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每日一练(2024/11/17)考试试题【单选题】66.A群轮状病毒是研究的主要对象,A群轮状病毒具有下列哪一个共同特点 A、相同的毒力 B、相同的形态 C、相同的集落 D、相同的群抗原 E、相同的致病力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45.志贺样毒素SLT1、SLT2中,与志贺毒素完全相同的是 A、SLT1 B、SLT2 C、A、B都是 D、A、B都不是 E、还有另...https://www.netkao.com/wswzj/Artle/20241117/246611524757.html
2.病毒性肝炎不属于是食源性疾病。()[判断题] 病毒性肝炎不属于是食源性疾病。() 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11-16 更多“病毒性肝炎不属于是食源性疾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各项,不属感染性发热疾病的是 A.疟疾 B.猩红热 C.病毒性肝炎 D.广泛性皮炎 E.伤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感染性发热疾病的是A、疟疾B、...https://www.xilvlaw.com/souti/yiwei/gg3fjfdw.html
3.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5163B)生物试题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5-163B)生物试题由趣找答案整理,获取更多金太阳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然后回复 doc_8015714938132 进行查看 12.人类感染鼠疫杆菌后,细菌释放的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康复后,血清中可以提取到针对鼠疫杆菌的抗毒素(抗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ttps://www.qzda.com/doc_8015714938132.html
4.2024年医院三基考试《医技(中医临床)》每日一练试题11月21日1、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不会出现哪种情况 A:电离 B:光电效应 C:激发 D:散射 E:韧致辐射 答案:B 2、肿瘤坏死因子的简称是( )。 A:IFN B:TNF C:IL D:CSF E:TSGF 答案:B 解析:A项,IFN为干扰素;B项,TNF为肿瘤坏死因子;C项,IL为白介素;D项,CSF为集落刺激因子;E项,TSGF为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https://www.jutiku.cn/articles/236277_913.html
5.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隐蔽性B.传染性C.复制性D.可读...1.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病毒不具有传播性、定时性、破坏性和潜伏性 B.使用损坏的计算机或发霉的软盘可能使计算机感染病毒 C.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 D.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人体等传播、扩散 发布:2024/11/23 5:0:1组卷:0引用:1难度:0.6 解析 2.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造成( )的...https://www.jyeoo.com/shiti/12103f7f-15bd-150a-a5ff-06d39981f425
6.深圳卫生系统招聘2020年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1:壬二酸的作用特点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可直接抑制皮肤表面的细菌 B、局部使用能显著减少滤泡内丙酸杆菌的生长 C、可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 D、对厌氧菌无抑制和杀灭作用 E、具有抗角质化作用 2: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是( )。 单项选择题 ...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6834055.html
7.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微生物学测试题(强化练习...A.朊病毒 B.卫星病毒 C.类病毒 D.狂犬病病毒 E.细小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60、单项选择题 流行性胸痛常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新型肠道病毒 C.柯萨奇A组病毒 D.埃可病毒 E.柯萨奇B组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61、单项选择题 感染后以体液免疫为主要保护作用的细菌是 A.白喉杆菌 B.伤寒杆菌 ...http://www.91exam.org/exam/87-1068/1068594.html
8.细胞生物学试题(选择题)合集大全专业课考研资料4、SARS病毒是( B )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类病毒 D、朊病毒 5、在caspase家族中,起细胞凋亡执行者作用的是( C ) A、caspase 1,4,11 B、caspase 2,8,9 C、caspase 3,6,7 D、caspase 3,5,10 6、不能用于研究膜蛋白流动性的方法是( B ) A、荧光抗体免疫标记 B、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C、光...http://www.freekaoyan.com/jy/zhuanyekeziliao/2015/06-05/1433460711221495.shtml
9.头条文章帕金森病的特征是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组成的神经元内包涵体逐渐出现,导致细胞毒性和神经死亡。最近的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可能以朊病毒样方式跨细胞传播,在健康神经元中诱导病理聚集,并通过细胞外囊泡的分泌进行传播。小细胞外囊泡(EV)在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聚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8940528559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