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大纲:贵州医科大学自命题621生物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生物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Ⅱ.考查目标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0分

动物学(动物多样性进化与生态)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部分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3.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4.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6.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量、血液的组成与血细胞比容。

2.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3.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4.生理性止血,凝血因子和血液凝固;抗凝、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各类血管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

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回流及影响因素。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压力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

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及作用。

2.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运动及排空。

3.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小肠的运动及调节。

4.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食物主要成分的吸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及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2.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

3.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肾交感神经);体液调节(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九)神经系统

1.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后兴奋和抑制的产生。

2.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3.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

4.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躯体痛、内脏痛。

5.脊髓休克及其发生和恢复的意义,骨骼肌牵张反射,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

6.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正常脑电图波形及意义,睡眠和觉醒。

8.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十)内分泌

1.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功能联系。

2.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调节。

(十一)生殖

1.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2.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肽键和肽;

(3)蛋白质的各级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氨基酸、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5)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核酸

(1)核苷酸的分子组成(嘌呤、嘧啶碱基、戊糖和磷酸);

(2)核酸(DNA、RNA)的一级、高级结构及功能;

(3)核酸的理化性质(紫外线吸收、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3.酶

(1)酶的基本概念、组成成份;

(2)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酶活性的调节;

(3)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代谢

(1)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的过程、意义以及能量的产生。

(2)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3)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

(4)糖异生过程、意义;乳酸循环。

2.脂类代谢

(1)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2)酮体的概念、生成、利用和意义。

(3)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4)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5)胆固醇的初步合成过程;胆固醇的转化。

(6)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3.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的特点。

(2)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3)胞浆中NADH的跨膜转运。

(4)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4.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3)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5)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7)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8)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5.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代谢调节(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的调节)。

6.分子生物学及生化专题部分

(2)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及意义。

(3)DNA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4)RNA的生物合成及合成后的加工。

(5)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过程、翻译后加工。

(6)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7)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8)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9)DNA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0)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11)血红素、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

(12)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13)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

(14)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三、动物学(动物多样性进化与生态)部分

(一)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1.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概念,以及动物的种系发生。

2.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进化

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及特征。多孔动物、辐射对称动物、两侧对称动物、假体腔动物、真体腔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的主要进化特征。

3.脊索动物多样性进化

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及特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进化特征。

(二)生物与环境

1.生态学的概念。

2.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

3.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4.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1.种群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2.种群的数量动态和数量调节。

(四)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1.群落的概念,以及其结构与主要特征。

2.生态位的概念及其特征。

3.群落演替的概念及其特征。

(五)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1.生态系统概念。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概念。

4.人类对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影响。

ⅴ.参考书目

1.生理学部分:

《生理学》(第9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部分:

《生物化学》(第2版),钱民章主编,科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4版),李刚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8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动物学(动物多样性进化与生态)部分:

《普通生物学》(第3版),吴相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医学生物学》(第9版),胡火珍主编,科学出版社.

原标题:贵州医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THE END
1.生化笔记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参考资料doc大学课件预览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色谱技术等物理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都基本搞清。 3,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后) ...http://read.cucdc.com/cw/82892/69558.html
2.什么是生物氧化,名词解释定义是?生物氧化 参考答案: 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间歇灭菌法 参考答案: 是利用常压蒸气反复灭菌的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名词...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688100.html
3.湖南自考02767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理解:戊糖磷酸途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 02767 动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 第 13 页(共 21 页) (六)糖代谢各途径的联系与调节(一般) 理解:糖代谢各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及其联系 第九章 生物氧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掌握呼吸链的概念和组 成,掌握 ATP 的生成方式,熟悉...https://www.zikaosw.com/jcdg/ksdg/6498.html
4.分享:我个人整理出来的厦大微生物笔记第5页●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氧化有机物(化能异养菌)、氧化还原态的无机物 (化能自养菌)、来自日光辐射能(光能营养菌)。 ●生物氧化:定义、形式(氧结合、脱氢、失电子)、阶段。 ●通用能源:ATP,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 (△H)/质子动势。 一、单糖的分解代谢(以葡萄糖为例) ...https://yz.kaoyan.com/xmu/jingyan/13/378354/index_5.html
1.2021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升本《植物生物学》大纲都有哪些内容...(3)农业上对传粉规律的利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3、受精作用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本章重点:植物(1)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专升本植物学大纲1植物学大纲第一章植物细胞(2)双受精过程及其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https://www.exueshi.com/news/6-25769
2.山东协和学院3、生物化学在实践中有何意义? 第一章 蛋白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空间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复性的过程。 了解蛋白质的各种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0.5学时)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 ...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12528
3.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脂类极性和非极性脂质脂质过氧化作用 自由基、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反应 自由基(free radical) 定义:含有奇数价电子并因此在一个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 特征:有顺磁性;反应性强;寿命短 产生:辐射诱导;热诱导;单电子氧化还原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含氧的高反应活性分子 ...https://blog.csdn.net/gyjugg12/article/details/137175670
4.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集合15篇)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2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4 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6741735.html
5.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 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 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 ...https://kaoyan.xdf.cn/202311/13547352.html
6.生物化学必看知识点总结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https://www.oh100.com/huaxue/1736299.html
7.关于发布《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1. 工艺特点 (1)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冲击负荷和水质变化的耐受性强,运行稳定。 (2)生物接触氧化法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较低。 (3)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泥产量较低,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单。 (4)生物接触氧化法有时脱落一些细碎生物膜,沉淀性能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一般可达到30mg/L左右...https://www.mee.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241.htm
8.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及效能评估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其中,回收技术包括吸收技术、吸附技术、冷凝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销毁技术包括催化燃烧、高温焚烧、生物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等。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回收技术主要用来处理高浓度(>5000mg/m3)的有机废气[16,17],销毁技术主要处理低浓度(<1000mg/m3) 的有机废气。https://www.cinmm.com/archives/146
9.塑料知识丨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机理特点及应用买化塑2、生物的生化作用,微生物对材料作用而产生新的物质; 3、酶的直接作用,微生物侵蚀材料制品部分成分进而导致材料分解或氧化崩溃。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特点 生物降解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可与垃圾一起处理,也可制成堆肥回归大自然; 2、因降解而使其体积减小,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 ...https://m.ibuychem.com/expert/article/2539368
10.简述生物氧化的过程及特点?(1)第一阶段:营养物质水解产物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通过各自的代谢途径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并释出氢原子,反应在细胞质和线粒体内进行。其中葡萄糖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推动合成少量高能化合物ATP。(2)第二阶段: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释出大量还原当量,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这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38d116af5f6f461a85b524619db195efa2.html
11.天然药物化学考试大纲(精选6篇)2.了解几种结构类型重要化合物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3.掌握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 4.了解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方法。 5.掌握挥发油的定义、通性、化学组成及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七)三萜及其苷类 1.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及其生物活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svog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