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色素抑制芽前类的除草剂异恶草酮的制备新方法,涉及肟化、合环、缩合等领域。
背景技术:
异恶草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异噁唑酮类选择性苗前除草剂,主要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也可用于木薯、玉米、油菜、甘蔗和烟草田除草.异恶草酮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合成,阻碍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目前文献报道的制备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邻氯苯甲醛法主要是以邻氯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首先邻氯苯甲醛与盐
酸羟胺反应生成肟,然后肟经过还原得到邻氯苯甲基羟胺,邻氯苯甲基羟胺与3-氯-2,2-二甲基丙酰氯反应得到3-氯-N-(2-氯苄基)-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然后3-氯-N-(2-氯苄基)-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在碱的作用下闭环,从而得到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3-异噁唑酮。
该方法中邻氯苯甲醛肟的还原反应很难将产物控制在羟胺阶段,收率只可以达到80%。而且,使用了大量溶剂,产品纯化过程繁杂,还原剂价格昂贵,该合成路线成本很高,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另一种合成方法是氯代特戊酰氯法,以3-氯-2,2-二甲基丙酰氯或3-溴-2,2-二甲基丙酰氯为原料,通过氨解、环化和苄基化最终完成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3-异噁唑酮的合成,该路线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步骤比较少,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收率比较高,相对邻氯苯甲醛法有很大的优势,更适宜工业化生产。刘卫东,唐德秀等人纷纷对上述方法提出了改进,但是普遍在合成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时产率不高,导致最终反应产率提高幅度较小,处理步骤繁琐,不太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环境友好的适合工业化制备异恶草酮的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3-氯-2,2-二甲基丙酰氯为起始原料,经过氨解反应首先生成中间产物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
;
2)然后中间体经过环化反应生成4,4-二甲基-3-异噁唑酮苄基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3-异噁唑酮
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一:盐酸羟胺溶解在在碱溶液中,加入醚类催化剂,保持PH7.2,冰盐浴下搅拌,滴加氯代特戊酰氯和30%-50%的碱溶液,维持体系PH7-7.3之间,20℃-40℃之间反应2-5小时,得到白色固体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
步骤二:在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溶液中滴加30%的NaOH溶液至PH8-10,保持温度20℃-50℃持续搅拌3小时,之后继续加入NaOH固体,25℃-40℃保温10-20小时,得到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反应液,升温至70-100℃,加入催化剂,在0.5-2小时内滴加邻氯氯苄,保温4-6小时,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剂得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异恶草酮粗品。
所述步骤一中所用的溶剂为水。
所述步骤一中使用的碱溶液是30%-50%的NaOH,KOH,Na2CO3。
所述步骤一中氯代特戊酰氯和盐酸羟胺的配比在1:1.1到1:1.5之间,在1-3小时内滴完。
所述步骤二中所用的溶剂为水。
所述步骤二中所使用的催化剂为NaOH固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以水作溶剂的反应体系,以盐酸羟胺为原料,在自制醚类催化剂作用下,滴加氯代特戊酰氯,高产率得到中间体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然后在环合制的4,4-二甲基-3-异噁唑酮,无需分离直接在我们首创的片碱催化下苄基化制得2-(2-氯苯基)甲基-4,4-二甲基-3-异噁唑酮。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文献方法相比,创新的使用自制的醚类催化剂使得第一步产率有显著提升,产品的含量和光学纯度高。在最后一步苄基化反应中为了提高产率使用了片碱,而且反应全程使用水作为溶剂,成本低廉,回收和后处理简单,反应温和且中间控制简单。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方法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温和、收率高、分离和纯化简单、成本低且制备过程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中给出的具体实施细节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例一
步骤一在250ml四口瓶中加入18.8g(0.26mol)盐酸羟胺和100ml蒸馏水,2g醚类催化剂,在冰盐浴下(-5~0℃)搅拌,滴加30%NaOH溶液,使溶液pH值达7.2。然后滴加氯代特戊酰氯6ml(0.2mol),同时滴加30%NaOH溶液,使体系维持pH7.2±0.1。1.5h内滴加完,室温搅拌3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为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含量99.0%(HPLC),收率95.3%。
步骤二
向装有pH计,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机械搅拌装置的250ml反应瓶中加入15.2g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由第一步制得)和55ml蒸馏水,45℃下激烈搅拌。滴加30%NaOH溶液至固体全溶,此时pH8.2。继续滴加30%NaOH溶液至pH9.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3h,期间注意补加碱液维持pH9.0±0.1。之后加入0.6gNaOH固体,20℃保温反应18h,得到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反应液。反应液无需分离,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含量97.2%(HPLC)。
将上一步合环后的反应液(含97.2%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升温至90℃,加入0.6gNaOH固体,0.4g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滴加16.1g邻氯氯苄,0.5h内滴加完。90℃保温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30ml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油相脱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异恶草酮粗品。收率94%,总收率87.1%。
实例二
步骤一在250ml四口瓶中加入18.8g(0.26mol)盐酸羟胺和100ml蒸馏水,2g醚类催化剂,在冰盐浴下(-5~0℃)搅拌,滴加50%NaOH溶液,使溶液pH值达7.2。然后滴加氯代特戊酰氯6ml(0.2mol),同时滴加50%NaOH溶液,使体系维持pH7.2±0.1。1.5h内滴加完,室温搅拌3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为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含量99.0%(HPLC),收率93.3%。
向装有pH计,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机械搅拌装置的250ml反应瓶中加入15.2g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由第一步制得)和55ml蒸馏水,45℃下激烈搅拌。滴加30%NaOH溶液至固体全溶,此时pH8.2。继续滴加50%NaOH溶液至pH9.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3h,期间注意补加碱液维持pH9.0±0.1。之后加入0.6gNaOH固体,20℃保温反应20h,得到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反应液。反应液无需分离,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含量98.2%(HPLC)。
将上一步合环后的反应液(含97.2%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升温至90℃,加入0.6gNaOH固体,0.4g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滴加16.1g邻氯氯苄,1h内滴加完。90℃保温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30ml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油相脱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异恶草酮粗品。收率89%,总收率82.7%。
实例三
步骤一在250ml四口瓶中加入18.8g(0.26mol)盐酸羟胺和100ml蒸馏水,2g醚类催化剂,在冰盐浴下(-5~0℃)搅拌,滴加30%KOH溶液,使溶液pH值达7.2。然后滴加氯代特戊酰氯6ml(0.2mol),同时滴加30%KOH溶液,使体系维持pH7.2±0.1。1.5h内滴加完,室温搅拌3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为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含量99.0%(HPLC),收率94.3%。
向装有pH计,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机械搅拌装置的250ml反应瓶中加入15.2g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由第一步制得)和55ml蒸馏水,45℃下激烈搅拌。滴加30%NaOH溶液至固体全溶,此时pH8.2。继续滴加30%KOH溶液至pH9.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3h,期间注意补加碱液维持pH9.0±0.1。之后加入0.6gNaOH固体,20℃保温反应18h,得到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反应液。反应液无需分离,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含量98.2%(HPLC)。
将上一步合环后的反应液(含97.2%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升温至90℃,加入0.6gNaOH固体,0.4g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滴加16.1g邻氯氯苄,1.5h内滴加完。90℃保温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30ml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油相脱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异恶草酮粗品。收率80%,总收率75.4%。
实例四
步骤一在250ml四口瓶中加入18.8g(0.26mol)盐酸羟胺和100ml蒸馏水,2g自制醚类催化剂,在冰盐浴下(-5~0℃)搅拌,滴加30%NaOH溶液,使溶液pH值达7.2。然后滴加氯代特戊酰氯7.8ml(0.26mol),同时滴加30%NaOH溶液,使体系维持pH7.2±0.1。1.5h内滴加完,室温搅拌3h。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即为3-氯-N-羟基-2,2-二甲基丙酰胺。含量97.0%(HPLC),收率89.3%。
将上一步合环后的反应液(含97.2%4,4-二甲基异恶唑-3-酮)升温至100℃,加入0.6gNaOH固体,0.4g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催化剂,滴加16.1g邻氯氯苄,0.5h内滴加完。90℃保温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30ml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油相脱除溶剂得到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异恶草酮粗品。收率92%,总收率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