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因的“决定作用”的问题

这个结论当然可以从上面引申出来。外和内既然是相对的,当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一个角度看是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内。但是我们讲的相互转化,还有更进一步的意义。外和内可以相互转化,还指外部的东西可以变成内部的东西,内部的东西可以变为外部的东西。这样,外因可以转化为内因,内因也可以转化成外因。

内、外的东西相互转化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我们要生活下去,每天都得进行内。外的转化,不断地把外部的东西变成内部的东西,把内部的东西变或外部的东西,这就是新陈代谢,或叫作“吐故纳新”,或者叫作“取其精华,去其精粕”,等等。

内在的矛盾是不是可以转化成为外在的矛盾外在的矛盾是不是可以转化成为内在的矛盾也是可以的。比如,帝国主义同我国的矛盾本来是外部矛盾,但是它侵入到中国社会内部来后,就变成中国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中国人民的矛盾变成中国的内部矛盾之一。

作为内部矛盾之一,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使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相反,我们把帝国主义赶出去了,帝国主义同我们的矛盾也从内部矛盾变成了外部矛盾,中国社会的性质也改变了。这种事例很多的。

两个事物本来是相互外在的,组成了一个东西,双方的矛盾就变成内部矛盾了。比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原来是两个派,即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后来合并成一个党,变成一个党以后,两派的矛盾就变成内部矛盾了。反之,内部矛盾也可以转化为外部矛盾。

比如在俄国的社会民主党中,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矛盾原来是内部矛盾,1912年它分成两个党,这个内部矛盾就变成外部矛盾了。这种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相互转化,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而前面讲的新陈代谢,只是外部的东西变成内部的东西,内部的东西变成外部的东西,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

这个问题过去讨论得很热闹,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近来,关于思想意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等,能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问题,也讨论得很热闹。关于外因是否可以起决定作用的问题,跟这些问题不是一个问题,但有联系。下面专门就外因能不能起决定作用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毛主席说:“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一般都是这样理解的:内因是根本原因,它起决定作用:外因是第二位原因,它只能起延缓或推动的作用。所谓“决定作用”,是指决定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因此,这种内因或内在矛盾,不是简单地指这个事物里面的矛盾,而是指这个事物的根本矛盾,它决定这个事物的性质。

比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是社会根本矛盾,并以资产阶级为主要方面,就决定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这个社会怎么发展,就决定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对矛盾怎么发展。这叫作根据或内因。

外因无疑可以影响它的发展,但并不决定这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而只能推动或延缓它的发展。比如,地理环境并不能决定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地理环境的某些因素的确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例如西欧的一些沿海国家的地理条件,的确推动了它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是,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并不是它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现在的问题是: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不能起决定作用哲学的讨论有个特点:一讨论,就出现概念问题。你对这个概念有你的理解,我对这个概念有我的理解,所以你有这种观点,我有那种观点,实际上两人谈的不是一回事,思想并不交锋。外因起不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就涉及究竟什么是决定作用的问题。

具体说,这个决定作用是不是只能有上述含义“决定”这个词,作为一个哲学术语,允不允许有别的用法对决定一词只允许一种用法,事实上很难做到。

当然,我们刚才谈的那种理解,无疑是最主要的含义,比如,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就决定了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及其向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那样一种作用,即在一定条件下有了它就这样,没有它就不这样,能不能说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它起了决定作用我看是可以的。

我们经常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起着决定作用、关键作用,它来了,这一仗就能打胜;不来,这一仗就打不胜。这个决定,不是决定事物的性质,而是决定它的成败。诸葛亮借东风,东风一来,就可以火绕曹营,取得战争胜利;东风不来,就烧不着,就不能取得战争胜利。

毛主席在(矛盾论)里说:“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不能说这不是决定作用。当不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就不能政变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时候,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对改变我国的经济制度,就起决定作用。

这样说有什么不可以呢毛主席在《矛盾论》里讲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一般讲来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反过来,在一定条件之下,生产关系可以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可以对经济基础,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如果把这话理解为:一般讲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这当然是错误的。如果理解为:在一定的关键时刻,生产关系的变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是可以的。有的人认为,这是反作用。是的,是反作用;但不仅是反作用,而且是决定性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无疑是有反作用的,但反作用有各式各样,有的反作用只是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有的反作用却是决定性作用,在这里就是说,生产关系改变了,生产力就能发展,不改变就不能发展。上述毛主席的论述并没有讲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都有类似情况。

《矛盾论》在这里谈的决定作用问题不是外因的决定作用问题,但对决定作用的这种理解可以用于外因的决定作用。谈到外因的决定作用,情况相当复杂,我认为有三种情况。我们前面已经谈到,物质和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东西,可以相互外在。

那么,说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不是说外部的东西起决定作用呢我们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承认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有其内在矛盾和内部规律,而物质又是意识外部的东西,那么怎能否认外部东西起了决定的作用呢

又如生物的变化发展,当然有它的内在规律。如鸡蛋只能变成小鸡,小鸡又可以变成母鸡,母鸡又要下蛋,这当然是它自己内部的规律决定的,外部的条件只能起一种延缓或推动的作用。但是,我们要问:生物的变异,归根到底,来自哪里归根到底,地球上的生物是地球的产物,所以生物变异的决定性的因素来自外部。

为什么野鸡会变成今天的家鸡呢那是人们长期培育的结果。是不是外部的东西在起决定作用呢恐怕不能否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这个问题。

当然,某物一旦产生以后,就有它自己的内在矛盾,按它自己的规律发展,但是,在它没有产生以前,而且即使在产生以后,它的发展也不能完全排除外部因素的决定作用。我认为正确了解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研究哲学史、思想史很有意义。

如果否认外因的任何决定作用,我们在研究思想史时只研究思想本身的发展就行了。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仅仅研究意识形态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研究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尽管我们也不能忽视思想本身自己的规律、自己的发展。以上情况所讲的“决定”,跟我们讲的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决定”的含义是相同的。

再一种情况,是外因对于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虽然不能起决定作用,只能起影响的作用,但是对于部分改变事物的性质或切断它的发展道路,外因可以起决定作用。例如,不能让母鸡下鸭蛋,也没有办法让鸡蛋孵化出小鸭。但是,对于它的特性局部地加以改变却是可以的,比如用人工方法引起小鸡或小鸭的变异,这就属于我们前面所讲的那种决定作用。

我们还可以切断它的发展道路,比如把这个鸡蛋煮熟吃掉,不让它发展。当然这个作用也得通过它的内因,但是不能否认这是外因起了决定作用。这种情况很多。如小麦,不让它再发芽生长,而把它磨成面粉吃掉,我们用树木做成房屋、书架等。

外因在部分改变方向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事实也是很多的。比如,中国为什么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经过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跟外因分不开,是由于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当然外因没有完全决定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道路,但是却部分地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发展道路。

第三种情况,就是我们前面所谈的,在某一个问题上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决定成败、决定能不能发展等。例如,没有电,这个温箱就达不到某种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这个时候有电没有电,对于小鸡能不能孵化出来起决定的作用(或起关键作用)。

当然,这种决定作用跟前面讲的那两种决定作用是不同的:那两种决定作用的确是决定了它的性质,或者是局部地改变了(决定了)它的性质;这种决定作用只是在某个关键时刻起的。思想能不能起决定作用思想在一定条件下面,对于解决某个问题也可以起上述这种关键性的作用。

一条政治路线,也能起决定作用。如果这个政治路线正确了,这个事业也就成功了,这个路线错了,这个事业就失败了。当然不是说路线决定一切。但是,路线的正确与否,在某种条件下,它是可以起决定作用的。我们不能够因为“四人帮”过去片面地夸大路线的作用,现在就来忽视或者否认在一定条件下路线、思想这些东西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些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并没有加以论述,但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精神,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颇为复杂,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THE END
1....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表明,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表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内因决定外因,外因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5fb0d2a17dfecc110a82a1e074a0468.html
2.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之间的矛盾。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https://www.meipian.cn/j2s2pso
1.重温经典,砥砺前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我们可以用哲学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解读这一问题的内涵。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不忽视外因的作用,统筹兼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自己撰写...https://www.04oo.com/w/1379.html
2.毛主席教导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毛泽东思想在《矛盾论》中极其明确地告诉我们:“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毛选1—277~278,着重号系引者加) 由于主流精英们骑在一贯正确的“特色”的老虎背上下不来!——下来...http://www.wyzxwk.com/Article/sichao/2009/09/94276.html
3.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内因和外因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解析】D。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引文的含义。引文的主要意思是“物先腐”(内因)是“虫生之”(外因)的前提,“人先疑”(内因)是“馋入之”(外因)的前提,共同说明了内因是外因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项全面反映了引文的意...https://www.offcn.com/jzg/2018/0130/15281.html
4.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08b56fdbdbc441938dd3d518bfaa67d9.html?fm=bdbds33381e61c3a8c670ba87ddb334a8da8b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的方法论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时外因甚至...https://edu.iask.sina.com.cn/jy/9XSQHX1pxK.html
6.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第三、要深刻领会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谓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即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基础、源泉和根据。所谓发展的条件,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制约作用的各种外部因素。事物的发展首先是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内部矛盾双...https://www.gwyoo.com/jinpingxili/jxjan/zhenshijan/200807/119371.asp
7.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 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 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070330231144_31258.html
8.2017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辩证法重要考点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四、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重要 (二)矛盾的内涵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 3.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 4.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mayuan/78066.html
9.督导案例督尽责导尽言(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督导过程中的“导”是外因,幼儿园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幼儿园的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非常重要,尤其是团队建设,因为团队建设是民办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团队建设,开发教师的自我成长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渐渐地让一个群体内部产生牢固...https://jw.beijing.gov.cn/jyzx/ztzl/bjjydd/ddyj/202204/t20220425_2690635.html
10.六爻占卜中内因外因作用及影响详解,六爻内因外因作用分析,六爻...在断卦过程中内因与外因,有很多论述,但大多停留在理论上,缺少实用性,都知道外因(日月建等为外部因素,外部环境等)要通过内因(卦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起作用,而一卦的根本是内因,就是卦的内因是决定一卦是吉是凶的根本。都知道只有鸡蛋(内因)在一定温度下(外因)才能孵出小鸡,肯定不会变石头,但在实战上,怎么研判...https://ly.yishihui.net/2758.htm
11.内因与外因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内因和外因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因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6pt2942ct8525n22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