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之路——智力残疾人就业帮扶个案案例研究实务探索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官方网站

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元素,他们也与我们一样,盼望实现自我生命的意义和奉献社会。残疾人就业之路是改善他们生活状况的关键,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一直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各级残联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社会工作者作为基层的一线工作者,同样要把这种使命背负在肩上,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坚定地前行。

一、案例背景

残疾人因自身条件的局限,学历普遍不高,长期与社会脱节,导致可以选择就业的领域比较狭窄,要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能力,必须大力发展职业康复,要令残疾人从根本改变依赖与埋怨情绪,使其掌握一定的工作知识和技能,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树立务实的就业择业观,从而促使他们走出反复就业、反复失业的怪圈。

(一)初见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小欣”是一个很腼腆的姑娘,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总会泛起小红晕,这个可爱的姑娘由她父亲带着来到社工站,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帮忙找到一份工作。

(二)了解服务对象

二、案例分析

为了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正确认识与判断,社会工作者分别与服务对象、家属进行会谈,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框架,进行详细分析。

(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与优势分析

1.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

服务对象作为一名智力残疾人,具有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日常生活上的抉择都由其父母决定,因此,服务对象的问题同时也是其家属的问题。

在残疾人就业的大环境中,智力残疾与精神残疾一直处于劣势,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接受这些类别的残疾人。在交谈过程中,服务对象家属明显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社会工作者详细地与服务对象家属分析目前就业形势,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与不切实际的期待,告诉他们在选择企业、工种、薪酬时,必须切合实际。

2.对自身能力定位不足

服务对象由于父母的决定,在求学阶段并没有进入特殊学校就读,虽然拥有初中学历,但义务教育面向群体具有普遍性,特殊教育面向群体具有针对性,因此,服务对象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效较低。社会工作者认为,目前阶段服务对象缺乏就业的必要能力,需要进行职业康复,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技能,才能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3.服务对象的优势

服务对象家庭教育良好,亲子关系和谐,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是残疾人而放弃或宠溺,反而鼓励服务对象外出工作,服务对象虽然性格内向,但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而且在交流过程中,服务对象表现出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记忆力,社会工作者认为服务对象具备可塑潜力。

(二)社会支持网络

1.政策支持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保金)的征收,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缴纳。

残保金的征收从国家政策层面强制要求企业按比例聘请残疾人,从而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企业为了减省成本,更加倾向聘请合适的残疾人,大大的增加了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企业用工需求的转变

智力残疾人虽然一直在残疾人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但近年来,在政府、残联、社工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面向社会对残疾群体进行正向宣传,与企业招聘负责人的长期交流宣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岗位的定位上有了转变,愿意接受智力残疾人,这对于服务对象“小欣”的就业之路,具有正面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指导

1.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理论认为,每个个体、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社会工作者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有潜能的,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视角工作就是要甄别、利用这些资源对抗困难,达到目标。在此案中,服务对象“小欣”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记忆力,且待人有礼,这已经在社会工作与人际交往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2.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理论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在此案中,服务对象“小欣”初始时并不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但社会工作者要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职业康复,建立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消除无力感,促进意识觉醒,掌握基本工作技能。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此案中,服务对象虽为智力残疾人,但依然身残志坚,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促使服务对象找一份与其的能力相称的工作自力更生,使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职业康复,提升职业技能、调节就业心态、提高抗压能力,以适应企业岗位需要;提供劳动市场、就业信息等资源链接,向企业推荐服务对象,帮助服务对象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服务策略和程序

根据职业康复工作的流程,分为以下四步:

1.职业咨询

通过与服务对象、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服务对象的自身特征、就业需求、就业期望,并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职业评估

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评估,分析服务对象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为服务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性的依据。

3.职业培训

根据咨询与评估结果,结合服务对象个人意愿,建议服务对象从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工作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4.就业指导

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意见,并进行企业资源链接,推荐就业,在服务对象进入企业后,不定期进行跟踪服务。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专业关系

(二)第二阶段:进行职业康复

1.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第一环节,起到关键的作用。

服务对象是智力残疾人,对父母有依赖情绪,父母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主能力不高,对于就业需求没有明确的想法,只是懵懂的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至于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在与服务对象家属交谈过程中,家属明显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例如,对于企业规模、工作内容和薪酬要求不切实,并觉得残疾人理应得到社会和企业的优待,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主要由于对国家扶残政策的误解,对就业市场的认识不足,和对服务对象自身能力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在职业康复服务开始之前,社会工作者着重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分析目前就业形势,并用明确指出让家属重新审视服务对象自身的优缺点,再次考虑服务对象到底适合什么的工作。改变他们错误的认知与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一步尤为重要,是之后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2.职业评估是一个综合过程,利用物理测评工具、系统或表格,从服务对象身体、心理、职业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测。

(1)身体测评。首先,通过肉眼观察服务对象和进行简单交流,服务对象视觉正常,手部与腿部功能正常,能与社会工作者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听力与言语功能正常。

其次,通过手部功能测评工具,可见服务对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手眼协调能力良好;在使用图形测评工具时,服务对象能大概地分辨图形形状、物体的大小、高矮,具有基本的空间识别能力和形状知觉能力;在使用数理测评工具时,服务对象虽然没有办法正确使用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但能从1数到100,具有简单的数理能力。

3.职业培训,根据评估结论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

综合职业咨询与职业评估结果,和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得出结论,服务对象适合在企业中从事清洁的工作。根据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尊重服务对象自我意愿,在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他们也觉得这个岗位非常合适。社会工作者逐为其链接资源,让服务对象在本辖区的残疾人实训基地中进行每周两次的家政培训。

4.就业指导,提供职业疏导,链接就业资源,推荐就业,跟踪服务。

在刚开始岗前培训的前期阶段,服务对象与家属都抱有抗拒的情绪,因为社会上普遍觉得清洁岗位较脏且地位不高,社会工作者引导其改变固有观念,一切的工作都是重要的,都是社会所需,缺一不可,选择职业不应局限于世俗的观念,而在于服务对象本人能够从事哪一种工作,和具有哪一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就算是小小的清洁岗位,也要尽自己能力作出成绩,渐渐地,服务对象与家属都不再有负面情绪,反而每周准时参与培训,积极地提升家政能力。

五、案例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服务对象通过职业康复,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提升了自我能力,并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重新融入社会。

(二)工作方法评估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此案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使能者、资源筹措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支持并鼓励服务对象,就算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也要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和自我发展;当服务对象面对需要提升能力时,社会工作者结合服务对象实际情况,提供培训渠道,帮助服务对象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其潜能,促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改善自己的不良境遇;社会工作者充当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为服务对象提供就业信息,链接就业资源。

2.主要使用的工作模式

(1)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任务中心模式

(三)服务对象正面改变评估

服务对象作为一名智力残疾人,内心内向自卑,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低,也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康复训练,在生活上和经济上极度依赖父母,没有自决能力,虽然已成年,但并没有真正长大。求助社会工作者后,进行了职业康复,参加岗前培训,从新认识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开始愿意与同事交流,实现自我价值,自力更生,终于成长起来了,也令父母放下了多年来的心头大石。

六、专业反思

此案的服务对象“小欣”是幸运的,她和父母都能正视问题并进行改变,合理地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多的智力残疾人因各种原因,只能选择居家就业或进入康园中心、庇护工场,更有甚者只能依赖家属经济帮扶,这都不利于智力残疾人重归社会。在智力残疾人就业帮扶路上,还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多层面的共同努力改变智力残疾人就业劣势,此路漫漫,虽然任重,但坚信终点一定近在眼前。

THE END
1.个人工作优缺点总结(精选19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收获了不少成绩,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工作优缺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工作优缺点总结 篇1 我是一个https://m.yjbys.com/ziwozongjie/1502756.html
2.工作个人优点与缺点自我评价(精选30篇)工作个人优点与缺点自我评价(精选30篇) 每个人的存在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是独立的存在,那么就会出现优势劣势这个情况,在职场中怎么表达自己的个人优势和缺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个人优点与缺点自我评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录▼ 工作个人优点与缺点自我评价 1 ...https://www.ruiwen.com/ziwopingjia/7837945.html
3.工作自我优缺点评价(范文五篇)自我评价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作自我优缺点评价(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作自我优缺点评价(范文五篇)》。 第一篇:财务工作个人优点与缺点自我评价 本人从事财务方面工作多年,在职期间经过系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累计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本人工作能力出色,性格开朗...https://m.588k.com/qzwd/zwpj/2491023.html
4.个人工作优缺点总结(通用11篇)个人工作优缺点总结(通用11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gerenzongjie/1789014.html
5.个人工作总结优缺点个人工作总结优缺点 个人优势与不足概览 一、自我优点分析 1. 品格方面:我秉持真诚待人的原则,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高度的诚信。同时,对待工作任务,我总是认真负责,不推卸责任。 2. 组织能力:我擅长规划和组织各类活动,能够有效调动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点在多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得到了验证。https://www.yoojia.com/ask/17-14553876767303506695.html
6.2024年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2)招聘过程建立在哪两项基础性工作上的:一是人力资源规划;二是岗位、工作分析。 2、人员招聘的目标 (二)招聘渠道 1、内部招聘及其优点; 2内部招聘及缺点: 3、外部招聘及其优点: 4、外部招聘缺点: (三)招聘方法 1、内部招聘方法: 2、外部招聘方法: ...https://zhujiang.tjufe.edu.cn/zsxjgl/2023/1127/c796a24465/page.htm
7.试用期工作怎么总结优缺点(通用10篇)三、以后的工作计划 1、我将会严格遵照厂里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无特别重要事情从未请假。 2、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通过浏览大量的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提高自身素养水平以便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试用期工作怎么总结优缺点 7 ...https://m.oh100.com/a/201610/407164.html
8.个人优缺点总结(精选17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个人优缺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优缺点总结 1 优点: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22132844_2574987.html
9.个人工作总结优点缺点(通用15篇)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过去这段时间的辛苦拼搏,一定让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工作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工作总结优点缺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工作总结优点缺点 篇1 ...https://m.yuwenmi.com/fanwen/gongzuo/50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