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羟基使动物源胶原蛋白的具有保湿、修复力,促愈合;酪氨酸残基和酪氨酸酶结合,防止酪氨酸转化为多巴醌,抑黑色素;天然亲水基团、保湿因子,维持角质层水分;加强血小板凝聚、黏附,开启内源性凝血途径,利于止血愈合;敷料的微酸环境抑菌、改善皮脂腺分泌排泄、软化角质层。
玻尿酸
锁水、保湿、润滑
形成致密分子层,防止细菌感染;组织受损初期,HA同纤维蛋白结合,构成细胞间基质框架,调节成纤维细胞增值、颗粒组织形成;加快上皮细胞的迁移速度,促进巨噬细胞的调集;传运某些蛋白质、多肽如生长因子至创伤部位。
壳聚糖
抑菌、止血
破坏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壳聚糖直接进入细胞产生絮凝作用;表面的正电荷与红细胞的胞壁酸结合,血块凝集,分子结构使血凝块更坚固。
富勒烯
抗皱、美白、预防衰老
亲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极强,预防肌肤衰亡。
抗菌肽
抑菌
通过静电作用吸附聚集在细菌表面,疏水端插入细菌磷脂双分子层中,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而死亡。
类别
品牌
产品
单片价格
医用敷料
敷尔佳
透明质酸医用修复(白膜)
25.2元
透明质酸医用修复(黑膜)
33.8元
创福康
胶原蛋白医用敷料-三类
37.6元
胶原蛋白医用敷料-二类
35.6元
可复美
类人胶原蛋白敷料
贝泰妮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
41.3元
荣晟
医用冷敷贴
7.8元
芙芙
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29.9元
芙清
医用促愈功能性敷料
27.6元
海外品牌
欧莱雅
玻尿酸补水保湿面膜(即“安瓶面膜”)
26.5元
理肤泉
B5多效保湿修复面膜
33元
SK-II
补水面膜保湿修护贴片(即“前男友面膜”)
123.3元
蒂佳婷
补水保湿急救海藻面膜(即“蓝丸面膜”)
29元
国产品牌
创尔美
胶原多效修护面膜
多效补水面膜
12.4元
可丽金
类人胶原蛋白健肤修护面膜
50.2元
珀莱雅
神经酰胺面膜
4.95元
玉泽
积雪草安心修护面膜
23元
医疗器械类别
风险程度
管理措施
申请方法
检查资料
第一类
低度风险
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产品检验报告可以自检报告;临床评价资料不包括临床试验报告,可以是通过文献、同类产品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
第二类
中度风险
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产品检验报告应当是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应当包括临床试验报告
第三类
较高风险
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一级
二级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管理类别
温热(冷)治疗设备/器具
03物理降温设备
通常由降温物质和各种形式的外套及固定器具组成。降温物质不应含有发挥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作用的成分
用于人体物理退热、体表面特定部位的降温。仅用于闭合性软组织
医用冷敷贴、医用降温贴、医用退热贴、医用冰袋、医用冰垫、医用冷敷眼罩、冷敷凝胶
Ⅰ
创面敷料
01创面敷贴
通常由涂胶基材、吸收性敷垫和可剥离的保护层组成。其中吸收性敷垫一般采用棉纤维、无纺布等可吸收渗出液的材料制成。吸收性敷垫可单独使用,用绷带或胶带等进行固定。所含成分不可被人体吸收。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
用于非慢性创面(如浅表性创面、手术后缝合创面、机械创伤、小创口、擦伤、切割伤创面、穿刺器械的穿刺部位、I度或浅II度的烧烫伤创面、婴儿肚脐口创口、激光/光子/果酸换肤/微整形术后创面)的护理,为创面愈合提供微环境。也可用于对穿刺器械(如导管)的穿刺部位的护理并固定穿刺器械
创面敷贴、透明固定敷贴、透气敷贴、弹性敷贴、防水敷贴、打孔膜敷贴、指尖敷贴、指关节敷贴、脐带敷贴、眼部创面敷贴、无菌敷贴、伤口敷贴、创口敷贴、无菌粘贴敷料、医用敷垫等
Ⅱ
08液体、膏状敷料
通常为溶液或软膏(不包括凝胶)。所含成分不具有药理学作用。无菌提供
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护理
无菌液体敷料、无菌喷剂敷料、无菌伤口护理软膏、无菌液体伤口敷料
Ⅲ
通常为溶液或软膏(不包括凝胶)。所含成分不具有药理学作用、不可被人体吸收。无菌提供
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通常为溶液或软膏(不包括凝胶)。所含成分不具有药理学作用。所含成分不可被人体吸收。非无菌提供
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液体敷料、喷剂敷料、伤口护理软膏、液体伤口敷料
10生物敷料
主要成分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胶原蛋白。通过覆盖在创面上,物理屏障创面。不含活细胞。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
用于烧烫伤及创伤、皮肤缺损及所致深层创面(采用手术及非手术医治时)覆盖创面
生物敷料、猪皮生物敷料、无菌生物护创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14胶原贴敷料
通常由胶原蛋白原液(含胶原蛋白、去离子水、甘油、医用防腐剂)和无纺布组成。所含成分不具有药理学作用
用于提供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术后创面的愈合环境
胶原贴敷料
工厂环境
成分
械字号产品
工厂环境要求高,须严格按照国家医疗器械标准生产,工厂必须通过医疗器械体系认证,生产车间必须达到医用级别万级净化车间,且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第三方生产环境检测报告》的监督
械字号产品成分和效果上不允许添加任何激素、抗生素、重金属及其他易引起皮肤反应的化学制剂
妆字号产品
妆字号生产需要化妆品厂资质和备案,妆字号生产加工要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标准进行生产,没有太高的医药制备条件要求,生产环境要求干净整洁,符合卫生管理条例即可
妆字号产品的药用和治疗效果较低,且妆字号护肤品在允许范围内可以添加:酒精、香精、防腐剂、色素荧光剂等添加剂
品牌名
可孚
生产企业
三联药业
创尔生物
运美达生物
巨子生物
品牌背景
委托三联药业生产,三联药业为国内知名药企
传统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品牌,是前几品牌中唯一拥有Ⅲ类注册证的企业
均为委托加工生产,委托方——可孚医疗属于国内知名的家用医疗产品生产企业
传统医用皮肤修复敷料品牌
发展特征
“医美面膜”概念的市场教育者
医用皮肤修复敷料的先行者之一
低价策略开拓市场,并逐渐扩大产品群
全球唯一的“类人胶原蛋白”生产厂家
代表产品
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
主要成分
透明质酸钠
类人胶原蛋白
Ⅱ类
Ⅲ类
渠道特点
以线上销售为主
医院渠道和线上销售并重
宣传推广渠道
具体情况
费用
平台服务费及佣金
平台服务费受获客渠道集中度降低而持续增长
2020年费用5,739.14万元。
平台推广费
为保持在天猫等头部电商的曝光度,加大天猫直通车、钻展等的授入
2020年费用2,786.93万元。
形象宣传推广费
与袁姗姗、邓伦签代言协议,提高品牌影响力
2020年费用6,907.83万元。
冠名、赞助《花花万物2&3》、《妻子的浪漫旅行4》、金鹰剧场等,提高品牌曝光度
新媒体营销
加强新媒体营销投入,与天下秀、上海剧星等合作,提高对主流消费人群的触达能力、提高客户匹配度
2020年费用1,121.22万元。
展会费
线下推广均为美博会展位费,2020年受疫情影响展会支出少
2020年费用66.60万元。
技术类别
核心技术
应用产品
主要技术特征
胶原提取、纯化与免疫原性清除技术
精细化酶法提取技术
生物医药级胶原原料;胶原贴敷料(Ⅱ类);胶原贴敷料(Ⅲ类);胶原蛋白海绵;生物护肤品
精细化的酶解提取工艺参数,形成可批量放大的、稳定的提取技术,所提取胶原维持了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同时采用自主研发的定量分析技术用于活性胶原分子量、三螺旋结构等指标的鉴定,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高纯度胶原制备技术
纯度>9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自主设计的胶原精制装置以及基于高通量纯化工艺,达到高效纯化的目的,相比传统纯化技术纯化周期大大缩短,批件稳定性更佳。
通过精细化的工艺参数,选择性切割并去除端肽,有效清除动物组织中潜在的免疫原性组分,所得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免疫原性和过敏反应风险极低。
原料前处理工序精准加工技术
采用自主开发的流程、配方与工艺参数,对原料进行前处理,有效清除原料的微生物及各类杂质,有效控制细菌内毒素水平,并对原料进行均匀化粉碎而不损伤原料中胶原活性,并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稳定性。
病原及微生物控制技术
高效病毒灭活技术
生物医药级胶原原料;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海绵;生物护肤品
特有的病原微生物控制与灭活工艺,有效防止动物组织中可能带有病原微生物为产品带来安全风险,有效灭活病毒的同时不破坏胶原的活性和天然结构。
产品最终灭菌技术
生物医药级胶原原料;胶原贴敷料(Ⅲ类)
采用多种特殊条件结合对胶原溶液或液态胶原产品进行灭菌,可使产品达到无菌(无菌保证水平SAL=10-6)的同时,避免了胶原在灭菌的过程中变性失活,有效保持胶原的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为国内首个可应用于液体胶原制品且可保持胶原生物活性的最终灭菌技术。此技术生产的胶原贴敷料产品质量稳定,成本可控,便于批量生产。
复合产品成型技术
生物护肤品
1)通过胶原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成型技术,保留胶原生物活性的同时,改善胶原材料的机械性能。2)以生物惰性材料为复配基质,减少产品副作用。制备的生物惰性基质微凝胶体系可根据需求负载不同功效成分,可制备不同用途的敷料。3)设计亲疏水性敷料,由亲水支架、结合层和疏水层组成,使得产品兼顾生物修复和物理屏障功能。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随着我国各类医疗机构对于血细胞仪的持续采购和更新,全自动血细胞仪有望获得持续提升的渗透率,从而带动行业规模持续发展。截止2023年,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亿元,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生物试剂行业的发展与基础科研、体外诊断、疫苗、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产业的快速进步相辅相成,虽然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9.59亿元以10.9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26.59亿元,增速远高于上述同期全球生物试剂市场增速。
根据《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披露数据,2016-2020年,我国近视人口从5.4亿人增至6.6亿人,全国视力问题人口占比从39.2%升至47.1%,近视情况严峻。
调研显示,仅有半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蓝帽子的含义较为了解。从人群认知情况来看,蓝帽子概念在90后、85后及高线城市人群中相对普及,而70后、下沉市场人群尤其需要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蓝帽子概念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正确认知蓝帽子标志含义后,8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优先购买带有该标志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