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在应用中成药前一定要先明确2个问题:一是病情证候的阴阳性质;二是拟用药物的寒热属性。

辨证用药是最根本的原则

应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中药具有寒、热、温、凉4种特性,反映出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提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

分清病证的寒热属性

中医病证临床证型较多,在临床实践中若分证太细,不利于西医人员临床应用,所以临床强调抓住本质,分清病证寒热属性。其主要特征如下:①寒证:患者恶寒喜暖,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②热证:患者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

掌握“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同样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比如感冒,由于四时受邪不同,要注意外感风寒、风热、挟暑、挟湿的不同而区别给药。

●风寒感冒,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

●风热感冒: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银翘解毒片、芎菊上清丸等。

●感冒挟湿: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等。

●感冒挟暑挟湿:宜解表化湿祛暑,选用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等。

●小儿外感挟食、挟痰、挟惊,治宜解表、消食、化痰、定惊,可选用小儿宝泰康颗粒。

异病同治就常用中成药举例如下。

●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的,则均可选本品治疗。

●逍遥丸可疏肝健脾、养血调精,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现代医学诊断为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属于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均可选用本品治疗。

注意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目前上市的中成药在主治病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证型,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如注射用丹参多酚盐,其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可用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分级Ⅰ、Ⅱ级者,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用药

本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为瘀血阻络、气滞血瘀、寒凝心脉、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因此临床应用时需要在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候表现不同对证选药。

瘀血阻络证症见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心悸失眠,舌质暗紫,脉沉涩,可选用银杏叶胶囊、灯盏花素片、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

气滞血瘀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心悸失眠,舌见瘀斑,脉沉弦等,可选用心可舒胶囊、血府逐瘀丸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

寒凝心脉证症见胸闷心痛,形寒肢冷,舌质淡、有瘀斑,可选用冠心苏合丸等。

心气不足证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刺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可选用血栓心脉宁胶囊等。

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神疲倦怠、五心烦热、夜眠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生脉饮等。

合理选择适宜剂型及剂量

剂型不同,作用、疗效不同

剂型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增加疗效,降低毒性,更能扩大用药范围。同样的药物,可因剂型、给药途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物效应,如注射剂比口服剂吸收快,作用明显。相同的药物因不同的制剂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可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如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感冒,双黄连含片则用于急、慢性咽炎。

选择适宜剂型的方法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剂型病有轻重缓急,剂型也要符合治疗目的,若是重症患者,应选择药物释放速度快、奏效迅速的舌下片、注射液等剂型;若是病程缠绵不绝,需要药物长期作用,则需要选择释放缓慢、作用持久的丸剂、膏剂等剂型;若是需要特定部位给药,则应选择膏剂、包衣片、栓剂等剂型。如回阳救逆、益肾固脱的参附注射液,急救阳气暴脱的休克患者经注射很快缓解,若选择其他剂型患者不能服用,药物奏效缓慢就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根据中药的四大药性,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进入机体后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特性选择适宜的制剂类型,可有效达到中药制剂增效减毒的目的。如将有毒性的药物制成丸剂,可减缓其成分释放速度,避免机体因剂量过大中毒。

根据剂型特性选择每种制剂的剂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选择剂型时应根据剂型特性充分利用优势加以选择,能使治疗增效。如治疗皮肤的外用药,应选择能够覆盖皮肤表面起治疗和保护作用的散剂或膏剂等。

合理选择使用剂量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如灯盏细辛注射液(剂量20~40mL)、痰热清注射液(剂量20~40mL),老年人使用剂量取偏小值。

对于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和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在权衡利弊后,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和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下,<3岁服用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可服1/2成人量,>10岁与成人量差别不大即可。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及给药时机

在给药途径上,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择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对于给药时机,口服中成药一般2~3次/d,早、晚或者早、中、晚各服用1次。健脾药、补益药、止泻药等宜饭前服用;驱虫药可以清晨空腹时或睡前服用;重镇安神药在睡前1~2h服用;解表药应及时服用,以免表邪入里;止咳平喘药物宜晚上服用。如不遵循此用药原则不仅影响疗效,也影响其安全性。

中成药的联合用药原则

中成药之间或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

当疾病复杂,一种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例如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又兼见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者,可用补中益气丸配合金匮肾气丸。

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如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

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的合理联合应用。如火毒上攻,咽喉肿痛,可内服一清颗粒,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筋骨折伤者,可内服舒筋活血丸,外敷七厘散,共奏活血伸筋、疗伤止痛之效。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提倡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已经很多年了,事实上,结合得好尚能提高疗效,但是有些中药、西药合用则会降低疗效,或者产生毒副作用。比如有含鞣质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消炎丸、肠风槐角丸、虎杖浸膏片、枳实导滞丸、分清五淋丸、利胆排石片、祛风舒筋丸、周氏回生丹、陈香露白露、礞石滚痰丸、四季青糖浆、清宁丸、麻仁丸、虎杖片等不宜与维生素B1、抗生素(四环素类、红霉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苷类(洋地黄、地高辛、可待因等)、生物碱(麻黄素、阿托品、小檗碱、奎宁、利血平)、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配伍,否则容易产生沉淀、影响吸收;与异烟肼配伍会导致分解失效;与酶制剂(多酶、胃酸酶、胰酶)配伍会改变性质、降低疗效或失效;与维生素B6制剂配伍会形成络合物,降效或失效。

结语:

本文讲述的中成药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技巧,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但需要说明的是,患者因病情及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状态、生活习惯和个体差异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有差别,也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的营养水平、健康水平、脏器功能以及是否合并妊娠、是否有过敏史等,均影响药物的代谢、耐受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另外,应教育患者提高临床用药依从性并树立合理用药的理念,避免因患者要求而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

THE END
1.猫咪体内驱虫药什么牌子好猫咪体内驱虫药什么牌子好 猫咪体内驱虫药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都可以,建议最好去宠物医院购买,可以保证药品安全。不同驱虫药(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驱虫效果,例如:海乐妙(米尔贝肟吡喹酮片):驱钩虫,绦虫,蛔虫;拜宠清:驱钩虫,蛔虫。现在也有体内外二合一的驱虫http://m.qicaisi.com/bk-1895335.shtml
2....史克肠虫清成人打虫药驱虫药成人寄生虫:1盒和江中32片哪个好阿...京东(JD.COM)为您提供阿苯达唑片10片阿笨达唑片阿本达唑成人儿童体内驱虫药口服打虫药驱出体外治疗囊虫病包虫病蛔虫病蛲虫 史克肠虫清成人打虫药驱虫药成人寄生虫:1盒、江中32片的详细参数信息对比,告诉您阿苯达唑片10片阿笨达唑片阿本达唑成人儿童体内驱虫药口服打虫药https://item.jd.com/compare/10029966204091-2826357-0-0.html
3.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成药的...1、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范的剂型。* 2、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等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等功效。按辩证要点可分为:、、三类。* 3、滋补性中成药应在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应在服用,驱虫药最后服用,呕吐者应服用。调经药应在服用。* 4、...https://www.wjx.cn/vm/QB0mETb.aspx
4.中成药最全归纳(强烈建议收藏)解表药 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遵医嘱服用,不宜与滋补造型或温热性中药同服、忌烟酒、辛辣、生冷、鱼腥、油腻之品! 感冒清热颗粒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 与环孢素A同用可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咳嗽咽干)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06953_645919391.html
5.成年人要吃打虫药吗有问必答成年人经常腹泻可以吃以下食物或药物:经常腹泻的患者,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整肠生等肠道益生菌,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饮食调理方面,患者可以多吃红枣、山药、枸杞、羊肉等有温补作用的食物;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要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还要注意...https://3g.club.xywy.com/wenda/196484265.htm
6.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240316194014.pdf关紧闭者,不能正常服药时可将中成药用温开水调成稀糊状,鼻饲服用。 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但特殊次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 刀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 果侍:收吐者应少量屡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口服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16/5300120120011123.shtm
7.养生文化之中药应用注意事项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https://www.meipian.cn/ylh9hm0
1.肥胖痰湿多,2个中成药,健脾祛湿化痰,甩肥肉消肚腩,瘦了30斤跟大家说两个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和香砂六君丸。 参苓白术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中医用药需辨证,一人一方,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参苓白术丸是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的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山药、莲子肉助人参益气补...https://m.163.com/dy/article/JHQ8C5N90553TDUQ.html
2.河北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试行)7、其他抗微生物药 盐酸小蘖碱(黄连素)片 甲硝唑(灭滴灵)片、胶囊 硫酸庆大霉素片剂、颗粒剂、注射液(注射剂仅供成人使用) 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注射液 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片、胶囊 8、抗病毒类 利巴韦林(病毒唑)片剂、注射剂 二、驱虫药 哌嗪(驱蛔灵)片 ...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89a2010/201078yuchan16495.shtml
3.用药常识家庭常用感冒药推荐【用药常识】家庭常用感冒药推荐_口袋推推[原文地址] 常用感冒药有近百种,但可以根据其成份及所针对感冒症状分为四种.解热镇痛感冒药,减轻鼻腔充血的感冒药,抗过敏的感冒药,止咳的感冒药,下面介绍常用感冒药种类。 常用感冒药可简单分为西药和中药(中成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09/12/20875002_431507186.shtml
4.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常识26、小儿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https://scjg.bozhou.gov.cn/News/show/298365.html
5.小儿驱虫药有哪些儿童驱虫药哪种好用药指南小儿驱虫药有哪些 儿童驱虫药哪种好 在儿童时期,孩子们通常很吵,不注意个人卫生,通常在外面玩一天,手不洗直接吃,导致他们的身体容易滋生细菌,通常被称为蛔虫、蛔虫等。由于儿童的身体功能不如成人强壮,他们只能吃一些温和的药物来打昆虫,所以如何选择驱虫剂已经成为马宝的一个大问题。以下是儿童驱虫剂的详细介绍。https://m.bohe.cn/yao/yaopin/xd7em2682n.html
6.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药学部医技系统科室导航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https://www.gszyy.com/ksdh/yjxt/yxb/hlyy/content_9000
7.临床合理用药(精选十篇)该药最大剂量一次可用2g, 每6小时、8小时或12小时1次。 (4) 注射用头孢米诺成人每次1g, 每天2次;败血症时成人每次可用6g, 分3~4次给予。某患者1次用2g, 共用4g, 超量使用, 应用不合理。 (5) 抗生素连续使用。 (6) 注射用头孢噻肟每次静脉滴注4g超量, 一般2g, 严重可达3g。 (7) 一般的胸腺肽只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99q1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