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且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下图

题型:选答,填空难度:★★★★★5.5万热度

朊病毒可引起库鲁病和羊瘙痒病,病理特征是脑组织空泡化呈海绵状,且蛋白质形态异常。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其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与核DNA的转录不能在动物细胞内同时进行

B.图中结构5是mRNA,此过程中它从右向左移动

C.甲图中蛋白质1和2形成的复合物可以辅助终止密码子4发挥作用,从而使核糖体遇到4后停止工作

D.乙图中6是一种朊病毒,它与蛋白质2结合,阻止核糖体识别4,将导致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功能改变

温馨提示:审好题,想清楚,理明晰,再下笔!

某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其中一个精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B.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两个基因型为Aa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以下关于组成细胞的物质及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互补配对

B.C、H、0、N、P是ATP、DNA、RNA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

D.糖蛋白、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对下面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的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植物根的正向重力生长和茎的负向重力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的两重性

②人体饥饿时,下丘脑发出的有关神经的兴奋可使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增加

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④人体能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是反馈调节

⑤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⑥在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能产生组织胺发挥免疫效应

A.只有一个说法对B.不只一个说法对

C.所有的说法都对D.没有一个说法是对的

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再用含有14N的培养基培养精原细胞,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A.50%、100%B.25%、75%C.25%、100%D.50%、50%

图是4种植物细胞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

如图所示为染色体变异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图c所示的变异引起的

B.图a所示细胞若为精原细胞,则其产生的配子中一半正常

C.图b所示为三倍体,是由染色体组数目增加造成的

D.果蝇棒状眼的形成与图d所示的生物变异类型有关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突变引起密码子改变,最终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功能改变,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C.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D.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环境对有利基因的选择,这将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A.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比向光侧多

B.自然条件下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实现的

D.探索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演替。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群落组建后,它的物种丰富度不再变化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初始条件不同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I~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I和过程Ⅲ遗传物质均未发生改变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THE END
1.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标准、病毒分类现状;朊病毒。 2.病毒的复制:病毒复制、病毒复制周期、隐蔽期,病毒复制周期: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生物合成的各种途径、组装与释放;病毒特异性吸附于细胞受体的关系;血凝、血凝抑制与血吸附的 机理;病毒生物合成的特点。 3.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培养病毒方法:细胞培养、SPF动物或鸡胚;细胞培...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2.朊病毒通过食物传播的机理朊病毒(如疯牛病致病因子)为什么可以...朊病毒(如疯牛病致病因子)为什么可以通过食物传播而不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降解?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疯牛病的感染来自朊病毒,是一种膜糖蛋白(PrP).正常人和动物神经细胞里都有朊蛋白,但其转化为病毒的机理至今无人能解因为消化酶消化蛋白质是分步进行的.不是一...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fb1d58c7c828b98448ae1c8ef447fc5a.html
3.朊病毒致病机理.ppt朊病毒致病机理.ppt,朊蛋白 (Prion Protein) 1 2 3 朊蛋白(prp) 朊蛋白的功能 朊病 1.1什么是朊蛋白 1.2朊蛋白的结构 2.1细胞凋亡 2.2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3参与淋巴细胞信号传导 2.4抗氧化 ··· 3.1prpc(正常型)与prpsc(致病型)的 区别 3.2什么是朊病 3.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509/8077127115003100.shtm
4.朊病毒,概述,Prions,Overview,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它就是朊病毒。朊病毒的发现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http://dictall.com/indu50/94/5094599F66A.htm
1.铜离子在朊蛋白聚集过程及其致病机理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摘要】:朊蛋白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目前对于朊病毒疾病比较公认的致病机制是正常的富含α螺旋细胞型朊蛋白(PrPc)构象发生转变,形成富含β折叠片层结构并具有蛋白酶抗性的感染型朊蛋白(PrPSc)聚集。 许多证据证明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沉积与朊病毒疾病有关。有研究已经利用重组的PrP得...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86-2010167158.htm
2.疯牛病是一种不含核酸的微蛋白颗粒(即朊病毒)感染而致。下列结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疯牛病是一种不含核酸的微蛋白颗粒(即朊病毒)感染而致。下列结论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蛋白质能携带遗传信息B.蛋白质能指导蛋白质合成C.朊病毒的致病机理不遵循现有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7fb7923046284f319cc0dae6b274ac3e.html?fm=bdcac05ca217e7ee4f29bf5bbac8f08ead
3.朊病毒疫苗促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朊病毒韩少坤的专栏2. 朊病毒致病机理——Ⅳ型变态炎症反应 由于朊病毒是没有免疫原性之毒素,不能诱发产生抗体,只能激活淀粉样蛋白前体在β和γ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β-淀粉样蛋白,诱发β-淀粉样蛋白大量堆积在患有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人脑部,造成对大脑功能的损害。 https://ginosa.blogchina.com/895642273.html
4.朊病毒致病过程中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相互串扰我们将以SH-SY5Y和N2a细胞为材料,分别用可引起ER胁迫和线粒体功能紊乱的CytoPrP和PrP106-126处理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利用HiSeqGA IIx测序技术动态监测感染后细胞的全转录组谱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一些关键分子,为阐明朊病毒致病机理、探讨潜在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https://www.medsci.cn/sci/nsfc_show.do?id=a44039449554
5.我的综述浅淡朊病毒目前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其一,朊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其二,朊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朊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仓鼠、小鼠、绵羊、...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882026?ppg=1
6.原花青素类天然产物影响朊蛋白和Tau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此外,朊病毒病作为另外一种致病机理类似的淀粉样变病,原花青素类化合物是否可以抑制朊蛋白的错误折叠和聚集,目前还未见报道。因此,阐明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对一般淀粉样变病的影响并研究其抑制相关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对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在淀粉样变病治疗中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637451.nh.html
7.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禁忌——朊病毒朊病毒致病机理是什么? 上面说到朊病毒是人体产生的异常蛋白质,但以区区少数蛋白质之力去对刚咱们人体的免疫系统,无疑是必败的。所以,它使用了一个“阴招”——同化。 同化的作用可类比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也可联想到“多米诺效应”。异常蛋白质与我们体内的正常蛋白质来个“零距离接触”,之后诱导其转变成和...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48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