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校核建议由生产、质量检验及注册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校核确认。校核时采用修订模式(需批注说明修订原因和理由),完成校核后,建议先与审评员沟通确认,再电子提交修订版本及净版文件。
1、生产工艺信息表
1.格式
(1)最终版本的“流程图”应以图片格式呈现。
(2)字体格式需与中心公布的生产工艺信息表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标题采用黑体,中文正文采用宋体,西文正文采用TimesNewRoman。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生产地址
示例如下:
例1:上市许可持有人由广东xxxx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xxxx有限公司。
例2:某产品生产地址Straβe,应为StraΒe。
3.批量
4.原辅包、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登记号等
例1:Y2021xxxx124应为Y2021xxxx142。
例2:“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的国家标准YBB00292005-2015”应为“中硼硅玻璃模制注射剂瓶的国家标准YBB00062005-2-2015”。
5.生产工艺流程图
例:实际生产区为D级,错误核定为C级。
6.生产工艺
7.主要生产设备
例1:“灭菌柜容积20m3”,应为“灭菌柜容积2.0m3”。
例2:设备生产商“广州XX公司”,应为“湖南XX公司”。
8.原辅料内控标准
例:制剂中杂质A≤0.5%,原料药中杂质A≤0.3%。
9.制剂的放行标准
如果放行标准与注册标准一致,只需在该部分写明“放行标准与注册标准一致”,无需进行列表对比。如放行标准与注册标准存在差异,建议进行列表对比,并注意随核定过程中的修订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2)如核定的质量标准有调整,“附件7:放行标准”对比表格中的注册标准应一并调整。
2、质量标准
1.有关物质、含量测定
(1)色谱柱
(2)稀释剂或稀释操作
例1:“稀释剂甲醇-水(80:20)”,应为“稀释剂甲醇-水(1:1)”。
例2:“乙醚溶解3次,每次6ml”,应为“乙醚6ml分3次溶解,每次2ml”。
(3)流动相、溶液浓度、进样体积、检测波长等
(4)对映异构体
例:“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左氧氟沙星X的溶液”,应该为“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氧氟沙星X的溶液”。
(5)系统适用性要求
例:“出峰顺序依次为……、API、杂质C与杂质E”,应该为“出峰顺序依次为……、API、杂质E与杂质C”。
(6)限度
(7)含量限度
2.无菌、微生物限度
例1:冲洗液种类“0.1%蛋白胨水溶液”,应为“0.9%无菌氯化钠溶液”。
例2:“103cfu、102cfu”,应为“103cfu和102cfu”。
例3:cuf/ml,应为cfu/g
3.细菌内毒素
例如:“每1g磷酸氢二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应为“每1mg磷酸氢二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
4.规格
例1:“2.0g(按C15H16N7O5S3计)”,应该为“2.0g(按C15H17N7O5S3计)”。
例2:“1mL:5μg”,应为“1ml:5μg”。
5.复核单位
确认省所名称有无变更,应填写最新信息。
例1:“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应为“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药器械检测中心)”。
例2:上市许可持有人为江西省公司,复核省所为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6.附件中的主成分与已知杂质信息
例:R构型应为S构型,C5H6O2应为C5H6N2。
7.错别字
例1:“条件pH值”,应为“调节pH值”。
例2:“生产黄色到红色或紫红色的溶液”,应为“生成黄色到红色或紫红色的溶液”。
3、说明书(药学部分)
【成份】、【性状】、【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等需与质量标准或生产工艺信息表中相同信息保持一致。示例如下:
例:“氯化丁基涂层橡胶塞”,应该为“氯化丁基覆膜橡胶塞”。
4、其它
1.删除文件中超链接等,避免打印错误。
2.对于摄氏度(℃)、比旋度(°)等特殊符号,采用全角输入法规范格式,应显示完全。
3.所提交文件均应为“.docx”格式。
目前审评中心采用office2016,低于该版本可能造成打印错误或乱码。建议电子提交最终版本文件前,申请人自行打印纸质版,确认有无打印错误。
4.确保说明书、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信息表、批件中共同信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