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涉及大量资源的分配,如资金、人力与物力
(二)规划的内容
1使命宣言
使命宣言是由社会服务机构的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拟定,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机构的宗旨,内容一般反映机构本身的信念、价值观及其在社会上所要建立的地位。
2策略性计划
策略性计划是一种中期的计划,一般由机构中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共同拟定,是对未来3-5年的发展作出预估后,而制定的工作方针。例如某机构预计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那么它的策略性规划便有可能是拓展老人服务,让服务机构满足社会的需要。
3运作性计划
运作性计划是由社会服务机构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共同拟定,是对机构目前的工作订立的具体可测量的短期服务指标,较为常见的是机构的年度计划。
(三)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基本步骤
(3)制定阶段。(明确和分析战略问题-针对战略问题制定战略目标和计划草案-审核和采纳战略计划-制定有效的实施步骤
(4)战略实施和监测。
(一)社会服务方案的策划步骤和方法
简单地讲,一项服务的推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计划,执行和评估。其中,计划由两个部分组成:问题的认识分析与目标制定。所以,应当分为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目标制定阶段-方案安排阶段-评估阶段。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
问题认识主要是认识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1)问题认识和分析。
认识方法有两种:
第一,问题认识工作表。问题是什么?在哪里发生?谁会受影响?什么时候发生人们的感受程度如何?
第二,分支法。明确全面性问题,分解为各明确问题,探索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建议机构集中解决处理那些明确问题。
(2)需要评估。
方案策划者在确认问题,掌握了问题在社区的分布情况,确定了未来行动的目标对象后,就必须进行需要评估工作。
包括界定处于危机的人口、目标对象人口以及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2.目标制定阶段
(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影响性目标是社会工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
(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优先次序的界定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可拥有和可动员的资源,包括环境因素和情境状态,还有人力、财力、物力配置等。另外还需要思考以下因素: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机构的目标、问题的急迫程度、社会正义等。
3.方案安排阶段
(1)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这个阶段要尽可能的列出种种可能提供的服务方案。
(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策划者可选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方案,这个模型中有6个筛选标准:效率;效果;可行性;重要性;公平;附加结果。
(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如:这项服务是否符合机构或服务方案目标和优先次序等。
(4)制定行动计划。
4.考虑服务的评估
方案的评估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2)效果评估。主要测量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例题1】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制订社会服务方案时,可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理想的方案。根据该模型,需要考虑的指标有()。
A.方案与本机构能力的匹配性
B.方案的经济效益
C.方案目标之外的正负面效果
D.方案的效果
E.方案服务提供的公平性程度
【例题2】社会工作者老李运用“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析某社区的认知障碍症老人走失问题,老李应该考虑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