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琼脂凝胶电泳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A、DNA分子迁移的速度取决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象
B、能分离相差1bp的DNA片段
C、琼脂糖的浓度与DNA的大小有关
下列哪些电泳技术不常用于临床样品的分析
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B、琼脂糖凝胶电泳21
C、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脉冲电泳
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对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最方便的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速度沉降法
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电镜法
本题共计2个问题
第1题
Aα区
Bβ区
C清蛋白区
Dγ区
E通常位于β区和γ区之间,但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
第2题
(1分)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补体参与的反应
D、中和反应
E、溶血反应
以下哪种电泳的主要缺点是本底着色高及膜保存较困难
A、琼脂糖凝胶电泳
B、淀粉胶电泳
C、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分)将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结合起来的技术为
B、琼脂糖凝胶电泳
C、免疫固定电泳
D、等点聚焦电泳
E、SDS-PAGE
分辨率相对较高的电泳是[1分]
C、琼脂糖凝胶电泳
E、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下列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的选项是()
A、蛋白质合成下降
B、DNA有控降解,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
C、溶酶体酶增多
D、不引起炎症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琼脂糖凝胶电泳的
A、白蛋白区
B、巨球蛋白区
C、β球蛋白区
D、α球蛋白区
E、γ球蛋白区
常用于临床血清蛋白分离的常规方法为
A、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D、等电聚焦电泳
E、园盘电泳
在区带电泳中分辨率最好的是
B、硝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D、毛细管电泳
E、等点聚焦电泳
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是
A、凝胶电泳技术
B、协同凝集试验
C、单向扩散试验
D、补体结合试验
E、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
A、分子体积最大的蛋白质最先洗脱下来
B、分子体积最小的蛋白质最先洗脱下来
C、不带电荷的蛋白质最先洗脱下来
D、带电荷的蛋白质最先洗脱下来
用下列哪些方法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A、密度梯度离心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亲和层析法
D、凝胶过滤
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有
A、薄膜电泳
D、双向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除了可用于鉴别动物类药材外,还适用于鉴定的药材是
A、茎木类药材
B、皮类药材
C、叶类药材
D、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E、矿物类药材
结合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的电泳技术是
A、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B、转移电泳
C、SDS-PAGE
D、琼脂糖凝胶电泳
E、毛细管电泳
血清蛋白质电泳测定多采用的是
下列哪项是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与免疫化学方法的高灵敏度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
关于免疫印迹法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与免疫化学方法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
纯化抗原的鉴定方法一般不用()。
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将凝胶电泳与免疫化学方法结合起来的电泳技术为()。
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为()。
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除包括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外,还包括()。
下列何种方法可用于获得某种纯蛋白质?()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最合适的琼脂糖凝胶浓度为()。
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技术是()。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
超速离心法分离的VLDL相当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的()。
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向正极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毛细管电泳法常用的分离模式有()。
下列电泳法中,属于平板电泳法的是()。
血清蛋白电泳时,免疫球蛋白位于()
血清蛋白电泳时,纤维蛋白原位于()
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临床常用的脂蛋白电泳技术是
抗血清特异性的鉴定方法
A.称量法
B.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C.凯氏定氮法
D.吸附法
D.双缩脲法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
A、溴化乙锭被用来显色DNA
B、DNA向负极移动
C、超螺旋质粒泳动的比其他带切口的异构体慢
D、大分子比小分子泳动快
现有一长度为3000个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含2000bp和1000bp两种DNA片段).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A.3号为Dd、4号为DDB.1号为XdXd、2号为XDY
C.1号为DD、2号为ddD.3号为XDXd、4号为XdXd
一对等位基因(用D、d表示)经某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由此可知
A.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B.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
C.3号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2/3D.4号基因型为DD或Dd
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A.电荷的多少B.分子的大小C.肽链的多少D.分子形状的差异
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断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特殊(如下图),由此可推知这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正确的是
A.1号为XdXdB.2号为XDYC.3号为XDXdD.4号为DD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A、凝胶电泳
B、核酸杂交
C、放射自显影
D、氨基酸自动序列分析
A、高压电场
B、低压电场
C、正交电场
D、正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E、不变脉冲电场
A、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B、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
C、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
D、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
E、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
A、是区带电泳的一种
B、是最早使用的电泳技术
C、分离血清蛋白质可以得到20种以上的组分
D、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分子筛的作用
E、根据凝胶的形状可分为圆柱形和平板型两类
A、火箭电泳
B、琼脂糖扩散
C、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对
B、错
A、基因组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呈现特征性的电泳图谱。
B、病后可获的持久免疫力
C、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多见
D、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E、免疫电镜技术可从腹泻者粪便中检出病毒
A、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CM
B、α脂蛋白、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CM
C、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α脂蛋白、CM
D、CM、α脂蛋白、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
E、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
B、凝胶过滤
C、速率免疫比浊法
D、免疫固定电泳
E、WesternBlot
A、CM
B、前β-Lp
C、β-Lp
D、α-Lp
E、Lp(a)
A、2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B、1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C、3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D、4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E、5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抗体特异性.效价的鉴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双向免疫扩散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C.酚试剂法
D.凝胶过滤法
E.盐析沉淀法
抗原纯度的鉴定方法是()。
SAGE的含义是()。
A.基因表达连续分析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基因组分析
D.双向电泳分析
A.醋酸纤维膜电泳
B.琼脂免疫电泳
C.对流免疫电泳
D.火箭电泳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琼脂糖电泳
B、滤纸电泳
C、纤维素薄膜电泳
A、细胞以出芽方式形成凋亡小体
B、DNA降解,凝胶电泳图谱呈梯状
C、细胞器溶解
D、细胞膜流动性降低
E、细胞膜破碎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E、垂直电泳
A、二维凝胶电泳
B、图像分析技术
C、质谱技术
D、蛋白质芯片技术
E、噬菌体显示技术
A、蛋白筛选
B、抗生素筛选
C、酶降解
A、凝胶电泳层析
B、硅胶G薄层层析
C、荧光鉴别
D、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E、以上均不是
A、凝胶电泳法
B、Northern杂交
C、ELISA
D、Western?blotting
E、生物芯片技术
A、纸电泳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A、?醋酸纤维素膜电泳
B、?琼脂凝胶电泳
C、?毛细管区带电泳
D、?毛细管等速电泳
E、?毛细管等电聚焦
B、纸电泳
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溶酶体膜破裂
D、引起炎症
E、细胞变大
A、质谱分析
B、二维凝胶电泳
C、酵母双杂交技术
D、DNase?I?足纹分析
A、离子交换树脂法
B、膜过滤
C、凝胶电泳
D、沉淀法
A、凝胶过滤
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A、X型
B、直线型
C、波浪型
D、Z型。
A、电场强度
B、缓冲液浓度
C、温度
A、采用的凝胶基质不同
B、采用的电场类型不同
C、采用的电泳仪装置不同
D、分辨的DNA片段大小不同
E、样品的制备不同
A、1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B、2个主要区带和2~4个或更多次要区带
A、纸电泳法
B、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
C、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A、mRNA
B、28SrRNA
C、18SrRNA
D、5SrRNA
E、5.8SrRNA
A、4个肽段
B、5个肽段
C、6个肽段
D、3个肽段
E、2个肽段
B、免疫细胞化学
C、电子显微镜
D、光学显微镜
E、PCR
A、28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18S的2倍
B、18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28S的2倍
C、5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18S的2倍
D、5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28S的2倍
E、28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5S的2倍
A、分子量和分子构像
B、分子量和电荷
C、电荷和分子构像
D、分子量
A、所带电荷
B、等电点
C、分子量
D、分子形状
E、分子大小
B、免疫电泳
C、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D、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A、对甲苯磺酸法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C、乙酸纤维膜电泳法
D、加热乙酸法
E、加热凝固法
A、透析膜要接触DNA区带一侧的胶缘。
B、透析膜不能接触DNA区带一侧的胶缘。
C、透析膜要接触DNA区带相对一侧的胶缘。
D、透析膜不能接触DNA区带相对一侧的胶缘。
E、随意插入槽中即可。
A、变异单链DNA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不同
B、变异DNA双链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不同
C、变异双链DNA分子部分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改变的位置不同
D、变异双链DNA分子完全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改变的位置不同
E、变异双链DNA分子完全变性的条件不同,电泳迁移率不同
A、亚甲基兰
B、石蕊
C、碘乙醇
D、溴酚兰
E、噬菌体展示
A、无色无味的液体;
B、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C、沾到皮肤上之后,无需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D、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A、4个
B、3个
C、2个
D、至少2个
C、1个
D、2个
A琼脂糖凝胶电泳
B凝胶过滤
C速率免疫比浊法
D免疫固定电泳
EWesternBlot
A重力效应
B电渗效应
C扩散效应
D分子筛效应
E渗透压效应
A细胞以出芽方式形成凋亡小体
BDNA有控降解,凝胶电泳图谱成梯状
C细胞器溶解
D不引起发炎症状
使外毒素毒性消失的反应类型()|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抗球蛋白试验的反应类型()|琼脂凝胶扩散试验的反应类型()
A.沉淀反应
B.凝集反应
C.补体参与的反应
D.中和反应
E.溶血反应
凝胶电泳技术的反应类型()。
是研究基因工程产品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A.二维凝胶电泳
B.图像分析技术
C.质谱技术
D.蛋白质芯片技术
E.噬菌体展示
电荷比值差异来确定分子量的技术()
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浓缩效应无关的因素是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