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于1925年问世,1930年推出的大众版共计780页,由大约230590个单词构成,总共印刷了12455000册,1945年后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禁止公开发行。今天,它又回来了。事实是,自它问世就被写入历史,并且一直像幽灵般存在于大众的视野中,因为它成为了一种主义,代表了一种立场,变成了一种象征。
《我的奋斗》,阿道夫·希特特
它的书名是《我的奋斗》(MeinKampf),作者是阿道夫·希特勒(注:兰斯堡监狱服刑期间,希特勒以口述而其副手鲁道夫·赫斯手写完成了《我的奋斗》上篇。其后则向一神秘组织ThuleSociety成员DietrichEckart口述完成自传及其思想阐述)。
鲁道夫·赫斯,纳粹党的副元首,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二战后判处终身监禁,最后于柏林施潘道军事监狱内的小别墅上吊自杀,不过当时赫斯的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赫斯的死并不单纯。赫斯后来成为了新纳粹的崇拜对象,而他的儿子沃尔夫·赫斯成了著名的右翼分子,并称声称他的父亲死于谋杀。
在印尼,书店里公开售卖的各个版本的《我的奋斗》
自2012年起,历史学家克里思蒂安·哈特曼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我的奋斗》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批注工作。他强调这部批判性注释主要围绕着几个关键问题展开:希特勒的理论是怎样产生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代人的观念给希特勒言论什么样的支持?他书中的预示在1933年后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运用目前我们拥有的知识,去对抗希特勒纳粹种族主义思想体系下的论断与谎言?《我的奋斗》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鉴于它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使之去神秘化成为当代政治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锡安长老会纪要》第一版封面。它是1903年在沙俄首度出版一本反犹太主题书籍,原始语言为俄语,作者不详,其内容为描述所谓“犹太人征服世界”阴谋的具体计划。
1938年10月,希特勒乘车在捷克苏台德区地区穿过拥挤的人群
到此,希特勒进入了他世界观的核心部分,这就是他为什么认为对待犹太人不是战争中强弱胜败的关系,而是必须让他们彻底消亡。
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
2011年6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先在挪威奥斯陆市中心首相府附近引爆汽车炸弹,8人死亡,30人受伤。随后,前往奥斯陆近郊的于特岛,开枪射杀了挪威工党青年夏令营的成员,其中69人死亡,66人受伤。他公开宣称:我的启蒙教材是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较于希特勒780页的《我的奋斗》,由哈特曼主编的《我的奋斗》——一部批判性注释,共上下两册约2000页,售价59欧元,2016年1月8日将在德国开始销售。
由哈特曼主编的《我的奋斗》——一部批判性注释,2016年1月8日将在德国开始销售
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哈特曼
南德意志报杂志:我们认为从事您的工作需要一个经得起折腾的肠胃。
克里斯蒂安·哈特曼:允许我问一下“为什么”吗?
哈:我可以完全不受干扰。因为父母是医生,可以说我的工作有时候就像一个病理学家,当人们感到恐惧时,这正好让我有很好的理由去探究。作为史学工作者,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德国的战争罪行,当我把眼光停驻在二十世纪种族灭绝的坟场时,所研读的那些字句的确让我非常厌恶。
南:能说说什么让您厌恶吗?
哈:用词,暴力和野蛮。我深深地感到羞耻,德国人居然被这样一部贫乏并且毫无价值的书籍所蛊惑。1925年至1927年所出版的上下两册《我的奋斗》是希特勒在30多岁时写的,作为一位社会边缘人,因为策划叛乱被判入狱,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渊博于他人,并且急于向公众解读当时的世界。这部著作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失败的,非常多的错误,写作笔法及其审校难以置信的糟糕。但是,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它。
南:为什么?
哈:《我的奋斗》在过去的岁月是一个禁忌,但一直有商人希望从这堆糟粕中获取利益。
哈:我是一个历史学者,不是法学家,不能从法律的角度来判断这是否有效。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毫无注释的版本,有些人并没有打算和希特勒的言论保持距离。我们的注解工作是批判性的,并且至始至终遵循德国基本法第五条,科学研究的自由权。我们的版本一定会公开发行。
1925年第一版的《我的奋斗》
哈:我当然觉得不适。2012年的夏季,州政府曾经拨款50万欧元给我们项目组作为研究经费。2013年州议会全票通过我们批判性注释版《我的奋斗》的推出,没几个月论调突然改变。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十分明确,没有政府支持的现状下,作为独立的历史研究机构这项工作必须完成。
哈:这是在我启程前往集中营纪念中心Yad-Vashem前一天,当时或多或少已经从媒体得到一些风声。这样从背后突然来一记,确实恼人,而且我是在前往以色列的路上。但是耶路撒冷的同行们让我轻松很多,他们非常支持这项研究工作。
南:您理解这样的论调吗——《我的奋斗》应该永远的从这个世界消失!
南:怎样去反驳希特勒呢?
哈:他的书充斥感性、恐惧和仇恨。我们通过成千上万的事实考据,以此来驳斥他。
南:例如?
哈:希特勒把自己装扮成慈善家,指责当时的魏玛政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体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经过对史料的详细查证,可以说当时的魏玛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欧洲国家的表率。希特勒获取权力之后,有5000多位一战退伍军人被他送进了毒气室,他杀害了他们,这必须清晰地指出来。
南:这么明确的去反驳一个独裁者,感受如何?
哈:一种喜悦,现在终于把他钉在靶盘上了。
南:目前您手上有多少靶盘?
哈:很多。每搜集一个满意度就上升一格。
南:有这样的段落吗——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有理。
哈:有,否则这本书就不会在当时有如此大的反响,他采用典型蛊惑人心的手法,将真实和谎言混合在一起。当他写道:犹太人控制了媒体。这必须承认,1941年前犹太人确实拥有相当数量的出版社,在媒体行业内举足轻重。
南:您会在注脚里标明:如实?
哈:我会标明“如实”。否则我会犯和他一样的错误,将事实完全忽略。
南:那如何论证他的观点非常不堪一击呢?
哈:希特勒讨论问题的方式如街头巷尾传播小道消息。关于犹太人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必须细分,在记者和出版人的就业群体中,犹太人比例确实很高,他们持不同政见,有些犹太人是极端极权思想拥护者,积极传播德国国家民族主义思想,这一点上希特勒根本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不符合纳粹鼓吹的犹太人阴谋论。
南:希特勒在书中贬损了非常多的犹太知识分子,怎样看待他对他们人格上的攻击呢?
哈:把它们纠正过来。希特勒在谈论库特·艾斯纳时说:他是国际上流窜的犹太人,是德国的局外人。我们查证史料,艾斯纳的祖先并非希特勒所描述的来自中欧地区的加里西亚。他在柏林出生,他的父亲来自当时普鲁士王国辖区弗罗茨瓦夫南部,艾斯纳在柏林大学攻读了哲学和日耳曼文学专业。安奈特·克柏,他的一位好友曾经这样描述:“艾斯纳对于拜仁有着病态的浪漫情怀,尤其对当地方言的迷恋滋生出一种反常的感动。他非常喜欢慕尼黑,曾经尝试学习当地的方言以便和人们交流。”犹太人也是德国人,不管希特勒怎样去诽谤中伤他们。
库特·艾斯纳,生于德国柏林市,父母皆为犹太人。1890年至1895年,担任《法兰克福报》特约编辑。在此期间,他因撰文批评威廉二世而入狱9个月。1919年2月21日,艾斯纳在慕尼黑遇刺身亡。艾斯纳遇刺迅速导致革命,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随之成立
南:类似于这样的注脚非常多吗?
哈:非常多。为了明晰一个历史事实,我们必须查阅很多书籍,同时请教不同的专家。当然我们也会自问:必须这样吗?是不是太纠缠于细节?得出答案是:只能这样,别无选择!因为希特勒很善于把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敷衍简单化,我们必须将事实从纵横交错的乱象中清理出来,努力将其中的历史缘由和复杂关联性呈现清晰。否则这就会如同讽刺期刊《泰坦尼克》所做的一样,这本杂志曾经嘲笑过我们,他们认为给《我的奋斗》做注释只有一条:胡说八道!(见下图)
南:蛮好笑……
哈:我可笑不出来。
哈:我认为在纳粹统治的时代没有什么是滑稽可笑的。我既没有看过昆汀·塔仑蒂诺的《无耻混蛋》,也没有读过畅销书《他又回来了》,在非常敏感的纳粹问题上,幽默是一种最廉价的保持距离的方式。
南:那您看卓别林模仿希特勒时会笑吗?
哈:那不一样,他们是同时代的人。每一个人,在1945年前,像卓别林一样有勇气去嘲笑,是一种政治立场的表现。我思考更多的是,为什么当时在德国很多普通民众都朝着希特勒欢呼。
《大独裁者》是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摄于希特勒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片中对他辛辣讽刺跟丑化比比皆是。本片荣获第十三届(1941)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
南:现在《我的奋斗》还能煽动人们使用暴力吗?
哈:我认为可能性不大,现在没有人会因为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成为纳粹。这是一部上世纪二十年代写就的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人们还未从伤痛中舒缓过来,红色阵线战士同盟和冲锋队之间暴力不断,双方伤亡惨重,这样的武装冲突在目前的德国是不可能的。希特勒当时的观点击中了时代的伤口。
红色阵线领导人恩斯特·台尔曼和威利·列欧在柏林,1927年摄
哈:完全没有。几年前我们曾经整理过希特勒在1925至1933年间的演讲,同样的也推出了批评性注释的书籍。演讲内容的暴力性远远超过《我的奋斗》,但是它并没有引发人们的兴趣。《我的奋斗》现在居然这样“吸引眼球”,是我们一开始没有料到的。
南:您第一次阅读《我的奋斗》是在什么时候?
南:当时能理解这本书吗?
哈:不可能懂,但是知道这是一本禁书。书的装帧和封面看上去很与众不同,大家当时都有一种胁迫感。
南:《我的奋斗》注释版装帧设计是什么样的?
哈:我们考虑过很多样本,最后决定使用我们历史研究所建筑外墙的颜色来做封面,是灰色的。书名清晰简洁:希特勒——我的奋斗。一部批判性注释。阿道夫被我们删除了,因为这读上去太个人化,甚至有点恭谦的感觉。我们希望和这本书保持距离,任何形式上的距离,包括视觉上的。书的页面设计也是目前前所未有的。
南:页面是什么样的?
哈:希特勒的字句被我们的注释包围了。我们不希望他的言论成为书的主干部分,注释不象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全部放在页面下端,希特勒的原文在中间,周围布满了注释,而且很多注释比原文长。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医生在他的改良人种实验中,将染料注射到孩子们的眼睛里,看是否能永久地改变它们的颜色。
南:希特勒是这本书的作者吗?
哈:不是。著作人是所有参与注释编著的研究人员,这对于我们而言很重要,我们不希望这部著作的封面在书架上呈现出希特勒几个字。
南:坊间有传闻,说这本书在纳粹统治时期人们只把它放在书架上当摆设,并没有几个人认真读过,属实吗?
哈:这是战争结束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托辞。一本印刷了1200万册的书籍,不可否认它阅读起来很晦涩,但是说没有阅读者,这说法早已被研究人员推翻。
南:从1936年起,婚姻登记处会赠送给每一对新婚夫妇一套《我的奋斗》,它取代了“圣经”。
哈:但是也有很多地区反对这套政令。因为《我的奋斗》零售价并不便宜,必须由地方财政拨款购买。希特勒强迫地方政府上百万册的购买他的书籍,通过稿酬和版税他确实成了一个富翁。但可以保证的是,在文学史上这是一本最糟糕的畅销书。
从1936年起,婚姻登记处会赠送给每一对德国新婚夫妇一套《我的奋斗》
南:第一章有一段是这样的:犁骅会成为刺刀,战争的眼泪是后代每一天的面包。
哈:这是典型模仿圣经的句法,希特勒尝试在书写形式上营造一种神圣的氛围。我们在注释版里特地标出1925年天主教会推出的《大众圣经》,其中有很多类似运用比拟手法的造句。
南:然后他又写道:“男女的结合并非是婚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繁衍,并且保持人种的纯净。”现在,极右的保守派还会使用类似的言论来禁止同性婚姻。这些字句让您联想起我们当今的社会现象了吗?
哈:在这本书中确实有一些内容在今天还能找到它的拥护者,希特勒不是一个蠢货。但是能允许我说出我的忧虑吗?
南:可以。
哈:从《我的奋斗》里挑选出单句,从而忽略掉它和整本书的关联性,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在夫妻生育问题上希特勒提倡的是积极优生学,所谓的优秀遗传因子会保留下来,其余的会被淘汰掉,这种种族学的论调在《我的奋斗》写就的年代非常流行,并不仅仅受到纳粹拥护者的欢迎。
南:希特勒的“种族理论”跟上了时代精神?
南:他说犹太人是“肉蛆”,是“最可怕的带菌者”,是“有毒的灵魂”。
哈:他把人形容成害虫,这是典型的政治宣传手法。这其中有两个时代题材必须辨识清楚,一个是微生物学,一个是卫生学,它们是19世纪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们咨询过医学寄生虫学专家,这样的描述会让人们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南:据说希特勒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情绪高涨,常常暴怒。
哈:那时他三十多岁,人生中积郁太多,期望通过1923年的叛乱来达到政治上的变革,孤注一掷的后果就是失败。被关押后曾经绝食抗议,想通过这种方式自杀。后来他的观念突变,通过建立新政党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我的奋斗》以自传体的形式书写是他发现自我的过程,这本书是纳粹主义的奠基石。
南:他在兰斯堡服刑期间似乎监狱中的条件并不坏?
哈:我们搜集了他服刑期间的记录,包括别人赠送给他的物品。他的追随者们经常探望他,准备了很多食品,甚至烈酒。他的女房东玛丽亚·艾夏德在1923年冬探视他时,居然携带了希特勒心爱的狼犬。
南:据说出版人经常和他面会商讨手稿,为什么会这样?
哈:当时政治犯的牢狱回忆录是很畅销的一种文体。
南:女性在他的书里几乎没有任何章节提及,这是什么原因?
南:因为女性是被剥削的对象?
哈:希特勒对女性的遭遇没有兴趣。他认为青壮年男性晚婚的原因是他们热衷于在妓院寻欢,一战以前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确实盛行造访欢场。希特勒认为他们不应该去妓院,而应该将精力放在繁衍后代上,以此来强大国家。
南:但是在集中营里,有很多慰安妇。
哈:粗看这似乎互相矛盾,由此也可一窥他的逻辑,况且慰安妇也只服务特定的群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从道德角度来评判希特勒,也不能简单地从他的对立面来评判他,而更应该问:他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的社会现状如何?他都在讨论些什么?最终会提出这个问题:后来他都干了些什么?希特勒回忆了他在慕尼黑和维也纳的遭遇,用一个社会地位卑微者的口气来描述,对于阅读者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他将自己表述成一个社会革命者,自身经历成为革命的原因,这也是它成为畅销书的重要原因。
1940年位于法国布雷斯特的Soldatenbordell德军军方妓院,此前该处为一犹太教堂
南:您期望您编著的版本也成为畅销书吗?
南:谁应该读您的版本?
哈:所有的人。句号。
哈:我们的荐书活动将在适度范围展开。
南:有计划推出有声读物吗?
哈:就像一直盛传有中学教科书版的《我的奋斗》,这书还会制作成新媒体版,这些都是误传。我们只希望这部批判性注释版的《我的奋斗》会成为一部典范著作,这项工作即将结束,我已经受够了希特勒。但是我怀疑我这一辈子和他都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