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肠寄生虫能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要重视预防工作,应向患者或其家长宣传卫生常识,以防重复感染。
临床使用驱虫药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2.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服,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虫体,以提高疗效。如排便不畅者,在必要时可适当配合泻下药,以增强排虫作用。
一、应用驱虫药,首先又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肠寄生虫种类,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三、服用驱虫药一般再空腹时服药为宜,以便药力充分作用虫体,从而奏效更为迅捷。对于作用较强,可能引起副作用的药物,则宜在临睡前服用。
五、根据各种驱虫药的特性,妥善掌握用量与用法;其中药性峻烈或有毒之品,体弱、孕妇应慎用。
【药用】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树的根皮。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入肝、脾、胃经。
【处方用名】苦楝根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干者三钱到一钱,鲜者五钱到一两,煎服。
【药用】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科植物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温。入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
此外,据报导,使君子还可用治蛲虫病。
【处方用名】使君子使君肉使君子仁(去壳者,常炒熟嚼食,或生用作煎剂)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炒熟嚼食,儿童每岁一粒,总量不超过二十粒。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水。
【临床应用】1.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疾病。
【处方用名】槟榔、大槟榔、大腹子(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单用杀绦虫、姜片虫,剂量可至五钱至一两。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
【临床应用】用于线虫病,血吸虫病。
番瓜子有杀虫作用[方剂汇www.fane8.com],药性平和,毫无毒性,用于线虫,配合槟榔同用,其功更显;又能用治血吸虫病,对急性期及晚期之血吸虫病均有一定作用,尤宜于不适合锑剂治疗者,对改善症状,增强体力具一定作用。可以单味生用,连壳研细,冷开水调服,或配合其它驱虫泻下之品煎服。
【处方用名】番瓜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两至四两,连壳捣碎入煎或和蜜糖调服。
【药用】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的菌核。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胃、大肠经。
【临床应用】用于线虫,蛔虫,钩虫等病
【处方用名】雷丸(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6g,研粉吞服,每日2~3次,连服2~3天。
【按语】雷丸以形成名。苦寒有小毒,功专于杀虫,祛绦为主,兼及蛔既可单用,有可配伍应用。本品研粉吞服。杀虫作用良好。如入煎剂,每因高热而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必须注意。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入脾、胃经。
【临床应用】用于虫积腹痛等症。
【处方用名】鹤虱、北鹤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入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疳。
【临床应用】用于虫积腹痛,泻痢等症。
【处方用名】芜荑、臭芜荑、白芜荑(洗净,晒干用)
【药用】本品为紫杉科植物榧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缓泻去积。
榧子为杀虫消积之品,适用于蛔虫、钩虫、绦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等症,并有缓泻作用,可帮助排泄虫体,临床常与槟榔、芜荑、鹤虱等配合煎汤饮服。用治钩虫病,也可单独炒熟食用。
【处方用名】榧子、香榧子(剥去壳用,或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或十枚至二十枚,炒熟嚼食。
【方剂举例】榧子散《中医内儿科学》:榧子、槟榔、芜荑。治绦虫。
【药用】本品为叉蕨科植物贯众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
【临床应用】1.用于虫积腹痛等症。
本品功能驱虫,治虫积腹痛,常用于蛲虫、绦虫等病,但颇少单用,临床尚可与芜荑、鹤虱、使君子、雷丸、槟榔等配伍应用。近年临床上又用于治疗钩虫病。
【处方用名】贯众、贯仲(生用,用于杀虫与清热解毒)、贯众炭、贯仲炭(炒焦黑用,用于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解毒,消痈。
【临床应用】1.用于钩虫、蛲虫病。
大蒜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主要用治钩虫病、蛲虫病,但必须与其它驱杀肠寄生虫药配伍同用,如槟榔、鹤虱、苦楝根皮等。对钩虫病,本品还可用作预防应用,在下田劳动前,将大蒜捣烂涂于四肢;对蛲虫病,本品又可作为外用,将大蒜捣烂,加入菜油少许,临睡前涂于肛门周围。
大蒜解毒作用甚为强烈,适应范围也较广泛。对于痢疾、腹泻可以煎服,也可用大蒜5℅的浸液保留灌肠;古代还有将大蒜捣烂外敷贴两足心治疗小儿泻痢的方法,可供参考应用。对于肺痨病人,可以经常服食生蒜,也可同米煮粥常服。至于用治顿咳,可用大蒜打烂,再用冷开水浸泡数小时后,用汁去渣,加白糖饮服。
3.用于疮疡初起。
此外,本品外用还可用治头癣。
【处方用名】大蒜、生大蒜(用新鲜者,以独头紫皮为佳)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个至五个,内服或外用。
二、安蛔:乌梅(收涩药)。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
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的病症,称为“经行头痛”。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生经行头痛,可按本病论治。[病因病机]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阴精不足,经行之后,气血阴精更
《洞玄子》云∶考核交接之势,更不出于三十法。其间有屈伸俯仰,出入浅深,大大是同,小小有异,可谓哲囊都尽,采摭无遗,余遂像其势而录其名,假其形而建其号,知音君子,穷其志之妙矣。一、叙绸缪。二、申缱绻(不
《葛氏方》治连日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方。捣大麻子一升,末,黄柏二两,蜜丸合之。
〔自学时数〕7学时〔面授时数〕4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分类和治疗原则。2.掌握黄疸病的辨证施治。3.了解黄疸病的预后。4.掌握第二、四、五、十三、十四、十五、十八等条。5.熟悉第一
疣是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小赘生物。病名首见于《灵枢》。以后诸书记载更详。又名“疣目”,“鼠乳”,“千日疮”,“枯筋箭”。临床上一般分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丝状疣等。〔病因病机〕外感风热之邪是
理气化湿,清利头目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豁痰搜风,通络活血。用于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眼{蜗}斜,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上述症候者。
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月经过多,久不受孕。
温经散寒。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之关节痛等属阳虚寒盛类疾病;亦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
肺癌疼痛。
小儿疳积在脾,面黄腹急,咬指甲,揉眉毛,搔口鼻,要吃泥土、灰炭、茶、纸。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用于中老年脾肾两虚所致之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盗汗,腰膝酸软,夜尿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