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综合分析研判,将现代科学研判方法与传统选人用人方式融为一体,从重程序重形式的平面化考量向重实效重内容的立体式考量转变,使干部考察更加突出精准“微观察”,选人用人更加体现考量“集成化”。句容市根据上级党委统一部署,立足本市实际,选择2个镇和4个机关部门同步开展了综合分析研判工作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探索了一些经验。
主要做法
在试点中,句容市坚持高起点、全方位、多形式,从各方面为研判创造条件,着力解决研判内容、研判方式、研判结果三个问题。
一、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夯实工作基础
1、成立研判组织。市委成立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工作小组,加强研判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成立研判评估组,负责提供第三方信息数据,动态跟踪研判情况,对研判报告提出评估和修正意见。成立若干分析研判小组,负责研判实施工作,研判人员由机关部门中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具有组织人事工作经验的同志以及纪检监察干部等组成,为综合分析研判提供了多维视角。
2、明确研判内容。研究制定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指导性意见,明确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信念、班子结构、领导水平、运行状况、实绩成效和作风建设等6个方面,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为民服务、履职能力、责任担当、清正廉洁和个性特质等6个方面。对优秀股级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主要是提出优化后备干部人选及其培养锻炼措施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3、强化研判“备课”。集中开展研判业务培训,组织研判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研判试点工作手册等,尽快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领,理清研判思路。同时,着手收集研判对象基础信息资料,包括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专项考察、绩效考核等信息资料,以及纪检监察、政法、审计、统计、信访、环保等方面情况,为深入分析研判打下基础。
二、扎实抓好关键环节,规范工作流程
1、制定方案。研判小组在正式研判前,提前到研判单位进行驻点调研,了解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委下发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资料,制定本组具体分析研判方案。
2、测评推荐。在进驻研判单位动员部署会上,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和优秀股级干部推荐。注重选择那些与研判对象关联度高、知情度高的人员参会,一般包括研判单位机关全体人员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工作服务对象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
3、开展谈话。主要采取约谈、访谈、座谈等方式,了解班子工作情况、干部现实表现和推荐优秀股级干部。分析研判小组根据不同访谈对象,选择对应提问方式与内容,在问题设计、对象选择、谈话技巧等方面因地因人制宜,制定具体谈话方案。
5、专项调查。对收集到的反映比较强烈、情况比较复杂或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映集中的问题,组织专项调查。对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承担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干部履职表现等进行专项考察。
6、撰写报告。研判小组对收集到的研判对象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甄别,开展集中研讨,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分析、条件分析、案例分析等进行定性定量研判,撰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报告,评估组对报告提出评估和修正意见。
三、积极用好研判结果,发挥工作效能
1、向市委反馈。让市委准确了解和掌握研判对象的实际状况,对研判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运用谈话提醒、督促整改、调整交流等手段,优化班子配备,调整使用干部。
2、进组织档案。建立研判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内容包括研判中的各类记录、测评、调查等,由组织部门统一归档。研判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激励、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调整充实后备干部库,坚持分类储备、动态调整、个性培养、择优选用。
3、与单位见面。将研判结果可以公开的内容向研判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及时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4、和个人交流。对领导干部研判结果,通过适当方式与个人进行交流,视情给予提醒、教育,让领导干部知晓自身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
几点体会
句容市在试点中,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积累了一些好做法,为面上研判工作推开提供了有益借鉴,主要体现在“六重六保证”。
一、重共识,保证综合分析研判工作的权威性。通过对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的学习宣传,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绝不允许搞形式、走过场,形成市委高度重视、组织部门全程指导、研判队伍全力以赴、研判对象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同推进之势。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把关研判人员选配,听取研判情况汇报,对综合分析研判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提出总体要求,为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组织环境。
三、重个性,保证综合分析研判工作的公平性。为了确保研判的精准度,针对班子和个人差异,通过采取不同考核等次、分值权重等,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考准研判对象优缺点。在对市文广体育局研判时,从每位领导分工中选择一项关键性指标,形成具有部门特色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使研判更有个性化色彩。同时,研判对象自我“画像”,与研判小组“画像”相互印证,增强研判工作公平性。在对市科技局研判时,针对部门专业性强的特点,对领导干部、优秀股级干部等进行科技知识测试,将结果与谈话了解、民主测评等其他途径反映的情况进行比较,实现了相互印证。
六、重纪律,保证综合分析研判工作的严肃性。研判人员签订“保廉”承诺书,对保密性和廉洁性等作出书面承诺。研判对象签订“政廉”承诺书,对政治性和廉洁性等作出书面承诺,加强了对研判双方的纪律要求和行为约束。
初步成效
一、坚持面向社会,使综合分析研判结果成为优化为民服务的重要推动。研判小组通过民意调查看热点、走访联系点看作风、满意度调查看成效等方式,把研判视角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把研判结果内化为镇和部门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比如,研判小组对市文广体育局行政服务窗口、图书馆以及江南土墩墓博物馆等下属单位进行了暗访,现场体验了解服务态度、服务效能等情况,并及时向研判单位反馈,推动了作风改进和服务优化。
三、坚持群众参与,使综合分析研判结果成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在研判中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研判小组在天王镇调研走访中,听到群众对集镇西大街改造进度较慢、影响居民生活情况有反映,立即开展调研、摸清情况,及时与研判单位沟通协调,天王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修改方案,加快工期进度,并采取措施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坚持科学考评,使综合分析研判结果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句容市委和组织部门将研判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优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队伍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综合分析研判的导向作用,防止出现研判工作与结果运用脱节问题。对研判单位推荐的干部人选,将首先看其评定结果是否优秀,个人表现是否突出,工作实绩是否明显以及岗位匹配度高不高,然后再决定是否选拔任用。大家反映说:“虽然评定结果优秀的同志不一定都提拔,但提拔的应该是评定结果优秀的同志”。
六、坚持公平公正,使综合分析研判结果成为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反映。研判中,小组成员与研判对象实行“零距离”接触,全程陪同研判对象工作一天,参加协调会、项目调度会和处理矛盾纠纷等,实时“微观察”,完整、客观记录研判对象工作情况。参加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对研判单位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考量。研判单位一位主要负责人认为,综合分析研判与以往对班子和干部的考察相比,精准度更高,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利于干部重新认识定位自己,也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组织部门明显感觉到,干部中托门子、找关系的少了,踏踏实实干事的多了,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少了,看重民意、注重民生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