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近年来,寿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实施了普及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收到了明显成效。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目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任务是抓普及学习。寿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五进”行动,并实施了“孝老饺子宴”等一系列活动,将道德建设融入具体活动中。
(2)村村举办“饺子宴”。村村为80岁以上老人开办“饺子宴”,三个月办一次,饺子是由本村志愿者包,费用由本村爱心人士捐助或村集体列支,民间文艺队伍为老人义务演出。每逢村里为老人办“饺子宴”,大家就像过年一样,老人、年轻人都欢天喜地,文明之风越刮越强。老人吃的是饺子,得到的是尊重和尊严,年轻人付出的是劳动,得到的是道德的提升和快乐。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孝老、养老,寿光市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9年全市要求,每个镇(街区)选取1-2个有条件的村,建设幸福餐厅。即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建设厨房和餐厅,每天提供午、晚两餐,个人缴费1-2元,其余由市财政和村委承担。目前,全市已有61个村建设了幸福餐厅。
(4)评先树优,提升民风。从2018年开始,每年在农村进行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活动。市里制定评选标准及办法,印发各镇街区和农村。春天宣传发动,冬天全民评选,春节前大表彰。此项活动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孝老之风、团结之风、文明之风的提升。
3.进企业。在这方面寿光仙霞集团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们自2010年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司普通员工以《弟子规》《孝经》《朱子治家格言》等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每天上午上班前诵读雷打不动。在每周一诵读前,举行升国旗仪式和爱国教育。引导员工孝老爱亲、教化子女、爱岗敬业、爱党爱国。企业呈现出了风清气正、效益稳步增长的好态势。目前,寿光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均开展了学习传统文化活动。
4.进家庭。寿光市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的指示,让传统文化进家庭,特别是对离婚家庭调解。目前离婚率升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2005年,寿光市协议离婚450对,2016年达到1650对。2017年1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支持下,市关工委、市妇联、市民政局等单位共同努力,成立了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者辅导中心,招募了80多名志愿者,开展对离婚夫妻婚姻辅导,至今志愿者达到了300多人。我们将志愿者划分为19个小组(每组15人左右),选出组长、联络员。在民政局离婚登记处工作日期间,均有一个小组人员值班,对前来办理协议离婚的夫妻进行调解,常年不间断(每个小组每月值班一天)。
在调解工作中,志愿者首先耐心倾听当事人的离婚事由和诉求,先让夫妻面对面诉说,之后再分开了解,让他们把想说的话全部说出来。志愿者通过倾听了解,依法、依理、依情做出基本判断:是离是合,然后因人而异,做过细的辅导工作。要解决婚姻问题,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伦理道德是婚姻家庭的基石。对判断不需离婚的夫妻,志愿者用传统文化对其教育引导,对症下药,劝其和好。
在辅导工作中,大家注重了三点:一是夫妻定位要正确。传统文化中夫阳妻阴,夫妻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平等,在家庭生活中各有其位,各行其道,则家和万事兴。若错位失职,则诸事不顺,夫妻不和,最后走向离婚之路,若再结婚,易重蹈覆辙。二是为孩子的成长负责。父慈子孝,母子(女)情深,父子(女)义重。父母生育了孩子,就要养育他们长大,教育他们成人,孩子懂事后,就知孝敬父母,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夫妻为自己一事之忧、一时之快而离婚,不顾念孩子的成长成才,则会害了孩子终生,也害了自己,害了社会。三是尊重父母的意见。孝敬父母是每一个子女的人性体现,父母挂念孩子是天性所在。父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子女的婚姻之事是父母的大事,经营好婚姻是孝敬父母,离婚会给父母带来极大伤害,所以每一对离婚的夫妻要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和感受。实践证明,用传统文化教育离婚夫妻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大彻大悟,从此回归正道,走向幸福之路。
按照中办、国办文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党校教学重要内容”的要求,寿光市委组织部在干部和党员培训中增加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2017年以来,组织部举办的9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及26期党外干部、工会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有2000多名干部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寿光已有6万多名党员进党校学习了传统文化。
“孝亲文化”助力“村居养老”新发展
点上抓突破。2017年,市文明办、传统文化宣教中心指导协调,在圣城街道北关村、洛城街道惠民村2个村先行试点,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和部分志愿者参与,为80岁以上老人举办“敬老饺子宴”。村里的老年人聚在一块吃饺子、拉家常、忆往事,其乐融融。几个月后,周边村纷纷“以宴敬老”“以宴扬孝”,既服务了老年人,又教育了年轻人,带动形成了好村风、好民风。寿光市委顺势引导,征集评选出“寿光新24孝”,统一印制、免费发放“孝德教育读本”24万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组织“寿光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全力讲孝德、树孝贤、倡孝行,“敬老饺子宴”很快在全市推开。
线上抓推动。为防止攀比、浪费,寿光市坚持“重真情、淡形式”,从举办周期、老年人年龄、活动场所等方面,对“敬老饺子宴”进行规范:举办频次上,原则上两月举办一次;年龄要求上,以80岁为基准,也可结合老年人人数和集体经济等实际适当扩大范围;资金筹集上,采取村集体资金列支或通过爱心捐助等形式解决;场所选择上,根据村情民意,安排在文明实践站、村民家中或其他场地举办。2020年,市里还将“饺子宴”开办情况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并作为各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市已举办“敬老饺子宴”5000多场,参与志愿者8万多人次,惠及老年人20多万人次。
面上抓拓展。结合老年人所思所盼,寿光市委指导各村(社区)、各志愿组织结合“饺子宴”,同步开展送戏曲舞蹈、送理论政策、免费理发、义诊等活动,引导群众看变化、谈感受;部分村推出80岁以上老年人“生日宴”,村“两委”和志愿者上门给老人送生日蛋糕、食用油等礼物,并陪老年人拉家常;台头镇三座楼村、洛城街道屯西村等46个村建成“幸福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一元餐、免费餐;圣城街道东七村等设置“孝老敬老基金”,文艺志愿队给老年人送“寿”、送“福”、送金婚照,“敬老饺子宴”从最初单纯“吃饺子”,变成了“文化宴”“文明宴”“感恩宴”。
“饺子宴”让老人感受到了尊重,维护了社会稳定。“饺子宴”是老年人的聚会,更是全体村民的盛会。每到饺子宴、生日宴,很多子女主动请假,陪老人一起包饺子、看演出、拉家常,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尊重,增进了亲情、邻里情,很多遗留的老“疙瘩”也顺势解开了。圣城街道北关村91岁的张有荣说:“凑成堆儿,见见老友很开心,党委政府和社会这么关心老人,儿女们也会受教育。村里有事找到你,谁还好意思拖后腿。”
“饺子宴”让子女感受到了孝道,弘扬了文明风尚。“敬老饺子宴”的举办,让广大群众、志愿者思想受到触动、心灵得到升华,群众都以帮办“饺子宴”为荣。志愿者梁松华说:“看到老人,就如同看自己的父母一样,能尽一份孝心,非常高兴。”以“饺子宴”为切入点,各村创造性开展了“老人被褥集中料晒”、“今天我给老人梳头洗脚”等特色活动,全市推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等2万多名(户),涌现“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孙彦芹、“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隋玉媛等一大批典型,2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在2020年度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及提名城市创建工作测评中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饺子宴”让群众感受到了温暖,树立了党的威信。
“敬老饺子宴”由村党组织领办,广大志愿者参与,不仅让全市3万多名80岁以上老人感受到了党和社会的温暖,更让全市110多万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感受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空前提高。
“村居养老”新气象
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基层“村居养老”实践中,志愿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敬老饺子宴”和“婚姻调解”等老年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志愿者们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创新服务方式,并逐渐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于是,寿光市委在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下足功夫,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嘉许机制”,通过“四个体系”建设推动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在礼遇志愿者方面,寿光市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完善机构设置,建立“规范引导”体系。搭建“全域统筹”的组织架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组建寿光市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由寿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下设11支专业队伍,各镇(街道、中心)、部门单位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队,村(社区)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下,有序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立足让志愿服务更规范、更高效、更有活力,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暂行办法》《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办法》《志愿者嘉许礼遇办法》等制度文件,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理顺服务流程,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投身文明实践的热情和动力。
“村居养老”新思路
(一)政治礼遇方面
1.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嘉许礼遇活动,邀请优秀志愿者代表出席春晚、茶话会、重大节庆等活动。
2.对优秀志愿者在入团入党、入职晋级、评先树优时予以适当倾斜。优先推荐参评寿光好人、道德模范;优先推荐参评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优秀学生志愿者优先推荐参评“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优秀团员志愿者优先推荐参评“优秀共青团员”“五四青年奖章”等。
3.在媒体开设专题栏目,集中宣传展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二)信用支持方面
(三)政务服务方面
星级志愿者在寿光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寿光市税务大厅、寿光市档案馆、寿光市工人文化宫等窗口服务单位办理日常业务,享受非工作日预约、延时服务等。
(四)生活服务方面
1.设立“关爱志愿者”专项救助项目。开通困难志愿者救助绿色通道,对因家庭重大疾病、变故、突发紧急状况出现临时困难的,及时提供政府临时救助或慈善救助。
2.每年向寿光市志愿者提供一定数量的“送清凉”物资,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志愿者开展救助。
3.为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每年免费提供5次蔬菜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服务(抑制率超标的转为定性定量检测)。
4.为志愿者提供健身优惠,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周一至周9:00-11:00、14:00-20:00到寿光市游泳馆健身房免费健身(不包括淋浴洗澡);星级志愿者办理健身卡享受8折优惠。
(五)金融服务方面
1.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可以获得签约保险公司提供的每人每年累计赔偿限额80万元,每次死亡伤残限额30万元,每人次意外医疗责任限额1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
2.设立总额度2亿元的“志愿服务贷”,志愿者无需担保、无需抵押,根据时长情况享受不同档次贷款优惠(30-100基点),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
(六)医疗服务方面
1.星级志愿者到寿光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免诊查(挂号)费、借用轮椅免交押金。
2.星级志愿者到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东城医院、和信医院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就诊享受住院免交押金、先住院后付费等服务,根据星级享受查体、诊疗项目不同等次优惠。
3.星级志愿者到市立医院查体就诊,到皮防站接受医美诊疗,到口腔医院拔牙,根据星级享受不同等次优惠;到光明医院就诊免验光费,查体套餐项目5折优惠。
4.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到口腔医院每年免费牙周洁治(每年限1次);到安康职工医院就诊,享受三氧大自血治疗项目6折优惠。
(七)通讯服务方面
1.星级志愿者办理移动公司号卡免首月费用。
2.星级志愿者办理联通公司宽带、座机时免调测费;融合用户办理座机不收月租费,每月免100分钟话费;百兆光猫免费升级千兆光猫。
3.星级志愿者可免费办理电信公司宽带提速,一年内可免一次宽带和座机移机费用(150元/次)。
4.星级志愿者办理广电网络TV套餐(电视+宽带)享受6.2折优惠(优惠后400元/年)。
(八)文旅服务方面
1.志愿者在“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社会联盟单位”开展的公益文艺培训中,优先录用、免费培训。
2.星级志愿者到寿光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历史文化中心享受专人引导服务,集体(3人及以上)参观可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星级志愿者在图书馆可免费借阅图书5册/次(普通读者2册/次),优先参加阅读推广活动。
3.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免费赠阅全年《寿光日报》。
4.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可全年不限次数免费游览菜博会。
5.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可全年不限次数免费游览极地海洋世界;星级志愿者游览极地海洋世界享受门市价购票5折优惠。
6.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在巨淀湖景区乘坐游船、游览动物园享受门市价购票5折优惠。
(九)出行服务方面
1.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志愿者凭“星级志愿者专用公交卡”免费乘坐城市公交,乘坐城乡公交5折优惠;办理公共自行车卡免押金;办理寿光市内哈罗单车季卡免费(每人限3张,每年限1张)。
2.星级志愿者在城投集团所属停车场办理停车月卡享5折优惠,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上免费。
(十)购物服务方面
1.实行志愿服务年度积分兑换。志愿者年度内每增加1个志愿服务时长增记1分,兑换物品以“公益合作伙伴”形式,引入社会支持。
2.年度志愿服务时长20小时以上的志愿者在寿光书城(新华书店)购书享受8折优惠(教材、租赁场地商品除外)。
3.年度志愿服务时长20小时以上的志愿者购买“崂山-深脉”瓶装水、桶装水享受5.5折优惠。
4.星级志愿者购买“老盐坊”食盐享受7折优惠。
5.设立500万元“志愿红”家电基金,志愿者在“志愿者优惠月”期间,到全福元商业集团所属门店预约购买家电,每台(套)享受200元-3000元补贴(总量1万台/套)。
6.年度志愿服务时长20小时以上的志愿者到中晟国际影城、新世纪影城观影享受购票7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