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免疫学中,标记分子是用于识别和分类不同免疫细胞类型的重要工具。尽管有些分子的名称相似,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细微差别。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常见标记分子及其差异,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CD3:T细胞受体的信号传导核心
CD3是一个多链复合物,所有亚基的共同作用保证了T细胞的活性,其中ε链是信号传导的关键部分。
是否相同:CD3是一个多链复合物,包含不同的亚基,如γ链、δ链、ε链、ζ链和η链,每种链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区别:
CD3是T细胞表面必备的受体复合物,负责传递抗原识别后的信号,确保T细胞得到正确激活。
ε链是CD3复合物中最重要的链之一,是大多数抗CD3单抗的靶标,因其广泛存在于T细胞中,并在信号传导中起到关键作用。
Fig1.具有TCR-α和TCR-β链(上)、ζ链(CD247)辅助分子(下)和CD3(以CD3γ、CD3δ和两个CD3ε表示)的T细胞受体复合物。
■CD4vs.CD4(domain1)vs.CD40L:完整蛋白与特定结构域的区别
CD4是完整的辅助性T细胞表面蛋白,CD4(domain1)是其关键的结构域,与MHC-II结合发生关键相互作用。
是否相同:CD4与CD4(domain1)并非同一概念,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D4是一种标志辅助性T细胞的分子,通过与MHC-II分子结合,启动免疫反应。CD4蛋白包含多个结构域,负责与抗原呈递细胞进行信号交换。
CD4(domain1)是CD4的第一个结构域,也是与MHC-II分子结合的关键部位。
■CD8vs.CD8α:整体受体与组成亚基的区别
CD8是完整的受体复合物,而CD8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决定了CTLs对感染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是否相同:CD8和CD8α不是同一分子,而是整体与组成部分的关系。
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标志性受体,由CD8α链和CD8β链组成。它们通常形成α/β异源二聚体,或以α/α同源二聚体的形式表达。
CD8α是CD8复合物的组成亚基之一,负责与MHC-I分子结合,并在CTLs的活化过程中传递信号。
■CD44vs.CD44H:变异形式与标准版本的区别
CD44是黏附分子的“家族名”,而CD44H是其标准形式,在细胞迁移中发挥基础作用。
是否相同:CD44和CD44H属于同一蛋白家族,但具有不同的剪切变异形式。
CD44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通过与透明质酸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CD44H是CD44的标准剪切形式,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都有表达,负责常规的细胞黏附功能。
■CD45.1vs.CD45.2:基因等位型的区别
CD45.1和CD45.2类似于双胞胎,虽然基因不同,但功能一致,常用于免疫研究中的细胞追踪。
是否相同:CD45.1和CD45.2是CD45的不同基因等位型,但功能相同。
CD45是一种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D62Lvs.CD62Evs.CD62P:选择素家族成员的区别
是否相同:CD62L、CD62E和CD62P都是选择素家族成员,但各自的表达位置和功能不同。
CD62L(L-选择素):主要存在于白细胞表面,帮助白细胞进入淋巴结或炎症部位。
CD62E(E-选择素):表达于内皮细胞上,在炎症反应时招募白细胞进入组织。
CD62P(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表达,参与血栓形成和白细胞黏附。
■CD40vs.CD40L:受体与配体的协同关系
是否相同:CD40和CD40L不是同一分子,而是相互结合的受体和配体。
CD40是表达在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调节T细胞依赖的免疫反应。
CD40L是CD40的配体,主要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通过与CD40结合促进B细胞分化和抗体产生。
Fig7.T细胞依赖性B细胞活化,显示一个TH2细胞(左)、B细胞(右)和几个相互作用分子,即表达CD40L的TH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