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病理诊断大全

胸腺位于前上纵隔,心包和大血管的上方,分左右两叶,上尖下宽。

02

胸腺组织学:

胸腺是典型的淋巴上皮器官,上皮成分和淋巴成分紧密混合。胸腺小叶是其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两种主要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细胞圆胖,胞体较大;CK、CK5/6、CK19、CK8.18、P63等阳性。

胸腺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属于T淋巴细胞,形成过程从外层皮质向髓质移动,体积逐渐变小,发育逐渐成熟。分为三种类型:

①包膜下胸腺细胞:大的胸腺母细胞,CD4-、CD8-及CD3-。

②皮质胸腺细胞:不成熟T淋巴细胞(TdT+),CD4+/CD8+(双阳)及CD3+。

③髓质胸腺细胞:成熟T淋巴细胞(TdT-),包括单阳性髓质胸腺细胞,可对CD4或CD8呈阳性(单阳);具有免疫活性的单阳性髓质胸腺细胞,为活化的T细胞。

03

胸腺瘤的分类:

最新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胸部肿瘤分类将胸腺瘤分为8种,其中前5种为常见类型,后3种为少见特殊类型:

注:①常见类型胸腺瘤侵袭性排序:A<AB<B1<B2<B3,B1—B2—B3型是连续的形态学谱系。

②第5版删除了旧版分类中的微小胸腺瘤和硬化性胸腺瘤:新版分类无法确定微小胸腺瘤是肿瘤性病变还是其他胸腺瘤的前驱病变,故予以删除;新版分类认为硬化性胸腺瘤肿瘤不是独立的类型,故予以删除。

③胸腺瘤常采用Masaoka分期系统,新版分类中引入TNM分期系统。由于Masaoka分期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胸腺瘤分期系统,故推荐在日常诊断中平行使用。

04

胸腺瘤的重要诊断线索:

★拼图样分叶状结构:再现正常胸腺小叶排列(见图1),七巧板/拼图样,特征性改变是小叶成尖锐棱角,被较为干净的硬化性间质分割(若间隔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应除外淋巴瘤或淋巴上皮癌的可能)。A型小叶结构倾向于较大(难辨认),B型较小(易辨认)。

★血管周围间隙(PVS)形成:再现正常胸腺中的结构,大小不一,呈囊样;形状拉长,圆形或不规则形;B型胸腺瘤发育最好,B2/B3多见,B1型常较大,间隙周围为肿瘤性上皮衬覆,含有蛋白液或透明变性纤维组织,并非在所有切面均能见到血管。

★髓质分化:多个苍白的卵圆形淡染区,象低倍镜下SLL/CLL中的增殖中心;其内淋巴细胞排列较为松散,且TDT-,随意分布或临近纤维间隔;周围深染区TdT+。B1多见。

★不成熟T淋巴细胞(TdT+):只要是胸腺瘤不论部位包括纵隔、异位或转移,几乎总有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TdT+),此是胸腺瘤特有,是诊断的病理特征,有时TdT淡淡的+。

★肿瘤性上皮细胞沿血管周腔隙或沿纤维间隔呈栅栏状排列现象:在一些肿瘤性上皮细胞丰富的胸腺瘤中(如B2型或B3型)可见到。

各类型胸腺瘤的关键诊断点如下:

1、A型胸腺瘤(梭形细胞,髓质型):

★主要的诊断标准:

①梭形/卵圆形细胞,温和,缺乏核异型;

②核分裂像少(<4个/10HPF);

③缺乏或仅有极少(容易记数)TdT阳性T淋巴细胞(<10%);如果>10%的范围出现中等量TdT阳性T淋巴c(较多但可以计数),或含有任意范围的大量(不可计数)TdT阳性T淋巴c,则诊断为AB型。

★次要的诊断标准:

有或无完整包膜;粗的纤维分隔带;呈实性片状(大叶状)、席纹状、束状、血管外皮瘤样;可有脑膜瘤样结构、玫瑰花环样(如存在中央腔隙,要除外胸腺类癌)、腺样结构(多肿瘤周边)、微囊、血管瘤样结构;缺乏或罕见血管周围间隙(PVS),无Hassall小体;上皮细胞表达CD20

非典型A型胸腺瘤

主要标准:核分裂像增高(≥4个/10HPF)和局灶坏死(真性凝固性肿瘤坏死,而非缺血或活检造成);

其他标准:如细胞增多、核增大、Ki-67指数增高等→难于量化或达成一致。

★免疫组化:

上皮细胞:①CK系列不同程度着色(CK20除外),推荐使用CK19、CK5/6、P63;②Ⅳ型胶原(CollagenⅣ)+;③P53和Ki67表达极低甚至不表达;④EMA(表达不一,可局部+),PAX8+,CD20灶+,CD5-;

淋巴细胞:TdT示不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CD5/CD1α/CD99

★推荐免疫组化套餐:TdT/CK/EMA/P63/CK19/Ki67/CD5/CD20(CD20不是染淋巴细胞染上皮)

★鉴别诊断:AB型胸腺瘤;梭形细胞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性间皮瘤、梭形细胞胸腺癌、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卵圆细胞型(高分化胸腺癌CD5+);类癌等。

2、AB型胸腺瘤(混合型):

★A区+B区,可分开,可交错;A+B1常见,A+B2罕见;需充分取材;任何出现梭形上皮细胞的区域都提示AB型胸腺瘤;

THE END
1.解剖题题库(含答案)维细胞 ; 具有吞噬功能、 参与免疫反应的是 巨噬细胞 ; 能合成免疫 球蛋白的是 浆细胞 ;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 肥大细胞 。 3.疏松结缔组织中包含的纤维有 胶原纤维 、 弹性纤维 和 网状纤维 。 4.血液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组成。 5.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和 白细胞 。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2785916_1095094892.html
2.什么是血胸腺屏障,名词解释定义是?名词解释血-胸腺屏障 参考答案: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主要有以下几层:1.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2.内皮基膜3.血管周间隙,间隙中可有巨噬细胞等4...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血象 参考答案: 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的测定称为血象。它对了解...http://www.ppkao.com/tiku/shiti/6169665.html
3.血胸腺屏障的意思血胸腺屏障的解释血-胸腺屏障 血-胸腺屏障 blood-thymus barrierhttps://www.dict.li/%E8%A1%80-%E8%83%B8%E8%85%BA%E5%B1%8F%E9%9A%9C/
1.血—胸腺屏障(定义组成功能)血—胸腺屏障(定义、组成、功能)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1分)由下列数层构成:①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②内皮基膜;③血管周隙,内含有巨噬细胞;④上皮基膜;⑤...https://www.shuashuati.com/ti/003197d7e39d4ba7930ef2f7d99de009.html
2.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考题及答案58.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可分为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前者位于皮质浅层和中层,后者位于皮质深层。 59.血胸腺屏障:为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外完整的基板、血管周间隙、胸腺上皮细胞基板、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五层构成。该屏障使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603972
3.胸腺的血液供应及血胸腺屏障实验表明血液内的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胸腺皮质内,说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血-胸腺屏障由下列数层构成:①连续性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②内皮基膜;③血管周隙,其中含有巨噬细胞;④上皮基膜;⑤一层连续的上皮细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https://www.med66.com/new/37a169a2011/2011617kongxu135922.shtml
4.气血屏障的构成及功能权威文章有的部位两层基膜之间没有结缔组织成分,上皮基膜和毛细血管基膜相贴而融合为一层。气-血屏障厚0.2-0.5um。当肺纤维化或肺水肿时,导致气-血屏障加厚,使肺气体交换功能障碍。 ②血-胸腺屏障:血-胸腺屏障是血液与胸腺皮质间的屏障结构,由⑴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内皮间有紧密连接;⑵内皮外完整的基膜;⑶血管周间隙,...https://www.cndzys.com/shenghuoyangsheng/changshi/1878103.html
5.人体八大屏障的异同点这种屏障不仅防止“外敌入侵”,而且在身体上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第一,脑障碍:目前已知的脑屏障有三种: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1、血脑屏障是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这种屏障主要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神经胶质膜组成。2、血-脑脊液屏障是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结构,主要由脉络丛...https://m.renrendoc.com/paper/89470136.html
6.血胸腺屏障名词解释血胸腺屏障是指血液内的大分子物质如抗体、细胞色素C、铁蛋白、过氧化物酶等均不能进入胸腺皮质,从而在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构成屏障作用。 由以下构成:连续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上皮基膜;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血胸屏障的作用主要是维...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PgN9Vn06X5v2Or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