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烨教授:从《他汀不耐受中国专家共识》谈他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置OCCWCC2024辛伐安慰剂阿托伐他汀类

他汀是血脂管理和ASCVD防治的基石药物,不耐受问题阻碍其应用

01

他汀是血脂管理和ASCVD防治的基石药物

他汀类药物用于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临床价值包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CVD发病及死亡风险。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血脂管理及防治ASCVD的基石药物。

《AHA/ACC血胆固醇管理指南》:在降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基石。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使用最高可耐受剂量的高强度他汀类药物,以达到不同风险水平所对应的降脂目标。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

02

他汀不耐受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预后

(1)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较差

PROVEIT-TIMI22试验和AtoZ试验中年停药率分别为15.2%和17.2%,IMPROVE-IT试验中停药率达42%。

(2)依从性差对预后的影响

CVD风险增加19%-25%;

卒中住院风险增加27%-35%;

死亡风险增加37%。

(4)他汀类药物代谢存在种族差异

他汀类药物的代谢种族差异加深了中国人群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顾虑。DYSIS-CHINA研究显示,增大他汀剂量并未使LDL-C达标率增加。CHILLAS研究结果未显示高强度他汀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能更多获益。

《他汀不耐受中国专家共识》制定目的

提高人们对他汀不耐受的科学认知水平;

规范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使用;

提高我国人群血脂达标率。

他汀不耐受的定义

他汀不耐受可分为完全他汀不耐受和部分他汀不耐受,前者是指不能耐受任何种类、任何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后者是指不能耐受某些他汀类药物的某些剂量。

表1不同学术机构/组织制定的指南或共识中的他汀不耐受定义和(或)诊断标准

03

他汀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在怀疑他汀不耐受情况下,医务人员需分析以下四个要素,如同时满足方可诊断为他汀不耐受:

(1)临床表现:主观症状(如肌痛、无力)和(或)客观实验室检查(如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异常。

(2)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患者不能耐受≥2种他汀类药物,其中一种为最低每日剂量(如阿托伐他汀10mg、瑞舒伐他汀5mg、辛伐他汀5mg、匹伐他汀1mg、普伐他汀10mg、氟伐他汀20mg、洛伐他汀20mg)。

专家意见2:他汀不耐受的诊断除注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外,需明确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不良反应及检测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患者不能耐受至少2种他汀类药物,其中一种为最低每日剂量。

04

他汀不耐受的主要临床表现

他汀不耐受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肌肉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异常最为常见。

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大多数情况下不伴CK升高。

肝功能异常:相对常见,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ALT/AST很少超过3xULN(发生率约1%),严重肝损伤极为罕见(发生率约0.001%)。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良反应、新发糖尿病等,但通常不会导致他汀不耐受。

05

(1)客观因素

任何可能抑制他汀类药物代谢和清除、提高他汀类药物循环水平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如人口统计学指标、基因多态性、生活方式、临床特征、合并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进而导致他汀不耐受。

表2他汀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考虑转氨酶和CK升高在临床中相对常见,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精神病药物以及多种内分泌、风湿免疫、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能导致转氨酶和CK升高,临床中应注意鉴别。

(2)主观因素

肌肉疼痛以及无力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能否耐受受患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可能影响患者主观感受、认知,进而影响他汀不耐受判断的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反安慰剂/反药物效应及大众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负面认知等。

准确而言,主观因素不应列为他汀不耐受的危险因素,但其可能影响他汀不耐受的诊断与处理。

反安慰剂/反药物效应

SAMSON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平均症状评分显高于无治疗组,但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P=0.388),反安慰剂比率为90%。

Penson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标签阶段他汀类药物治疗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38%~78%的他汀不耐受归因于反药物效应。

媒体的负面报道影响他汀使用

专家意见4:他汀不耐受发生与诊断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客观因素如药物相互作用等的影响。主观因素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需仔细甄别。

06

他汀不耐受的临床处理标准

需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密切监测;

在症状缓解后恢复他汀类药物使用,并对剂量和种类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再次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症状复发,尤其是CK升高至>4×ULN时:

可减量或联合使用低强度他汀类药物与非他汀类药物(用于部分他汀不耐受)或单独使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用于完全他汀不耐受)。

(2)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流程

(3)他汀不耐受患者降脂药物治疗方案调整

尽管有多种治疗选择,起始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仍是我国人群血脂管理的标准方案。将单用非他汀类药物替代他汀类药物,应视为已确诊他汀不耐受患者的最后解决方案,而非血脂管理的常规治疗方案(表4)。

表4他汀不耐受的处理方法

部分他汀不耐受患者处理方法的循证证据

一项研究纳入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脂必泰胶囊治疗组60例,辛伐他汀对照组60例,观察脂必泰胶和辛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脂必泰降脂效果和辛伐他汀相当,但安全性更优。

一项研究纳入80例冠心病高危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脂必泰,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显著改善,且CK显著低于对照组。

一项纳入83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旨在比较成人中不同剂量水平他汀类药物的肌肉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中等强度阿托伐他汀的肌肉耐受性优于等效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

完全他汀不耐受患者处理方法的循证证据

专家意见6:对于部分他汀不耐受患者,调整他汀类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频率后通常可继续使用他汀类药物,也可选择天然的他汀制剂,若血脂不能达标应联合非他汀类药物。对于完全他汀不耐受的患者需换用非他汀类药物。

小结

《他汀不耐受的临床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制定目的在于:

提高我国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率;

减少简单的他汀类药物停用现象;

夯实他汀类药物在血脂管理中的基石地位;

提升我国人群血脂达标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THE END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不包括2.44分()第10题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是()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状态 B.微血流状态 C.纤溶系统活性 D.血液酸碱状态 E.肝功能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引起DIC最重要的原因是()。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B.肝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高凝状态 D.微循环障碍 E.血管内皮受损 点击查看答案 账号...https://www.xuesai.cn/souti/c4zr8jdw.html
2.自考大专05747临床医学总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第一节 概述 (一)体液的量、分布及组成 体液:指身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1)成年男性体液占体重的60%(女性50%);成分为水、电解质。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80%。 ①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http://www.mdgs-edu.com/fxzl/1961.html
3.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是()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是() A.休克 B.感染 C.严重创伤 D.恶性肿瘤 E.中毒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骨折早期并发症的是() A.休克 B.神经损伤 C.脂肪栓塞 D.关节僵硬 E.血...https://m.ppkao.com/tiku/shiti/3451839.html
1.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常有全血细胞减少,特别是贫血很常见,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干扰,可能也有出血因素,其他均不是引起贫血的原因。 6.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 A.恶性肿瘤 B.手术及外伤 C.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D.产科意外 E.代谢性酸中毒 ...https://m.oh100.com/kaoshi/yishi/tiku/227777.html
2.中国医学资格考试试题31、DIC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肿瘤性疾病 B、羊水栓塞、产科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结缔组织病 E、外科创伤 【答案】C 32、肾小球肾病患者应用泼尼松治疗1月后,尿蛋白仍为+++,水肿无减轻,最好采用 A、加大泼尼松剂量 B、输入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C、加用环磷酰胺 D、加用消炎痛 【答案】C ...https://www.ruiwen.com/zigekaoshi/1158714.html
3.2014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8)卫生资格19、在我国,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B A、营养不良 B、慢性失血 C、慢性腹泻 D、吸收障碍 E、需要增多 20、生理情况下,1 ml血含铁量约为C A、0.1 mg B、0.3 mg C、0.5 mg D、0.75 mg E、1 mg 21、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B http://3g.exam8.com/a/2859318
4.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精选练习试题及答案(4)10.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A.粪块 B.肿瘤 C.术后肠粘连 D.炎症性肠病 E.蛔虫 11.糖原分解首先生成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1一磷酸果糖 C.6一磷酸果糖 D.1一磷酸葡萄糖 E.6一磷酸葡萄糖 12.当胃酸分泌过少时,不受影响的是 A.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消化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3-10/201310161116364279.html
5.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分娩异常问题分析→MAIGOO知识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分娩异常问题分析 摘要:准妈妈们从备孕到怀孕再到分娩,这过程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也承受了太多的煎熬和痛苦,但当看到宝宝平安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感觉这一切都是无比值得。分娩的过程会达到十级的痛苦,同时可能伴随一些异常情况出现威胁宝宝和准妈妈的生命,比如难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羊水栓塞...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6471.html
6.答案解析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是 【医学猫】涵盖执业医师(助理)、护士资格、执业药师、医学考研、招聘选拔、定期考核、三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副高级医师、高级职称等题库。广东省人才交流协会医疗人才专业委员会开发,专注,专业!章节练习、历年真题、专家解析、考点预测、考前押题、模拟考试限时免费,请下载医学...https://chahua.120job.cn/Question/index/1964814/
7.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是()。【单选题】躁狂患者的精神检查中,最常见的症状是 A. 听幻觉 B. 夸大妄想 C. 被害妄想 D. 钟情妄想 E. 关系妄想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诱发DIC的病因包括:①感染性疾病,约占30%,可见于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和真菌等。②产科意外,占8.6%~20%。③外科手术及创伤。④实体...https://www.shuashuati.com/ti/fc905e232f52422b9a31c95e6ec82dbb.html?fm=bd1b370102c94030370e10055359f9ff85
8.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临床执业医师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包括①严重感染最常见,尤其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C对);②其次是恶性肿瘤(A错);③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产科意外(D错);④大面积烧伤,发生在脑、前列腺、胰腺等器官的手术及外伤(B错);⑤严重中毒或免疫反应;⑥其他,如代谢性酸中毒(E错)、重症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较少见。 https://www.360kao.com/shiti/5603.html
9.急救医学习题集复习资料题库以下哪个原因不会引起气道不通畅4、休克的基本原因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5、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 6、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 8、在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817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