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bb和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A.5、3B.6、4C.8、6D.9、4
以下哪些方法是研究基因的表达部位的?()
A.原位杂交B.promoter-GUSC.promoter-GFPD.RNA-Seq
下列不属于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是()。
A.酵母单杂交技术B.DNA酶足迹法C.凝胶阻滞分析D.酵母双杂交技术
酵母单杂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流程?()
A.筛选含有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的酵母单细胞报告株B.构建文库蛋白片段与GAL4转录激活域融合表达的cDNA表达文库C.重组质粒转化至酵母细胞D.当GAL4与DNA结合蛋白结合到DNA相应的顺式元件,就能启动报告基因表达,也就完成阳性克隆菌株的筛选
对于间隔基因来说,将成熟mRNA与DNA进行分子杂交时,会形成()环。
可以实现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有:
A.基因工程
B.有性杂交
C.准性生殖
D.出芽繁殖
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中,最主要、最广泛使用的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列方法不属于基因诊断范畴的是()
现代遗传工程之父PapBerg建立了什么技术
A.杂交实验B.重组DNA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PCR技术
基因重组的方法包括()。
A.杂交B.转化C.转导D.诱变
核酸杂交时,探针与待测基因()。
A.同源B.重组C.放大D.交叉E.互补
遗传作图的遗传学基础是()A.连锁分析B.荧光原位杂交C.限制酶作图D.序列标记位点作图
被称为杂交之父的是()。A.袁隆平B.李登海C.孟德尔D.摩尔根
用♀(S)rfrf与♂(N)rfrf杂交,可得基因型和表现型是()。A.(S)rfrf、雄性不育B.(N)rfrf、雄性可育C.(N)rfrf、雄性不育D.(S)rfrf、雄性可育
椎实螺DD(右旋♀)×dd(左旋♂)杂交,子一代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为()。A.左旋,DdB.右旋,DdC.左旋,ddD.右旋,DD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Rr×rr杂交,后代产生()。A.RrB.1/2Rr,1/2rrC.1/2RR,1/2rrD.rr
某杂交组合的F2代中的表型比例为9:7,该遗传的性质为()。A.独立遗传B.互补遗传C.抑制作用D.连锁遗传
A品系跟B品系杂交,是把A品系中几个基因转移到B细胞内?()A.1个B.2个C.多个D.全部基因
现代杂交育种技术中建立的转基因智能不育系,育性是()A.完全可育的B.完全不育的C.部分不育的D.不能确定
驴和马杂交得到的后代被称为什么?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用来研究以下哪一种的技术系统?()A.酵母形态变化B.酵母基因调控C.基因转录活性D.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胚培养的应用主要包括()。A.远缘杂交育种B.克服杂种胚的早期败育C.克服珠心胚的干扰D.提高育种效率E.可以打破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孟德尔对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时,对子一代的处理方式是()。A.杂交B.自交C.侧交D.回交
下列哪种形式是族外婚?()A.血亲杂交B.对偶婚C.级别婚D.血婚制
哪位学者建立了杂交瘤技术:A.Khler和MilsteinB.Khler和JennerC.Pasteur和MilsteinD.vonBehring和KitasatoE.vonBehring和Burnet
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应用于()A.分析已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B.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域C.分析未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D.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图谱E.设计药物
龙睛球是龙睛与文球杂交选育而出,游动时,绒球不停颤动,极富动感。全身红色的是();白色身体,眼球内有虹彩,搭配柠檬色绒球的是();红球,黑身的是();古铜色身驱,红球、红尾的是()。
在有些人类社会实行杂交习俗、妻妾制作,这种令人惊讶的多样性说明人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文化B.基因C.性的炫耀行为D.家庭幸福策略
1955年,我国从国外引进苹果绵蚜的寄生蜂,(),让引进天敌与本地蜂进行远缘杂交,其杂交后代产卵量显著提高,在青岛苹果园释放,对苹果绵蚜的寄生率比对照高75倍。A.赤眼蜂的地中海品系B.小蜂的地中海品系C.日光蜂的地中海品系D.姬蜂的地中海品系
袁隆平因为研究哪种农作物的杂交品种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有“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的是哪位科学家?
17世纪哪个国家的农民通过杂交方法把胡萝卜由紫色变为橙色?A.荷兰B.葡萄牙
方形西瓜是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吗?A.不是B.是
目前我们看到的加菲猫都是哪种猫的杂交后代?A.暹罗猫B.波斯猫
中国科研团队率先发现了水稻的哪种基因并由此破解了水稻杂交不育的原因?A.杂种基因B.自私基因
富士苹果是以国光苹果为母本,哪种苹果品种为父本进行的杂交?A.花牛苹果B.元帅苹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提高了我国粮食产量、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钱三强B.邓稼先C.钱学森D.袁隆平
用于深部感染真菌的特异性鉴定的方法是
远缘杂交、诱变和基因工程都可以创造种质资源。
基因重组、基因累加和基因突变都是杂交育种的遗传基础。
三个亲本杂交时,可以三交也可以双交,但三交比双交优越。
在对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中,亲本的配合力不一定要高。
杂交育种是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成效最大的方法。
两个亲本杂交就能产生杂种优势。
亲缘关系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杂交,常能提高杂种异质结合程度和丰富其遗传基础。
在对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中,当地适应的推广品种一般不宜作为亲本。
请论述核酸分子杂交的定义及临床应用。
简述远缘杂交的意义
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
论述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及其原因。
杂种优势利用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它与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原则有何不同?
杂交酶
核酸杂交
基因重组技术用于动物品种的改良的常用方法是()
A.细胞杂交
B.生物固氮工程
C.DNA微量注射
D.克隆技术
全新的动物繁殖方法是()
A.原生质体融合
B.细胞杂交
C.生物克隆
D.嫁接
A二维线性离子阱替代三重四级质谱仪的MS2
B二维线性离子阱连接FTICRMS
A具有杂交优势.生命力强,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繁殖旺盛
B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因近交繁殖所引起的近交衰退现象
C具有与近交系动物基本相似的遗传均质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A预固定
B杂交
C洗脱
D固定
E转移
A电泳
B核酸样品固定于NC膜
C杂交信号检测
D标记探针
E制备样本核酸
A菌落杂交
BSouthern杂交
CNorthem杂交
D液相杂交
E原位杂交
A可以在组织切片上直接进行
B主要用于核酸的检测
C也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D斑点杂交无需电泳分离
E可用于核酸拷贝数的检测
A分析RNA的技术
B用于DNA的定性或定量研究
C只能用于基因突变分析
D利用了DNA聚合酶I
E不需要电泳分离
A半保留复制
Bδ型复制
C滚环式复制
Dθ型复制
A独立遗传
B数量遗传
C质量遗传
D互补遗传
B不完全连锁
C完全连锁
D细胞质遗传
ADNA
BRNA
C蛋白质
D核苷酸
A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
B获得杂种植株
C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实现原生质体的融合
A系谱法
B混合法
C衍生系统法
D单粒传法
A赵洪章
B李振岐
C李振声
D袁隆平
AKohler和Milstein
BKohler和Jenner
CPasteur和Milstein
DVonBehring和Kistasato
EVonBehring和Burnet
A5-TACCG-3
B5-GCCUU3‘
C5-UACCG3
DD.5-UAGGC-3
E5-ATCCG-3
A蛋白质印迹
BRNA印迹
CDNA印迹
D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E基因芯片
ADNA和DNA
BDNA和RNA
CmiRNA和mRNA
DsiRNA和mRNA
E抗原和抗体
A.斑点杂交试验
B.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
C.Southern印迹
D.PCR法
E.免疫组化法
A实践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B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C一切联系都具有“人化”的特点。
D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A生殖隔离机制
B进化机制
C基因漂变机制
D基因突变机制
A异源多倍体
B同源多倍体
C整倍体
D非整倍体
A差减杂交
B三点测交
C酵母双杂交
D原位杂交
A用于研究DNA与DNA的相互作用
B用于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C用于研究DNA与RNA的相互作用
D用于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A酵母双杂交实验
B电泳迁移率变动测定(EMSA)
CGSTpull_down实验
D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
E免疫沉淀(CoIP)
ASouthernblotting
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
DFISH
EChIP
A正常消除细胞+人骨髓瘤细胞
B经抗原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人骨髓瘤细胞
C经抗原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
D正常小鼠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
E人脾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
ASO探针杂交法
BPCR-SSCP
CPCR-RFLP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ANorthen杂交法
BELISA
CRT-PCR
D报告基因的酶法检测
AWesternBlot
B斑点杂交
C原位杂交
DNA印迹和RNA印迹
A以重要性状为主
B以多基因控制的综合性状为主
C应选择育种值较大的性状
D优先考虑一些少见的有利性状和可贵的类型
A普通小麦,二倍体黑麦
B普通小麦,四倍体黑麦
C四倍体小麦,二倍体黑麦
D四倍体小麦,四倍体黑麦
APCR
BctDNA
CMA
A.单克隆抗体
B.人源化抗体
C.单链抗体
D.嵌合抗体
E.改型抗体
ActDNA
BFISH
DPCR
A由杂交瘤细胞产生
B性质纯,高效价和高特异性
C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
D可用于肿瘤治疗
E以上都是
A一直选优良单株种植,直到株系稳定一致
B一代单株种植,一代混合种植,直到稳定一致
C一直混合种植,F5-F8代再选单株,到出现稳定一致株系为止
D一直混合种植,不选单株
A+ssRNA病毒
BdsRNA病毒
CdsDNA病毒
D逆转录病毒
E-ssRNA病毒
A原位杂交
B孚尔根(Feulgen)反应
C吖啶橙
D甲基绿
E派若宁
C抗体
D抗原
A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的表型分析
B酵母细胞的功能基因
C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D基因的表达调控
A共价键
B离子键
C疏水键
D氢键
A外来基因组杂交进一个近交系。
B近交系的基因在某些位点上仍存在杂合性。
CDNA序列突变导致遗传突变。
D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
A、(F87)
BNNIH
CB6D2F1
DCXB1
A异类组合
B同物自组
C重组组合
D主体添加
A重组近交系
B同源突变系
C同源导入近交系
D转基因动物
A云南省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A单抗的制备途径是杂交瘤技术或者基因重组
B融合蛋白优化蛋白结构,实现与更多类型配体结合
C融合蛋白是“改装”的,由两种蛋白重组得到新型蛋白,从而获得更优秀的生物活性
D融合蛋白主要的制备途径就是基因重组
A基因重组
B杂交瘤技术
C生物合成法
D全化学合成法
A室温
B-4℃
C-20℃
D-70℃
E-196℃
A与继续种植同一作物的传统非杂交品系的农民相比,大多数种植杂交品系的农民拥有更大的农场。
B在一些地区,杂交品系作物的产量高于这些地区的非杂交品系。
C这些杂交菌株的测试条件明显优于大多数农民种植这些菌株的地区。
D许多传统的非杂交植物品系所生产的农作物比这些农作物的杂交品系口感更好,因此销量也更好。
E许多政府对只种植杂交主粮作物品系的农民进行补贴。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E64个
A杂交带消失
B杂交带片段长度变小
C杂交带信号减弱
D杂交带片段长度变大
E杂交带信号减弱
Aα珠蛋白基因
Bβ珠蛋白基因
Cγ珠蛋白基因
Dδ珠蛋白基因
Eε珠蛋白基因
A核酸杂交
B聚合酶链反应
CDNA测序
D基因芯片技术
ADNA印迹杂交
BRNA印迹杂交
C点杂交
A定量分析蛋白质
B分析基因是否突变
C转录本mRNA的大小的分析
D分析基因表达水平
E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的分析
A检测基因缺失和插入
BRFLP连锁分析
C基因克隆
D检测基因倒位
E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
B信号位置和强度
C信号数量
D信号种类
E信噪比
AYunisJJ
BFordCF
CLyonM
DMorganTH
EPaulingL
A吴文俊袁隆平
B华罗庚袁隆平
C陈省身袁隆平
D王浩袁隆平
A单链抗体
B人源抗体
C单克隆抗体
D改型小分子抗体
E人-鼠嵌合抗体
A吴文俊
B赵九章
C钱伟长
D王大珩
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淋巴结
E阑尾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0Lx
600Lx
800Lx
1000Lx
1200Lx
A
20℃
-6
+4
+9
+14
+10
B
25℃
-10
+6
+12
+23
+18
C
30℃
-15
+11
+24
+30
+26
D
35℃
-32
+17
+21
+28
E
40℃
-29
+16
+25
+19
F
45℃
-25
-3
0
+5
杂交组合
P
F1
F2
杂交组合一
甲×平圆桃
尖圆桃
尖圆桃∶平圆桃=15∶1
杂交组合二
乙×平圆桃
尖圆桃∶平圆桃=3∶1
A.桃的平圆桃和尖圆桃是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B.甲、乙均为纯合子C.杂交组合一中,F2尖圆桃中杂合子占4/5D.让杂交组合二中F2尖圆桃自交,F3中尖圆桃∶平圆桃=13∶1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作物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什么()与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花卉杂交育种程序中,不包括()过程。
A.确定育种目标
B.选配亲本
C.组培快繁
D.杂交
崂山奶山羊产于山东省胶东半岛,是利奴羊萨能公羊与当地母羊杂交后经长期选育而成的。
正确
错误
牦牛与黄牛杂交后代,雄性是不育的,因此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种”。
杂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公母羊的交配。
何谓三品种杂交有何优点
在我国肉牛生产中,采用适当的肉用品种或兼用品种公牛与我国黄牛进行杂交是为了克服我国黄牛产肉性能低的缺点,并获得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