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解答1

1.什么是微生物?广义的微生物和工业微生物主要包括哪几大类?

答: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的生物。

整个微生物家族的成员包括三大类:(1)非细胞类微生物(真病毒、亚病毒);(2)原核细胞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细胞类微生物(酵母菌、霉菌、蕈菌、藻类、原生动物)。

以上三大类微生物中,原核生物中的细菌、放线菌,真核生物中的酵母菌、霉菌和蕈菌,以及非细胞生物中的噬菌体,是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或关系密切的微生物。

2.微生物具有哪些主要特性?试简要说明之。

微生物,除了具有一般大型生物的共性外,还带来了以下这些任何其它生物所不能比拟的特性:

(1)种类多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并已认识的微生物种类大约有20万种,其中绝大多数为较容易观察和培养的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大型微生物。据粗略估计,微生物的种类约为几百万种。人类已经开发利用的微生物则仅占已发现微生物种的约1%,都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最密切的那些种类。此外,在现有环境中还存在着极其大量的“不可培养的”(unculturable)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多,一方面还表现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微生物能产生和积累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

(2)分布广微生物因其形体微小、重量轻,故可以随着风和水流到处传播。在空气、水、土壤和动植物体表体内,到处都充满了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处不有,无孔不入,几乎到处都是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只要环境条件合适,它们就可以在那里大量地繁殖起来。凡是有动植物生存的地方都有微生物存在,而没有动植物生存的地方也有微生物存在。因为一部分微生物具有特殊的抗逆性,它们可以在某些恶劣的极端环境条件下生活,被人们认为是生物圈上下限的开拓者和各种世界记录的保持者。

(3)繁殖快微生物惊人的生长繁殖速度是其它任何生物都望尘莫及的。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人们最熟悉的大肠杆菌每13~20分钟就可分裂出新的一代。微生物繁殖速度快这一特性,在发酵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4)代谢强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起高等生物要高出几百至几万倍。微生物代谢能力强主要表现在吸收多,转化快。吸收多即“胃口大”。微生物代谢能力强这个特性,为它们的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其代谢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它们能够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迅速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同时,它们在细胞内也会不断合成具有高活性的代谢酶类以适应自身迅速生长繁殖的需要。

(5)易变异微生物容易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多为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

3.何谓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命名?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有哪些?其命名法则怎样?

微生物种以上的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共8级,这是主要的分类单位。此外,在两个主要分类单位之间,还可添加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次要分类单位。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按国际命名法规命名,即采用双名法或三名法,给每一种微生物取一个国际学术界都公认的科学名称,即学名(scientificname)。每一个微生物的学名均由拉丁词、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外来词组成,在出版物中应排成斜体字。

4.若按六界系统分类,生物可分为哪六界?工业微生物在该分类系统中的位置怎样?

答:若按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等在魏塔克(R.H.Whittaker)主张五界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病毒界而形成的六界系统,那么微生物在该分类系统中应分别属于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工业微生物在该分类系统中的位于:

动物界

植物界

蕈菌

真菌门霉菌

真菌界酵母菌

粘菌门—粘菌

原生动物

生物分类系统真核原生生物界微生物

单细胞藻类

蓝色光合菌门—蓝细菌

原核生物界放线菌

细菌门

细菌

病毒界—病毒(噬菌体)

5.微生物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和技术可归纳为哪几种?

(1)经典的分类鉴定依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微生物的生态特性、血清学反应;

(2)现代的分类鉴定依据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细胞的其他化学成分、DNA碱基比例(GC比)、DNA杂交率、rRNA寡核昔酸序列同源性、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

6.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展望新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1)20世纪50、60年代,受抗生素工业迅猛发展的影响,工业微生物学史上开始出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热潮,而且工业微生物产品逐步向生产少量而贵重的生物药物新产品的方向发展。在此期间,工业微生物学在应用研究方面,则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为控制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采用新的育种方法定向选育优良菌种,以达到提高产品产量的目的。

(3)从80年代初开始,各种微生物细胞的原生质体和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再生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并已成为微生物发酵工业中的另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育种手段。微生物种内、异种间或异属间的细胞融合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重组融合体,赋予了微生物新的遗传性状,从而能产生新的组分,新的代谢产物或提高某种产物的产量等。

(4)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生物工程学(又称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生物工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生化工程。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已经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在生物工程这个高科技前沿带中充分发挥其主角的作用并得到新的发展。

新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发展趋势:

(2)新世纪的工业微生物学将更广泛地与能源、信息、材料、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和结合。因此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将开辟新的研究和应

THE END
1.朊病毒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感染之后,会变成丧尸吗?朊病毒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感染之后,会变成丧尸吗?老金回村啦 广东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1958年沈醉到天安门观礼,望见毛主席身侧的女人感到恐慌,她是谁 洞鉴历史 打开APP 结婚七天妻子就查出怀孕,丈夫瞬间崩溃,便宜爹当的太冤枉 大明小木匠 384跟贴 打开APP 儿媳妇请一家人吃饭,没想到婆婆把亲戚都请来...https://m.163.com/v/video/VFGMEU4AH.html
2.下列符合大鼠生物学特性的是()。关于阴道加德纳菌(Gv)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Gv呈多形态性 B.Gv无鞭毛、无芽胞,不形成荚膜 C.Gv是革兰染色阳性菌 D.Gv能在血液或巧克力琼脂上生长 E.Gv兼性厌氧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无炎症反应、无干扰素产生。()? ...https://www.xilvlaw.com/souti/xueli/5370942C.html
3.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染色特点、培养特性、致病因子及微生物学诊断。 三、病毒总论 1.病毒的结构:病毒子、测量病毒大小单位、病毒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病毒的核酸类型、病毒蛋白质、脂质与糖;病毒的分类机构与 标准、病毒分类现状;朊病毒。 2.病毒的复制:病毒复制、病毒复制周期、隐蔽期,病毒复制周期: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生物合成...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4.临床医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考试必看)190、多项选择题 下列对朊病毒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病原体为蛋白质 B.朊病毒的复制类似于病毒的复制 C.朊病毒蛋白的前体是一种正常无害的蛋白质 D.朊病毒主要破坏大脑神经细胞 E.朊病毒不具有热稳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191、判断题 PCR结果检测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一起,会出现污染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91exam.org/exam/87-3344/3344453.html
5.什么是朊病毒,目前已在哪些生物中发现,与真病毒的主要...朊病毒是由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发现的,其本质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能引起羊“瘙痒症”和“疯牛病”(症状: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人的朊病毒现已发现四种。 (1)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2)牛为什么会得“疯牛病”? (3)朊病毒属于病毒中类...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7567343.html
6.朊粒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技术前沿新闻中心表42-1 PrPc与PrPsc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朊粒曾被称为朊病毒,是一种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蛋白质,由于其不含核酸,与病毒或亚病毒的概念不符,故属于未定类的传染因子。 二、临床意义 朊粒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病原,TSE是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动物常见的疾病有疯牛病、瘙痒病;人类...http://m.gbw114.com/newsdetail?newsid=30250
7.环境微生物为美丽中国出力与高等生物相比,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基因水平上更为突出,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物质和基因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微生物的遗传物质远较其它生物单一的DNA要丰富得多,RNA、质粒、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的DNA、甚至朊病毒的蛋白都具有遗传功能。微生物除了遵循遗传中心法则外,有许多例外,如RNA病毒没有DNA,复制是直接用DNA做...http://www.ltx.zju.edu.cn/2014/0613/c31828a1413227/page.htm
8.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介绍.ppt2018-6-9 4 注意: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分类学中的专有名词,没有任何分类意义。因为:微生物是形体微小,用肉眼难以看见的低等微小生物的统称(类群庞杂,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生物特性差异极大) 。 2018-6-9 5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拟病毒细胞型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609/171677248.shtm
1.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A.不含有核酸B.不诱生干扰素C.不含非宿主蛋白D.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https://www.shuashuati.com/ti/14948e0996c24b98a14b7d1e1e4c264c.html?fm=bd878b2c651f30b215848d7b95a47b2a9a
2.卫生正高考试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T5...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应设置分隔开的工作区域有人体正常pH为7.35~7.45,主要依靠哪些因素调节维持动态平衡抽样调查决定样本大小的原则是下列对朊病毒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如果设备故障影响http://m.51kaos.com/show/7njkmj.html
3.虹彩病毒科,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哪些虹彩病毒科,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哪些 虹彩病毒(Iridovirus),由于虹彩病毒在感染的生物体内或在纯化浓缩的病毒沉淀物中,病毒粒子呈周期性间隔的异常整齐排列,形成晶格平面并互相重叠,当有斜射光线照射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因此虹彩病毒因此得名。 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学名源自希腊文中的Iris,意...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307828.html
4.846食品微生物学第三节 病毒的检出与定量 一、直接法 二、间接法 三、病毒的培养技术 第四节 噬菌体和食品发酵 一、噬菌体的一般特性 二、噬菌体的危害 三、噬菌体与食品发酵 四、噬菌体的防治措施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4学时) 了解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所需的营养物质,掌握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选用和设计...https://apps.eol.cn/366/article/788737.html
5.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朊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生物研究专区人类朊病毒病包括克雅氏病(CJD)和格斯特曼氏综合征(GSS),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报道了他们对人类朊病毒小鼠模型的研究成果,文章中,他们发现,与病毒相关的可传播的朊病毒蛋白装配的自发形成或许仅会在携带人类朊病毒蛋白的小鼠体内进行。 https://www.bioon.com/3g/id/6757504/
6.我的综述浅淡朊病毒另外,在生物学特性上,朊病毒蛋白能造成慢病毒性感染而不表现出免疫原性[11],巨噬细胞能降低甚至灭活朊病毒的感染性,但使用免疫学技术又不能检测出有特异性抗体存在,不诱发干扰素的产生,也不受干扰素作用。 3 朊病毒疾病 朊病毒疾病的临床变化都局限于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人朊病毒疾病中,首先出现症状为失去...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882026?ppg=1
7.病毒相关内容学习ictv官网病毒的分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病毒颗粒的特性:如病毒的形状、大小、是否有包膜等。 抗原特性:指病毒表面蛋白的特性,这些蛋白决定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生物特性:包括病毒的基因组类型(DNA或RNA)、复制方式、宿主范围等。 当前,只有一小部分的病毒得到了详细研究。来自人体的病毒样品中,有约20%的序列是...https://blog.csdn.net/Asa12138/article/details/141906172
8.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非细胞微生物是指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地球上的微生物物种粗略估计在百万数量级之上,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缺少了它们,生物圈的物质能量循环将中断,地球上的生命将难以繁衍生息。因此,微生物和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https://www.cnis.ac.cn/ynbm/spynyzlyjs/kydt/202207/t20220721_53585.html
9.中国内地科学家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prion,普利子)这些结果表明,LEF-10是一个病毒编码的朊病毒。该发现解释了生物制品工业的一个困惑,即接种杆状病毒的数量与外源蛋白产量缺乏相关性。另外,人们很早就发现疱疹病毒感染与阿尔兹海默病具有某种联系;既然病毒可以编码朊病毒,那么这种联系的中间环节很可能是疱疹病毒编码的朊病毒;这或许为老年痴呆病的防治带来一线曙光。https://www.kechuang.org/t/8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