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VID-19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与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相似
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高温使COVID-19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答案】ABC
【解析】
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生物膜只能让一些物质通过,不能让其他物质通过的性质。物质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指发生在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中的肽键。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不断裂。
A、2019-nCoV进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类似胞吞的过程,所以体现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A错误;B、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但是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主要是多糖,与病毒外包膜的主要成分不同,B错误;C、糖蛋白S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发出信号和接受信号的都是细胞,C错误;D、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但是不会使肽键发生断裂,而双缩脲试剂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正确。故选ABC。
A.在超净台上操作可满足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无菌条件
B.过程①导入的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
D.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
【题目】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题目】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两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02浓度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是C02供应不足引起的
C.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
D.转基因水稻光饱和点比原种水稻大,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题目】下图是利用某二倍体的花粉培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体现了未成熟花粉的全能性
B.过程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完整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D.愈伤组织分化成胚状体或芽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和比例
(1)图示方法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基础是________技术。
(2)操作所用的成纤维细胞应传代____代以内,诱导融合时需要加入的化学促融剂是____。
(3)人、鼠细胞先经过细胞融合形成多核细胞,再经过一次____分裂,形成单核细胞。
(4)HAT培养基起________培养作用,培养时温度应为________℃,操作中加入乌本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题目】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2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图3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2中A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在小麦种子中物质Ⅰ主要是________,在动物肌肉细胞内,物质Ⅰ主要指________。
(2)图1中Ⅳ与图2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表示同一物质。
(3)鉴别细胞中V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成图3多肽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种,该多肽中连接基本单位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该化合物中从左向右数第四个R基是________________。
【题目】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局部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