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之后,猪场为了保温通常都会把猪舍密封起来,若不加强被动通风就会导致猪舍中包括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以及二氧化碳、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研究发现猪舍中的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会导致猪群发病率升高、死亡率升高、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
一、国家标准《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T17824.3-2008规定保育猪舍的适宜温度是20~25℃。低温对猪生产性能影响的一切后果都与湿度有关。保育猪舍、哺乳猪舍要求氨气含量不超过20mg/m3,硫化氢的含量不超过8mg/m3,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300mg/m3,其他阶段要求猪舍氨气含量不超过25mg/m3;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mg/m3,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不超过1500mg/m3。
1)氨气
氨气属于猪舍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之一,主要是由含有氮元素的猪粪便、尿液以及浪费的饲料分解而形成的。研究发现,当猪舍中氨气的浓度达到38mg/m3的时候就会对猪群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猪群的增重明显变缓。当猪舍内氨气浓度达到70-110mg/m3的时候,就会导致猪群打喷嚏,甚至造成肝损伤和心肌损伤。
2)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属于猪舍内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猪粪尿、猪饲料等含硫有机物分解产生的,其次猪粪中细菌厌氧发酵硫酸盐也会产生硫化氢气体。研究发现,当猪舍内硫化氢浓度达到70-150mg/m3的时候,就会引起人类的轻度中毒,而浓度超过700mg/m3的时候,就会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猪舍中硫化氢气体同样会导致猪群中毒,严重时也会导致猪群的死亡。
3)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猪群的损伤相对氨气和硫化氢比较轻,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会引起猪群机体氧气供应不足,影响猪群的健康生长,严重时也会导致猪群的窒息死亡;猪舍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影响到猪群的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类似于人类的一氧化碳中毒,严重时也会导致猪群的大面积死亡。
三、猪场如何保证空气质量?
因为不同阶段的猪群在不同季节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不同的,比如保育猪和育肥猪的氨气排放量就要高于母猪,而且夏季氨气的排放量高于冬季。这就要求猪场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阶段的猪群制定相应的通风方案。目前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猪场日常管理、控制饲养密度、通风、加强粪便处理、做好饲料优化等方面进行。
1)通风
通风可为猪舍补充新鲜空气替代混浊空气,通过稀释的方式来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也是改善空气质量最直接的方法。目前多数猪场采用的通风都是纵向通风或者横向通风,但是因为这两种通风方式都需要大量的气体流动,冬季使用很容易导致猪舍内的温度下降,进而引起流行性感冒等病。目前公认比较好的通风方式为垂直置换通风技术,可以在较低空气流速的情况下完成空气替换。
2)做好饲料优化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中氮的消化利用率,从而降低猪粪便中氨的含量,也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沸石等除臭剂,使用合成氨基酸替代部分粗蛋白质等方法,以减少猪粪中氮元素的含量,已达到减少空气中氨气的含量的目的。
3)加强粪便处理
”加强通风,保证空气质量“被认为是猪场防控呼吸道疾病最有效、最经济实惠的防控方法,而且不存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不存在停药后反弹问题。希望养猪朋友可以重视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冬季可以用最少的用药成本养出更好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