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斌王啸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丹江口市大坝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和“小切口”问题,以“下基层”为切入点、“察民情”为着力点、“解民忧”为关键点、“暖民心”为落脚点,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抓实“三张清单”、办好民生实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不断改善干群关系,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问计于民、把准目标方向,下好“先行棋”
一是革新观念,树立全新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下基层”实践活动的会议精神,街道党工委开展5轮集中学习研讨,掀起头脑风暴,凝聚思想共识,把行动主体转移到基层党员和居民志愿者身上,把实事重点聚焦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树立“党员真察实问、基层能说敢言、问题全民共解”理念,奠定党员干部的坚实观念基础。
二是以上率下,引导全员参与。将“下基层”实践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成立街道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处直单位、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领责。坚持领导带头,党政班子成员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与居民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112次,确定领办各领域重点民生实事12件。机关、社区、处直单位党员干部聚焦“基层党建、老旧小区改造、外滩更新、环境整治”等当前重点任务,立足本职为居民办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实事好事,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三是顶层设计,分层分类推进。制定出台《大坝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大坝街道纪工委关于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风监督工作方案》,分层分领域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动态周报告、工作月部署、成效季督查”工作机制,把“下基层”实践活动作为锻炼培养年轻干部、检验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引导机关、处直单位、社区党员结合中心工作、发挥特长专长、提升履职成效,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问需于民、办好民生实事,找准“突破口”
一是察民情、听民声,以实访察实情。坚持把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访民意作为实践活动的首要步骤、规定动作。结合“五亮五共”和“共同缔造”,组织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担当、亮业绩,深入基层挖掘真材实料,聚焦问题真抓实干,推动“下基层”实践活动接地气、通人气。截至目前,大坝街道动员3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走访6个社区、21家企业、3个重点项目、1.2万余户居民户,收集基层意见诉求183条,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
二是解民忧、纾民困,以实招办实事。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优化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机制,推动党员向一线靠拢、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在一线落实、平台在一线集成,强基固本,赋能提效,实现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在社区,擦亮“老街坊”“滨心姐姐”“汉江红”等志愿品牌,建强“党建+邻里中心”“红色商圈党建联盟”等载体。在小区,开展党员“敲门”行动,办好“送证上门、健康义诊、儿童代管”等身边小事。在大厅窗口,打造“老街坊180”(老街坊要帮您)政务服务品牌,推行延时办、预约办、加急办。在企业,鼓励党员在生产车间开展“我为员工解一难”活动,提升员工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通过系列举措,让党员干部在各领域察民情、解民忧成为行动自觉,基层需求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顺民意、赢民赞,以实绩看实效。把居民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方向标”、成效的“试金石”,用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赢得群众口碑。以“共同缔造”试点创建为抓手,结合红色物业小区建设,采取“单位出资、社会捐赠、居民自筹”的形式,累计出资70余万元、筹劳200余个工时,支持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工程,一大批老旧小区实现大变样,在社会各领域形成强烈示范效应,共同缔造活动在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问效于民、聚焦中心任务,落实“总目标”
一是推动“下基层”与环境整治融合。以“创文创卫”为抓手,大力推进街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聚焦城市更新,以丹江外滩立面改造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民意调查,注重在政策宣传、房屋征迁、人居环境中发挥群众共谋、共管作用,推动改造项目有序开展。聚焦隐患排查,出动200余人次围绕“飞线”“燃气”、开展专项整治,协助居民按照程序申报充电桩安装,消除楼道充电、私拉电线等安全隐患。
二是推动“下基层”与志愿服务融合。深度挖掘“老街坊”志愿品牌内涵,实施“老街坊4+X”(即老街坊+护水、老街坊+助餐、老街坊+陪伴、老街坊+助乐)模式,广泛发动各方参与“老街坊服务队”,服务领域从“养老”迅速发展至“政务服务、守水护水、安全巡逻、文化宣传、基层治理”等居民生产生活各方面,衍生出“滨心姐姐”“汉江红”等系列子品牌,推动形成党群互动、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是推动“下基层”与文化生活融合。深入基层摸底,针对居民专长特长,招募文艺爱好者、文化艺术团、退休老党员、文化能人200余名,成立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依托辖区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棋牌比赛、书画展览、文体娱乐、唱歌表演、舞蹈授课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邀请辖区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百姓名嘴,通过板凳课堂、三句半、快板等生动活泼、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开展宣讲,礼赞新时代的家国情怀,为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