠篆皇宋通宝来分析。
看,就是看正反面字体、锈色、铜质,边框、穿孔。
第一,看锈色如图这个照片上的钱币就是赝品无疑。根据上面的有铜绿锈色,锈土,显然是非传世品,属于出土品,但是部分区域铜色却是传世品的颜色,应该只有流通品才有这种颜色。也就是铜绿锈色和部分区域的铜色不协调,所以这是作假的。
第二,看书文,根据图片,皇宋通宝四个字完全不是一种书写风格,像是好几个人写出来的,通字最拙劣,宝字挖填痕迹最严重,宋字则像营养不良的人初学写字的结果,上下失调。皇字是这里面最正常的一个。
众所周知,挖补是古钱伪造的主要手短,一般就是把一些普通钱币作为范母,将关键字挖去,在填上珍惜的字文,重新翻著,这样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非常容易蒙混过关,所以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第三,看穿孔,这枚铜钱正面穿孔方框均匀,但是背面极度不合格,铜汁溢出钱范导致,不过这个不一定正品不会溢出,重要的一点是背面放开格外宽,与正面窄细的边框不协调,所以这是翻铸的时候忽略了这个细节。如果是真品,这种非大量铸行的钱币应该著作很精良才对。
第四,看边缘,这枚钱币正面边缘不匀称,锈蚀严重,相对较窄,但是背面的边缘宽而且相对匀称,不做说明的话,这两个根本不是同一枚钱币的正反面。所以还是赝品铸造的人忽略正反面协调,导致出现这个结果。
总结,因为大部分珍惜古钱市面上很少见到,制作赝品的人只能凭借片面的消息臆想铸造,所以出来的成品瑕疵很多,只要细心,依靠肉眼就能发现。
而大多数对收藏感兴趣的人也对这一些钱币了解不多或者,出于捡漏的心态,一时贪图便宜往往上当。不法商人正是借助这一点来伪造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