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时、家长往往用手去揉或按摩孩子的肚子,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其原因在于引起孩子腹痛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肠蛔虫引起的腹痛,揉肚子会使肠蛔虫受到刺激,在肠腔间乱窜,假如蛔虫钻进胆管,便可发生胆道蛔虫症,出现更加剧烈的疼痛。小儿腹痛莫乱揉,下面小面为你详细解答。
1孩子肚子疼止疼要慎重
一、不能乱吃止疼药
孩子肚子疼时,有些家长往往给孩子吃止疼片,这样做很不妥,因为有些引起肚子疼的诱因在止疼后会被掩盖,造成严重后果。如阑尾炎造成的肚子疼如不及时诊治,造成穿孔会危及生命。
二、不能乱吃驱虫药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肚子疼是肚里有虫,只要吃点驱虫药就行了。杨建丽提醒家长,驱虫药不能乱吃,一年在秋冬交替时吃一次即可,驱虫药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另外,给孩子驱虫,最好在孩子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
三、家长不要太紧张
中牟县有一个孩子肚子疼,在当地的医院住了半个月,反而越治肚子越疼。普通的肚子疼,为什么这样难治答案就在孩子家长身上。原来家长的表情比生病孩子的表情还痛苦。杨建丽告诉记者,家长的过度关心和痛苦会向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病情很严重。这会让孩子精神紧张,肚子也会疼个不停。
2小儿腹痛莫乱揉
腹痛是孩子的一种常见病症,有轻、重、缓、急之分。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如蛔虫症、消化不良和外科急腹症等。但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嚷着肚子痛,就采用按揉的方法。这样做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肠绞痛会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因受寒、饭食过多引起的胃部胀痛有效,能缓解胃肠痉挛,减轻疼痛。但有些疼痛却不能采用按揉的方法,如果不依病情随意按揉,不仅不能缓解疼痛,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危险。
肠虫症蛔虫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当某种诱发因素刺激虫体时,可使蛔虫窜上窜下地蠕动,刺激肠道引起痉挛疼痛。此时按揉腹部,可能会刺激蛔虫活动更加剧烈,到处钻来钻去,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还可能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在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可能肚脐周围有轻微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按压时疼痛并不明显。儿童的免疫功能较差,患阑尾炎时很容易发生穿孔。如果家长此时按揉儿童肚子,就可能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
因此,鉴于小儿腹痛病因比较复杂,家长切不可以疼痛的程度来推测病情,更不能随便按揉,以免帮了“倒忙”。那么,当孩子突然出现肚子痛时,应如何处置呢
其次,父母可让患儿平躺,轻按其腹部,同时观察小儿的面部表情。如稍用力按压后小儿面部有疼痛的表情,或者腹部的肌肉比较紧张,不易按压下去,尤其是发现小儿腹部出现肠型和肿物时,说明可能得了急腹症,应立即入院治疗。
3小儿常见腹痛到底如何鉴别
1急性阑尾炎
表现:开始时孩子感觉上腹部(胃区)疼痛或肚脐周围疼痛,数小时后才转为右下腹部疼痛。
用手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孩子还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然后出现发热,体温可升高达38.5℃以上。
腹痛一般不太剧烈,但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会蜷缩着身体,并且出冷汗。哭闹如果超过数小时以上,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
除了腹痛,还会伴有以下症状:
恶心、呕吐:大多数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发热:大多数患儿在腹痛出现后不久开始发热,也有表现为哭闹与发烧同时出现。
怕揉肚子:患儿怕家长或医生用力按压右下腹,该处腹壁肌肉发紧,孩子拒绝大人揉按腹部。也有些患儿症状不典型,如有的患儿一开始就腹泻,很像肠炎。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应尽快送孩子去医院。
小儿各年龄均可以患急性阑尾炎,而且比较常见。
特别提醒:由于急性阑尾炎常伴有发热,所以腹痛不典型的患儿易被家长甚至大夫误认为是感冒、腹泻,应该引起注意,仔细观察。
2嵌顿疝性腹痛
表现:孩子阵发性哭闹、腹痛、腹胀和呕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胀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经医生治疗后,这种情况还可能反复发生。
腹痛原因可能由于小儿哭泣、咳嗽、大笑、打喷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时)等原因引起腹压增加,从而使肠管进入腹股沟或阴囊进而造成腹痛。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有这些症状必须及时送孩子去医院治疗。
3细菌性痢疾腹痛
表现:常起病急,可先有发热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但腹胀不明显。
患儿脱水严重,皮肤弹性差,全身乏力。呕吐频繁,可短期禁食,医生可能给孩子静脉补液及对症处理,视病情可喂孩子少油腻的流质。
4孩子频繁腹痛父母须警惕
腹痛是宝宝较常见的病症,这让家长很难判断病因。当孩子频繁腹痛时,则有可能是患了再发性腹痛。
再发性腹痛又叫复发性腹痛,是指儿童在3个月以内至少有3次的腹痛发作,临床上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
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特点如下:
(1)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男女之比为3:5,此类患儿性格忧虑,情绪紧张、压抑、渴望被爱护;
(2)腹痛反复发作可每周、每月发作1~2次,每次发作超过两小时,可自行缓解,腹痛发作以晨起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
(3)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他部位,腹痛为痉挛性或绞痛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常影响小儿正常活动,在发作间隙期则表现正常;
(4)体检腹部压痛多在中腹部或不固定,左下腹可摸到条索状腊肠管或粪块,无腹膜刺激征;
(5)化验血、尿、粪及肝功能等均无异常;
(6)常规解痉止痛治疗得不到理想疗效。
5儿童腹痛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