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开头的词语以t头的词语以t开头的成语第558页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和亚湿润干旱(dry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该定义明确了3个问题: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什么叫荒漠化过去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这是不准确的。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中国概况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中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到1949年间,共发生有记载的强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一次。而建国以来近50年中已发生71次。虽然历史记载与现今气象观测在标准上差异较大,但证明沙尘暴现在比过去多得多,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对中国17个典型沙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陆地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也证明了中国荒漠化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40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积减少了76.4%,草地面积减少了17%。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过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此外,甘肃民勤绿洲的萎缩,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和红柳林的消亡,甘肃阿拉善地区草场退化、梭梭林消失……一系列严峻的事实。

土地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中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中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中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的。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土地沙漠化-产生危害

土地沙漠化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凉的沙漠和丰腴的草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线。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长起茂盛的植物,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而绿地如果没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而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气候、土地条件如何,随便开荒种地、过度放牧;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不管后果如何,肆意砍树割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多风,现在土地被蹂躏、植被遭破坏,降水量更少了,风却更大更多了,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沙丘发育。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

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是环境不稳定的正反馈过程。如不采取根本措施,土地风蚀沙化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停止,反而会加剧发展。比如:宁夏中部地区现在土地沙化面积已达74.46万公顷。其发展速度很快。近22年来,土地沙化面积由占该区面积的20%上升到50—60%。问题十分严重。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土地沙漠化-沙漠治理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外围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土地冻融-简介

土地冻融是指土层由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和升至零度以上而产生冻结和融化的一种物理地质作用和现象。我国多属于季节性冻土类型。即冬季冻结,夏季消融,多年冻土类型少。

土地冻融是地质灾害的种类之一。它可产生一系列灾害作用,从而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冻融灾害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于零度的各省区均有发育。但以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高海拔地区和东北北部高纬度地区最为严重。如东北北部冻土区有10%的路段存在冻融病害,个别线路病害路段达6070%。青藏公路严重的冻融灾害给安全运输、道路养护、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土地冻融-现象

通常,由土地冻融产生的主要灾害作用和现象有:

1、冻胀和融沉:土层冻结产生体积膨胀,融化使土层变软产生沉陷,甚至土石翻浆,从而形成冻胀和融沉作用。这是季节性冻土地区中最主要的灾害作用。它常造成建筑物基础破坏,房屋开裂,地面下沉;道路路基变形,威胁行车安全,影响交通运输等。如大兴安岭铁路牙林线上,冬春季路基冻胀最大高度可达35厘米,夏季沉陷方量达几万方之多。

2、冻融滑、塌和冻融泥流:冻融使土体的平衡状态发生改变。当这种作用发生在斜坡地区时,便可产生滑坡、崩塌;而在土层融化成为液态时,则形成泥流。冻融滑、塌和冻融泥流在西南、西北高海拔地区极为常见、给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危害,甚至造成了人身伤亡。

3、冻融塌陷:土层的强烈冻融,使地表下沉,从而引起塌陷。这种作用也常见于广大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并造成了大量的路基破坏、工程建筑物毁损等恶性事件。

可见,土地冻融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已经成为一种灾害,应当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御和整治。

拼音:tǔwēn

简述:

吐温是(TWEEN)的音译,也叫吐温型乳化剂,为司盘(Span,山梨醇脂肪酸酯)和环氧乙烷的缩合物,为一类非离子型去污剂。

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铜像是在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为康熙皇帝所设计和制作的。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生肖铜像左右一字排开,各六个,分别代表了一昼夜中的十二个时辰。每到一个时辰,代表这个时辰的生肖铜像便从嘴里自动吐出喷泉,正午时十二铜像口中同时喷射泉水。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地球、太阳三者依次排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土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土星冲日”。冲日前后土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据介绍,这种天文现象每隔378天便会出现一次。

观测方法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在它的赤道平面上围绕着一圈美丽的光环,这顶别致的“草帽”是由直径几厘米到数米的碎冰块组成,它们以飞快的速度围绕土星旋转,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呈现五光十色的光芒。

随着金星的西沉,土星成为了夜空的主角,它在狮子座里慢慢运行着。土星是距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它的表面被大量的液态氢和氦所覆盖,而上方又被浓密的大气层包裹,因此人们无法通过光学波段直接观测到土星表面。

而土星冲日是观测土星的极好时机。所谓冲日,就是指行星对于地球和太阳,处于某个特定位置时的叫法。土星冲日,届时太阳、地球、土星达到“三星一线”,这是一年里土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日子,亮度达到0.5等。太阳落下后,土星将从东北方升起,子夜时分到达正南方,与地平线下方的太阳遥遥相对,直到第二天黎明太阳升起时才会落下。这次的土星冲日将整夜可见,人们站在地球上,就能看到土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在“冲日”前后的半个月内都将是观测土星的最好时机。在此期间,土星将始终出现在东南天空,天文爱好者可在双子座附近非常容易地找到土星。土星是夜空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星球,就像璀璨夺目的黄白色宝石,还环绕着一层层绚丽的迷人光环。如果想仔细欣赏土星,使用40倍以上的天文望远镜就会容易地看到光环奇景。

形成原因

2009年3月9日土星冲日。冲日是说土星位于与太阳的相反方向,即太阳西落,土星东升,土星整夜可见。冲日期间,土星距离地球为全年最近,只有12.56亿公里;光度为全年最亮,为0.5星等,比牛郎星还明亮。

土星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行星,独特的光环尤如一顶“草帽”,2009年土星的草帽可能“消失”。大约15年,土星的光环就会“消失”一次。

为何土星光环会“消失”。原来,土星光环与土星轨道面有一个倾角:最大时达27度,最小倾角是0度。当两者出现最小倾角时,即使借助大型的天文望远镜,也难以目睹到土星光环。土星光环“消失”即倾角为0度时,上一次发生在1995年5月21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09年9月4日。2009年土星冲日,其光环倾角只有3.4度,借助望远镜可看到有一条细细的光线(光环)把土星的圆面“一分为二”

。2009年9月4日之前,可看到土星光环的南面;而2009年9月4日以后,我们仅可看到土星光环的北面(上面)。如果我们在2009年年头和年尾各拍一张土星光环照片,就会发现上述的奇妙现象,即我们在一年之内,把土星光环的下面(南面)和上面(北面)全看了。这种机遇,平均15年仅发生一次。

详细情况

2009年3月9日,夜空中将上演天象“土星冲日”,冲日时太阳落下土星就会升起,次日黎明太阳升起时它才会落下,因此2009年3月8日晚是全年观测土星的最佳时机。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距离太阳第六远,在八大行星中独一无二的,非常美丽。土星表面也被大量的液态氢和氦所覆盖,而上方又被浓密的大气层包裹,因此人们无法用光学波段直接观测到土星表面,土星的直径约12万千米,是地球的9倍多,体积在太阳系中排第二,但它的平均密度只有每立方厘米0.70克,是八颗行星中密度最小的,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把土星放进去,它就会飘浮出来。在它的赤道平面上围绕着一圈美丽的光环,它由大大小小的碎冰块组成,一直延伸到32万公里开外的地方,环

的数目有数千条,就像一张巨大的密纹唱片。它们以飞快的速度围绕土星旋转,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亮光,被誉为八大行星中的“指环王”。

据专家介绍,所谓“冲日”,指的是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大行星和地球、太阳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正好处于大行星和太阳之间。此时,行星往往是一年中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因此格外明亮。而且太阳一落山,冲日的行星便会从东方升起,直到日出东方时,才从西方落下去。所以冲日前后一个多月都是观测此颗行星的机会。2009年3月8日晚太阳下山后,土星会在东偏北的天空升起,亮度约为0.2星等,整夜肉眼清晰可睹。观测位置在狮子座附近,即午夜时分天空的正南方向。

周期

每隔378.03117天有一个会合周期,且在这里每隔一次会合周期都会发生一次冲日现象,即每隔88年看到84次。

1950年03月07日04:488.3803+07°32′

1951年03月20日10:108.4894+02°43′

1952年04月01日10:108.5999-02°05′

1953年04月14日05:248.7066-06°43′

1954年04月26日20:068.8048-10°59′

1955年05月09日06:398.8904-14°44′

1956年05月20日14:158.9598-17°52′

1957年06月01日19:399.0107-20°15′

1958年06月13日23:279.0411-21°48′

1959年06月26日02:459.0499-22°27′

1960年07月07日06:249.0363-22°11′

1961年07月19日11:249.0001-21°00′

1962年07月31日18:498.9422-18°55′

1963年08月13日05:318.8654-16°03′

1964年08月24日20:178.7733-12°29′

1965年09月06日15:398.6697-08°20′

1966年09月19日16:028.5592-03°45′

1967年10月02日22:028.4469+01°05′

1968年10月15日09:258.3381+06°01′

1969年10月29日01:428.2384+10°46′

1970年11月11日22:348.1533+15°05′

1971年11月25日23:058.0879+18°39′

1972年12月09日01:528.0465+21°10′

1973年12月23日05:508.0319+22°22′

1975年01月06日09:248.0453+22°09′

1976年01月20日10:598.0860+20°32′

1977年02月02日09:368.1514+17°42′

1978年02月16日04:078.2372+13°54′

1979年03月01日17:428.3381+09°29′

1980年03月14日02:028.4478+04°44′

1981年03月27日04:528.5594-00°07′

1982年04月09日02:308.6669-04°51′

1983年04月21日19:268.7657-09°17′

1984年05月03日08:218.8525-13°16′

1985年05月15日17:568.9244-16°40′

1986年05月28日00:428.9787-19°23′

1987年06月09日05:209.0135-21°16′

1988年06月20日09:139.0278-22°18′

1989年07月02日13:079.0212-22°23′

1990年07月14日17:438.9938-21°34′

1991年07月27日00:218.9466-19°50′

1992年08月07日09:528.8812-17°16′

1993年08月19日23:008.8000-13°57′

1994年09月01日16:408.7062-10°01′

1995年09月14日15:188.6039-05°35′

1996年09月26日19:108.4976-00°49′

1997年10月10日04:258.3924+04°05′

1998年10月23日18:488.2934+08°56′

1999年11月06日13:528.2057+13°27′

2000年11月19日12:418.1333+17°20′

2001年12月03日14:138.0806+20°18′

2002年12月17日17:278.0519+22°03′

2003年12月31日20:578.0501+22°24′

2005年01月13日23:058.0756+21°20′

2006年01月27日22:488.1269+18°57′

2007年02月10日18:418.2004+15°31′

2008年02月24日09:478.2914+11°20′

2009年03月08日19:528.3945+06°40′

2010年03月22日00:378.5038+01°50′

2011年04月03日23:568.6139-02°57′

2012年04月15日18:268.7196-07°31′

2013年04月28日08:268.8162-11°42′

2014年05月10日18:278.8997-15°20′

2015年05月23日01:348.9667-18°20′

2016年06月03日06:379.0149-20°34′

2017年06月15日10:179.0427-21°58′

2018年06月27日13:279.0488-22°27′

2019年07月09日17:069.0328-22°00′

2020年07月20日22:278.9947-20°39′

2021年08月02日06:148.9353-18°26′

2022年08月14日17:108.8568-15°26′

2023年08月27日08:278.7630-11°45′

2024年09月08日04:348.6581-07°31′

2025年09月21日05:458.5468-02°53′

2026年10月04日12:288.4342+01°58′

2027年10月18日00:358.3260+06°52′

2028年10月30日17:338.2276+11°33′

2029年11月13日14:598.1444+15°45′

2030年11月27日15:548.0815+19°08′

2031年12月11日18:598.0431+21°26′

2032年12月24日22:548.0316+22°24′

2034年01月08日02:118.0481+21°56′

2035年01月22日03:248.0916+20°06′

2036年02月05日01:318.1594+17°04′

2037年02月17日19:268.2472+13°10′

2038年03月03日08:328.3496+08°40′

2039年03月16日16:128.4605+03°52′

2040年03月28日18:148.5733-00°58′

2041年04月10日15:118.6816-05°40′

2042年04月23日07:278.7802-10°02′

2043年05月05日19:378.8658-13°55′

2044年05月17日04:368.9356-17°12′

2045年05月29日10:578.9872-19°46′

2046年06月10日15:219.0190-21°30′

2047年06月22日19:079.0300-22°21′

2048年07月03日23:039.0199-22°17′

2049年07月16日03:508.9891-21°17′

2050年07月28日10:428.9385-19°24′

2051年08月09日20:398.8700-16°42′

2052年08月21日10:308.7861-13°16′

2053年09月03日04:518.6901-09°15′

2054年09月16日04:098.5862-04°45′

2055年09月29日09:008.4790+00°02′

2056年10月11日19:198.3739+04°57′

2057年10月25日10:388.2762+09°45′

2058年11月08日06:368.1911+14°10′

2059年11月22日06:098.1227+17°55′

2060年12月05日08:048.0745+20°40′

2061年12月19日11:338.0500+22°11′

2063年01月02日15:078.0520+22°17′

2064年01月16日17:078.0811+20°58′

2065年01月29日16:268.1355+18°23′

2066年02月12日11:508.2117+14°48′

2067年02月26日02:188.3049+10°30′

2068年03月10日11:438.4093+05°47′

2069年03月23日15:468.5192+00°57′

2070年04月05日14:258.6293-03°48′

2071年04月18日08:048.7341-08°19′

2072年04月29日21:138.8292-12°24′

2073年05月12日06:448.9107-15°56′

2074年05月24日13:198.9754-18°47′

2075年06月05日17:469.0210-20°52′

2076年06月16日21:089.0460-22°06′

2077年06月29日00:139.0492-22°24′

2078年07月11日03:529.0307-21°48′

2079年07月23日09:228.9905-20°17′

2080年08月03日17:238.9295-17°55′

2081年08月16日04:388.8495-14°47′

2082年08月28日20:218.7540-11°01′

2083年09月10日17:078.6477-06°43′

2084年09月22日19:018.5356-02°02′

2085年10月06日02:238.4228+02°50′

2086年10月19日15:058.3148+07°42′

2087年11月02日08:478.2175+12°18′

2088年11月15日06:488.1361+16°22′

2089年11月29日08:028.0756+19°36′

2090年12月13日11:198.0399+21°40′

2091年12月27日15:138.0314+22°24′

2093年01月09日18:148.0507+21°41′

2094年01月23日19:158.0967+19°38′

2095年02月06日16:588.1667+16°26′

2096年02月20日10:198.2563+12°24′

2097年03月04日22:518.3600+07°49′

2098年03月18日05:558.4718+03°00′

2099年03月31日07:198.5855-01°50′

夜间青岛可看土星冲日奇观土星光环现身

记者从青岛市观象山天文台获悉,2009年3月11日晚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文奇观。“当土星、地球和太阳大体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二者中间成180°角时,称为‘土星冲日’。”青岛观象山天文台台长孙立南介绍,2009年3月11日晚上,当太阳从西方落下的时候,土星将从东方徐徐升起

。在此期间,土星将始终出现在东南天空,天文爱好者可在双子座附近非常容易地找到土星。“土星是夜空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星球,就像璀璨夺目的黄白色宝石,还环绕着一层层绚丽的迷人光环。”记者了解到,市民如果想仔细欣赏土星,使用40倍以上的天文望远镜就会容易地看到光环奇景。

土星冲日达到最亮土星“草帽”将会消失

据广东天文学会预告:2009年3月9日土星冲日。冲日是说土星位于与太阳的相反方向,即太阳西落,土星东升,土星整夜可见。冲日期间,土星距离地球为全年最近,只有12.56亿公里;光度为全年最亮,为0.5星等,比牛郎星还明亮。土星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行星,独特的光环尤如一顶“草帽”,今年土星的草帽可能“消失”。大约15年,土星的光环就会“消失”一次。

为何土星光环会“消失”呢原来,土星光环与土星轨道面有一个倾角:最大时达27度,最小倾角是0度。当两者出现最小倾角时,即使借助大型的天文望远镜,也难以目睹到土星光环。土星光环“消失”穴倾角为0度时。上一次发生在1995年5月21日,下一次将出现在2009年9月4日。土星冲日,其光环倾角只有3.4度,借助望远镜可看到有一条细细的光线(光环)把土星的圆面“一分为二”。2009年9月4日之前,可看到土星光环的南面;而2009年9月4日以后,我们仅可看到土星光环的北面。如果我们在今年年头和年尾各拍一张土星光环照片,就会发现上述的奇妙现象,即我们在一年之内,把土星光环的下面和上面全看了。这种机遇,平均15年仅发生一次。

土星冲日公众可赏“指环王”

2009年3月8日,江苏、天津两地天文学会通报,有着“指环王”之称的土星9日冲日,若天气晴朗,公众可用肉眼观赏到

美丽土星的“芳容”。江苏省天文学会天文专家严家荣介绍,土星冲日时,土星、地球和太阳大体呈一条直线,且地球正好处在中间。严家荣表示,太阳下山后,土星就在东偏北的天空升起,亮度约为0.2星等,整夜肉眼清晰可睹。

简介

2010年5月“北大猪肉佬”陈生筹备了8个月的屠夫学校开始正式招生,而学校也打破了传统技校的模式,实行全免费教学,就连学员的生活费也全免。因此,屠夫学校招生的消息一经发放就有不少人前来报名。

经过挑选,68名学员成为第一批“屠夫”学员。在接受培训的45天当中,该校的课程安排紧凑,并且有一系列的考核,如果达不到要求,还会被劝退。学员们每天清晨4点多就要起床,到各个档口去观看学习真正的操作,中午回来休息一个钟头后,就要学习档口管理、市场操作流程、超市管理制度和猪肉营养烹饪等多门课程。经过军训、刀法、服务水平的几重选拔,68名学员最后只剩下40人。

学习内容

学员要学烹饪和管理

屠夫学校“屠夫学校”第一批招收了68名学员,学员的学历从初中到大学本科都有。为了使每一个学员成为全能型的“屠夫”,屠夫学校不光教刀法,还要学习做菜和管理。

“学员进校后并不是都能结业,如果不能通过后期的一系列考核,会被劝退。”据介绍,学校第一个星期安排了军事训练,随后就开始进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程。据学校金牌刀手讲师林文千介绍,每天学员们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到各个档口去观看学习真正的档口操作,中午回来休息一个钟头以后,就要学习档口管理、市场操作流程、超市管理制度、猪肉营养烹饪等多门课程。

在课堂学习之余,学员们练得最多的就是砍木棍,“我们买来1吨木棍供学员们练习准确度,因为真正面对一块猪肉,一刀准确地切割下去,卖相才会好看。”林文千说,到了学期末,原来5公分厚的磨刀石被磨得只剩下一半。

经过军训、刀法、服务水平的几重选拔,68名学员中只有40名正式结业。

这批现代“庖丁”就业出路如何据陈生介绍,他们将被派到广州、深圳、佛山的连锁店进行3个月的实习,合格之后升为店长或者根据个人意愿对连锁店进行承包。

学习目的

对于大多数的屠夫学校毕业生来说,当初选择来学习做屠夫就是想为将来的创业打下基础。在首届毕业屠夫中,有两名女生,来自湖南的刘萍萍虽然只有19岁,但是她毫不介意别人称自己为“女屠夫”。刘萍萍说当初选择就读屠夫学校就是希望通过学习猪肉分割,以及3个月的实习来熟悉这个行业的运作,毕业后希望能承包一个肉档,自己创业当老板。而大学就读市场营销的陈少军则是放弃了原来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学习做屠夫。他月收入万元对他的吸引力很大,决定报名之前他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这个行业的前景和收入作了详细的了解,来屠夫学校就是为了将来能挣更多的钱。

土卫六(Titan,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由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发现后发现的第一颗卫星。由于它是太阳系唯一一个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因此被视为一个时光机器,有助我们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况,揭开地球生物如何诞生之谜。

藏起管笛。指停止奏乐。晋潘岳《笙赋》:“弛絃韜籥,彻塤屏箎。”

藤稔葡萄téngrěnpútáo

藤稔葡萄是日本民间育种家青木一直在1978年用井川682×先锋杂交育成,1985年登记,1986年引入我国。引入我国后,在各地栽培表现比巨峰生长势弱,坐果率高,在和巨峰葡萄相同管理条件下,平均粒重12克左右(明显比巨峰大),疏花疏果后可达到20多克。平均穗重700~800克,产量明显高于巨峰,加之成熟期比巨峰稍早,故效益比巨峰高30~50%。

近几年由于果实膨大技术的普及以及贝达、欧四等嫁接苗的培育,藤稔葡萄的粒重也在不断的增大。近期的葡萄评比中,果粒最大的是藤稔葡萄,自1995年引入沂蒙山地区,此处风景秀丽,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特别适宜葡萄的生长,形成了以武台镇南武沟村为主的葡萄基地,经过本处果农的精心选育,套袋式管理,科学的施肥,培养出了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汁多味甜且耐运输的优质藤稔葡萄。现在该处大粒葡萄穗重均为500-1000克,最大1500克,果粒特大,一般为22-30克,最大35克左右。其植株外部形态与巨峰相似,明显区别为:巨峰叶片3—5裂,裂刻较浅;藤稔叶片5裂,极少3裂,且上裂刻深,叶片大、较粗糙、较厚、网状皱纹较明显。巨峰冬芽鳞片为红色,藤稔冬芽鳞片为绿色,巨蜂果粒平均重11-12克,个别粒重可达17-18克;藤稔果粒平均重15-35克.每穗中通常可见20克以上的大果,经严格的疏穗(l-2枝留1穗)和疏粒(每穗留25-30粒)后,最大粒纵径4.33厘米、横径2.99厘米、重36克(乒乓球宜径为3.8厘米。

投资难民是指缺乏理财投资经验的海外华人,他们几乎没有北美金融或其它投资常识,不循正规的投资资讯网络及渠道,却热衷于高回报投资的道听途说,并且不顾风险。

投资难民-产生

加拿大一位非常熟悉当地华人商业投资圈生态的资深市场推广人士提出了“投资难民”这个怪异说词,虽然名称未必完全贴切,但提出的尖锐问题却是相当接近现实。

另有一些稍“高级”的投资人则称为投资游民,他们略有些投资经验或知识,游走于各种投资聚会、讲座,能说会道,经常散布各种投资消息给缺乏投资理念的投资难民,但同样缺乏投资判断力及避险意识。

投资难民-资金量庞大

这批投资者单个投资额并不一定高,但形成了投资群体,其资金量就相当可观,这就是最近连连被安省证券会调查的投资公司能社会融资至成千万上亿资金的部份原因。他们是散户群体,但可以聚集成超级投资力量。

投资难民-高风险

现在在华人社区中,这些投资者已是各行各业经纪的“衣食父母”,大家眼睛都盯着他们的口袋,同样为迎合他们高回报率的需求,打出各种诱惑力极强的投资宣传招牌。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高回报应因的是高风险,两者偏一都难成事,问题正出于这些投资者为利所趋,好高骛远,缺乏投资知识之下往往就失去风险判断力,得利时兴高采烈,到处宣扬;失利时穷于漫骂抱怨,却忘记了当初投资时自己的智商。

投资难民-知识救助

拼音:táozhìjiājù

解释: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技术先进。陶质的瓮、缸等都是较大的储贮器,我国目前农村仍然广泛使用。

“淘券族”是指在网络上淘到商场、超市、便利店、西餐、快餐、自助餐等的电子优惠券,不出门就知道哪里吃饭物美价廉,哪家商场打折优惠,在哪里健身办会员卡最划算,用这些下载下来的优惠券就可以享受折扣的一群人。泛指在网上“讨便宜”的人。

淘券族-释义

词语:淘券族

提示性释义:留意在网上搜集各种优惠券信息,利用这种折扣方式进行消费的人群。

淘券族-概述

不少网友对网上淘卡、券乐此不疲,在购物前先去网上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优惠券或是打折卡,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消费习惯。“各种各样的购物卡,只要交易方便、实用,我都会购买,主要还是因为实惠。”同为淘券族的市民黄小姐介绍说,特别是节假日的时候,上网淘购物卡最划算了,其中有不少优惠卡是单位过节发的福利,有些人用不完就放在网上转让,价钱上有很大的折扣优惠。

淘券族-构成成分

年轻人成了“淘券族”的主力军,他们热爱消费,享受消费,由原来的“疯狂”消费逐渐形成了理性消费。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各种优惠信息,去逛商场和超市时,就要买的划算,去饭店吃东西时,就要吃的实惠。总之,要做一个精明的“投机分子”。

淘券族-案例分析

市民张雅茹是一个精明的消费者,包里总是会有一些各式各样的优惠券和折扣卡,每次出去购物和吃东西时,都事先选好了“目标”,然后下手。“不一定要买到最好的,但一定要买到最划算的”成为张雅茹的口头禅。一次,她有个好朋友在网上购买了一家西餐厅的优惠券,然后一起去吃东西,她们觉得既好吃又划算,以后的日子他们经常会到网上淘些折扣券,也从吃的东西扩展到了穿的和用的,他们在网上又淘到了健身会员的折扣卡,十分划算。他们决定一起去健身,做精明的消费者,当地道的“淘券族”。

淘券族-风险预防

有便宜,自然也有风险,网上就出现了专门“倒券”的人,个别不法分子还会设下种种陷阱。因此,在网上购买优惠券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比如:仔细看看优惠活动的截止日期和使用范围,有些优惠券只限学生使用,如果您不是学生,买回来只能是一张废纸。

淘券族-优惠券中有商机哪里来的这么多优惠和提货券呢知情人透露,一方面一些餐饮、百货公司经常会搞一些活动,提供不少优惠券;另一方面某些公司向客户赠送消费券,买多了只能想办法卖掉,原价卖就难多了,只能打折处理。而有的人收了对方的消费券、餐饮券和提货券后,并不想要,浪费也可惜,不如在网上低价出售。当然也有店家自己在网上叫卖。一家糕饼房就在网上叫卖自己的蛋糕券,可以在原价上打8.5折,几乎每天都有人买他们的蛋糕券。

有人卖,有人买。于是,有人动起了差价的脑筋,因此在网上诞生了不少以“淘券”、“倒券”为业的人。一位在某外贸企业工作的王小姐,看到某健身中心贴出只打4折的全年健身券后,将其全部买下,然后当晚就以6折卖出,小赚了一笔。

与此同时,不少公司也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进入了电子优惠券的营销环境,借助新的消费方式,将其所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拓展。有关市场经济专家介绍,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电子优惠券,越来越多商家接受这种经营方式的时候,这也必将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据悉,目前数量最多的是餐饮行业的电子优惠券和打折卡,其次是百货购物。究其原因,与这两个行业与人们生活消费的紧密度有关。

如今,网上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拓展电子优惠券的使用范围成为了大多数网民的共同愿望。正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的费先生表示,电子优惠券可以在节约人力财力的情况下,最快最简单地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在拥有1.4亿网民的中国,电子优惠券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据了解,目前电子优惠券在中国的应用正呈现迅速扩张之势,这是在互联网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所呈现的新趋势。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和认可,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淘券族-淘券族乐此不疲

记者在不少网站上看到,转让或求购购物卡、优惠券的信息比比皆是。据了解,每逢长假,一些单位以代金券、超市购物卡等形式发给员工当福利,有的卡是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礼品,还有的则是业务单位答谢客户的方式,这些卡在辗转中被网友放到网上打折出售。

自称是淘券族的陈先生说,他经常在“赶集网”的“上海门票/消费卡/购物券信息”上浏览,每天的发帖数都有几十条之多。其中不乏“799元拉萨福朋喜来登酒店三天两晚含每日双早的住宿券”、“5.6折转让邦洁洗衣银卡”、“7000元国美电器卡转让,可陪同国美验证”、“原价880元现价600元的蟹王阳澄湖大闸蟹提货券”等优惠转让卡券的信息。

陈先生说,这些网友们有些是“淘券族”。他们转让的优惠卡券可谓包罗万象,不仅有时下流行的美容健身卡、电影票优惠券,还有加油卡、体检卡、学生优惠卡,甚至还有用积分、里程兑换的机票,少说也有20种不同类型的卡券。

专家指出,网上淘优惠卡券不仅可以让转让者减少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还让淘券者得到了实惠,可谓一举两得。更由此带动了诸多同城网站和论坛的人气,点击率一路猛增。但在网络上转让购物卡券时,一定要确认交易款项是否到账,最好双方当面交易,这样可以确保双方利益得到保障。此外,还要留下交易凭证,以备日后维权。

淘券族-各取所需资源重配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崔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从不上购物网站。一天,她偶然进入一个淘东西的网站,突然看到有某个品牌化妆品的7折折扣券,十分心动,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原价780元的护肤品,花了不到550元就买到了,除去买卡的成本费100元,毫不费力地就省了130多元。之后,她还在网上买了牛排馆的打折券、服装折扣券等,尝到了不少甜头。

记者发现,折扣券主要有这么几类:可以直接持券购买正价商品的现金抵用券,有100元、200元等;可以直接持券享受打折的专柜折扣券;以优惠价出售的提货券,而券的价格视券的性质和优惠幅度而定;有的是一口价的,如折扣券;有的是以比原价稍低的价格出售的,如提货券。

一位网上出让折扣券的李小姐说:“很多商场和专柜都有返还的折扣券和红利券。为了避免浪费,我把自己不需要的各种券拿到网上去卖,这也算是各取所需,合理利用。”

对此,一位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网上出让优惠券,消费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对于商家来说,二次消费仍在进行中,也不失面子。另外,在网上下载优惠购物券,直接打印就可以使用,很方便,也成了时尚人士一个省钱的好方法。

淘券族-从淘券狂人到特卖超人

采访对象:李小姐年龄:33岁职业:某外企市场部经理

一直以来,周围的同事都称我“酒店淘券狂人”,我的淘券生涯已经有两年多了。150元/晚的青岛香格里拉、50元/晚的亚龙湾红树林、80元/晚的雷蒂森五星级酒店住宿券,对我而言,统统手到擒来。不过仔细算算,两年以来带着家人四处旅游度假的花费也差不多有3、4万元了。家人觉得因为优惠券的缘故,花在旅游上的钱反而更多了。我自己也认为网上淘券很难再有所超越,决定暂时休整一下。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和信息的公开化、抑或炒作的缘故,近两年的特卖会越来越拥挤,人山人海,很多专业卖家也来此进货。虽然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很反感他们垄断低折扣衣物。不过,有时候想想人家也不容易,也要谋生吃饭。另外,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并非花不起钱买原价,之所以要驱车赶去,主要为了在特卖会上买一个心理满足罢了。有一种成就感,便宜有好货,谁不喜欢呢

今年偶尔在网上发现有报道特卖会的帖子,最初只抱着闲得无聊去看看的心态,不料却一发不可收拾。

今年第一次去的是中山公园多媒体广场丽婴房特卖会。那天我如愿以偿地买到了丽婴房高领和翻领羊毛衫,很厚实的,50%羊毛50%晴纶,114元/件,价格不便宜但质量非常好。还有一条棉裤,也是全棉的衬里、面,中间100%涤纶填充物,56元,也不错。回来的路上我在一家内衣专卖店,买了巴布豆两件高领棉毛衫,15元/件,觉得很合算,开心啊!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个有关巴布豆特卖会的信息,于是我换了3次地铁赶到闵行的巴布豆折扣店。虽然家里已经有3双NewBalance尚未开始穿,不过想想孩子穿鞋很费的,而且运动鞋照片实在漂亮可爱,加上特卖才20元/双,太便宜了。我一下子花了100元买了5双,不同颜色和款式,越看越喜欢。另外还买了一件很厚实的羊毛衫,103元和一条很厚的棉裤42元,高领棉毛衫18元,总共花了263元,觉得物超所值。

最近,家里的衣服多得实在装不下了,专门又买了个四门衣橱。整理后吓了一大跳,儿子的衣服竟然有那么多,现在才穿90的尺寸,我却连100、110、120、130、140的都准备齐全了。于是下定决心再不帮儿子买了,开始为自己添置衣服。

上个月去了Leisttra莱斯姬拉女装特卖会。几年前我买过一件Leisttra的短大衣,质量和款式都很好,穿了很久,所以对它印象不错。刚巧在网上看到厂区特卖,于是当天下午就千辛万苦地从浦东赶去,到了那里才知道这地方多么偏远,回来时我提着大包小包,门口根本叫不到出租车,好不容易才等来了一辆。回到家腰酸背痛,不过看看收获还不菲,心里蛮开心。这次我买的基本上都是冬装,带50%-60%羊毛成份的上装,面料手感很好,款式都收腰身,裁剪得体,穿着效果蛮灵的;价格也超便宜,9件一共560元。其中,还有两件夏天的连衣裙。前两天又在Ninewest特卖会上一口气买了10双鞋子,但至今一双未穿。

现在朋友们改称我为“特卖超人”了。就我的经验而言,5折以上不算特卖,3折刚好及格,1到2折可以考虑,0.5折最刺激。不过虽然大家都说特卖会省钱,我自己算了一下账,从今年“五一”之后,我逛特卖会所花费的钱也有2、3万元了。老公对我痴迷特卖会很是不满,经常说我“怎么老是买一堆垃圾回来。”说实在的,我也不缺衣服,衣橱里都是老公给我买的Burberry、Tom-myHilfiger,虽然这些衣服价格不菲,式样也不错;而且我也明白参加特卖会越多,花的钱也越多,省钱只是自欺欺人,但是我还是抵挡不住少花钱买名牌的诱惑。这不,下周又铆牢两个化妆品特卖了。

点评:虽说在特卖会中,能够用很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但是专家提醒,特卖会上的货物质量参差不齐,市民消费时还需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千万不要逛得越多,花得越多,而且淘回来的尽是一些用不上的物品。

酷鹏网和淘宝网

酷鹏网技术有限公司定位于中国领先的以电子优惠券(e-Coupon)为核心的营销和技术供应商,提供从电子优惠券制作、发布、分发、使用和效果评估的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采用这些解决方案,商家会员不仅可以针对其不同的消费者设计、执行、管理目的不同的各种促销计划,而且凭借酷鹏网卓越的数据分析技术,客户可以获得目标消费者的人文及消费行为数据。

淘宝网(www.taobao.com)是国内首选购物网站,亚洲最大购物网站,由全球最佳B2B平台阿里巴巴公司投资4.5亿创办,致力于成就全球首选购物网站。

截至2006年12月,淘宝网注册会员超3000万人,2006年全年成交额突破169亿,远超2005年中国网购整体市场总量。根据Alexa的评测,淘宝网为中国访问量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居于全世界网站访问量排名的第22位,中国第7位。

淘宝网倡导诚信、活泼、高效的网络交易文化。正如金庸所说:“宝可不淘,信不能弃”。

◎特起tèqǐ[suddenlyappearonthehorizon;riseabruptly]崛起,挺出杰然特起。——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突起;崛起。《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司马贞索隐引如淳曰:“特起犹言新起也。”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餘锋捍特起,鸇视狼顾,争为梟雄者,不可胜数。”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四:“宋梁八十餘年,海内无事,异才间出,欧阳文忠公赫然特起,为学者宗师。”(2).特出,杰出。《汉书·董仲舒传》:“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故详延特起之士,庶几乎!”宋曾巩《徐孺子祠堂记》:“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3).耸立。汉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井干叠而百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峯若剑杪。”清魏源《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序:“特起象山,高入云霄。”

太空行走的定义

太空行走(Walkinginspace)又称为出舱活动。

狭义: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

广义: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

二者的区别:

狭义的太空行走中,还要考虑到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人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

太空行走的方式

航天员在舱外行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另一种是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

太空行走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将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人们常说:“无知即意味着愚昧和落后”,而将来必定是“少知即意味着丧失生活的能力”。所以,“知识”将成为人类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因素。

知识的具体表现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反映在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却记载在各种书籍、资料和文献之中,这也就是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在,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就凭借着信息的积累与传播,向自然界展开新的攻势,向人类生活的更广阔天地迈进!

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对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姑且不论新的技术革命是否名曰“第四次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而科技发展的现实,不能不令人感到出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过去,“嫦娥奔月”只是一则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也只是诗人的一种幻想。但今天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并实现了太空行走的理想。过去,被称之为西方精神文明主要支柱的《圣经》中曾写道:上帝创造了天地河海之后又创造了人。据说,耶和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鼻孔吹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起个名字,叫亚当。以上的记述,我们是不相信的。而今天人类能制造出会说话、能行走、能劳动的智能机器人,这确是现实。现在,由于宇宙飞行的成功和太空科学接连不断地取得突破,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所取得的成就,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奇景。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微观世界的研究,现在也已取得新的进展。我国女科学家修瑞娟,终于闯进微循环王国,被世界著名科学家誉为“修氏理论”的创造人。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已将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了。经教育部批准,为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复旦大学技术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中国科技情报中心即将破土动工兴建。世界上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均发生在欧洲,这次新技术革命,我们国家将迈进先进的科技发达国家的行列。

以上所述,颇有离题之嫌,似与科技写作无关。然而,已取得的科技成就,正是运用“信息”的结果;而科技发展的未来又要靠“信息”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迈进世界先进科技强国行列中的一代人。这一代人目前对“信息”的概念还很淡薄,对其作用认识尚待提高。“信息”的载体虽然日趋现代化、技术化,但文字仍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培养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的任务,在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尚极鲜有,故科技写作课将担负起运用信息、掌握信息、传播信息的培养任务。

太空行走的目的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不同历史时期其目的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空行走的历史

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他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他离开“上升”2号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实现了到茫茫太空中行走。人类进入太空飞行后,开始只在宇宙飞船、空间站或航天飞机的密封舱里生活。后来由于空间活动的需要,宇航员穿着宇宙服试验到舱外活动。列昂诺夫开创了地球人类太空行走的先例。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穿着一种新型宇宙服,内衣是由通心粉状的管子盘成的,管子总长100米。管内流过的冷水能吸去航天员身上散发的热量,并排放到宇宙空间去。在这种内衣外再罩上一层一层外套,套上同样多层的手套,穿上金属网眼靴子,戴上增强树脂盔帽,就能保证到密封舱外安全活动了。1965年,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走出了“上升”2号飞船,从而成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在太空的出舱活动。这次太空出舱活动使理论付诸实践,从此真正打开了太空的大门。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航行。虽说飞船从升空到返回地面不过26小时,阿里克谢·列昂诺夫和他的指挥长别利亚耶夫却多次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万无一失向来是人类探索太空时的基本准则,而此次航行遇到的意外之多足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苏联太空行走的计划实施得确实匆忙,因为美国同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出于安全考虑,苏联率先向轨道上发射了一艘不载人的侦察飞船,以收集太阳辐射、高能量粒子流等各种因素将对航天员身体造成的影响的数据。然而飞船在返回地面过程中却意想不到地启动了自爆程序,关乎航天员生命的珍贵数据就这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两位航天员很清楚期待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美国几乎已经准备就绪,虽说他们的航天员只是准备把手伸到飞船外面,但这也将被宣传为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飞船刚一起飞就遇到了麻烦,本来预定进入距地球30万米的轨道,实际高度却达到了50万米。不过,真正的险情还在后面。列昂诺夫穿的是一套多层特制宇航服,它不仅能保持恒温,还有可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工作一个小时的生命保障系统。地面气压训练室只能模拟相当于距地球9万米高空的气压,而航天员走出飞船时周围则是真空状态。

为了防止宇航服膨胀变形,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特地在上面系上了许多条带子。完成太空行走后,他突然发现因为宇航服发生膨胀自己已经无法返回飞船了。列昂诺夫果断地调低了生命保障系统的气压。

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是头朝前进入飞船的,他这样做是为确保手中的摄像机万无一失,可是关闭舱门却成了一件难事。该舱断面直径只有120厘米,而宇航服的高度是190厘米。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拼命旋转着身体。虽说从发现宇航服膨胀到关闭飞船舱门前后不过210秒钟,阿里克谢·列昂诺夫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体重减少了数公斤,每只靴子里积聚了3升汗水。

1965年6月5日,美国宇航员怀特也走出双子星座4号飞船的密封舱,在太空行走了20分钟。完成了目视观测、拆卸工作及其他实验。该飞船上装有气闸舱,因此列昂诺夫还是从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的第一人。

自从载人航天以来,宇航员已实现了近百次太空行走。但在1984年以前的60多次太空行走中,宇航员不仅必须穿上特制的宇宙服,而且还要使用安全带和供给氧、电的“脐带”与航天器连接在一起,以防在太空中飘走。

1965年6月3日,美国发射载有航天员麦克迪维特上尉和怀特上尉的“双子星座”4号飞船,绕地球飞行62圈。怀特到舱外行走21分钟,用喷气装置使自己在太空中机动飞行。这是美国第一次太空行走。怀特乘坐的是双子星座4号飞船,该飞船上没有安装气闸舱,因此是直接打开舱门出舱的。由于双子星座飞船是乘载两名航天员,两名航天员同在一个座舱内,因此当怀特打开舱门后,坐在舱内的另一名航天员麦克迪维也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如果按照苏联的定义,只要航天员暴露在宇宙真空环境中就算进行了太空行走,因此麦克迪维就是“没有出舱坐在座椅上进行的太空行走”。可惜美国不承认这种定义,因此麦克迪维仍然不能排列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名单之内。

1984年7月17日,苏联发射“联盟”T12号飞船升空。船上载有扎尼拜科夫、沃尔克和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与“礼炮”7号空间站-“联盟”T10号飞船联合体对接。她于1984年7月25日从礼炮7号空间站上进行了太空行走,她与另一名男航天员一起出舱,25日,萨维茨卡娅和扎尼拜科夫一起进行了3小时35分钟的舱外活动。萨维茨卡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

第一个在月面上行走的人是美国的阿波罗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他于1969年7月20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面上着陆,第一个走出登月舱登上月球。他在月面上停留了2小时31分钟,与阿姆斯特朗一起的另一名航天员奥尔德林也跟随其后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也待了2小时31分钟。

太空行走的训练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训练(失重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失重水槽,二是利用失重飞机。

利用失重水槽:

在地面可以用中性浮力水槽产生的漂浮感觉,模拟训练航天员在失重时进行工作和维修。

利用失重飞机:

太空行走的装备

气闸舱

航天员在气闸舱内主要是穿舱外航天服和吸氧排氮,气闸舱是载人航天器中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是航天员出舱进入太空不可缺少的缓冲区。

作用

·航天员进入真空之前,气闸舱起到适应作用

·保证飞船的气体在舱门打开时不能全跑掉

结构

·气闸舱一般有2个闸门,一个与座舱连接叫内闸门,另一个是可通向太空的外闸门。

进出气闸舱步骤

·首先将穿好航天服,同时充分吸氧,一位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轨道舱并关闭舱门。

·航天员出舱时先走出内闸门,然后关闭内闸门,把气闸舱内的空气抽入座舱内,当气闸舱内和外太空压力相等时就可打开外闸门进入太空了。航天员返回气闸舱时按相反的顺序操作,这颇像船过水闸。

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最小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走出航天器到舱外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

功能

·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

·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液冷服)

·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

·主要由外套、气密限制层、液冷通风服、头盔、手套、靴子和背包装置等组成。结构特点是:采用硬质的上躯干,上面装有双臂和生命保障系统组件,头盔与上躯干为一整体,不能跟随航天员头部运动,通过气密轴承和一个自由度的关节连接来保证四肢各关节的活动性能。有硬结构,也有软结构部分,是混合式结构,软的部分采用气囊和约束结构。外套是由多层防护材料组成的真空隔热屏蔽层,具有防辐射、隔热、防火、防微陨石的功能。气密限制层是舱外航天服最重要的部分,通常选用无毒性、重量轻、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小的织物和像胶材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保持服装气密,限制服装膨胀,使各大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度。液冷通风服穿在气密限制层内,在服装的躯干和四肢部位有网状分布的塑料细管,液体流过时可将热量带走。此外还装有通风管。头盔有两种,均通过颈圈与服装连接,一种是面窗可随意启闭,在应急减压时可自动或手动关闭并自锁;另一种是由聚碳酸酯模压成头形壳体,平时不戴,必要时戴上。头盔外还有防护罩和护目遮阳装置。手套、靴子与服装通过断接器连接,袜子和气密限制层连成一体,通常有3种型号供选用。

·气密限制层是舱外航天服最重要的部分,通常选用无毒性、重量轻、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小的织物和橡胶材料制成,它的作用是保持服装气密,限制服装膨胀,使各大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度。液冷通风服穿在气密限制层内,在服装的躯干和四肢部位有网状分布的塑料细管,液体流过时可将热量带走。此外还装有通风管。

·背包装置,又被称为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二氧化碳、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当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将背包装置与舱外航天服配套使用,可以保证航天员在舱外活动长达8-9小时之久。

机械臂

由于太空作业环境条件的十分苛刻,而作业的精确要求又极高,因此,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臂来帮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一些微小设备的运输和安装任务。

太空行走的风险

太空行走比较危险,有5个因素,一个是太空的环境因素,第二个是气闸舱的因素,第三个舱外航天服因素,第四个机动装置的因素,第五个人为的因素。

太空环境因素

太空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健康和有效地完成任务,需要有出舱航天服、航天员在舱外乘坐的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航天员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相当于一个微型航天器。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条件。由于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这些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的人造气压、空气组成基本与地面相同,因此人体内吸有一定量的氮气,而航天服内的气压较低,仅为大气压的27.5%,航天员如果猛然出舱,遇到低气压后血液供应不上,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气游离出来却不能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而形成气泡,可能造成气栓堵塞血管,引发严重疾病。所以航天员出舱前需要吸取纯氧将体内氮气排出,以排除隐患。

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由于没有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并判断其速度快慢,如无保险措施,很容易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所以太空行走需要采取保险措施——用安全带将航天员与航天器连接起来,防止航天员在太空中走失。

为了防止减压病,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之前还要进行吸氧排氮。生活在地球表面时,人体受到大气层的压力为一个大气压,人体在这样的压力下不仅生活正常,与外界气体交换也正常。但是,如果外界气压下降过大,人体组织内的气体因外界压力低往外逸出。氧气是人体需要的,逸到哪里都可以。但氮气往人体组织外逸出就会使人体产生皮肤发痒、关节与肌肉疼痛、咳嗽和胸闷等症状。这种从高压变成的低压所引发的病就是减压病。如果所设计的载人航天器乘员舱采用的是接近地面大气的压力制度,航天员进入航天器内时就不必进行吸氧排氮。如果所采用的是半个大气的压力制度(60%氮,40%氧)时,航天员在进入载人航天器之前,就得把体内多余的氮气排出,用氧气代替它。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的普通空气中生活时,人体中氧气只占21%左右,而氮气约占79%。

历史上太空行走成功与失败案例

著名成功案例

Q:太空行走“世界冠军”是谁

著名失败案例

气闸舱因素

1993年12月,航天飞机STS-61上的舱门出现关闭障碍,影响航天员的太空行走。

1996年11月,航天飞机STS-80上气闸舱的舱门也出现问题,由于舱门闩启动器被一颗松动的螺钉卡住,气闸舱门不能打开,航天员出不了舱。

舱外航天服因素

1982年11月,在航天飞机STS-5飞行中,一名航天员由于出舱航天服故障,太空行走被取消。

1984年4月,航天飞机STS-41C上的航天员遇到“尿污染问题”。这次太空行走的主要任务是维修卫星,但由于载人机动装置停靠位置不当,未能固定住需要维修的卫星,维修任务失败。

机动装置因素

人为因素

1985年4月,航天飞机STS-51D上的一名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出现人为失误,他不小心走过航天飞机的机翼,差一点儿不能返回座舱。

2007年8月15日,由于发现宇航服手套出现一个小漏洞(如右图),“奋进”号航天飞机一名机组成员当天被迫提前结束太空行走。

神七的太空行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2008年9月12日宣布,神舟七号飞船任务实施期间,飞行乘组中1名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航天员:将搭载3名,2人进入轨道舱,其中1名将太空行走。航天员已确定为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没有女航天员。

太空行走步骤

进入轨道舱(即气闸舱):

第27圈,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关闭返回舱舱门。

穿舱外航天服:

第28圈,两名航天员互相协助穿好航天服后吸氧排氮。

泄压开门:

先将轨道舱泄压,与飞船外真空状态一致,航天员合作打开舱门。

太空行走:

一名航天员穿国产舱外航天服出舱,另一名协助。

舱外活动:

航天员借舱外扶手等沿轨道舱外壁移动,到达后返回。

科学实验:

航天员放飞一颗小卫星,用立体相机近距离为神七拍照。还设备安装等操作。

返舱:

航天员回到轨道舱后,关闭舱门。

复压:

航天员进行舱外航天服漏检,检漏合格后,轨道舱开始复压。

脱舱外航天服:

大约第30圈,航天员脱掉舱外航天服。

神舟七号航天服

神舟七号航天服全面解析

航天员所穿的航天服按照功能可分为舱内用航天服和舱外用航天服。舱内航天服也称应急航天服,当载人航天器座舱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及时穿上它,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航天员一般在航天器上升、变轨、降落等易发生事故的阶段穿上舱内航天服,而在正常飞行中则不需要穿着。

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所穿的就是舱内用航天服。而由于神舟七号要实现太空行走,执行舱外任务的航天员所穿的舱内用航天服将接受更大的考验,所以在研制上需要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

舱外宇航服外层防护材料是其成型的关键所在,它应具备舱内服所不具备的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因为出舱的航天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

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航天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

隔热功能好散热能力强

为了应付极端变化的温度,大多数航天服都会用许多层纤维去隔热,并再用能够反射光的布料覆盖着最外层。在呼吸作用中,每个人都会产生热,因此每当宇航员在进行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不除去,皮肤便会产生大量汗水并覆盖着头盔,宇航员会因此严重地脱水。

航天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还有一件由一系列的尼龙及弹性人造纤维并由胶管交织成的“长内衣”。由航天服背部或经由管道从太空穿梭机中送出的冷水会流过这些胶管除去宇航员制造的过量的热。

功能全面的通讯传递系统

航天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宇航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

自主动力系统

它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太空穿梭机外能自由行走。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宇航服做的最好。他们的舱外宇航服有以气体推动的操纵杆装置,每当宇航员要向某方向移动时,相应位置便会喷出气体,使宇航员移动。这装置提供的最高速度为每秒三米。

输送养料排泄废物

航天员需要的食水被放在一个胶袋中。胶袋可容纳1.9公升的食水,由航天员嘴边的一条小管及饮管连接。胶袋有一个可放置壳类食物棒的长孔供正在进行太空漫步的宇航员进食。

每个人都会呼出二氧化碳,航天员也不例外。在航天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空气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被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摄氏度,航天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太空行走

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进行首次太空行走

首次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65年3月18日,英雄的列昂诺夫通过一个膨胀的气密舱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太空行走。人类进入太空飞行后,开始只在宇宙飞船、空间站或航天飞机的密封舱里生活。后来由地空间活动的需要,宇航员穿着宇宙服试验到舱外活动。列昂诺夫开创了地球人类太空行走的先例。列昂诺夫穿着一种新型宇宙服,内衣是由通心粉状的管子盘成的,管子总长100米。管内流过的冷水能吸去航天员身上散发的热量,并排放到宇宙空间去。在这种内衣外再罩上一层一层外套,套上同样多层的手套,穿上金属网眼靴子,戴上增强树脂盔帽,就能保证到密封舱外安全活动了在首次太空行走的最后阶段,列昂诺夫费在返回太空船时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最后他不得不放出航天服中的气体才得以费力地进入太空船。此后,列昂诺夫又担任了“阿波罗-联盟”任务苏联方面的指令长。

: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太空行走

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莱斯。1984年2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系安全索离开航天飞机实现在太空行走,成为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美国宇航局测试“载人机动装置”(MannedManeuveringUni)。通过载人机动装置,宇航员得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虽然这种装置仅仅在三个太空飞船上使用过,但这一标志性照片是最著名的太空行走照片之一。

美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怀特

首位太空行走的美国人: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苏联人列昂诺夫完成历史性的太空行走三个月后,即1965年6月3日,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一壮举。在怀特的太空行走任务中,他还带有一个特别的太空手套。该手套漂浮于太空舱外,用于搜捞某些有趣的太空碎片。怀特认为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就是被命令返回太空舱的那一刻。怀特1930年11月14日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1962年被选拔为美国宇航局第二批宇航员。1965年他参加了双子星座4号的飞行,完成了美国首次太空行走。此后,他被选为双子星座7号的替补指令长,但没有参加飞行。1967年,他被指定了阿波罗飞船首次飞行的宇航员。但在1967年1月27日的一次地面飞船封闭训练时,阿罗波飞船内部起火,怀特不幸牺牲,年仅36岁。

美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莎丽文

首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女性宇航员凯瑟琳-莎丽文。1984年10月,凯瑟琳-莎丽文将音乐磁带和随身听带入了太空。当被起在太空飞行时听何音乐时,莎丽文回答:“经典音乐和打击乐。当你在太空舱中漂浮状态下准备入睡时,不要指望任何抒情歌曲能够有效果。”莎丽文还认为,太空电影《IMAX蓝色星球》中的音乐最能让她找回太空行走的感觉。

5回复: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五次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维修“哈勃”望远镜

“哈勃”维修任务中的太空行走:美国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也许,在所有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斯托里-马斯格雷夫是最具个性的一位。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太空任务,他愿意头下脚上地像蝙蝠一样倒挂睡觉。他兴趣广泛,拥有六个学位,如医学、数学以及文学等。作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宇航员之一,马斯格雷夫于1993年完成了首次“哈勃”首次维修任务五次太空行走中的三次。他将这种太空行走形象地比喻为“太空芭蕾”。实际上,“哈勃”维修任务中的太空行走最能体现太空动作的奇妙之处。300多种不同的维修工具和巨型器械,虽然都处于一种无重力状态,但仍然还有一些惯性。在最后一次飞行中,马斯格雷夫一直呆在飞行甲板上,竟然还站立起来并面朝前窗而不系任何安全带。在执行了6次太空飞行任务后,马斯格雷夫最终离开了美国宇航局。

第六次太空行走

经历三年多的准备工作,肩负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任务的神舟七号(神七)飞船,25日晚9点10分由长征二号F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27日下午4点40分,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漫游;晚上7点24分装置在神七飞船的伴飞卫星成功释放;28日傍晚5点37分,神七安全返回地面。

炭疽病tànjūbìng

炭疽病-诊断

患者的职业、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对本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皮肤炭疽具一定特征性,一般不难作出诊断。有关工厂工人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尤其当症状与体征不相称时应提高警惕,需想到肺炭疽的可能。确诊有赖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血、脑脊液等的涂片检查和培养。涂片检查最简便,如找到典型而具荚膜的大杆菌,则诊断即可基本成立。荧光抗体染色、串珠湿片检查、特异噬菌体试验、动物接种等可进一步确立诊断。

炭疽病-治疗(一)一般及对症治疗本病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患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日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G的掩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潘生丁等。

(二)局部治疗对皮肤局部病灶除取标本作诊断外,切忌挤压,也不宜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而发生败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敷以四环素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

(三)病原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对皮肤炭疽,成人每日160~320万u,分次肌注,疗程7~10日。对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及败血症型炭疽,每日剂量应增至1000万~2000万u,作静脉滴注,并同时合用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疗程需延长至2~3周以上。

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每日成人剂量2g,4次分服。强力霉素也有效,成人每日200mg~300mg;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红霉素成人每日1.5g,疗程同上。

抗炭疽血清治疗目前已少用。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患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第1日100ml,第2~3日各30~50ml,应用前需作皮试。

炭疽病-病原学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s)系一需氧或兼性厌氧、无鞭毛的粗大杆菌,长4~8μm,宽1~1.5μm;菌体两端平削呈竹节状长链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在人体内有荚膜形成并具较强致病性,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炭疽杆菌生活力强,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炭疽杆菌繁殖体于56℃2小时、75℃1分钟即可被杀灭。常用浓度的消毒剂也能迅速杀灭。在体外不适宜的环境下可形成卵圆形的芽胞。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自然条件或在腌渍的肉中能长期生存。在皮毛上能存活数年。经直接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140℃热3小时、110℃高压蒸气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15分钟、新配石炭酸溶液(5%)和20%漂白粉溶液数日以上,才能将芽胞杀灭。炭疽杆菌的抗原组成有荚膜抗原、菌体抗原、保护性抗原及芽胞抗原四种。荚膜抗原是一种多肽,能抑制调理作用,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也能抗吞噬;菌体抗原虽无毒性,但具种特异性;保护性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芽胞抗原有免疫原性及血清学诊断价值。

炭疽杆菌繁殖体能分泌炭疽毒素,此毒素由第Ⅰ因子(水肿因子,EF)、第Ⅱ因子(保护性抗原,PA)及第Ⅲ因子(致死因子,LF)所组成的复合多聚体。3种成分个别注入动物体内均无毒性,但保护性抗原加水肿因子或致死因子则可分别引起水肿、坏死或动物死亡。

炭疽病-发病机理

当一定数量的芽胞进入皮肤破裂处,吞入胃肠道或吸入呼吸道,加上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借其荚膜的保护,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导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坯煞费苦心和严重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及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循环进行全身播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经纤维发生变性,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如人体健康,而进入体内的芽胞量少或毒力低,则可以不发病或出现隐性感染。炭疽杆菌的致病主要与其毒素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关。炭疽毒素可直接损伤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加之急性感染时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增加,从而使小血管扩张,加重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灌注量;又由于毒素损伤血管内膜,激活内凝血系统及释放组织凝血活酶物质,血液呈高凝状态,故DIC和感染性休克在炭疽中均较常见。此外,炭疽杆菌本身可堵塞毛细血管,使组织缺氧缺血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

炭疽病-病理改变

炭疽的主要病理为各脏器、组织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水肿。皮肤炭疽局部呈痈样病灶,四周为凝固性坏死区,皮肤组织呈急性浆液性出血性炎症,间质水肿显著。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因毒素作用而降低,故局部疼痛不著。肺炭疽呈现出血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及梗死区,纵隔高度胶冻样水肿,支气管及纵隔淋巴结高度肿大,并有出血性浸润,胸膜及心包亦可累及。肠炭疽的病变主要分布于小肠,肠壁呈局限性痈样病灶及弥漫性出血性浸润,病变周围肠壁有高度水肿及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内有浆液性血性渗出液,内有大量致病菌。脑膜受累时,硬脑膜和软脑膜均极度充血、水肿,蛛网膜下腔除广泛出血外,并有大量菌体和炎症细胞浸润。有败血症时,全身其他组织及脏器均有广泛出血性浸润、水肿及坏死,并有肝、肾浊肿及脾肿大。

炭疽病-流行病学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

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解放后由于卫生防疫工作的积极开展,本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

(一)传染源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病后免疫力持久与否尚无定论,有再感染的例子。全年均有发病,7~9月为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

炭疽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1~5日,最短仅12小时,最长12日。临床可分以下五型。

(一)皮肤炭疽最为多见,约占95%,可分炭疽痈和恶性水肿两型。炭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丘疹或斑疹,第2日顶部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第3~4日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水疱坏死破裂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为炭疽痈。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肿区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著、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疤。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等。

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现大块状水肿,累及部位大多为组织疏松的眼睑、颈、大腿等,患处肿胀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若治疗贻误,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如病原菌进入血液,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

(二)肺炭疽大多为原发性,由吸入炭疽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多急骤,但一般先有2~4日的感冒样症状,且在缓解后再突然起病,呈双相型。临床表现为寒、胸痛等,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肺部仅闻及散在的细湿罗音,或有脑膜炎体征,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常不成比例。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与抢救,则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肠炭疽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12~18小时,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

(四)脑膜型炭疽大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偶见。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明显脑膜刺激征。病情凶险,发展特别迅速,患者可于起病2~4日内死亡。脑脊液大多呈血性。

(五)败血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

炭疽病-辅助检查(一)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一般在1万~2万/mm3,少数可高达6万~8万/mm3,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高。

(二)涂片检查取水疱内容物、病灶渗出物、分泌物、痰液、呕吐物、粪便、血液及脑脊液等作涂片,先加1∶1000升汞固定,以破坏芽胞,染色后可发现有荚膜的典型竹节状大杆菌。

(三)培养检材应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普通琼脂平板、碳酸氢钠平板。血标本应事先增菌培养。检材明显污染者可先加热65℃30分钟以消灭杂菌,并于肉汤内增菌4小时后接种于平板。如见可疑菌落,则根据生物学特征及动物试验进行鉴定。

(四)动物接种取患者的分泌物、组织液或所获得的纯培养物接种于小白鼠或豚鼠等动物的皮下组织,如注射局部处于24h出现典型水肿、出血者为阳性反应,动物大多于36~48小时内死亡,在动物内脏和血液中有大量具有荚膜的炭疽杆菌存在。分离出的可疑炭疽杆菌应用鉴定试验。

(五)鉴定试验用以区别炭疽杆菌与各种类炭疽杆菌(枯草杆菌、蜡样杆菌、蕈状杆菌、嗜热杆菌等),主要有串珠湿片法、特异性荧光抗体(抗菌体、抗荚膜、抗芽胞、抗噬菌体等)染色法,W噬菌体裂解试验、碳酸氢钠琼脂平板CO2培养法、青霉素G抑制试验、动物致病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动力试验、溶血试验、水杨酸苷发酵试验等。

上述各种检查宜在有专门防护的实验室内进行。

(六)免疫学试验有间接血凝法,ELISA法、酶标-SPA法、荧光免疫法等,用以检测血清中的各种抗体,特别是荚膜抗体及血清抗毒性抗体,一般供追溯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之用。Ascoli沉淀试验主要用以检验动物脏器、皮、毛等是否染菌,但本法常出现假阳性,对其结果判断应慎重。

炭疽病-鉴别诊断

皮肤炭疽须与痈、蜂窝织炎、恙虫病的焦痂、兔热病的溃疡等相鉴别。肺炭疽需与各种肺炎、肺鼠疫相鉴别。肠炭疽需与急性菌痢及急腹症。脑膜炎型和败血症型炭疽应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败血症相鉴别。

炭疽病-预防(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相隔5日)为止。严格隔离病畜,不用其乳类。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应焚毁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

(二)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封锁疫区。对病人的衣服、用具、废敷料、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采取煮沸、漂白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措施。用Ascoli沉淀试验检验皮毛、骨粉等样品,对染菌及可疑染菌者应予严格消毒。畜产品加工厂须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设施,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

(三)保护易感者

1.加强卫生宣教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受伤,如有皮肤破损,立即涂搽3%~5%碘酒,以免感染。

2.健畜和病畜宜分开放牧,对接触病畜的畜群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

3.对从事畜牧业、畜产品收购、加工、屠宰业等工作人员和疫区人群,每年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1次。目前采用皮上划痕法,每次用菌苗0.1ml,滴于上臂外侧皮肤,划一“井”字即可。四联菌苗(炭疽杆菌、土拉杆菌、鼠疫杆菌和布氏杆菌)也已证明有效。

国外采用保护性抗原作预防接种,第一年肌注3次,各相隔3周,6个月后接种第4次,继每年加强注射1次,每次均为0.5ml。密切接触者应留验8日,必要时早期应用青霉素、四环素等,对疑似患者可采取同一措施。

炭疽病-预后

本病的预后视临床类型、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而不同。皮肤炭疽的病死率已降低为1%左右,但位于颈部、面部、并发败血症或属于恶性水肿型的皮肤炭疽预后较差。肠炭疽的急腹症型、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而又较难及早确诊,故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患者常于发病后数日内死亡。

炭疽病-生物战争

要培养出的炭疽芽孢仅需少量的简单器材,以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微生物学知识即可,但要制作成粒子状悬浮颗粒,需要更精密的训练和进阶的仪器。膨润土是少数几种可以减少芽孢颗粒之间静电力吸引的物质,因此也会使其更易于悬浮飘散。炭疽致死率高,因此炭疽芽孢曾多次被用作生物战争的武器,最早可溯源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运用130公斤的炭疽杆菌,在中国透过731部队进行人体试验。

1942年,英国和美国曾藉实验之名义,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Gruinard岛使用炭疽研发生物武器,造成4公顷土地之污染。1978年,罗德西亚政府曾于黑人国家主义者对战时使用炭疽在牛和人身上。

1990年,伊拉克于波斯湾战争威胁使用此项细菌武器,并附加在炸弹、飞弹等武器中。

1993年,日本国内真理教人士,亦曾利用炭疽制造恐怖事件,虽未成功,却引发全日本的恐慌。事实上有十余个国家军事工厂都拥有这种病菌,仰赖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此项生物武器得以改良战争效果,前苏联甚至制造出多重抗药性的菌种,以及毒性更强大的变异品系。

生物恐怖主义者,曾于2001年透过邮件,寄送高品质的炭疽芽孢粉末到美国,这些事件还诱发多起类似的恶作剧,后续有高中生进行科学实验,发现加热至华氏400度以上(也就是摄氏200度以上),5分钟以上即可破坏普通信封中的炭疽芽孢。

拼音:tánxiāngkē

檀香科Santalaceae

檀香目(Santales)的一科,约36属,400多种,半寄生灌木、草本或乔木,多数是根寄生,也有茎寄生,产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叶含少量叶绿素,能制造食物,有几属叶退化呈鳞片状,互生,不分裂。但所有种类都具有吸器,伸入寄主体内以获得水分和养分。花小而不明显,两性或单性;通常单生,也有簇生于叶腋或成小穗状者。果为坚果状,色泽鲜豔,具一颗种子。白檀(Santalumalbum)是本科唯一重要的经济植物,用制香料和家具。本科其他熟知的种有蟾蜍麻(在北美指假柳穿鱼属〔Comandra〕,在欧洲指百蕊草属〔Thesium〕)及北美的水牛果(Pyrulariapubera,即短柔毛檀梨)。

草本或灌木,稀小乔木,常为寄生或半寄生,稀重寄生植物。单叶,互生或对生,有时退化呈鳞片状,无托叶。苞片多少与花梗贴生,小苞片单生或成对,通常离生或与苞片连生呈总苞状。约30属,4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我国产8属,35种、6变种,各省区皆产。

唐老鸭男人-简介

唐老鸭男人,是指具备唐老鸭的乐观、踏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等性格特征的男人。唐老鸭男人是潜力股,是典型的好男人,深受聪明女人的欢迎。

优点

男人忠诚

无论对于事业还是妻子,都非常认真。特别忠诚于家庭,他不会以牺牲家庭为代价去奔事业。他知道事业和妻子同等重要,他可能会比同龄人的成功来得晚一些,但是事业发展非常平稳。

稳重

唐老鸭男人不怕失败,不骗人、没坏心眼、乐观豁达,人脉积累得比较好,周围人愿意和他合作,使得他有机会成功。这些男人不仅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在事业上也的确有希望,尤其是在中年以后,随着他们的思想和处世方式日臻成熟,相当一部分人事业平稳上升,生活质量也比较好,不再像年轻时猛打猛冲、头破血流,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有人帮他,他不会一夜暴富,但破产的机会也比较小。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生活中非常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在中年以后,生活质量并不差,社会地位并不低,因为他们忠诚于家庭,得到妻子非常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不担心“后院着火”。

体贴

对妻子非常体贴,不会随意把生活和事业的不如意撒到妻子身上。在两性生活中,非常尊重妻子的意见,心甘情愿做妻子的“仆人”。即便妻子奚落他,他也不顶嘴;他对妻子没有丝毫戒心,对妻子永远是乐呵呵的样子。

本内容来自:查字典(www.chazidian.con),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糖水桔子tángshuǐjúzǐ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1)按果实横径每隔10毫米分成一级。(2)按品种及大小分别于95~100℃水中烫煮25~45秒钟,以外皮及桔络易剥离而不影响桔肉为准。

2.酸处理:按不同品种及大小片分别用浓度0.15~0.2%的盐酸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桔片与酸液之比为1∶1.3。

3.碱处理:用浓度0.05%的氢氧化钠液温度28~30℃处理3~6分钟,以去囊衣适度为准。

4.漂洗:桔片经清水漂洗2小时。

5.剪心去核:用弧形剪心刀剪去心并去核。按片形分大中小经灯光查核。

6.洗涤:流动水淘洗一次。

7.分选:片型完整,剪心口整齐,核去净,无桔络。同罐中片型大小、色泽大致均匀。

8.装罐:罐号8113,净重567克,果肉380~400克,糖水167~187克。

9.排气及密封:抽气密封:350~400毫米汞柱。

10.杀菌及冷却:净重567克杀菌式(抽气):5′~14′~15′/100℃(水)冷却。

秃杉-介绍

秃杉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属常绿大乔木,树形高大挺拔,主干通直圆满,材质优良,出材率高,用途广,是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抗雪压冰挂能力强,树形优美。最早是1904年在台湾中部中央山脉乌松坑海拔2000米处被发现的。只生长在缅甸以及中国台湾、湖北、贵州和云南。为中国的一类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约40米,胸径达2米,树皮淡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长条形,树冠成锥形,大枝平展或下垂,小枝下垂,大树之叶棱状钻形,排列紧密,长2—5毫米,两侧宽1—1.5毫米,直或上端微弯,先端尖或钝,幼树及萌芽枝之叶钻形,两侧扁平,直伸或稍向内弯曲,先端锐尖。球花单性同株,雄球花2—7个蔟生于小枝顶端,雌球花单生于枝顶,无苞鳞。球果圆柱形或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约1厘米,熟时褐色,种鳞12—39枚,中部种鳞宽倒三角形,长约7毫米,每发育种鳞具2位种子,种子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两侧边缘具翅,种子连翅长4—7毫米,宽3—4毫米。

生态习性

台湾杉的分布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凉,雨量充沛、雨日及云雾较多,光照较少,相对湿度较大。据雷公山气候资料,年均温14.3℃,7月份均温23.5℃,1月份均温3.6℃,大于等于10℃有效积温4110℃,≥10℃天数197天,凝冻约20天,年降雨量为1400毫米以上,雨量集中在4—9月,10—3较少约300毫米。

台湾杉的主要分布区雷公山地质构造为江南古陆雪峰台凸,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由于雷公山台块上升,流水侵蚀,深切割的沟谷纵横交错,形成以高中山、中山为主,低山局部出现的地貌特征,基岩为前震旦纪板溪群变质岩系,以浅变质岩为主。土壤为山地黄壤类,酸性,PH值4.0—5.3,质地为壤土,土层较深厚。台湾杉寿命长,生长迅速,主干发达,浅根性,侧根和须根发达,多集中于80厘米的土层中,幼树稍耐荫,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也比较迅速,种子萌发率良好,为扩大其资源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布范围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由于第四纪冰期影响,现仅存于云南、湖北、贵州、台湾及缅甸北部局部地区。

台湾杉是中国特有树种,著名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远在古新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现主要残存于中国云南西部怒江流域的贡山、澜沧江流域的兰坪、湖北南部的利川、毛坎,台湾中央山脉、阿里山、玉山及太平山,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缅甸北部亦有少量残存。在贵州东南部的雷公山为主要产地。

贵州省的台湾杉主产东南部雷公山一带,集中分布于雷山县的格斗村、方祥村、剑河县的昂英村、昂宿村、桥水村、榕江县的丹江村等,台江县交包、交密、巫中,剑河县南哨、白道,榕江县两旺、乐里、本里,丹寨牛角山、加配等有小片零星分布。

繁殖技术

1.采种

秃杉球果于10—12月成熟。趁球果鳞片未张开时采下,放置通风干燥处阴干,待果鳞开裂,用棍棒轻击球果,种子即脱出。种子宜用布袋装置,放于阴凉通风处干燥保存。勿使曝晒,勿使受潮发霉。种子发芽力可以保持一年左右,千粒重1.53克。

2.育苗

播种后20—30天出苗。播种苗床用砂壤土,平床。播种前用福尔马林消毒土壤,7.天后播种。采用条播,每隔15厘米播一行,播种沟深o.5厘米,播后用沙、炭灰或火土薄薄覆盖。再用稻草覆盖苗床,上面再搭荫棚。防止幼苗曝晒。播种量每平方米2克。场圃出苗率20%。

3.扦插育苗

4.容器育苗

将苗床内5—10厘米的实生苗或扦插苗,移入容器内,培育壮苗,容器可用花盆、塑料袋、竹箩或其它材料做成。容器内盛营养土。营养土配制;用60%的红土、20%炭灰、10%的沙,另加10%的有机肥(厩肥,油枯等),无机肥(氮、磷、钾),拌和均匀,并经消毒处理后装进容器。将苗木移入培养,当苗木生长达到50厘米左右,即可上山定植。

植物价值

秃杉为中国乡土树种,原产于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流域及湖北西部利川、贵州东南部雷公山一带,星散分布或成林,多与针叶树、阔叶树混生。秃杉边材淡红黄色,心材淡紫褐色,质轻软,结构细密,纹理直,易加工,是建筑、家具的优良用材。秃杉高大挺拔,侧枝轮生平展,小枝下垂,四季常青,挺拔如雪松、而又透出几分秀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林科院曾组织进行过秃杉异地保存试验研究,淮河流域的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众多引种点中最北端的一个,研究人员在此采用营养钵育苗,营造有小片片林。现在鸡公山秃杉大田育苗繁育也取得成功。据育苗造林生长观察,每亩用种量3至5斤,产苗4万株,一年生苗高平均达15厘米,最高达27厘米,二年生苗平均在40至50厘米之间,造林苗年高生长量平均为1.1米,与当地杉木生长量持平,生长状况良好。另外秃杉为第三纪孑遗植物,是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植物,大量繁育栽培也是濒危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进行和社会对秃杉这个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进一步认识,它有望成为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中的后起之秀。

物种保护

为中国台湾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心材紫红褐色,边材深黄褐色带红,纹理直,结构细、均匀。可供建筑、桥梁、电杆、舟车、家具、板材及造纸原料等用材。也是台湾的主要造林树种。台湾杉为优良珍贵用材树种,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并且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区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造林技术

采种

经贵州省秃杉种源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省雷山种源具有生长快、抗性强、适应性广之特点,可在贵州省1200m以下地区大力推广造林。提倡用1年生实生壮苗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秃杉结实年龄60_70生,种子于10_11月份成熟,球果变为浅褐色时采摘为宜。采下的球果摊晒数日,反复筛出种子,再将种子晒干,便可用布袋等干藏。一般均在第二年早春播种,种子不耐贮藏,隔年播种发芽率即大大下降。育苗方法与杉木相似。

造林

1、林地选择:秃杉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均可生长。在粗骨土、石砾土都能生长,但忌土壤积水,干燥多石土薄的阳坡、山脊不宜造林。

2、整地方式:块状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30厘米。

3、造林密度:以2米×2米株行距为宜。

5、造林技术:一是起苗根系要完整,适当深栽;二是提倡与杉木混交造林。

养护管理

1、苗木抚育:造林后头3年松土培苗,铲除杂草每年5、6月和8、9月各1次。秃杉自然整枝较好,可不必修枝。

2、间伐期:秃杉主要培育中大径材,间伐宜在15年左右进行,间伐强度视立地条件情况而定,立地好的主伐株数为80~100株/亩,立地一般的为120株/亩左右。

3、主伐期:依市场需要而定,一般为30~40年左右。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为猝倒病,用敌克松500~800倍液,苏农6401可湿性剂800~1000倍,每隔10天左右施用1次,可抑制病害发生,也可用8:2草木灰石灰粉撒施。

THE END
1.SC知识GB与GB/T的区别和联系SC知识SC查询1、GB与GB/T的区别 首先,是代号的区别: 强制性标准的代号是GB,含有强制性条文及推荐性条文。推荐性标准的代号是GB/T,“T”是推荐的意思,只有参考意义。 其次,定义的区别: 强制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http://sc.foodmate.net/show-4083.html
2.天津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天立牌保健醋.PDF文档全文预览天津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天立牌保健醋.PDF,天津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16A1468S-2018 天立牌保健醋 2018 年11 月13 日发布 2018 年11 月13 日实施 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16A1468S-201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212/7004054021002006.shtm
3.调香白酒食品类标准标准翻译库编号T/HSPAQ 0001-2022原文语种中文 译文语种英文原文格式PDF 译文格式WORD中文字符数详询客服 翻译费用详询客服是否含税是 是否开票是发票类型增值税发票 交付时间详询客服交付方式电子版(邮箱Email) 质量保证 多年的行业术语积累 凭借二十余年食品、化工、医疗等领域的翻译积累,传实标准翻译已累计完成数千万字,服务商...http://www.trans1.cn/translation/show.php?itemid=100747
1.食品营养标签问题分析的五个核心问题标示值实测值食品添加剂预包...核心提示:关于食品营养标签,一些食品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很容易出现错误,也一直是职业索赔人关注的一个重点,这个现象与这些企业自身缺乏专业的指导有关,而有些监管人员也并没有深入的研究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对于投诉举报理解得似是而非,笔者结合该标准规定,对实际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解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PKR7NB0514EAHV.html
2.解读产品标准号以Q开头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执行标准的多样化 关于执行标准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分为几个大类,包括国家标准(GB,GB/T)、行业标准(QG等)、地方标准(DB)、团体标准(T)以及企业标准(Q)。在这里,Q开头的标准代表的是企业标准,虽然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但企业标准的有效性仍然依赖于备案。换句话说,只有经过备案的企业标准才具有法律意义,未备...https://www.9200.cn/138202.html
3....它们的执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以GB开头)行业标准(以LS开头)和...高筋、中筋、低筋面粉标准详解 面粉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三种类型。它们的执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以GB开头)、行业标准(以LS开头)和企业标准(以Q开头)。 小麦粉:小麦粉也叫小麦面粉,是通过将小麦碾磨制粉得到的。部分或全部去除麸皮和胚后,用于制作各种面制食品。最新的国家标准是GB/T 1355...https://www.yoojia.com/article/5013084544658601093.html
4.Marketup营销自动化:食用油企业营销成功案例,食用油标准代号q和gb...食用油的如何选择,直接给答案:购买食用油时,先看标准号,再看生产工艺,其次看质量等级。 一、食用油执行标准 国家推荐性标准GB/T(T是推荐)、强制性标准GB/Q(Q是强制)、指导性标准GB/Z(Z是指导性)、企业标准Q/开头(严于国家标准) 食用油的种类很多,有玉米、菜籽、葵籽、大豆、花生、橄榄油等。一般情况,执...https://blog.marketup.cn/marketupblog/yxzx/13303.html
5.茶叶标准号:GB/T31751,包括GB/T22111GBT31751Q/WYYF0001S和GB...普洱茶标准 GB T22111-2008 是指普洱茶的进行生产、加工和品质须要的现场标准该标准的类型有效期与其他标准一样一般为5年。有效期过后需要实行修订或重新发布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GB T22111-2008 对普洱茶的部门品质须要涵外观品质、化学成分、风味指标等方面的需求旨在保证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优质、安全的普洱茶...https://www.jiceng.org/post/puercha/1860317.html
6.高油酸是什么意思食用油如何选择食用油的如何选择,直接给答案:购买食用油时,先看标准号,再看生产工艺,其次看质量等级。 一、食用油执行标准 国家推荐性标准GB/T(T是推荐)、强制性标准GB/Q(Q是强制)、指导性标准GB/Z(Z是指导性)、企业标准Q/开头(严于国家标准) 食用油的种类很多,有玉米、菜籽、葵籽、大豆、花生、橄榄油等。一般情况,执...https://www.jubalyjx.cn/news/1030.html
7.行业标准或国标中QB与QB/T;GB与GB/T的区别?食问实答同一个标准号,只能有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之一,不能同时存在两种 https://ask.21food.cn/question/detail142380.html
8.油讯比如QB/T 5284-2018就是一个归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工部在部委改革后并入的部门)行业推荐标准,即《冷冻食品术语与分类》;而NY/T 3168-2017 是农业部的行业推荐标准《茶叶良好农业规范》。 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制定的,以“DB”作为代号开头。在过去,各地的地方标准比较散乱,代号也不统一。2019年国家卫健...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22/09/09_8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