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类药物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值得注意

引起失眠等睡眠障碍的药物极多,而睡眠障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增加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障碍将降低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增加交通事故等意外的发生风险,可能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在抗菌药物中,以喹诺酮类药物为多。其原因可能是喹诺酮类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γ-氨基丁酸(GABA)与其受体结合,这也可能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

GABA是一种能促进大脑快速传递的氨基酸,会对大脑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镇定(抑制)效果,可减轻忧虑,创造出有利于睡眠的生物化学环境,并且对睡眠状态下的大脑脑电波的形式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头孢曲松舒巴坦、头孢哌酮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克拉霉素,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喹诺酮类药物如氟罗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氟氧沙星等均被报道可引起睡眠异常等不良反应。

此外,利培酮、托吡酯、阿普唑仑、卡马西平、氯硝西泮均有文献报道,可引起睡眠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呼吸系统药物中,孟鲁司特钠作为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用于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二羟丙茶碱亦可引起睡眠异常。

循环系统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胺碘酮、卡托普利、普罗帕酮、注射用环磷酰苷葡胺均有被文献报道可导致睡眠障碍。

普罗帕酮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文献报道,单次剂量过大,超过一次顿服600mg的剂量,就易导致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些中药及其制剂如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亦同样发生于老年患者中,可能于其适应证与中老年患者常见病症有关。

虽说明书中未提及该药有睡眠障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文献中有此类报道[1]。

由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因此建议临床中在使用银杏叶制剂时,需注意其溶媒的选择、滴注的速度以及疗程等情况,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消化系统药物如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但其可通过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此外,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西咪替丁的清除率减慢,可导致血压浓度升高,更容易发生神经毒性反应。

血液系统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临床中主要用于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其不良反应包括产生倦怠感、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曲马多、氯芬待因(中枢型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各种疼痛,如癌症疼痛,骨折或各种术后疼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在过量服用后,可导致昏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内分泌科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鲑鱼降钙素(用于骨质疏松症等),均有文献报告可导致睡眠障碍等。

曾有文献报道,1例患儿21d,3.5kg,因误服阿司咪唑剂量2.5mg而导致睡眠障碍。阿司咪唑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项写明该药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日一次,每次3mg,且不宜超过推荐剂量服用。

阿司咪唑作为一种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用于慢性荨麻疹、枯草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等的治疗。

在缓解抗过敏症状方面,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应综合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再行决定。

谷维素,主要作用于间脑的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中枢,能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

但当剂量使用不当时,亦可导致睡眠异常。

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肠虫药,主要用于驱蛔虫及钩虫。

其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但在停药后常能自行缓解。

氯解磷定,作为一种胆碱酯酶复活剂,为有机磷酸酯类解毒药。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用量过大、过快可导致呼吸抑制。

其他药物,如氨酚伪麻美芬片II/氨麻苯美片(日用片I),均有文献报道可导致患者在服用后出现睡眠异常表现。

药源性睡眠障碍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临床表现亦形式多样,大多数经减量或停药后可好转或痊愈。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有睡眠障碍病史、肝肾功能异常导致药物代谢减慢等患者,需要酌情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同时,在临床中,应加强用药规范,并进行适当的患者用药教育,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药源性睡眠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雅楠,雷凯,尹先国,赵丽,刘东.935例银杏叶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02):107-110.

[2]张东肃,蔡乐,苏晔,史红,杨梅,康怡,朱莹.101例药源性睡眠障碍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8,15(03):158-161.

THE END
1.小儿蛔虫病的中药治疗问答频道治疗蛔虫病的主要措施是驱虫治疗,即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建议预防儿童蛔虫病发生的措施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https://www.bohe.cn/ask/view/104687630.html
1.中药驱虫药有哪些中药驱虫药一般空腹服用,这样能够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达到更好的疗效,但需要加服泻下药物以促进虫体排出体外。同时,由于驱虫药具有一定毒性,应当严格控制用量,并避免过量服用导致中毒,孕妇、儿童、年老体弱者也应谨慎使用。在使用中药驱虫药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5349b8c68df627bd85b1f3687214daed.html
2.家长请注意!这10类药物,谨慎给孩子使用尼美舒利发生过多件用于儿童退热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12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此外,2岁以下儿童禁用萘普生;14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钠;15岁以下儿童禁用美洛昔康;儿童禁用吡罗昔康等。 驱虫药 儿童使用驱虫药时也要慎重,不可盲目乱用。哌嗪类驱虫药存在潜在神经肌肉毒性,1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http://meat.hnr.cn/xw/article/1/1348551310940704768
3.利川市民族中医院官网www.LCZYY.com7、儿童雾化用药须知 8、学会使用滴耳液,让你的耳朵“洗个澡” 9、这些药服用后不能晒太阳,您牢记了吗! 10、夏天药品如何安全度过“烤验期”? 11、中药饮片煎药器具的选择 12、中药饮片煎药过程的掌握 13、中药饮片的特殊煎法 14、如何掌握中药的服药时间? http://www.lczyy.com/2920e785f7/2577802.html
4.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常识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https://scjg.bozhou.gov.cn/News/show/298365.html
5.药我说儿童需要每年常规“打虫”吗?南方plus阿苯达唑,商品名为肠虫清,该药抗寄生虫谱广,驱虫效果好,价格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驱虫药。 适应症 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等。 用法用量 口服。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2片(400mg)。2岁以上儿童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每次1片(200mg)。服一次(一次即为一疗程)。蛲虫病易自身重复感染,在治疗2周后应重复治疗...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02/c4376298.html
6.怎么煎中药(精选16篇)驱虫药雷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加热至70℃时便会失去活性,因而用雷丸驱虫时必须研末冲服,否则就无驱虫效果。 五、胶糖类药 此类药物大多是高分子物质,暴溶化于水中则黏稠性较强,若与其他药物共煎,则容易粘锅烧焦。因此如果要和其他药物同用,则应将其他药先煎好后去渣取汤,然后加入胶糖类药物,趁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csuo76i.html
7.儿童十大用药禁区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噻嘧啶;儿童禁用左旋咪唑。 原因: 2岁以下的儿童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 哌嗪、噻嘧啶: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服...http://www.gxwzszyyy.com/a/hlyy/2018/0712/402.html
8.中药早上喝还是晚上喝效果最好月季打药早上还是晚上如果是安神中药用于治疗失眠,适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药。如果是通便中药,也适宜在睡前服用,以利于在第二天清晨排大便。如果是涩精止遗的中药,也应该在晚上服用一次药。如果是治疗疟疾的中药,应该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急性病,比如高热、中风、癫痫等不计较服药的时间,饭前服用的中药有驱虫药、攻下药以及其他治疗...http://www.zzfmdn.com/article/83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