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
元三《林黛玉进贾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1篇课
文。本单元为小说单元,这些小说在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
的丰富性和多样,具体教学中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的基础上,理解
小说的社会意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而《林黛玉进
贾府》既落实了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承担了学生进行经典名著阅读
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任务,因此是个经典的蓝本。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了解了《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展现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整体概况,知晓了其中基本的人物及
大致故事线索。学生已经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
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
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有个大体的把握。因此,组织本课教学时,
我设想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三个基点,抓住朗读,以读带品,
深入挖掘,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
的教学效果。
设计思想: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
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
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
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按照文中提示的方位画出贾府路线图,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明
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2.明确小说中惯常描写人物虚实结合、由群像到个像、白描等方
法;再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设想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体
味黛玉寄人篱下的苍凉感;
3.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联系《红楼梦》中的回目分析“宝黛初相
会场面描写,品析黛玉与众各别的书卷气、孤傲气、灵秀气的“才
女”形象。
教学重点:
1.梳理小说情节,明确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小说中人物通常的描写手法,再通过场景中,推断人物的心理
来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宝黛初会这一情节,体会黛玉的性格和神韵;再结合
教学难点:
明确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中蕴含的黛玉身世的苍凉
感;明白曹雪芹先生在思想和结构上的独具匠心,体悟到经典的历久
弥新,并能积极阅读原著。
教学方法:
1.默读勾画法。
2.贾府路线图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看到这个题目,你
预设:黛玉为什么进贾府?黛玉进贾府看到了什么?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
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
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
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
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
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后期家道中落。
三、课程讲解
1.初读圈点
并画出路线图的草图。(提示:坐北朝南)
描写段落:1.7.8.9.10.11.12
过宁国府——到荣国府——进西角门,至正房大院(拜见贾母)
——进黑油大门(见贾赦)——进荣禧堂(拜见贾政)——至贾母
处(宝黛初会)
2.精读释疑
(1)贾府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
“忽见街北蹲着两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外观宏伟、
显赫气派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其余
陈设,自不必说。主人身世尊贵、位高权重,所结交之人皆达官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