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唇面瓷层厚度一般为:()
A.0.5mm
B.1mm
C.2mm
D.2.5mm
2.全冠修复的预备中,龈距或切龈距与颊舌径的比例最少为:()
A.0.2
B.0.3
C.0.4
D.0.5
3.固定义齿修复最适宜的年龄段是:()
A.12岁以上
B.15~19岁
C.20~60岁
D.60岁以上
4.下列关于桩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桩越长固位越好
B.固位力取决于摩擦力和粘结力
C.桩冠修复后可以减少根尖周病的发生
D.修复前必须行完善的根充治疗
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牙体修复固位原理的是:()
A.全冠与牙体表面接触越紧密,固位越好
B.沟、洞等结构可增大修复体对牙体的刚性约束力
C.粘结剂的结合强度与厚度成正比
D.牙体表面越光滑越不利于粘结剂的扩散,粘结力越小
6.固定可摘联合桥的特点不包括:()
A.支持形式与双端固定桥相同
B.义齿制作的精密度要求高
C.义齿固位靠内外冠间的摩擦力
D.义齿粘固后患者不能自行摘带
7.关于半固定桥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桥体正中垂直受力时,两端基牙的合力分配不均匀
B.活动连接端受力时,固位体合向移位
C.固定连接端受力时,基牙受力小于活动连接端基牙
D.桥体受侧向力时,桥基牙两端受力有差异
8.关于牙槽骨的质地根据骨皮质与骨松质间的比例关系分级,错误的是:()
A.1级:颌骨几乎完全由均质的骨密质构成
B.2级:厚层的骨密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
C.3级:薄层的骨密质包绕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
D.4级:骨小梁密集排列的骨松质
9.某患者固定桥修复1个月后,桥体龈端与黏膜之间出现间隙,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槽嵴黏膜进一步吸收
B.初戴时龈端和黏膜间有间隙
C.拔牙创未完全愈合即行固定桥修复
D.印模不准确
10.下列情况中,适宜粘结桥修复的是:()
A.有深覆合及不良咬合习惯
B.缺牙间隙过大,缺牙数目超过2个
C.基牙有大面积龋坏或缺损
D.1~2个前牙缺失,咬合正常
11.固位体如果设计为3/4冠,其邻轴沟的唇侧边缘应位于:()
A.唇面
B.舌隆突
C.邻面接触区的舌侧
D.邻面接触区的唇侧
12.上前牙冠折位于龈下3mm,X线片显示断面位于牙槽骨下1mm,修复时可采用:()
A.树脂修复折断部分
B.牙根牵引至牙龈上后修复
C.牙龈切除后修复
D.根管桩修复
A.2~3个月
B.3~4个月
C.4~6个月
D.半年以上
14.一50岁男性全冠修复后3个月,患牙出现甜、酸刺激痛,X线片未见异常。其原因不可能是:()
A.创伤性咬合
B.继发龋
C.牙龈退缩
D.粘固剂脱落
15.关于固定桥修复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固定桥各个基牙间必须有共同就位道
B.固定桥修复时,桥体颊舌径应尽可能恢复原有牙齿水平
C.固定桥修复体要高度抛光,外形设计要有利于自洁作用
D.固定桥修复应考虑桥体两侧基牙及固位体受力尽可能均匀的原则
16.全冠粘固后立即出现过敏性痛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调
B.拆除修复体重做
C.不处理,观察情况后再决定
D.局部应用消炎镇痛药
17.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种植义齿支持的是:()
A.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B.种植体的数目
C.种植体植入位置、分布
D.种植体的类型
18.对于贴面修复时牙体表面酸蚀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A.2%~5%的氢氟酸1min
B.4%~10%的氢氟酸1min
C.32%~37%的磷酸20s
D.32%~37%的磷酸1min
19.上前牙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切端至少磨除:()
A.1mm
B.1.5mm
20.儿童乳磨牙龋坏,根管治疗后的处理是:()
A.充填治疗
B.金属嵌体
C.塑料全冠
D.金属全冠
21.固定桥修复时,基牙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最多不超过根长的:()
A.1/4
B.1/3
C.1/2
D.2/3
22.一年轻女性患者上前牙冠折后,正确的修复方式是:()
A.牙本质钉+复合树脂修复
B.根管治疗后,复合树脂核,烤瓷冠修复
C.根管治疗后,3/4冠修复
D.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
23.下颌双尖牙全冠修复后,逐渐颊向移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恢复咬合力过大
B.偏侧咀嚼
C.邻牙接触区偏舌侧1/3
D.邻牙接触区偏颊侧1/3
24.3/4冠预备邻轴沟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摩擦力
B.防止舌向脱位
C.防止唇向脱位
D.防止龈向脱位
25.一患者桩冠修复后出现咬合痛,X线片示牙体无异常,牙周膜增宽,其原因可能是:()
A.咬合创伤
B.根尖周炎
C.根管侧穿
D.外伤性根折
26.全冠修复后,修复体外形不良,外展隙过大造成食物嵌塞应:()
A.拆除修复体重做
B.调改对颌牙体
C.磨改修复体外形
D.牙周治疗
27.全冠修复体轴壁突度不足,食物冲击牙龈造成牙龈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