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行业深度报告: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分析

一、无人机:无人驾驶与依靠载荷执行任务的有机系统

(一)分类:军用存在杀伤性差异,民用进一步划分为消费级与工业级

(二)组成结构:由四大分系统共同构成,飞行平台为无人机的主体

无人机系统通常由飞行平台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地面系统与综合保障系统构成。飞行平台系统是无人机的主体,整合动力装置、飞控系统、导航系统等部件后携带载荷实现空中飞行与任务执行。任务载荷系统是决定无人机不同用途的关键,所涉及任务设备包含侦察搜索设备、测绘设备、军用专用设备、民用专用设备等多种类型。除执行任务的直接载体之外,地面系统作为无人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飞行过程与航迹、飞行平台的起降以及通信链路的工作,综合保障系统对各分系统进行维护保障、人员调配等,亦为无人机系统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产业链:上游多为零部件与分系统,中游整机,下游覆盖各领域

民用无人机领域,上游多为零部件制造商和分系统制造商,无人机主机厂承担系统集成及服务提供的职能。上游环节,一般可分为零部件、任务载荷件、分系统研制商。零部件制造环节,一般包括芯片、电池、电机、发动机、结构件等;任务载荷件环节,一般包含航摄相机、激光雷达、航摄仪、高光谱成像仪等专业任务载荷;分系统研制商一般分为飞控导航、飞行器、任务载荷、地面指控等分系统。中游环节,一般包含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多单指只包含无人机系统集成,不涉及服务提供,但目前多数企业均已涉及;但存在部分企业以提供服务为主,包含无人机航飞数据整合、飞行培训、技术支持、售后维修、租赁等。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广泛,包含娱乐、测绘、巡检、安防、应急、农林牧渔等。

(四)成本构成:系统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平台与任务载荷占比高

1.军用无人机系统:直接材料占成本结构90%以上,机体、任务载荷成本占比高

2.民用无人机:直接材料仍为营业成本主要构成,应用场景差异影响分系统成本

直接材料为民用无人机业务营业成本的主要构成。公共安全领域,以供应多款无人机系统、从事无人机禁毒服务的观典防务为例,观典防务2018~2021年H1四个报告期内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60.94%、55.55%、64.61%和71.27%,制造费用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约为20%。工业领域,以在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域规模领先的工业无人机企业纵横股份为例,其2017~2020年H1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4.95%、69.92%、74.26%和73.41%。

(五)技术迭代:中期看载荷及机体升级,长期看高空高速及僚机发展

载荷(传感器)方向升级或仍然是军用无人机中短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以美国高空长航时侦察机“全球鹰”项目为例,不同批次机型的更新升级方向主要与载荷(传感器)有关。据《GlobalHawkSystemsEngineeringcasestudy》(AirForceCenterforSystemsEngineering,BillKinzig,2010),“全球鹰”从Block0~Block40过程中,主要升级方向与其传感器有关,如从Block10的基础版集成传感器套件升级至Block40的增强型EO/IR传感器。据《“全球鹰”无人机系统项目费用和效能分析研究》(张海涛,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2014),“全球鹰”Block10/20/30/40型的单机成本分别为4640/5450/7610/8460万美元,其中各批次的任务设备成本分别为2390/1960/3810/4980万元,各批次单机成本变化的原因是机体结构不同,以及机载传感器日益先进,如Block30使用单机成本2000万美元的ASIP,而Block40使用了单机成本约5000万美元的MP-RTIP。

长期看,隐身高空高速、僚机、蜂群化等或为军用无人机长期的发展方向。

二、市场空间:军用领域占主导,工业市场景气度提升

(一)整体:2019年全球军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分别为703、657亿元

工业级应用场景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增长驱动着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纵横股份招股书,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及大型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无人机在工业级应用场景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其他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增长驱动着全球无人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至2019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40%。据纵横股份招股书,援引Frost&Sullivan的报告,2019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分别为703.30亿元、657.38亿元,分别占比51.69%、48.31%。预计到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二)军用:任务范围日渐广泛,装备现代化建设及外贸为主要驱动力

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战争中无人机的任务范围越来越广泛。军用无人机对续航能力、巡航速度、飞行、高度、作用距离、任务载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根据不同的用途搭载各种专业的军事设备,如各类传感器、导弹、物资等。广泛应用到侦察预警、电子对抗、通信中继、军事打击、战斗评估等领域,分为无人侦察机/监视机、无人战斗机、通信中继无人机、电子干扰无人机等单一用途无人机,以及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等多用途无人机。据《无人机系统作战应用》(航空工业出版社,王进国),战争中无人机的任务范围涉及越来越广泛,从最近的局部战争情况来看,无人机系统已经用于进行近距空中支援、情报监视和侦察、战斗搜索与救援、空中遮断,以及对地打击和协调侦察评估等任务。

军用无人机全球市场空间持续扩大,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逐渐加强。据中航无人机招股书,援引蒂尔集团的报告,2019年-2028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逐年增长,到2028年产值预计达到147.98亿美元,年产值(含采购)复合增长率约5.36%,市场保持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据观典防务招股书,我国军用无人机凭借着研发技术的发展,具有性价比优势,逐渐成为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重要的出口国之一,是美国军用无人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随着我国军用无人机研发技术的发展,未来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

(三)工业:技术驱动下游应用场景日益完善,潜在市场空间快速拓展

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完善。工业无人机产品具有使用成本低、地勤保障要求低、机动性强、安全性高、提供信息更加及时等优势,相比于传统作业方式,工业无人机更能胜任复杂环境下的作业任务。随着工业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成熟,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完善,目前工业无人机产品已成熟应用于巡检、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农林植保等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展应急、水利、环保、气象、物流运输等新兴应用场景,随着工业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和深化,工业无人机行业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规模。据极飞科技招股书,经过近年的发展,农业无人机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农业无人机主要应用于精准喷洒、智能播撒、巡田测绘等,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业生产使得农机产品的效用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效率提高,更在于辅助决策、自主决策,实现农业生产从机器换人向智慧决策的转变。长期看,据观典防务招股书,预计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数据的获取方式、储存形态、传输渠道和处理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新技术的全方位渗透将不断拓展工业无人机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为工业无人机产业的产品、服务需求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竞争格局:军用集中度较高,民用领域竞争分化

(二)民品:应用场景多元致竞争分化,下游应用企业向机体制造渗透

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致民用无人机领域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按照应用场景分类,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场景包括航空测绘、工业与能源、娱乐与媒体、森林防火、高空成像、地理制图、灾害预警、精准农业、零售快递、安防与监控等。据《CommercialDronesMarket:GlobalIndustryAnalysis,MarketSize,Trends,andForecastupto2023》(InfiniumGlobalResearchAnalysis),全球范围内,除娱乐摄影外,不同应用场景市场空间较为接近。据纵横股份2021年1月披露的招股书,工业无人机细分场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解决方案日益成熟,工业无人机市场参与者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导致行业竞争分化趋势日益显著。在较多且分散的应用场景下,工业无人机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除大疆无人机市场份额较高以外,其他工业无人机企业市场份额均相对较低。

四、商业模式:高性能、高可靠与低成本的不可能三角

(一)现象:无人机厂商多为OEM集成商,创新力量及规模经济减弱

多数无人机主机厂为OEM集成商,在传统OEM供应链框架中,经济力量多由供应链最上游和最下游主导,而中间环节较多承担系统创新迭代的职能。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OEM特征更为明显,即创新力量更集中在中上游环节,下游渠道商及分销商的经济力量相对更为突出。创新力量方面,可观察到军民用无人机厂商更多承担的是平台设计及总装职责;经济力量方面,军贸出口及民用领域分销渠道多为外部控制,民用领域存在部分重点渠道商/分销商,军用外贸方面存在牌照优势,因此,在最终用户对于经济性的追求下,成本压力向上转嫁。

(三)军用:装备特征,强调对有人机的补充,全周期成本优势较突出

军用无人机实际上是人-无人系统装备系统,不同于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更多是对有人机的补充,而非是对于人的替代。军用无人机系统主要由无人机平台、地面站、任务载荷及综合保障系统构成,其中地面站包括指挥控制站、视距链路地面站、卫通链路地面站,是无人机操控中心、数据交互中心,实现侦查情报数据分发,而其中地面站的操控员成为军用无人机系统的主要使用对象。不同于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系统并未简单对人工作业进行补充。据《军用无人机操控员认知能力及训练方法探析》(人民军医,2019年3月,黄俊翔等),“无人机任务组成员有飞行操控员、任务规划员及链路、情报监控员…军用无人机操控员,由于人机分离,操作难度大,对操控员的空间推理分析能力的要求比载人机飞行员更高,且突发事件多…美军8年间95例‘捕食者’无人机事故的调查显示,在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中,操控员的态势感知错误为主因的事故占比约57%,无人机操控员承受的作战压力等同甚至超过了载人机飞行员”。

1.军用有人机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70%以上

国防部每年花费数百亿美元对武器系统进行维护保障,以确保这些系统能够支持当前军事行动,同时满足国防需要。其中,从武器系统总寿命周期划分,运营和支持(O&S)成本约占武器系统总寿命周期成本的70%,因此仅比较单机采购成本意义相对有限。

2.美空军希望利用无人机特点,降低采办和使用成本

据“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2019年推送《美空军低成本可消耗无人作战飞机分析》,美空军认为当前空中战场的威胁日趋多变,高性能作战飞机的价格不断攀升,国防预算压力日益增大。美空军难以通过大规模更新换代解决作战能力与预算压力的矛盾,必须创新装备解决方案,在保证性能可接受前提下,显著降低采办和使用成本,重塑美空军的数量优势。为解决上述挑战,美空军希望利用无人机的特点,创新飞机设计概念和流程,在保证一定性能前提下,显著降低采办和使用成本。美空军认为,可执行打击、情报监视侦察等任务的远程、高性能、低成本无人作战飞机将带来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在未来空中对抗中将同时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XQ-58A项目军方主管认为,未来美空军机队很可能由相比现在更少的高端作战飞机和大量的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构成。

3.军用无人机系统的使用保障费占全寿命周期比重,相较有人机有所降低

在权衡无人机与有人机成本效益时还需考虑作战因素,即在执行同等作战任务、达到同等作战效能的前提下,对比全寿命周期成本。该报告基于一定假设,以3架RQ-4无人机和6架P-8海上巡逻机执行同等ISR任务为条件,以2020年不变美元计算,认为RQ-4和P-8相比,RQ-4每飞行小时全寿命周期成本比P-8低17%,每飞行小时直接使用成本低38%,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差距小于直接使用成本差距,主要是由于RQ-4的预期寿命比有人机P-8更短,即使RQ-4的采购成本低于P-8。

(四)本质:高性能、高可靠与低成本的不可能三角,牵引军民格局

五、民用:强调载体特征,扩大单位获取数据边际价值

(一)壁垒:多场景应用发挥标准品规模效应,高可靠性降全周期成本

我们认为,载体特征为民用无人机应用本质之一,但如何更好发挥载体特性,实现在不同场景下以更低成本获取数据,是民用无人机厂商的核心壁垒之一。具体看,以更低成本发挥载体特征的方向有二,单场景的高可靠、多场景的通用化。前者,强调发挥主机厂的成本优势,降低因低可靠性带来的后期维护维修成本;后者,强调发挥主机厂的规模经济,降低跨平台的定制属性,是提升主机利润率的关键之一。民用无人机系统的高可靠性,是其成为行业基础工具的必要条件。例如,对于民用无人机主机厂,稳定可靠的费用与地面指控系统商是其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优势之一。据纵横股份招股书,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可靠性、功能性及智能性。可靠性是工业无人机成为行业基础工具的必要条件,它要求飞控与地面指控系统算法具备极高精度的姿态与航迹控制能力、强抗扰动能力、稳定性好等特点,控制精度及稳定性不因飞机的重心、重量的变化而受影响。若可靠性较低,则无人机易出现“炸机”等事件,即“使用过程中非正常坠地现象”。

(二)方向: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是发挥民用无人机替代效应的关键

长期看,我们认为,载体特征+数据获取,决定民用无人机企业核心价值扩张方向有二,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我们认为,民用无人机主要系对人工作业的替代,需求在无人机应用之前已经存在,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过程在于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实现特定场景、特定用户所需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对于民用无人机主机厂,其价值创造方向可总结为提高无人机数据获取的边际利润(附加值),路径有二,降低数据的获取成本、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

降低用户获取数据成本是发挥民用无人机替代效应的关键,因此具备多载荷能力、多数据获取方式的主机厂,其单位数据获取成本相对更低。

1.集成多载荷能力,是降低数据获取成本的方式之一

2.具备多数据获取方式的企业,其单位数据的获取成本也相对更低

据上文,在民用无人机主要应用的测绘与地理信息领域,传统获取数据的途径为卫星遥感与有人机航测,但三者应用优劣势不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据航天宏图《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公司已经规划自主运营的高分辨率遥感SAR卫星星座,同时已接入多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的数据源,但由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依赖更高精度、更高频次的数据,因此仅仅使用遥感卫星在观测能力上存在分辨率不高,受过境等因素限制等问题。与航天遥感相比,航空遥感系统具有自主性强、信息维度广、数据精度高、综合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因此公司为实现航空与航天互补,地面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在卫星遥感基础上,发展地空遥感,部署大量的无人机平台。考虑不同数据获取方式的优劣性,具备多渠道数据获取能力的企业,其单位数据的获取成本也相对更低。

3.同时,具备多数据获取获取方式企业,其议价能力及产业链话语权相对较强

公司在2017年对华测导航所售CW-10价格相对其他客户偏低,主要系华测导航当年大量采购该机型,且华测导航作为国内测绘、卫星导航领域的领先企业,渠道范围广、议价能力强,公司对其采购给予相应折扣。同时,通过纵横股份披露的前五大经销客户销售金额及占比可以观察到,在其披露的报告期内,纵横股份销售给华测导航的经销金额持续减少,主要系华测导航加强其自身无人机产品的推广力度,减少了与纵横股份的经销合作。

(三)方向: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是民用无人机主机厂进一步实现价值创造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该企业核心壁垒的关键环节。据前文,任务载荷是获取数据的实现方式,但近年来创新力量有朝上游载荷供应商集中的趋势。同时,由于民用无人机使用场景、使用用户在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从单一客户拓展到多用户难以实现边际成本递减。因此,对于民用无人机主机厂而言,价值创造更为可行的路径或为纵深单一用户的使用场景,从协助用户“获取数据”,向协助用户“使用数据”方向纵深。

1.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是民用无人机主机厂进一步实现价值创造的主要手段

农业植保市场领域,以极飞科技为例,公司近年来形成了“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首先完成农田、气象等环境信息采集;同时开发包括农业无人机、无人车在内的精准农业装备;最后通过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设备和数据闭环,由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为智慧农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例如,极飞科技的遥感无人机等设备采集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数据实时导入系统,利用公司的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对应的作物生产模型,为用户提供可续的生产决策支持,从“获取数据”到“使用数据”的转变,为极飞科技实现更大价值创造的主要手段。同时,我们认为,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也是形成企业核心壁垒的关键环节。

2.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也是民用无人机主机厂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例如,在禁毒领域,据观典防务《转板公司及保荐机构回复意见》,在无人机禁毒服务行业,“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库”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对涉毒目标进行有效判别。多年来,公司针对禁毒业务自主研发了禁毒系列无人机,积累了约400万平方公里的影像数据,并且每年增量不低于30万平方公里,形成了飞行数据库、毒品原植物数据库和无人机禁毒信息数据库,构建了无人机禁毒的支撑体系,形成了公司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领先竞争优势。

六、军用:强调装备特征,重视成本优势与平台化创新

(一)特点:向下纵深数据应用受限制,高客户集中度提高竞争高门槛

相较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系统的装备特性,使其竞争格局驱动力相对不同。

1.军用数据的高保密性要求,限制军用无人机系统主机厂向下游数据应用层纵深

我们认为向下游纵深,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是民用无人机厂商创造价值的主要路径之一,但此前提在于下游客户同意并允许他们能够复用数据价值。但在军用无人机系统领域,由于军用客户的高保密性要求,一般而言主机厂较难以渗透到该领域,限制军用无人机主机厂向下游数据产业链纵深,从而多数主机厂集中在整机阶段。例如,即使是公共领域如禁毒服务,也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要求。

2.下游使用客户的高集中度及对装备的高可靠性要求等,提高了军用无人机市场竞争的高门槛

再如,我们强调工业用无人机较弱的范围经济特征。即由于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建筑特征、农地分布特征差异极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连接,使得网络效应较差,无人机主机厂直销渠道难以覆盖各细分领域的全部客户,因此工业无人机市场经销商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但对于军用无人机系统,装备列装的计划性经济及全国范围内武器对抗的统一化要求,决定了它相对于民用无人机系统,客户稳定性相对突出,即体现为军用无人机领域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二)壁垒:装备特征下,牵引对平台化创新能力与成本优势的双要求

我们认为,军用无人机系统的“装备特征”与民用领域的“载体特征”决定二者的寡头塑造力存在一定差异。一方面,体现在要求主机厂需要理解军方对装备性能需求方向的掌握,强调平台化的创新能力,研发产品符合下游军方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装备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军用无人机系统的装备特性,叠加相较有人机而言更为强调的消耗性特征,使得成本优势是关键,因此具有自研能力+优秀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或相对领先。

(三)军用强调企业平台化创新能力,给予二三级供应商提升层级机遇

我们认为,需求的复杂化(包含成本压力的增加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创新产生方向朝中游环节聚焦,逐步打破了传统OEM主导供应链模式的力量平衡,并牵引无人机主机厂做系列改革,而这为二三级供应商提供了获得更高影响力的机会。

THE END
1.最火爆高薪职业:无人机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属于新兴技术高新前沿科...培训的驾驶员合格证分为三种,即普通驾驶员证、机长证和教员证。根据无人机类别的不同,学员可选择学习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直升机。 2016年,无人机行业呈井喷式发展,基地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本信息来源于高科新农植保无人机官网:https://xueqiu.com/3708415832/69731301
1.人工智能物流无人机产业深度调研报告:2024年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我国人工智能物流无人机行业整体运行情况怎样?人工智能物流无人机市场规模与增速如何? 人工智能物流无人机不同种类和应用市场情况如何?哪个细分市场占主导地位?未来将有什么变化? 人工智能物流无人机市场竞争格局如何?前端企业情况怎样?波特五力分析、SWOT分析结果如何? https://pre.gelonghui.com/p/1361081
2.无人机“飞手”宁缺毋滥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无人机“飞手”缺口逐渐变大,还催热了考证市场。一“证”在手,就能够工作无忧了吗?多位受访“飞手”说,从考取合格证到真正让手中的无人机熟练完成任务,远比想象中更难。面对技术的快速迭代,这一职业需要不断提升个人技能和专业水平。(11月21日《中国青年...https://www.eznews.cn/article/151001.html
3.低空经济升温,“飞手”职业成就业新风口为了让飞手从“新手”成长为“好手”,培训基地正在推进更系统化的培养模式。葛楠告诉记者:“我们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设计了多场景的实地演练和考核体系,帮助学员全面提升。”此外,学员还可以学习无人机组装、维修、测试等专项技能,为进入行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https://wxrb.com/doc/2024/11/23/376707.shtml
4.木兰职业形堂答案汇总木兰职业形堂今日答案最新4月23日:“代收垃圾网约工”属于?家政服务 4月22日:以下哪种食物更需要食品造型师帮忙做“替身”?冰淇淋 4月21日:哪种职业会从事不同类型电子竞技项目比赛、陪练、体验及活动表演?电子竞技员 4月20日:考考你:AOPA合格证和什么职业有关?无人机驾驶员 ...https://app.ali213.net/mip/gl/888001.html
5.2022年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整体规模分析中国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 支持。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从制度、法规、政策、标准等多个层面促进国内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营 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https://m.vzkoo.com/read/20220521c186fc784294e56c855c5fc0.html
6.经济普查中,企业纳税额和行业类别都是数量标志一般来说遥控器摇杆的控制效果应当与人的认知习惯匹配,比如往前推俯仰杆时无人机应该向前飞而不是向后,如果控制效果反了,可以通过什么设置调整? A. 遥控器校准 B. 正反设置 C. 感度设置 D. 微调设置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三小不包括( ) A. 剂量小 B. 毒性小 C. 体积小 D. 副作用小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2961513506a94ec996eff268e62fc2d1.html
7.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农用航空作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涌现出了大量高科技著名企业。而农用植保无人机因其高效率、低用水量和用药量,赢得了众多种植户的青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4jpo641.html
8.西安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西安无人机行业招聘哪些岗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java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无人机飞手,fpga工程师,京东快递员,产品经理,嵌入式硬件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等,点击查看西安无人机行业各岗位薪资分析。 招聘学历要求:本科最多 查看学历分布占比 > ...https://www.jobui.com/salary/xian-all/ind-wurenji/
9.数据科学专业属于什么类别数据科学专业本科层次属于理学类。 本科层次的数据科学专业:门类是理学,专业类是统计学类,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数据科学专业(本科)专业简介: 是什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知识和系统的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理论知识,能解决数据分析...https://m.gaokao.cn/knows/detail/dA5KFM5dqeIVfTa8y4vP
10.预制菜范围首次明确!不得添加防腐剂,对行业意味着什么在新的定义下,预制菜的范围和以往行业通用分类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预制菜范围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73844
11.个人信息名称范文10篇(全文)围绕国家在民航及通航领域的战略布局及政策,航电专业瞄准航空产业链中航空机务岗位,以培养具有扎实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有成长力的航空电子工程师和管理者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并建立质量标准,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机型理论为基础,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与维护、无人机技术和CCAR-147基本操作技能为拓展,理论与实践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r0a4vcl.html
12.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 2020 年 3 月,交通运输部下达 2020 年交通运输标准(定额)项目清单,"无 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规范标准研究"项目被批准立项.2020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下 达 2020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规范》(计 划编号 JT 2020-3)被列入此批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https://jtst.mot.gov.cn/kfs/file/downportal?md5=ac9d2a30d6af1052b69f6756e4d7ab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