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背后是性格、是情绪的管理,因此不能以“难”与“不难”论管理。
大多数管理者都知道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项管理技能,主要方法是让团队成员明确目标,再通过适当的管理方式促使成员达到各自的分目标,最终实现团队的总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将在混沌中在迷茫中前行,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要去向哪里。
在阿里巴巴,要达成目标,必须要做三件事: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这是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阿里巴巴捱过无数危机悟出的管理之术。
01
目标管理——定目标
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
什么叫清晰?能量化才叫清晰。
阿里技术保障部的关键指标,定义的很有道理。当订单或交易量下降10%时,影响的分钟数。然后通过这个指标,去撬动所有人、所有部门做事情,包括其他部门的人。
所有的工作一定有最关键的地方,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如果量化不了,要么说明不够关键,没抓住要害,要么说明没想清楚。
同样的,相信大多数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都是不够清晰的,很多人的目标都是定性而非定量。
其实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判断出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清晰:员工是否知道当他做了什么之后,一定能够得到超出期望的评价或晋升?
02
目标管理——追过程
目标管理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对管理者而言,最难的不是定目标,而是盯目标、追过程。
阿里巴巴会用“三报三会”去盯目标,让管理者抓好每一个目标节点,帮助员工做到日清日毕。
三报:日报、周报、月报;三会:早会、晚会、周会
对于管理者来说,盯目标、追过程应避免三个误区:
三:无论大小事,都检查到最细节,一发现问题就批评和打断。
有些管理者在检查时,总是检查到颗粒度最细,这么做看似是非常负责任,实际上会干扰员工,让员工束手束脚,因此追过程要抓住重点,在不影响项目推进时,允许员工犯小错。
要做好有效的追目标,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业务指标,要明确哪些是业务中最重要的指标,哪些是必须要考核的,哪些是次要的;
二、抓深抓透,从业务开始切入,再切到团队当中去,最后要做的就是剥离到员工的价值观,每次Review,重点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如果不深入,不抓透彻,就是隔靴止痒,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三、简单的事重复做,伟大的事情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一万次,在这一万次中,每一次要比上一次精进,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当你持续的去追团队成员的过程,将Review重复一万遍,你就是一个高手。
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写日报可以推动员工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务实而且高效的方法。一年365天,员工每天花费10分钟扎扎实实地写日报,将今天的工作的总结、教训、经验详详细细记录下来,并制定明天的规划,年末你可能会发现,员工得到了成倍的增长。
五、纪律严明,有奖有罚,如果没有奖优罚劣,就不会有人放在心上,也不会认真的去执行。为什么有的员工工作内容一成不变,没有进步成长?问题就出在管理者的身上,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做好做坏没有什么区别,下面的人既没有危机感又没有动力,自然敷衍了事。
03
目标管理——拿结果
马云: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让阿里人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没有苦劳只有功劳。没有结果,就算是加班10点、11点,一晚上不睡都没用。
针对“拿结果”,阿里提出了16字方针: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管理者对结果的重视和负责,是成功拿到结果的关键。
任何一个管理动作要拿到结果,需要以终为始的思考,优化迭代流程和方法。
如果管理者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被加倍放大。
例如,开早会需要拿到的结果是激发状态,让员工清晰一天的目标;如果一场早会没有拿到结果,管理者就需要进行迭代和优化复盘。
当管理者清晰结果时,才能在复盘优化时有方向,通过不断优化和迭代,拿到结果。
很多人经常会说,老板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没有过程的结果肯定不行,因为不能复制,这次成功了,不一定能代表下次也能成功;没有结果的过程一定是不好的,只要去回头看他的工作过程,一定会发现这个人的过程是在做无用功。
如果有过程,没有结果,他极有可能是四类员工(野狗、老黄牛、明星、小白兔)中的小白兔。
工作中如果有结果,我们回头看他的工作过程,看是否有可复制的可能性。
在追过程时要明确一点,追过程既不是对下属工作的监视,也不是对员工进行严厉控制的手段,而是协助你的员工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其一直处于工作的正常轨道上,而且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如果管理者不作为,是一个老好人,会导致整个团队一团和气、一团散沙,打不了胜仗做不成事。公开、透明和开放才是管理者应该坚守的原则。
04
最后的话
结果是远方的山,过程是脚下的路。
管理者的基本动作,是知行合一的修炼。
将基本动作落实,是拿结果的有效方法。
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流程,每一天的日报,每个人的心态都要去关心。
要是你管理过程做到位,结果没来,你也要释怀。
很多时候有些事不在我们的控制能力之内,这时候要学会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