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生物化学(三)章节知识点五

第五章酶类提要一.概述酶的特性酶的分类二.酶的结构单纯酶结合酶辅酶与辅基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活性中心同工酶三.酶的催化机制诱导契合假说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因素四.酶促发应动力学米氏方程米氏常数及意义bi-bi反应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激活剂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五.酶的调节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酶原激活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二、人们对酶的认识过程

1833年佩延(Payen)和Persoz从麦芽中抽提出一种对热敏感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将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被称为淀粉糖化酶(diastase),意思是“分离”。所以后人命名酶时常加词尾-ase。由于他们用乙醇沉淀等方法提纯得到了无细胞的酶制剂,并发现了酶的催化特性和热不稳定性,所以一般认为他们首先发现了酶。

19世纪西方对发酵现象的研究推动了对酶的进一步研究。巴斯德提出“酵素”一词,认为只有活的酵母细胞才能进行发酵。现在日本还经常使用“酵素”一词(ferment)。1878年德国人库恩(Kuhne)提出“Enzyme”一词,意为“在酵母中”。1896年德国人巴克纳(Buchner)兄弟用石英砂磨碎酵母细胞,得到了能催化发酵的无细胞滤液,证明发酵是一种化学反应,与细胞的活力无关。这项发现涉及到了酶的本质,有人认为这是酶学研究的开始。

1913年米凯利斯(Michaelis)和门顿(Menten)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提出了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原理—米氏学说,使酶学可以定量研究。1926年美国人J.B.Sumner从刀豆中结晶出脲酶(第一个酶结晶),并提出酶是蛋白质的观点。后来陆续得到多种酶的结晶,证明了这种观点,萨姆纳因而获得1947年诺贝尔奖。此后多种酶被发现、结晶、测定结构,并产生了酶工程等分支学科。

进入80年代后,核糖酶(ribozyme)、抗体酶、模拟酶等相继出现,酶的传统概念受到挑战。1982年Cech等发现四膜虫26S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并于1986年证明其内含子L-19IVS具有多种催化功能。此后陆续发现多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底物也扩大到DNA、糖类、氨基酸酯。还有人在实验室中设计合成新的核糖酶。甚至有人发现博莱霉素等肽类抗生素也有催化能力。这些新发现不仅增加了对酶的本质的研究,也有助于对生命起源等问题的探讨,使酶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三、酶的特性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细胞内的蛋白质,90%都有催化活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只改变反应速度,不改变化学平衡,并在反应前后本身不变。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以下特点:

1.催化效率高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106-1013倍。举例来说,1mol马肝过氧化氢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5×106摩尔过氧化氢分解,在同样条件下1mol铁只能催化6×10-4摩尔过氧化氢分解。因此,这个酶的催化效率是铁的1010倍。也就是说,用过氧化氢酶在1秒内催化的反应,同样数量的铁需要300年才能反应完。

2.专一性强一般催化剂对底物没有严格的要求,能催化多种反应,而酶只催化某一类物质的一种反应,生成特定的产物。因此酶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底物。酶只催化某一类底物发生特定的反应,产生一定的产物,这种特性称为酶的专一性。

各种酶的专一性不同,包括结构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两大类,结构专一性又有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之分。绝对专一性指酶只催化一种底物,生成确定的产物。如氨基酸:tRNA连接酶,只催化一种氨基酸与其受体tRNA的连接反应。相对专一性指酶催化一类底物或化学键的反应。如醇脱氢酶可催化许多醇类的氧化反应。还有许多酶具有立体专一性,对底物的构型有严格的要求。如乳酸脱氢酶只能催化L-乳酸,不能催化D-乳酸的反应。

3.反应条件温和酶促反应不需要高温高压及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

4.酶的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无机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一般是不变的,而酶的活性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底物和产物的浓度、pH值以及各种激素的浓度都对酶活有较大影响。酶活的变化使酶能适应生物体内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和多种多样的生理需要。生物通过变构、酶原活化、可逆磷酸化等方式对机体的代谢进行调节。

5.稳定性差酶是蛋白质,只能在常温、常压、近中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超声波、剧烈搅拌、甚至泡沫的表面张力等都有可能使酶变性失活。不过自然界中的酶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酶可以在极端条件下起作用。有些细菌生活在极端条件下,如超噬热菌可以生活在90℃以上环境中,高限为110℃;噬冷菌最适温度为-2℃,高于10℃不能生长;噬酸菌生活在pH1以下,噬碱菌的最适pH大于11;噬压菌最高可耐受1035个大气压。这些噬极菌的胞内酶较为正常,但胞外酶却可以耐受极端条件的作用。有些酶在有机溶剂中可以催化在水相中无法完成的反应。

四、酶的命名与分类

1.命名

2.分类

按照催化反应的类型,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在这六大类里,又各自分为若干亚类,亚类下又分小组。亚类的划分标准:氧化还原酶是电子供体类型,移换酶是被转移基团的形状,水解酶是被水解的键的类型,裂合酶是被裂解的键的类型,异构酶是异构作用的类型,合成酶是生成的键的类型。

(1)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如葡萄糖氧化酶,各种脱氢酶等。是已发现的量最大的一类酶,其氧化、产能、解毒功能,在生产中的应用仅次于水解酶。需要辅因子,可根据反应时辅因子的光电性质变化来测定。按系统命名可分为19亚类,习惯上可分为4个亚类:

2脱氢酶:受体为NAD或NADP,不需氧。

2氧化酶:以分子氧为受体,产物可为水或H2O2,常需黄素辅基。

2过氧物酶:以H2O2为受体,常以黄素、血红素为辅基

2氧合酶(加氧酶):催化氧原子掺入有机分子,又称羟化酶。按掺入氧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

(2)移换酶类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如各种转氨酶和激酶分别催化转移氨基和磷酸基的反应。移换酶也叫转移酶,多需要辅酶,但反应不易测定。按转移基团性质,可分为8个亚类,较重要的有:

2一碳基转移酶:转移一碳单位,与核酸、蛋白质甲基化有关。

2磷酸基转移酶:常称为激酶,多以ATP为供体。少数蛋白酶也称为激酶(如肠激酶)。

(3)水解酶类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如蛋白酶、脂肪酶等。起降解作用,多位于胞外或溶酶体中。有些蛋白酶也称为激酶。可分为水解酯键(如限制性内切酶)、糖苷键(如果胶酶、溶菌酶等)、肽键、碳氮键等11亚类。

(4)裂合酶类催化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小分子而留下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包括醛缩酶、水化酶、脱羧酶等。共7个亚类。

(5)异构酶类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消旋酶、异构酶、变位酶等。共6个亚类。

(6)合成酶类催化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必须与ATP分解相偶联。也叫连接酶,如DNA连接酶。共5个亚类。

3.酶的编号

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的类别,给每种酶规定了统一的编号。酶的编号由EC和4个用圆点隔开的数字组成。EC表示酶学委员会,第一个数字表示酶的类别,第二个数字表示酶的亚类,第三个数字表示酶的小组,第四个数字表示酶在小组中的序列号。如EC1.1.1.1表示这个酶是氧化还原酶,电子供体是醇,电子受体是NAD+,序列号是1,即乙醇脱氢酶。胰蛋白酶的编号是EC3.4.4.4,4个数字分别表示它的类型是水解酶;水解的键是肽键;是内切酶而不是外切酶;序列号是4。多功能酶可以有多个编号。

五、酶的活力

1.定义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2.单位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内转化1微摩尔底物所需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U)。温度规定为25度,其他条件取反应的最适条件。

比活: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是u/mg。比活越高则酶越纯。

THE END
1.生化笔记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参考资料doc大学课件预览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色谱技术等物理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都基本搞清。 3,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后) ...http://read.cucdc.com/cw/82892/69558.html
2.什么是生物氧化,名词解释定义是?生物氧化 参考答案: 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间歇灭菌法 参考答案: 是利用常压蒸气反复灭菌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名词...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688100.html
3.湖南自考02767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理解:戊糖磷酸途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 02767 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 第 13 页(共 21 页) (六)糖代谢各途径的联系与调节(一般) 理解:糖代谢各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及其联系 第九章 生物氧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掌握呼吸链的概念和组 成,掌握 ATP 的生成方式,熟悉...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6498.html
4.分享:我个人整理出来的厦大微生物笔记第5页●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氧化有机物(化能异养菌)、氧化还原态的无机物 (化能自养菌)、来自日光辐射能(光能营养菌)。 ●生物氧化:定义、形式(氧结合、脱氢、失电子)、阶段。 ●通用能源:ATP,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 (△H)/质子动势。 一、单糖的分解代谢(以葡萄糖为例) ...https://yz.kaoyan.com/xmu/jingyan/13/378354/index_5.html
1.2021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植物生物学》大纲都有哪些内容...(3)农业上对传粉规律的利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3、受精作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本章重点:植物(1)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2)双受精过程及其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https://www.exueshi.com/news/6-25769
2.山东协和学院3、生物化学在实践中有何意义? 第一章 蛋白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空间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复性的过程。 了解蛋白质的各种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0.5学时)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 ...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12528
3.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脂类极性和非极性脂质脂质过氧化作用 自由基、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反应 自由基(free radical) 定义:含有奇数价电子并因此在一个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 特征:有顺磁性;反应性强;寿命短 产生:辐射诱导;热诱导;单电子氧化还原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含氧的高反应活性分子 ...https://blog.csdn.net/gyjugg12/article/details/137175670
4.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集合15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4 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6741735.html
5.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 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 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 ...https://kaoyan.xdf.cn/202311/13547352.html
6.生物化学必看知识点总结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https://www.oh100.com/huaxue/1736299.html
7.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1. 工艺特点 (1)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冲击负荷和水质变化的耐受性强,运行稳定。 (2)生物接触氧化法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较低。 (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 (4)生物接触氧化法有时脱落一些细碎生物膜,沉淀性能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一般可达到30mg/L左右...https://www.mee.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241.htm
8.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及效能评估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其中,回收技术包括吸收技术、吸附技术、冷凝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销毁技术包括催化燃烧、高温焚烧、生物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等。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回收技术主要用来处理高浓度(>5000mg/m3)的有机废气[16,17],销毁技术主要处理低浓度(<1000mg/m3) 的有机废气。https://www.cinmm.com/archives/146
9.塑料知识丨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特点及应用买化塑2、生物的生化作用,微生物对材料作用而产生新的物质; 3、酶的直接作用,微生物侵蚀材料制品部分成分进而导致材料分解或氧化崩溃。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特点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可与垃圾一起处理,也可制成堆肥回归大自然; 2、因降解而使其体积减小,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 ...https://m.ibuychem.com/expert/article/2539368
10.简述生物氧化的过程及特点?(1)第一阶段:营养物质水解产物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通过各自的代谢途径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并释出氢原子,反应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内进行。其中葡萄糖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推动合成少量高能化合物ATP。(2)第二阶段: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释出大量还原当量,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这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38d116af5f6f461a85b524619db195efa2.html
11.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精选6篇)2.了解几种结构类型重要化合物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3.掌握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 4.了解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方法。 5.掌握挥发油的定义、通性、化学组成及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七)三萜及其苷类 1.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及其生物活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svog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