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出动了!叮咬后如何正确处理?多数人都不知道!镊子感染硬蜱软蜱

得用夹子或者镊子夹除蜱虫,得夹住口器、垂直的夹除,不能旋转;

尽量不要碰触蜱虫肚子,避免其唾液和胃内容物进入皮肤,导致严重感染;

图1

这些内容,多是基于比较权威的机构给出的建议写的,没有写出这么做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所以看完之后,还有些疑惑,到底哪种方法对呢?矛盾处到底听谁的?

基于这些问题,咱们找找这些推荐背后的证据,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写完本文后,发现推荐和目前权威机构的推荐是一样的,但是能知道为什么这么推荐,能知道这些推荐有什么局限。

简单粗暴版

在拔除蜱虫时,是否挤压蜱虫腹部、使用火烫蜱虫,可能和蜱虫唾液、体液进入人体、导致传染病关系不大;

但是在去除蜱虫时,安全起见,仍建议避免挤压蜱虫,不要用火烫;

是否可以使用冷冻或者杀虫剂,先杀死蜱虫,再拔出,仍需研究;

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用镊子,轻柔稳定的,将蜱虫口器完全取出,取出的过程不要旋转。

01能用火烫的方式去除蜱虫吗?

所以,不要用火烫的方式出去蜱虫,另外,火烫还可能烫到自己或者孩子,得不偿失。

图2

那能不能先烫完,再使用镊子夹除呢?也是不要,因为文中认为热刺激,会导致蜱虫分泌唾液,或者将体液反流,导致感染。

看到这里,有些疑惑,因为咱们上面提到,捏肚子都没啥问题,那烫是否有这个作用呢,找到文中结论的出处原文[2]看了下,感觉这个结论不妥。

因为原文研究的是从宿主身上吸完血,去除下来的蜱虫,用灯照射(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能促进蜱虫分泌唾液,而不是叮在人身上的蜱虫。

那是否能推翻这个结论呢?当然也不可以,目前没有试验证明烫不会导致其分泌的多。所以咱们还是小心起见,不要烫了,再加上用镊子夹除蜱虫,完全就是有效果的,没有必要先烫一下了。

如果真的是叮咬的更深的蜱虫,或者因为皮肤严重肿胀,蜱虫的口器完全陷入皮内了,通过烫或者切除蜱虫肚子的方式,也没法更清楚的看到口器进行夹除。

图3

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和CDC等权威机构保持一致,不推荐烫的方式。

因为硬蜱口器会分泌一些胶状物质(Cement),很快变硬,将口器牢牢的固定在皮肤内,烫也没有用。

图4

但是软蜱叮人是少数,第二你可能在处理时,也分不清是软蜱还是硬蜱,所以就别用了。

02能通过抹汽油、指甲油、异丙醇等方式,憋死蜱虫吗?

因为蜱虫一小时也就呼吸几次,快的十几次,你涂抹上,想憋死他们需要很久,几个小时根本没戏。

而我们的目的是尽快的将他们清除掉,避免感染,所以,还是来点快的方式。

03能先通过冰冻或者杀虫剂,把蜱虫杀死再夹除吗?

这种方式是有机构是推荐的,比如澳大利亚的一些医院。澳大利亚的蜱虫问题比较严重,研究是比较多些。

他们使用杀虫剂涂抹到蜱幼虫上,将冷冻剂在成年蜱上方1cm喷5次,之后再去除。

图5

并且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临床免疫学和变态反应学会(ASCIA)他们的推荐做法是不要硬从皮肤里将蜱虫夹出来(这和CDC、WHO等主流观点相反),他们觉得通过冻死蜱虫,过几天蜱虫自己掉落是最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降低其导致的过敏反应[4]。如果不行,就去医院取出来。

但是澳大利亚政府还没有完全认同这个观点,给出的指导是可以考虑先冻死或者杀灭,之后夹除[5]。

04怎么夹除蜱虫?

以下是美国CDC的建议[6]:

图6

1、使用细镊子尽可能地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这是补充:买商品的蜱虫去除器也行,各种各样的也有效,有些发现比镊子效果更好。

图7

2、用平稳,均匀的力向上拉。

不要旋转或搅动蜱虫,这会导致口部折断并留在皮肤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用镊子再次取下口部。如果您不能用干净的镊子轻易地将嘴移开,请别管它,让皮肤自愈。虽然是这么建议,但是如果自己弄不下来,建议还是就医,将其取出,更保险。

给大家看看动图怎么操作的吧~

图8

关于是否要旋转镊子,之前有文献提示说逆时针旋转,能更好更全的拔出美国孤星蜱虫,如下图这种蜱虫。

图9

3、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4、切勿用手指压扁蜱虫,也别用手直接接触蜱虫。

因为取出来的蜱虫会继续分泌,皮肤接触后也会感染。将活蜱虫放在酒精瓶中,或放在密封的袋/容器中,或用胶带紧紧包裹或从马桶冲走。

05怎么预防蜱虫叮咬?

如果不去森林、草原等地方,基本不用预防蜱虫,如果去的话,预防方法和防蚊是一样的,因为蜱虫也是通过探测CO2等气味定位的。

如果去这些地方,穿被除虫菊酯处理过的衣物,每天回到住处,洗澡时好好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

参考文献

[1].Needham.EvaluationofFivePopularMethodsforTickRemovalGlenR.Pediatrics.1985.

[2].RobertW.Barker.COMPOSITIONOFTICKORALSECRETIONSODTAINEDBYTHREEDIFFERENTCOLLECTIONMETHODS!JMedEntomol1973;10:198-201.

THE END
1.蜱虫狗狗怎么去除蜱虫狗狗去除需先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用外用驱虫药即可。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流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gn2nqQWY3t.html
1.蜱虫头怎么去除蜱虫怎么处理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如何除去狗身上的蜱虫 1、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后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从口器旁钳住虫子,急速一拉以把蜱虫取出...http://m.boqii.com/article/168644.html
2.刺猬身上的蜱虫怎么去除刺猬身上的蜱虫怎么去除 导读用棉签蘸酒精涂在虫子身上,直到虫子麻醉,再用镊子将虫子垂直向上拔出,不可硬拔,要等虫子松动后再进行拔除。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https://www.51dongshi.com/eedfrsgcvrgc.html
3.蜱虫是什么虫?蜱虫怎么去除简单方法—未解之谜网1、蜱虫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鳖吃、狗豆子、牛鳖子,小的如绿豆和大米般,但是如果它喝饱了血能有黄豆大小,甚至能胀到人的指甲盖那么大。 2、蜱虫分为两大类:一种躯体背面长有硬盾板的称为硬蜱虫,而躯体背面没有盾板的称为软蜱。其中硬蜱虫形状为椭圆形,没有进食时腹部是呈扁平状,背部则有微微隆起,成年的...https://www.49363.com/qiwen/202310/28067.html
4.蜱虫病症状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我国已发现和记录的硬蜱科约 100 种,软蜱科有 10 种。 蜱虫长什么样? 蜱虫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蜱虫外形略有差异,总的来说,蜱虫虫体呈卵圆形,有四对足,大小约为 2~10 毫米,吸食足够的血液后,体长可达 30 毫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蜱虫病是什么? 蜱虫病(Tickborne Diseases),即由接触蜱虫导致的疾病,...https://m.dxy.com/disease/25643/detail
5.宠物身上有长蜱虫怎么办,如何去除?我国境内已知的也有100多种,其中硬蜱科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一般生活在低矮的灌木丛或树林中,当它得到机会,也就是宠物出来玩耍的时候, 附着在它们身上,然后在宠物的皮肤上打洞、叮咬、吸血,对宠物来说是很危险的。 如果宠主发现自家爱宠身上有蜱虫,请立即帮助它清除蜱虫。 https://www.518000pet.com/news/98.html
6.旅行杀手——致命蜱虫不得不防手册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图|软蜱科(Argasidae) 根据2011年的资料,全世界已发现的有接近900种,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动物,常活跃于长长的草丛中,在宿主经过的时候,趁机紧贴宿主身上。把螯肢和喂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肤,然后开始大快朵颐。蜱虫在宿主的寄生部位通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310499
7.硬蜱虫和软蜱虫区别蜱虫的天敌是什么硬蜱虫怎么去除? 整理屋子。尽管蜱虫常见于户外,但褐色犬蜱入侵室内的案例也不罕见。犬蜱寄生在狗和其它动物身上,并且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要去除犬蜱的第一步就是整理屋子,因为它们可藏在屋子里任何地方。把地上的物品拾起,切勿到处乱丢脏衣服。利用去除犬蜱的机会进行大扫除。 https://www.tongfei168.com/dwbk/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