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突然发烧全身红斑,是它惹的祸!户外活动千万当心……

五一假期时,5岁的晨晨(化名)和妈妈一起回老家。没想到,2天后晨晨开始发热,一下就烧到40℃以上,全身还出现了红色斑丘疹。发热第二天,晨晨开始呕吐,还感觉腹痛……

前往医院治疗时,在接诊医生的进一步询问下,晨晨妈妈这才想起来几天前孩子被虫咬过的事。当时,妈妈赶紧把这只虫子拽了出来,创口比较小,只出了一点点血。经过检查诊断,医生基本确定:咬晨晨的虫子正是恶名远扬的“蜱虫”。

无独有偶,近期已发生多起儿童被蜱虫叮咬感染的案例。

5月,蜱虫活跃逐渐来到高峰期,带孩子在户外活动时,潜伏在草坪、树丛中的蜱虫可能正伺机而动,如不慎被叮咬,会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严重时可致命。

被蜱虫叮咬有哪些风险?如果不慎被叮咬了,应该怎样妥善处置呢?

孩子被蜱虫咬了

千万别这样做!

蜱虫是一种危险的虫子,被叮咬后,人体会出现风团状红斑,还可能出现高热、呕吐等。蜱虫还会分泌神经毒,传播各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孩子被蜱虫咬后,像晨晨妈妈一样直接拽出的家长不在少数,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青云提醒:被咬后切记不能生拉硬拽!

被蜱虫咬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反应,症状较轻者,局部皮肤只会出现红斑,一般不伴瘙痒或疼痛。症状较严重者,被叮咬处可出现淤斑,淤点,其周围可伴有明显的水肿、红斑、水疱或结节,症状较为严重时,局部可形成溃疡甚至坏死现象。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避免挤破,如果用力硬拽,其头部或者口器容易断裂,残留在人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局部可以使用酒精或者碘酒,待蜱虫麻痹或者死亡后,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则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认识一下“蜱虫”

蜱虫其实是蜘蛛的亲戚,它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的动物。

根据蜱成虫躯体背面是否有盾板,还分为硬蜱和软蜱,有壳质化盾板的为硬蜱,无盾板者为软蜱。通常危害性较大的是硬蜱,也是传播“蜱虫病”的罪魁祸首。

硬蜱有吸血习性,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同时,它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原的贮存宿主,因此一旦被其叮咬就可能会传播疾病。

小小蜱虫危害大,蜱虫叮咬人体吸血后,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继发感染。有些硬蜱叮咬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皮肤感染,因为蜱虫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虫,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

发现自己身上有蜱虫

怎么去除呢?

被蜱虫叮咬后也不用特别惊慌,可以按照下图的步骤来处理

用尖头镊子,镊子尖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虫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用力,不要扭转或猛拉,不然蜱虫的头部就留着身体上了。

(这是唯一正确的方式,其他网络上介绍的方法均不建议使用,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药品,用点燃的香烟或火柴慢慢靠近蜱虫迫使它脱离,这些方法均不可取,会使蜱虫分泌更多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几率,当然蛮力拍死更不恰当。)

蜱虫被去除,发现蜱虫的头部还在肉里怎么办?

即使很有经验的人,也会出现把蜱虫头拔断留在肉里的情况,这时候也无需额外处理,可以试着用镊子看是否可以把头部拔出来,如果无法去除就留着,会随着皮肤的代谢而自己去除(蛮力去除增加皮肤的损伤,反而不利)。

蜱虫叮咬后皮肤可以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同时洗手,如有条件,可以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皮肤。

被蜱虫叮咬了担心得病

怎么办?

被蜱虫叮咬后得病的几率并不高,特别在北京地区,但蜱传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长达半个月以上,取出虫体后,切记持续观察。

如果蜱虫叮咬后(或在植被茂密的丘陵、山区活动后)1个月内出现如下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你的活动史或叮咬史:

发热,体温超过38℃。特别是高热不退。

出现头痛、疲劳、肌肉酸痛、或者出现关节痛。

出现皮疹、特别是逐渐扩大的圆环状皮疹。

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或者血小板减少,特别是进行性减少。

如何防止

孩子被蜱虫叮咬呢?

大部分蜱传疾病无预防性疫苗,因此避免蜱虫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家长可从以下三方面,帮孩子做好防止蜱虫叮咬的措施:

远离

应避免在蜱虫滋生的环境坐卧停留,蜱虫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一般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在路上走时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

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

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林中穿行应带帽子,以免蜱虫叮咬头部;

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虫,浅色衣服有利于发现蜱虫。

检视

野外活动后应检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蜱虫叮咬人初期一般并不传播疾病,早期发现并去除蜱虫可以阻断疾病传播。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THE END
1.蜱虫狗狗怎么去除蜱虫狗狗去除需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用外用驱虫药即可。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流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gn2nqQWY3t.html
1.蜱虫头怎么去除蜱虫怎么处理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如何除去狗身上的蜱虫 1、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http://m.boqii.com/article/168644.html
2.刺猬身上的蜱虫怎么去除刺猬身上的蜱虫怎么去除 导读用棉签蘸酒精涂在虫子身上,直到虫子麻醉,再用镊子将虫子垂直向上拔出,不可硬拔,要等虫子松动后再进行拔除。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https://www.51dongshi.com/eedfrsgcvrgc.html
3.蜱虫是什么虫?蜱虫怎么去除简单方法—未解之谜网1、蜱虫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鳖吃、狗豆子、牛鳖子,小的如绿豆和大米般,但是如果它喝饱了血能有黄豆大小,甚至能胀到人的指甲盖那么大。 2、蜱虫分为两大类:一种躯体背面长有硬盾板的称为硬蜱虫,而躯体背面没有盾板的称为软蜱。其中硬蜱虫形状为椭圆形,没有进食时腹部是呈扁平状,背部则有微微隆起,成年的...https://www.49363.com/qiwen/202310/28067.html
4.蜱虫病症状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我国已发现和记录的硬蜱科约 100 种,软蜱科有 10 种。 蜱虫长什么样? 蜱虫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蜱虫外形略有差异,总的来说,蜱虫虫体呈卵圆形,有四对足,大小约为 2~10 毫米,吸食足够的血液后,体长可达 30 毫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蜱虫病是什么? 蜱虫病(Tickborne Diseases),即由接触蜱虫导致的疾病,...https://m.dxy.com/disease/25643/detail
5.宠物身上有长蜱虫怎么办,如何去除?我国境内已知的也有100多种,其中硬蜱科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一般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或树林中,当它得到机会,也就是宠物出来玩耍的时候, 附着在它们身上,然后在宠物的皮肤上打洞、叮咬、吸血,对宠物来说是很危险的。 如果宠主发现自家爱宠身上有蜱虫,请立即帮助它清除蜱虫。 https://www.518000pet.com/news/98.html
6.旅行杀手——致命蜱虫不得不防手册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图|软蜱科(Argasidae) 根据2011年的资料,全世界已发现的有接近900种,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动物,常活跃于长长的草丛中,在宿主经过的时候,趁机紧贴宿主身上。把螯肢和喂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肤,然后开始大快朵颐。蜱虫在宿主的寄生部位通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310499
7.硬蜱虫和软蜱虫区别蜱虫的天敌是什么硬蜱虫怎么去除? 整理屋子。尽管蜱虫常见于户外,但褐色犬蜱入侵室内的案例也不罕见。犬蜱寄生在狗和其它动物身上,并且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要去除犬蜱的第一步就是整理屋子,因为它们可藏在屋子里任何地方。把地上的物品拾起,切勿到处乱丢脏衣服。利用去除犬蜱的机会进行大扫除。 https://www.tongfei168.com/dwbk/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