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爱玲为何把270万遗产留给朋友,却不分亲弟一分钱?真相令人心酸
房东的女儿说道:“我们几天没见她了,也没有听见房间里有任何声响,估计她不行了。”
林式同立马赶到张爱玲租住的公寓,警察早已赶到现场。他们确认了林式同身份后,交给了他一个手提包,里面装着张爱玲的所有遗产,还有一张遗嘱,上面写着:“遗物全部寄给宋淇先生。”
林式同是张爱玲在美国认识的一位房地产商朋友,而宋淇和她的妻子邝文美则是张爱玲晚年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张爱玲父母早已去世,她一辈子无儿无女,但是她唯一的亲弟弟张子静尚在人间,为何她不把遗产送给亲弟弟,而是全部送给了朋友。是她的弟弟不需要钱吗?恰恰相反,张子静一生贫困潦倒,没有妻儿,时常需要救济。
张爱玲能把全部遗产留给朋友,甚至和胡兰成离婚后还给他寄了30万,明知弟弟落魄不堪却不愿意给他一分钱。在外人看来,这未免有些绝情。
张子静比张爱玲只小一岁,小时候姐弟俩关系还是不错的。张爱玲曾经在她的作品《童言无忌》中写过小时候的弟弟:大眼睛,长睫毛,秀美可爱,在他的腮上吻一下,把他当个小玩意。可见,小时候的张爱玲对于自己的弟弟,心中还是有几分喜爱的。
张爱玲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父亲脾气又暴躁,姐弟俩经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和毒打。每次,在弟弟受到父亲的责骂时,张爱玲总是替弟弟说情,心底想着要好好保护弟弟。可是,在张爱玲遭到父亲毒打时,弟弟却好像事不关已,心里似乎没有这个姐姐,甚至在姐姐被父亲紧闭时,都不曾替姐姐说一句话。
张爱玲的心中日渐失望,本来就对没有温暖的家庭倍感失落,弟弟对自己的表现,让她彻底对这个家庭感到寒心。
另一方面,张爱玲性格清高孤僻,又有才华;偏偏弟弟性格软弱,爱依附于别人,这正是张爱玲看不起的。
长大后的张子静为了摆脱旧时代,曾经拿着一双球鞋去姑姑处见母亲,母亲看了他一眼冷冷说负担不起。而姑姑,看到一脸沮丧的张子静也很是反感。甚至,在姑姑家,他连留顿饭的资格都没有。于是,张子静求助于已经成名的姐姐张爱玲。张爱玲也是十分烦闷,十次里有九次都推脱不见。
后来,张子静与人创办杂志社,向张爱玲约稿。张爱玲断然拒绝了,并直言不讳地说:“给你们这种小杂志写东西,是折损我的名气。”
张爱玲认为自己的弟弟是没有志气的,她在书中也说过弟弟:“生得很美,身体不好,没有志气。”旦旦没有志气这四个字,就入不了张爱玲的眼。再往后,姐弟俩几乎没有了交流,张爱玲连去美国都没有告诉弟弟,两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张爱玲去美国后,认识了宋淇邝文美夫妇。宋淇夫妇在张爱玲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她,她在美国翻译作品,宋淇夫妇帮助找出版商,还帮她在台湾出版作品,这种患难中见真情朋友的友谊令张爱玲感到久违的感动,比起冷漠的家庭,宋淇对自己更像是家人了。
1988年,远在美国的张爱玲收到了张子静的求助信,称自己已经年老,想找个伴过日子,凑钱买房子,希望张爱玲帮助自己。张爱玲回信说:“没有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又说“其实我也勉强够用”。其实,张爱玲依靠作品获得了不少版税,哪怕当时她能给年老的弟弟1万美元,就能解决弟弟的窘迫生活,但是她拒绝了。
此后,姐弟俩不再有交集,张爱玲把她所有的信任都给了宋淇夫妇。
造成张爱玲和弟弟关系形同路人的原因,少不了她的原生家庭。张爱玲虽然出生于一个名人之家,但是童年并没有得到多少疼爱,相反在她的童年里,少不了父亲的毒打和后母的讨厌,还有来自亲生母亲的嫌弃。
这也造成了张爱玲自尊又敏感的性格,小小年纪的她就有成年人少有的清醒,看清人性,说话毒辣。
海明威曾经感慨道:“一个文人,最好的训练是不快乐的童年。”或许因为童年尝尽了心酸,张爱玲的作品才会文笔犀利,用词细腻入微,总能一针见血戳穿读者心里。
所以,当她的处女作《第一炉香》被紫罗兰杂志主编看到后高声惊呼:“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的小说。“
从那以后,张爱玲的小说成了杂志社的招牌,而她也一跃成为了上海文坛最火的女作家。不光是平民读者争相阅读她的书籍,当时的文坛大家傅雷也极力称赞她的文采,说她的《金锁记》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从《第一炉香》到《倾城之恋》、《色戒》、《半生缘》、《小团圆》等一系列作品,张爱玲笔下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是对人与人情感的深刻理解,是对人性的精辟认知、以及对人性的最彻底的体贴和悲悯。
学者许子东说:在张爱玲的作品面前,任何细读都是粗枝大叶。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是幸运,有她的书读,就够了。“
张爱玲的对于爱情,看得太透了。
她告诉女人: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关于恋爱心理,她说:“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
关于夫妻矛盾,她说:“相爱着的人又是往往的爱闹意见,反而是漠不相干的人能够互相容忍。”
关于中国式爱情,没有谁比张爱玲看得更透彻、更清醒。而我们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可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找到答案。
可以说,读懂了张爱玲,会更加清醒地看待爱情与生活,避免我们被情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