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只有夏天才有,冬天气温这么低,
肯定都被冻死了!”
不知道多少单纯的铲屎官至今
仍旧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其实冬天的温度根本不可能把跳蚤全部置于死地!
在冬天,那些没有被杀死、
依然“隐藏”在狗狗身上和散落在周边角落里的跳蚤,
正以一种隐秘低调的方式积蓄着力量,
等到合适的时机——比如温暖的春天降临,
就会倾巢而出。
人类之所以会“谈蚤色变”,
除了它们会咬人的肉,吸人的血,
还因为它们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兵来将挡,土来水淹,
一只跳蚤的一生有四个生命周期,
即使在恶劣的环境内,
它也都靠着自己的一身“本事”生存了下来。
跳蚤的生命周期
第一阶段——卵:这个阶段它们会大量繁殖。一只成年雌性跳蚤每天最多能产50个卵,整个生命周期可以产几百个卵。这些卵寄生在宿主身上,散落到周边环境的各种表面和缝隙里,然后在2-3天内完成孵化。
第二阶段——幼虫:卵孵化后是幼虫,它们身体虽小但生命力依然很强,以跳蚤粪便、各种有机物、皮屑和未孵化的卵为食。这个阶段通常持续几天到十几天不等。
第三阶段——蛹:幼虫蜕皮几次后就会结茧化蛹,这个茧更不容小觑——善于通过吸附灰尘、碎片等来伪装自己,并且坚不可摧,对寒冷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幼虫可以“躲”在茧中数月之久,直到它们检测到外界适宜的温度或者附近宿主,便会破茧成蚤。
第四阶段——成蚤:破茧而出的跳蚤成虫能在宿主身上存活一到两周,它们还具有吸血能力,在宿主身上吸血后的两三天内便可以产卵,开始新的生命周期。
整个跳蚤生命周期大约需要21天,
但这取决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温暖和潮湿最适合跳蚤发育。
天气寒冷时看不到宠物身上的跳蚤,
并不代表它们消失了,
人家可能只是安安静静地“藏”在茧中
为明年“开枝散叶”而蓄力呢。
它们能繁殖到什么程度?举一个例子,
假定一只狗狗身上有3只雌性成蚤,
分别在狗狗身上存活了两周,
每天每只产卵50个,
那两周后就是1600只卵!
冬天时它们化成茧,来年春天这1600只卵
会全部破茧跳出成为吸血的大跳蚤!
跳蚤是一种没有翅膀但身体又硬又平的昆虫,
能自如在宠物毛发之间穿梭,
也能跨越很远的距离跳到人类身上。
它们寄生在各种有毛的动物身上,
吸一口血就可以维持很长的生命。
跳蚤长期大量寄生在宠物身上,
会对宠物多方面的健康造成威胁。
跳蚤的危害
1、传播疾病
跳蚤不会一直停留在同一宿主身上,如果跳蚤从老鼠身上转移到宠物身上,会将老鼠身上的病菌带到宠物身上,传播疾病。
2、皮肤刺激和皮肤病
跳蚤唾液对宠物具有刺激性,叮咬时会令一些宠物产生过敏反应,造成皮肤瘙痒、刺激、抓来挠去,抓挠过于频繁就会造成脱毛、皮肤红肿和破溃,严重时引发皮肤真菌感染等更为顽固的皮肤病。
3、贫血
跳蚤主要靠在宿主身上吸血为生。别看个子不大,一只跳蚤一天的吸血量可达到其体重的15倍!所以大量跳蚤长期寄生在宠物身上会造成宠物的慢性贫血,贫血让宠物身体消瘦,精神气色全无,贫血幼犬更是虚弱多病,不及时治疗的话甚至可致死。
4、绦虫病
跳蚤是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绦虫卵被跳蚤吞食后会在其体内继续发育,如果宠物舔毛时吞入跳蚤,绦虫卵也一起被吞入,在宠物的小肠内寄生并继而发育成幼虫,损害宠物的肠道,引发炎症、感染、中毒。这种绦虫对人也有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