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在乳恒牙的交换中,存在着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因此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必须是可吸收的材料,常用的有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氧化锌碘仿制剂等。而牙胶尖和银尖都属于不可吸收的材料,不能用于乳牙根的充填。
2.对于牙齿龋病的预防,儿童时期的窝沟封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关于窝沟封闭的年龄限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为牙齿萌出后4年内可以进行
B.乳磨牙一般在5到6岁时进行
C.第一恒磨牙在8岁时进行
D.第二恒磨牙在10岁左右进行
E.乳磨牙在7岁左右进行
解析:一般的牙齿萌出达到牙合平面上,即适宜做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乳磨牙在3到4岁,第一恒磨牙在6到7岁,第二恒磨牙在11到13岁为最适宜封闭年龄。
A.观察,局部不做处理
B.局部按摩
C.行舌系带延长术
D.行牙槽突修整术
E.行上颌结节修整术
答案A
解析:舌系带过短或者附着点前移,导致舌运动受限。表现为舌不能自主前伸运动,舌尖上抬困难;出现卷舌音和舌腭音发音障碍时,为舌系带矫正术的临床指征,因此儿童对言语进食无明显影响,考虑观察。
★
4.关于乳牙根吸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乳牙根的吸收是生理性根吸收
B.乳牙的生理性根吸收呈持续状
C.乳牙根是人体中唯一能吸收消失的硬组织
D.替换期乳牙的牙根吸收是一种病理性的
E.以上都不对,
答案E
解析:乳牙牙根的吸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在替换期的吸收是生理性吸收。乳牙牙根是人体中唯一能生理性吸收、消失的硬组织,其吸收呈间断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E。
A.一般不需要制作间隙保持器,
C.待创口愈合后再取印模,制作间隙保持器
D.立即处理,尽可能早做间隙保持器,可不等创口愈合就取印模,
答案D.
解析:年轻恒前牙早失后,近期内牙齿就可能移位,因此,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年轻恒前牙早失须立即处理,尽可能早做间隙保持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A.两个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由增生的牙骨质将其结合在一起,
B.一个牙胚发育而成的双牙畸形,
C.牙齿数目不少,
D.冠部不分离而根部分离,
E.相邻两个牙结合,牙本质分开,
7.牙齿固连是指
A.乳牙过了替换年龄仍滞留于口腔
B.两牙融合
C.牙齿与骨组织融合
D.牙根外露于龈黏膜外
E.牙萌出困难
答案C,
解析:考点是牙齿固连的定义,牙齿固连是牙齿与牙槽骨的融合,B选项为融合牙,A选项是乳牙滞留。
A.出生~8个月
B.1~2岁
C.3~4岁
D.5~6岁
E.7~9岁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乳牙外伤年龄,1~2岁孩子刚学会走路容易摔倒或是撞在物体上引起牙外伤。
9.患儿,男,12岁,2天前碰伤21,牙轻度松动,自觉有伸长感,检查牙髓活力实验同正常牙,轻叩痛,无咬合创伤,诊断为
A.牙震荡
B.牙周炎
C.牙髓坏死
D.牙轻度脱位
E.根折
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牙齿外伤中的牙震荡的诊断指标,牙冠无缺损,轻度松动和叩痛,牙髓活力测验同正常牙。虽然自觉牙有伸长感,但无创伤。上述临床表现都是牙震荡的诊断指标,而不支持其他干扰答案的诊断。
10.患儿女,六岁,下颌恒中切牙在下颌乳中切牙舌侧萌出2/3,下颌乳中切牙2度松动,诊断为
A.下颌中切牙异位萌出
B.下颌前牙拥挤
C.下颌乳中切牙替换期松动
D.下颌中切牙早萌
E.下颌乳中切牙滞留,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乳牙滞留的诊断,六岁患儿是下颌中切牙活动萌出期,因此D选项不符合,临床未提供B选项的症状,下颌乳中切牙不脱落,新牙已萌出,符合E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