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统计局办公室在“增优转提”主题活动中坚持以问题为牵引,向素质要实效,办公室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较好地解决了个别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知识结构不科学、自我管理不自觉等问题,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一、号准脉、查清病因
办公室工作效能高与低,取决于办公室建设的“短板”。基于这样的认识后,采取了自我剖析、座谈提醒、领导提示等方法,认真查找造成办公室工作出现“短板”的“病因”,主要表现“四个不及时”。
一是精神上补“钙”不及时。个别党员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够,对基本观点认识不深,对所学内容理解不够;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是领导的事、自己听领导的话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
三是知识上充“电”不及时。个别同志知识结构单一、内容老化,知识更新不够,在应对新的工作和新的任务中比较吃力,虽有工作热情,但不同程度上影响办公效率的问题。
四是自律上看“齐”不及时。有的党员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办事人员,职务低、无决定权,不存在违反纪律因素;有的职工认为规定是要求领导干部的,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按时上下班,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的问题。
二、开好方、祛除病症
针对自身存在的病症开出了“良方”,主要采取“四个结合”解决问题。
二是结合人事调整,加强岗位锻炼。针对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内容宽泛的实际,选派人到专业处室进行轮岗锻炼,增加办公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在办公室内部采取岗位互调、工作交叉的办法,在使培训工作人员成为“多面手”的同时,培养了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和担当意识,避免出现断档。
三是结合巡查工作,提高调研能力。主动与各业务处室协调,派出人员参加市地巡查工作,通过实地检查锻炼,增进办公室工作人员对基层基础建设情况的了解,同时也让干部认识到自身素质与统计工作需要的差距,增强刻苦钻研和提高素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常复查、强基固本
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对每个人的工作效能和素质提高程度进行评定,对激发出的工作热情、形成的工作理念、养成良好作风给予固化。
一是工作质量对比。将每月、每季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对比,看工作完成的质量是否有所提高,并利用半年、年终工作总结时机,对个人素质提高情况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持续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有效抑制了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思想苗头。
三是工作差错对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统计局、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文办理情况通报,对照通报情况查找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倡导每名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进行记录比对,从中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在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问题。通过对比,使差错变为财富,使问题变为提高工作人员落实能力和素质的“助推器”“催化剂”,进而推动办公室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