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各位考生能更加高效率的备考,中国教育在线为大家提供了2020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战后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货币资本国际化
2.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是在()
A、1917年
B、1918年
C、1921年
D、1936年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制度
B、个人负责制度
C、群众监督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
5.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C、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
D、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7.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
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
8.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无限性和绝对性
B、有限性和特殊性
C、广延性和伸张性
D、持续性和顺序性
9.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作用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10.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C、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D、事物的质是长期不变的,事物的量是经常变化的
1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D、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
12.“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知觉到表象的飞跃
C、从判断到推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4.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D、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15.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16.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17.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C、党的组织和政府组织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8.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19.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属性
C、人的思想品德
D、人的文化素质
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
C、劳动熟练程度
D、生产规律
21.“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
D、心理因素决定价值
2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D、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24.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
25.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是商品中的()
A、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价值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价值
C、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D、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
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7.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C、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差别
28.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
A、只是一般的借贷中介人
B、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
C、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
D、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2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30.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真理具有绝对性,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
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D、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3.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A、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5.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以下哪几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A、产业资本家
B、农业资本家
C、农业雇佣工人
D、土地所有者
6.20世纪后半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
A、出现了新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B、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使劳资关系得到了调整
C、在经济运行方面也有机制上的调整与变化
D、引起了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
7.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它()
A、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B、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8.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
B、商品经济逐渐消亡,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D、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逐渐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0.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三、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0分)
1.股份公司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