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它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用▲表示)。在牛的体内含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用◆表示)。如图表示朊病毒的增殖过程。▲→▲+◆→▲▲+◆◆→▲▲▲▲+◆◆◆◆→……
下列关于朊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由朊毒体引起的一大类疾病不仅疑难而且多见,如老年痴呆病、雅柯病、致命家族失眠症等都是朊毒体在作怪。因此,这类疾病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疾病”。
普鲁西内尔的发现似乎说明,世界上存在着没有DNA、RNA也可以繁殖、遗传的生物体。这个“离经叛道”的学说,无疑是对20世纪生命科学的“圣经”——基因理论和中心法则的挑战。
(1)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B.在没有核酸时蛋白质起遗传物质的作用
C.在寄主细胞内,朊毒体可以复制繁殖
D.朊毒体是许多疑难病的病原体
(2)这个“离经判道”的学说,无疑是对20世纪生命科学的“圣经”——基因理论和中心法则的挑战。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某些理论是需要更改或补充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将我们所学的中心法则进行补充,设计出更为完整的中心法则示意图。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03年5月,疯牛病再度爆发,加拿大政府被迫回收并销毁许多的牛肉和牛骨粉,恐慌遍及欧洲,民众对牛肉的消耗量大减,取而代之的是马肉需求量剧增。
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线处理破坏病羊的DNA和RNA后,羊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朊病毒,朊病毒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
前面提到的几种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均发生在动物身上,人的朊病毒已发现的有4种:库鲁病(Kuru)、克雅氏综合症(CT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它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2)疯牛病的传播途径是饲喂带有疯牛病和绵羊瘙痒病病原体的肉骨粉等________饲料。
[]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无机盐
(3)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B.RNAC.蛋白质D.无机盐
(4)朊病毒的发现有什么意义(至少提两条)?
材料1近几年,疯牛病在欧洲时有爆发,致使欧洲民众“谈牛色变“,对牛肉的消耗量大减。
材料2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疯牛病”的症状其实与人们早在300多年前就已注意到的发生在绵羊和山羊身上的“羊搔痒症”的症状极为相似,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烦燥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性处理破坏病羊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有感染性,因而认为“羊搔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材料3199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因发现了一种新生物――朊病毒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朊病毒实际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它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搔痒型(致病型PrPSC),(PrPSC)胁迫PrPC转化为PrPSC,从而实现了蛋白质→蛋白质,并产生病理效应,使生物个体致病。
(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其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2)“疯牛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饲喂了___________饲料。
(3)与病毒相比,朊病毒在组成成分上的不同主要在于___________,把它列入生物体的范畴,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这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简要阐述朊病毒的发现对于遗传学的研究有何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年9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发现了亚洲首例“疯牛病”,世界上首例疯牛病是1996年在英国发现的并由此蔓延,研究表明人类的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VCJD)与疯牛病一样,病原体(朊病毒)是一种能致病的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辛纳就是由于研究朊病毒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朊病毒有两种构象:正常型(PrPC)和致病型(PrPSC),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下列有关疯牛病及朊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禁止将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如骨粉等)用作动物饲料,可有效预防“疯牛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