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南京市江宁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明确2035年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建设成为争当南京表率、争做江苏示范、走在全国前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新城区。
不凡“五年答卷”创新
江宁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聚力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十三五”时期,江宁区交出了不简单的“五年答卷”。大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世贵用六个“新”全面总结了江宁五年发展历程:综合实力、发展转型、改革开放、城乡面貌、群众生活和全面从严治党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以创新名城核心区为目标,创新成为江宁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在南京各区中率先迈过千家大关、总数超1400家,知识产权影响力位居全国区县第三位,紫金山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各项创新指数稳居全市第一,列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省“双创”示范基地。
同时,江宁区先后引进格力空调、中汽创智等9个百亿级旗舰项目,累计建设555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350亿元,年均增幅超20%,中兴通讯、LG化学电池、上汽大通等350个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年均保持两位数增幅,“江宁制造”加速迈向“江宁智造”。
五年来,江宁区先后创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在全国百强新城区中位居第三位,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前十位,营商环境位居长三角地区县域(区、县)第三、全省第一,夺得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两连冠”。
接力“下个五年”
“五双战略”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
面对下个五年,江宁紧密衔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新江宁”建设,聚焦“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发展定位,用“四地”定义发展目标:要建设高能级集聚的现代产业强基地、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乐居富庶地、高质量内涵的生态文旅秀美地、高效能治理的文明风尚新高地。
如何实现蓝图?江宁用“五双战略”谋定发展路径:
推动创新与投资“双轮驱动”战略,全力制胜新发展阶段;实施城镇与乡村“双轨融合”战略,全力抢抓新发展机遇;实施生态与文化“双翼并举”战略,全力构筑新发展优势;实施对内与对外“双向开放”战略,全力服务新发展格局;实施共享与共治“双管齐下”战略,全力扩大新发展红利,创造性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江宁具体化、实效化。
具体到明年重点工作,江宁创造性开展“117”工作,紧扣深化贯彻习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两争一前列”这一“主旋律”,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课题”,突出“抓防疫、提升常态防控水平,抓创新、提升现代产业水平,抓融合、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抓改革、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抓生态、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抓民生、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抓治理、提升安全稳定水平”为内容的“七抓七提升”,奋力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奋斗中创新业,共同奏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江宁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