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物保护龙头普莱柯 多维布局,积蓄势能业务布局完善,产品矩阵丰富 普莱柯 是一家以研发生产经营兽用生物制品及药品为主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构建全面业务布局,各子公司各司其职。公司旗下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专注于不同业务,其中惠中生物主要从事畜禽等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推广;

惠中兽药聚焦化药、中兽药及高新制剂的生产和研发;河南新正好集高效消毒剂、高新制剂、中药现代化研制与开发为一体;

参股的3家公司也各有侧重,中科基因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兽医检测检验独立实验室连锁机构;中普生物定位为专业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萌邦是一家全球宠主&爱宠生活综合服务平台。

产品线涵盖动保行业各大品类。公司目前拥有6个生产基地、50余条生产线,产品覆盖了60多种猪用、禽用和宠物用生物制品以及100多种化学药品。

包括口蹄疫疫苗(参股公司中普生物生产)、猪圆环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等行业目前各大主要疫苗产品,产品形式上囊括单苗、多联多价苗、基因工程苗等各种不同类型疫苗。

管理层能力卓越,员工持股利益绑定

公司管理层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公司董事长张许科先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行业内的地位颇高,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兽药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兽医协会会长等职务;

公司的科研带头人田克恭博士是行业知名专家,目前是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

中原学者、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公司其余核心管理人员均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公司控股权稳定,核心骨干均持股。公司主要发起人、董事长张许科先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22年三季度直接持有公司30.97%股权。

公司另一发起人孙进忠是公司第二大股东,直接持有7.12%股份。公司多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持有公司股份,核心员工与企业利益高度绑定。

走出非瘟阴霾,经营稳健向好

收入体量稳步增长,利润强势反弹。2017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在2018-19年完善了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布局后,收入体量得到明显提升。

2021年突破10亿元,五年间的CAGR保持在20.0%,显著快于动保行业在此期间9.7%的年复合增速。

利润方面,过去五年归母净利润整体表现出增长态势,增速与收入相符,2017-21年CAGR为20.9%,其中2020年同比增速高达108.5%,一扫2019年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低迷表现。

营收结构基本稳定,2019年来毛利率持续回升。公司收入主要由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及抗体和化药三大板块所贡献,2021年分别占总营收的35.3%、34.8%和27.7%。

营收结构在过去几年(除2019年)较为稳定,其中2019年受非瘟影响猪用疫苗营收大幅下降,同比-46.9%,收入占比仅为15.1%,得益于公司攻坚克难的决心,公司稳步走出低谷,在2020年猪苗业务快速恢复,收入同比增速高达162.6%。

毛利率方面,公司整体毛利率目前正处于回升阶段,由2017年的68.3%降至2019年61.2%,再到2021年回升至65.4%。

分业务来看,猪苗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业务,并且整体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基本上在78%-82%区间内,2021年毛利率达到82.4%,为近几年新高;

禽苗及抗体业务毛利率同样在近两年有所提升,21年为61.0%;相比之下,化药业务毛利率持续走低,与疫苗业务拉开了差距,主要由于化药赛道较为拥挤,整体竞争更加激烈。

加大销售服务投入,营销能力持续强化

大力布局销售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市场营销能力。随着下游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不断推进,疫苗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

动保企业已不再只是单单销售疫苗、化药等产品,而是要为下游养殖提供整套防疫方案,对于动保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至今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长,到2021年公司已经是拥有超过500人的销售团队,占公司总人数也达到28.1%,普遍高于业内其他公司。

因此,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也相对行业内其他企业偏高,2021年达到27.3%。尽管如此,我们认为销售服务能力的增强有助于提升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粘性,进一步增强了公司长期竞争力。

研发构筑核心优势,技术引领产业升级

搭建国家级平台,核心技术储备丰富

公司强大的研发平台则是研发策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公司拥有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公司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ABSL-3)预计将于年内完成建设验收,从而进一步完善研发硬件条件。

多项研发技术行业领先,外部科研院所合作紧密。在多年的技术积累下,公司构建了完备的反向遗传技术、原核表达技术、真核细胞表达技术、多联多价疫苗技术等技术平台。

具备了开发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系列基因工程疫苗的实力;

在集成创新方面,公司和哈兽研、兰研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众多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重大动物疫病或关键技术进行合作开发。

内修外练、广纳贤才

知名学者领军,高端人才聚集。公司研发团队现有研究人员276人,先后被河南省政府认定为优秀技术团队、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被洛阳市政府评定为“河洛英才计划项目”获得者。

公司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田克恭博士长期从事动物疫病病原学、致病机理及防控技术和产品研究,科研成果斐然,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42项。

个人过去荣获了诸多荣誉,包括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

研发高投入,带来高回报

研发持续高投入,营收占比行业领先。2015-2020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由0.42亿元增至1.15亿元。2018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达到11.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多年持续对研发进行高投入,推动公司研发实力明显提升,成为公司未来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技术转让贡献颇多,侧面印证研发实力。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使得公司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并可通过技术许可或转让方式直接贡献营业收入。

2015-2021年平均贡献营收2124万元,其中2016年达到最高的4088万元。大量技术对外转让,也从侧面印证了公司研发实力的强劲。

攻克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推动亚单位疫苗普及

亚单位疫苗优势明显,越来越为市场青睐。目前常见兽用疫苗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

亚单位疫苗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分支,以其安全、高效、可规模化生产等优势越来越为市场所青睐。

亚单位疫苗的优势具体表现为:更为安全:亚单位疫苗以蛋白制备抗原、无核酸成分,无散毒和毒力返强的风险,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纯度更高:亚单位疫苗以蛋白制备抗原,无需培养全病毒,因此避免了灭活疫苗在培养病毒过程中血清蛋白、细胞碎片和灭活剂等成分掺杂;

免疫效果更佳:不仅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应答,而且通过将表达出来的蛋白组装成符合一定三维构象的病毒样颗粒可使其表面抗原决定簇与真正病毒的表面结构几乎一样,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次数更少:传统灭活疫苗由于不同批次间病毒培养滴度差异明显、免疫原性受灭活影响以及抗原未进行纯化等原因,一般需进行多次免疫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而亚单位疫苗一针就可达到免疫目的,不仅操作方便而且降低了免疫注射给猪群造成的应激反应;

适合规模化生产:传统病毒培养难度大、成本高,而亚单位疫苗是通过不同系统高效表达编码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基因,能够实现短周期内大量制备高纯度抗原蛋白。

突破多项技术限制,带动行业产品迭代。生产亚单位疫苗的核心技术在于蛋白表达,即用模式生物如细菌、酵母、动物细胞或者植物细胞表达外源基因蛋白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

目前商业用最常见的表达系统分别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研究最早、应用最成熟的表达系统,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还具备繁殖快、产量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有表达不溶性蛋白、产生内毒素以及病毒样颗粒组装技术等问题。

公司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终身教授袁于人博士合作,成功克服了蛋白可溶性表达和蛋白纯化工艺难题,采取独创工艺实现内毒素清除,并且利用独有的病毒样颗粒组装工艺解决病毒样颗粒组装问题。

2017年,公司发布国内首个纯病毒样颗粒猪圆环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引领国内兽药疫苗行业由传统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向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迭代升级。

重磅单品齐齐发力,积极推进25831计划

公司正积极推进25831计划,即:到2026年结束,公司计划实现25亿收入(其中猪苗和禽苗分别贡献10亿收入,化药业务贡献5亿收入)和8亿利润;

3个1则分别是成立专注于宠物疫苗和化药业务的惠中动保、打造上市公司中科基因、以及建立完善的宠物生态。在研重磅产品众多,受益疫苗市场化趋势。

之所以敢于提出该经营目标,正是基于强大的研发实力——公司目前在研重磅产品众多,未来有望引领我国兽用疫苗的升级迭代。

除了市场潜力巨大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外,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三组分亚单位疫苗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H5型+H7型)重组三价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载体)(rBH5-11株+rBH5-12株+rBH7-2株)也将目光瞄准了当前市场体量最大的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市场。

而圆环(亚单位)-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一针型)、新支流法腺五联灭活疫苗正按照有关评审意见对新兽药注册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猪伪狂犬病流行株活疫苗(HN1201-R1株)、新支流减腺五联灭活疫苗也处于新兽药注册阶段,这几款疫苗均有望于今明两年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随着兽用疫苗政府招采逐渐退出,并且下游养殖业进一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动保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市场化,而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生态格局的变迁。

圆环:多次引领圆环疫苗技术升级

猪圆环病毒在我国广泛流行。猪圆环病毒(PCV)是经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目前已知四个亚型,其中PCV2是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亚型,具有较为广泛的传播途径。

病毒可经鼻液、粪便等排出通过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一经感染通常会造成体质消瘦、食欲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会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引发交叉感染,综合死亡率为10%-30%。

PCV2在我国已经流行20多年,截至目前依然广泛存在,2022年我国猪场中PCV2型在各地区的检出率为12.33%-54.38%,除去东北地区外检出率高达39.27%-54.38%。

PCV3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广泛流行,2022年我国各区域PCV3阳性率为22.22%-54.29%,其感染后临床症状与PCV2相似。

由于PCV3与PCV2同源性较低,PCV2疫苗并不能提供理想的交叉保护,猪场目前主要通过PCV2疫苗和其他药物降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灭活单苗竞争激烈,联苗占比逐渐提升。按照新牧网统计的2020年全国圆环疫苗批签发2.82亿头份数据计算,猪圆环病毒疫苗市场规模约为14亿元,渗透率约40%。

目前市场上猪圆环疫苗均为猪圆环2型病毒疫苗,一共有20个不同品种,制备形式上基本都以灭活苗为主,另外有少许亚单位苗、病毒载体苗等基因工程疫苗。

参与竞争企业数量达到40-50家,但主要集中在灭活单苗领域,在研发壁垒相对更高的基因工程苗和联苗领域的竞品尚且不多。

从批签发数据来看,过去几年圆环+支原体二联苗的占比不断提升,需求升级趋势明显,而由于支原体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存在两种抗原相容性难题,因此二联苗研发壁垒远高于传统灭活单苗。

依托于在亚单位疫苗领域的研发优势,公司在2017年推出了猪圆环亚单位疫苗,相较于传统灭活单苗,性能成本优势显著。

2018年开始公司在猪圆环联苗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分别上市了国内首款圆支二联苗和圆副二联苗,引领着行业从传统灭活单苗向联苗的发展。

2017年推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性能成本优势显著。2017年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猪圆环病毒疫苗圆柯欣(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大肠杆菌源)),与进口竞品比,圆柯欣优势依然突出。

依托于公司对于可溶性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95%以上高纯度Cap蛋白提取和近100%完整的病毒样颗粒组装3项核心技术的突破。

圆柯欣在效力、安全性以及成本等综合表现上明显由于同类产品,如与进口亚单位疫苗做对比,圆柯欣表现出明显更低的死淘率和免疫成本。

2018年上市首个圆支二联疫苗,稳居行业龙头地位。2018年时公司全资子公司惠中生物上市了国内首个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水佐剂猪圆环、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

依托高密度发酵技术,公司突破了支原体的培养难题,目前已实现疫苗中支原体有效含量不低于4.0×10^9CCU/头份,高于市售疫苗。

同时采用了新型的灭活技术,解决了圆环和支原体抗原互相干扰的问题,而在佐剂方面,公司独创的专用水性佐剂高效地提升了圆环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免疫效力,并且可良好稀释猪瘟疫苗实现一针三防。

在圆支疫苗产品领先优势的基础上,今年公司再推出圆支二联苗欣圆支,依靠高密度发酵技术、纳米微球复合佐剂和抗原保护技术三大核心技术的支撑,实现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更好更稳定的免疫效果。

2019年推出国内首个圆副二联苗,控制副猪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属于一种条件性常在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当猪健康状况良好时不会因致病而表现出临床症状。

一旦猪体健康情况不佳、抵抗力较弱时,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而致使其出现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会破坏猪群免疫系统,降低其免疫力,从而容易引起细菌性继发感染,包括最主要的副猪嗜血杆菌以及链球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颇高,部分猪场可达50%-90%。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圆副/圆柯欣+支原体疫苗+猪瘟疫苗的多联苗产品,进一步丰富联苗的覆盖范围。根据具体临床案例数据,相较于一般的猪圆环疫苗,圆副在免疫副反应、死淘率、均匀度等多方面表现突出。

公司目前销售的圆支二联疫苗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灭活疫苗,而新一代圆支二联疫苗产品圆环(亚单位)-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一针型)目前正按照有关评审意见对新兽药注册资料进行补充完善,上市后或引领圆支疫苗新一轮产品升级,公司有望再度拉大竞争优势。

伪狂犬:流行株疫苗爆发在即

伪狂犬病毒发生变异,经典毒株保护率偏低。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

1947年首次在我国首次检测出伪狂犬病毒,其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开始逐渐爆发,对我国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哈兽研在1979年引进了Bartha-K61弱毒株,并成功研制了伪狂犬弱毒疫苗,猪伪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抑制。

伪狂犬病毒在2011年发生了变异,传统的疫苗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伪狂犬疫情再度袭来,造成大规模猪群染病,表现出厌食、高烧、呼吸窘迫等症状,母猪大面积流产,新生仔猪大量死亡。

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数据,我国各地猪场的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阳性率逐年有所下降,但2021年仍然达到25.8%,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依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Bartha-K61株疫苗主要针对的是I型病毒,对如今流行的变异II型病毒保护程度不足,因此未来伪狂犬疫苗具备较大的迭代升级空间。

变异毒株疫苗产品稀缺,未来迭代空间广阔。根据智研咨询,2018年我国伪狂犬疫苗市场规模为9.6亿元,考虑到目前的养殖规模和集中度,如今伪狂犬疫苗市场保守估计至少超过10亿元。

目前的伪狂犬疫苗产品较多,但绝大多数品种是针对经典毒株。从批签发数据来看,过去几年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批签发次数快速增长,但相较于整个伪狂犬疫苗体量还远远不及,目前还处于爆发前夜,未来将有非常可观的替代空间。

打造全球首个针对流行株的灭活疫苗,解决伪狂犬病毒变异难题。伪狂犬病疫苗方面,公司拥有普宁(伪狂犬病活疫苗(Bartha-K61株))和普伪净(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HN1201-ΔgE株))两款产品。

其中普宁所用的是伪狂犬疫苗市场用量最大的经典毒株Bartha-K61株,其2018-2022年的批签发数量和占总批签发数量比例均稳步增长。

2019年上市的普伪净是公司耗时7年打造、全球首个针对猪伪狂犬病流行株的灭活疫苗,所用毒株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出的gE基因缺失灭活疫苗株HN1201-ΔgE株。

目前仅公司和子公司惠中生物(商品名惠净)获得该产品的生产批准文号,未来有望替代逐步替代猪伪狂犬传统毒株疫苗。

伪狂犬流行株活苗上市可期,“活苗+灭活苗”组合优势互补。实际猪场生产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养殖户更愿意采用“活苗+灭活苗”的联合免疫方案——通过活疫苗快速产生局部组织免疫,形成病毒入侵的首道屏障,并随即刺激机体全身产生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

灭活疫苗则是在首道屏障之下逐渐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体液免疫,从而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虽然公司伪狂犬灭活疫苗已采用了流行毒株,但活疫苗依然采用的是经典毒株,对于防疫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目前公司猪伪狂犬病流行株活疫苗(HN1201-R1株)也已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上市后流行毒株的“活苗+灭活苗”将能提供更好的免疫效果,有望实现1+1>2的效果。

高致病性禽流感: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新产线突破产能瓶颈

禽类第一大危害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全球蔓延。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全世界流行的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的疾病,近几年主要流行的毒株亚型为H5N1和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死亡率高,每年都会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可以直接感染人类,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措施。尽管有了丰富的防疫经验和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依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在2022年迎来了爆发。

截至目前,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导致的疫情已经波及全球,扑杀或病死的禽类数以亿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国已经开始加紧推进疫苗接种。我国目前还未受到这一轮禽流感的影响,但在强化疫情防控的高压下,禽类疫苗需求有所上升。

并购南京梅里亚切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市场,市场份额迅速提升。根据中国兽药协会,2020年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销售额为24.23亿元,为禽用疫苗第一大单品。

政府招采目前还是行业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目前共11家生产企业获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生产批准文号。

产品批签发数较之前大幅提升,2022年更进一步达到90批,批签发数占比从2018年1.1%增至2022年8.2%。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企业。

2021年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兽用灭活疫苗生产项目,旨在原来单一产线基础上建立三条具有较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线,以实现年产20亿毫升兽用灭活疫苗的生产能力。

根据项目建设周期,新产线有望在今年年底投产,从而打破目前公司产能瓶颈。若以0.2元/毫升为销售均价估算,满产情况下,将为公司新增4亿元收入。

亚单位疫苗开展临床试验,有望带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升级换代。

公司与哈兽研合作开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型+H7型)重组三价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载体)正按照要求在吉林、山东和河南等3个省份开展临床试验,相较于行业目前的全病毒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可规模化生产等优势。

目前强免疫苗正由政府招标采购逐步向市场自主采购过渡,到2025年底完全实现市场化销售。未来市场对于疫苗的质量将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重组三价亚单位疫苗(杆状病毒载体)有望带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实现升级换代。

口蹄疫:升级亚单位疫苗,实现弯道超车

口蹄疫危害性极大,我国实施强制免疫。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易感动物主要为黄牛、牦牛、水牛、猪、山羊、绵羊等偶蹄动物,一经患病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痹并迅速死亡。

口蹄疫一共有7种血清型,且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保护,我国口蹄疫主要流行O型、A型两种血清型。

由于口蹄疫病的传染性强、病毒变异性强、控制难度高等特征,其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爆发流行,对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鉴于其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烈性传染病,而我国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当前兽药市场第一大单品,多价苗对单苗升级替代明显。口蹄疫疫苗市场规模约40亿元,是当前兽药行业规模最大的单品。

从过去几年口蹄疫疫苗批签发数来看,我国口蹄疫疫苗需求逐渐从O型单苗转向O型+A型二价苗,2022年口蹄疫O型+A型二价苗批签发次数占比已经达到76%。

未来对单苗还具有一定的替代空间,口蹄疫疫苗目前还是以招采为主,市场苗渗透率约为40%,未来高质高价的市场苗还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

中普生物口蹄疫疫苗技术储备完善,亚单位疫苗有望引领下一轮产品升级。公司口蹄疫疫苗产品通过参股公司中普生物生产,中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由公司、中牧股份与中信农业共同出资成立。

目前口蹄疫疫苗市场需求逐步由O型单价苗向O型、A型二价苗升级,作为专注于口蹄疫疫苗研发生产的企业,中普生物拥有丰富全面的口蹄疫产品矩阵。

包括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等,在低血清悬浮培养工艺等技术优势加持下,公司产品在免疫原性、保护效期、副反应等多方面表现优异,上市以来逐渐获得市场认可,批签发数逐年增长。

目前公司与兰研所合作开发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三组分亚单位疫苗已完成工艺参数研究和论证,处于临床前研究的收尾阶段,相较于灭活苗,其将更具安全性和规模效应,并更有助于疫病的净化,未来有望推动口蹄疫疫苗的下一轮升级换代。

非瘟疫苗研发进展顺利,有望率先获批上市

非瘟疫苗需求极为迫切,市场潜力巨大

非洲猪瘟疫苗需求迫切,但研发难度颇高。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广泛、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就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疫病。

因此,养殖行业对于非瘟疫苗的需求一直十分迫切,一旦有成熟可靠的商用产品上市,必将撬动庞大的潜在市场。

非瘟疫苗的研发难度却非常之大,目前科学界对非洲猪瘟病毒庞大的基因组尚未完全解析,机体免疫应答机制以及病毒各种入侵逃逸机制并未明确,导致非瘟疫苗研发难度颇高。

非瘟疫苗潜在市场规模破百亿,高壁垒令市场格局较优。鉴于非洲猪瘟对于养殖行业的危害之巨,非瘟疫苗迫切的市场需求势必将令其成为动保行业最大单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

公司合作研发疫苗进度领先,审核节奏预计开始加速

基因工程疫苗则是非瘟研发的核心突破点,目前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活载体疫苗均处于研发当中。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基因组表达情况、机体免疫机制、免疫逃避机制等多方面情况尚未完全明晰,疫苗在大批量商用下的具体效果难以预知。

若出现毒力返强风险更是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疫苗安全性理应是先于疫苗效力的首要考虑因素,安全性更高的亚单位疫苗有望成为首先获批使用的疫苗品类。

目前公司与兰研所合作开发的非瘟疫苗研发进度处于领先位置,近期便有望提交应急评审。如若后续进展顺利,正式商用疫苗产品最快或于年底上市。

弱毒非洲猪瘟疫情多发,或加速疫苗审核节奏。近年来,非洲猪瘟开始出现毒力减弱,多地不定期集中发病的特征。

由于毒力相对较弱、前期难以察觉,使得一旦发现感染,猪场感染率已较高,难以通过拔牙实现根除目的。

尽管养殖行业对于疫病的防护能力也明显提升,非洲猪瘟的影响相对可控,但在防范非瘟的过程中,确实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目前来看,短期内非洲猪瘟难以彻底净化,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养殖业或将与非洲猪瘟共存。只有接种疫苗,减少感染率从而降低损失才是目前更为有效的防疫措施。尤其,今年冬季非洲猪瘟疫情又有所加重,这或加速非瘟疫苗审核进度。

THE END
1.普莱柯第二季度营收降幅显著收窄宠物用疫苗将成新增点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9日晚间,普莱柯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下降2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94.63万元,同比下降36.28%。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降幅显著收窄,企稳回升趋势已基本确立。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8293170210931.html
2.普莱柯: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有布局快报普莱柯: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有布局|快报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好莱坞明星的案例告诉你答案 私人订制癌症疫苗,治愈胰腺癌? 实用且有效!心肺复苏应该这么做,助你关键时刻使出“救命招” 吃枸杞可预防骨质疏松,这个中国美食在欧美销量飙升 向癌细胞丢“原子弹”!质子治疗为何能精准治愈...https://auto.ifeng.com/c/8br8F6Y5PZB
3.普莱柯(603566.SH):目前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均...格隆汇8月7日丨普莱柯 603566 603566 SH 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针对宠物市场 公司目前在宠物疫苗 药品 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均有布局 并从产品研发 成果转化 市场推广等方面多维度推进宠物行业生态的相关布局http://sc.stock.cnfol.com/ggzixun/20240807/30859864.shtml
4.三英战吕布,国产猫三联疫苗,这次真的不一样概述:目前我国已经有四批次,共计8款猫三联疫苗获批准,涉及到十余家企业。主要宠物动保企业瑞普生物、普莱柯、海正动保、中牧股份、博莱得利等都在其列。对于猫三联这个之前国内企业都未开发的市场,时间就意味着胜利的概率。各企业自拿到产品批文后,在生产及市场销售端都在快马加鞭,以期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抢占先机。https://www.petslib.cn/news/604204393033629696.html
5.普莱柯生物猪用疫苗系列普莱柯生物猪用疫苗系列 普莱柯生物疫苗生产工艺 克隆细胞技术 悬浮培养技术 耐热冻干保护技术 喷鼻免疫技术 (一)、圆柯欣 纯/颗/粒 可/心/选 国内首个真正纯病毒样颗粒 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纯病毒样颗粒(VLPs)【无核酸、更安全】 https://www.meipian.cn/1dexy4pj
1.普莱柯:宠物疫苗和药品业务目前仍在稳步推进中【普莱柯:宠物疫苗和药品业务目前仍在稳步推进中】普莱柯在互动平台表示,股价波动受到宏观经济、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的市场波动不能全面反映公司的价值。公司将会努力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以更好的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公司高度重视发展宠物疫苗和药品业务,已经布局多年,但是宠物疫苗和药品的...https://m.cls.cn/detail/699057
2.普莱柯(603566.SH):目前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均有布...普莱柯(603566.SH):目前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均有布局 格隆汇8月7日丨普莱柯(603566.SH)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宠物市场,公司目前在宠物疫苗、药品、功能性保健品等领域均有布局,并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方面多维度推进宠物行业生态的相关布局。https://finance.jrj.com.cn/2024/08/07162942139107.shtml
3.大单品销量高增普莱柯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六成到八成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日前,普莱柯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3-1.25亿元,同比增长40.79%-55.75%;扣非后净利润为1.17-1.31亿元,同比增长60.87%-80.12%。公司业绩明显增长主要源于大单品销量高增以及费用率有所下降。 据了解,公司产品矩阵日趋丰富,非瘟疫苗已提交兽药应急评价。根据公司回复投资...https://ggjd.cnstock.com/company/scp_ggjd/tjd_bbdj/202307/5091952.htm
4.普莱柯最大的秘密普莱柯生物方向副总工程师王延辉,被称为“善于打硬仗的人”,通过近5年的工作时间总结出“在普莱柯的平台上,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使得自己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目前新岗位的挑战。” 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病毒三室主任刘玉秀,被誉为“普莱柯宠物疫苗和药品研发的驱动者”,她的丈夫调侃她“我每次给你...http://zgdwbj.com/?p=51055
5.全国人大代表田克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破题关键在疫苗,普莱柯未来...田克恭透露,从研发的角度来说,普莱柯作为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要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有所作为。“2020年我们将继续加大非洲猪瘟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猪口蹄疫(O型+A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一系列战略性重大项目的研发力度。”他说,基于研发项目和创新平台完善升级的需要,普莱柯正...https://www.henanrd.gov.cn/2020/05-23/14078.html
6.业绩股价双上涨宠物经济核心概念股或爆发今年上半年,受国外产能波动、运力紧张影响,猫三联疫苗持续缺货,国内不少宠物医院都出现了预约打针的情况,最长需等待半个月。 目前,国内的中牧股份、普莱柯、生物股份已拥有部分犬类疫苗,而猫用疫苗以及更多犬类疫苗仍在研发中。据披露,普莱柯、生物股份研发进度较快,多款猫犬联苗同步推进,其中部分已完成实验室研究...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690&newsId=5040142
7.2024年农业行业投资策略:生猪养殖周期布局,宠物赛道长坡厚雪...其中亚单位疫苗是目前主要的疫苗技术路径,根据各个上市公司年报和公开资料,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正在研发疫苗中,普莱柯、生物股份均与第三方研究院合作研发,目前已提交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应急评价,我们预计最快有望2024年上市。作为猪用疫苗大单品,我国商业化非瘟疫苗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容。https://m.vzkoo.com/read/2024010834926953782ce54c30e1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