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需要背的知识点很多,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g/L:低血糖症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

血糖浓度降低

9、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12、水盐平衡调节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减少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15、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18、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19、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0、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记忆T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过敏原

2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肺炎、气管炎

22、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情况: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胚芽鞘弯曲方向与生长素少的方向一致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芽>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8、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

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1、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成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补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数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如图乙)

7、种间关系

竞争(如图丙):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蛔虫,绦虫、虱子蚤

植物与光照强度有关

垂直结构

动物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

8、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

1、结构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生产者植物

(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

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10、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2、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13、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14、生物多样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1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

THE END
1.在胸腺中成熟的是A.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C.T细胞D.B细胞淋巴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在胸腺内成熟为T细胞,在骨髓内成熟为B细胞.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胸腺退化后,T细胞如何分化及成熟》 人类胸腺在出生时已完全,青春期前胸腺中有大量的T细胞发育成熟.发育青春期后,胸腺逐渐萎缩,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数量下降.以后外周T细胞库是通过成熟T细胞分裂...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397a232d432b2e0334af9b1ba7d8ca4.html
2.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68、单项选择题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 B.骨髓 C.胸腺 D.肝脏 E.脾脏 点击查看答案 69、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试验不属于沉淀反应 A.免疫比浊法 B.双向免疫扩散法 C.单向免疫扩散法 D.Coomb试验 E.环状沉淀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70、单项选择题 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IL-1 B...http://www.91exam.org/exam/87-1095/1095333.html
3.胸腺细胞将发育为病情分析:胸腺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它们在胸腺中发育。胸腺位于胸骨后方,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胸腺细胞主要分为两类: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是胸腺细胞的一种类型,它们在胸腺中经历发育过程。胸腺既是T细胞发育的场所,也是T细胞的教育中心。在胸腺中,T细胞将经历选择过程,只有通过适当的选择才能成熟并参与免疫...https://mip.pingguolv.com/ask/90gb0ffaj.html
4.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难度:1)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 C、淋巴结和脾 D、胸腺和骨髓 E、脾和胸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热门试题 肋骨摄影一般不宜采用 从X线到影像按"潜影→可见光→数字影像" 体层摄影的X线管运动方式,不包括 下列哪项不是...https://m.zuotishi.com/yikao/7841/t2320144.html
1.人类胸腺发育的细胞图谱揭示了T细胞组库的形成人胸腺中的细胞状态、丰度及基因表达谱随着胎儿及出生后发育呈动态变化。作者鉴定出了新的胸腺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并对其进行了定位。作者通过计算预测了人 T 细胞从胎儿肝脏造血干祖细胞到多种成熟 T 细胞类型的发育轨迹,进而构建了导致 T 细胞命运决定的转录因子网络框架。在非经典的胸腺 T 细胞中,作者注意到...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14092
2.T细胞发育过程细究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一种淋巴细胞,在发育早期阶段由骨髓迁移至胸腺(thymus),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故得名T细胞。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等亚型。 T细胞发育过程如下: T细胞的前体细胞是共同淋巴祖细胞(CLP),它们来源于骨髓中的多能...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21/19/170868_1104813626.shtml
3.20210316T细胞发育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一种淋巴细胞(lymphocyte),在发育早期阶段由骨髓迁移至胸腺(thymus),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故得名T细胞。 T细胞发育 1.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 一群数量极少、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可生成各种血细胞及免疫细胞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多数以静息状态存在于骨髓...https://www.jianshu.com/p/a0569d36b0ee
4.综述Cancers:天然杀伤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转录调控CD127的表达标志着CLP阶段的结束和NKP阶段的开始。Il7或Il7ra缺乏的小鼠都表现出胸腺NK细胞发育以及T和B细胞分化的缺陷,而外周和脾NK细胞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缺陷。在人类中,IL-7Rα在CD56bright细胞中高表达,需要与IL-7相互作用来抑制CD56bright亚群的凋亡。https://m.cancer123.com/news/2020072912218.html
5.自考考试模拟试题(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练习(2)自考C.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D.过滤作用 E.T,B淋巴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 17.关于胸腺微环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1分] A.由胸腺基质等组成 B.对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C.对未成熟的胸腺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D.能影响表达TCR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外的发育 ...https://www.educity.cn/zikao/62298.html
6.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6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 [解惑] (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6598158.html
7....它有生物学功能你知道吗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影响下,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被称之为T淋巴细胞。T细胞的“T”字,是采用“胸腺”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命名的。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法氏囊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被称为B淋巴细胞。B...https://m.120ask.com/news/b_p/219969
8.胸腺退化后,T淋巴细胞又是在哪分化的呢?微生物与免疫胸腺是T 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但是成人之后,胸腺萎缩,基本为脂肪组织代替,骨髓中产生的祖细胞又是在哪分化发育为成熟的淋巴细胞呢?机体如何来维持体内淋巴细胞数目的稳定呢,希望老师给与解答,谢谢 浏览1021 回复1 人诱导骨髓白血病细胞分化蛋白Mcl-1(MCL1)ELISA试剂盒 ...https://3g.dxy.cn/bbs/topic/8996000
9.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B是T、B细胞的前体 C 表面同时表达IgM和IgD D 在其发育的某一阶段与抗原接触后可导致无反应性 E 必须经过胸腺才能成熟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未成熟的B细胞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认为末成熟的B细胞表达μ链,但忽视了它同时还表达其他分化抗原,如MHC—Ⅱ、CDl9等,因此A错。未成熟B细胞是B细胞前体,但不...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60410.html
10.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既然我们要学习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就应该先了解一下中枢免疫器官包括什么,再分别学习它的功能。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一、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在骨髓造血诱导微环境中,HSC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髓样...https://www.offcn.com/ylws/2021/1129/25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