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共收录303527条法规今日更新50条法规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公布日期:1979-08-28

施行日期:1979-08-28

时效性:已被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食品卫生标准

第三章食品卫生要求

第四章食品卫生管理

第五章进出口食品卫生管理

第六章奖励和惩罚

第七章附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质量,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有害因素引起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一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集体食堂)所生产、经营的以及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准许上市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状况,都属于本条例管理的范围。

本条例所称“食品”,指已经过加工和能够直接食用的各种食物和饮料、豆制品、调味品、瓜果、茶叶等:“食品原料”,指粮食、油料、糖料、肉类、蛋类、薯类、蔬菜、水产品等:“食品添加剂”,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为防腐、改善色香味和品质等而加入的和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具、纸等。

第三条一切销售的食品必须做到无毒、无致病病菌病毒、无寄生虫、无腐败霉变、洁净无杂质,于人民健康有益无害。卫生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这一原则,共同研究,逐步制订出各类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以及检验方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标准)。

第四条食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有关部门要分别纳入食品产品标准,认真贯彻执行。食品产品标准应包括卫生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方法,由生产主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制订。

食品卫生标准,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地区标准。

国家标准,指量大面宽、涉及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或有关部门会同卫生部制订,报国家标准总局,必要时报国务院批准后下达执行。

部标准,指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由卫生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会同卫生部制订、下达执行。

地区标准,指没有制订国家标准和部标准的其他食品的卫生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同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必要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执行,同时上报卫生部和国务院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食品卫生标准,要根据实践经验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制订机关负责适时修订、逐步完善。

第六条下列食品和食品原料,禁止销售、食用和出口:

1.含有毒物质(包括工业“三废”、放射性物质、农药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2.腐败、霉变和污秽不洁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3.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兽(包括野兽、野禽)及其肉类,水产及其制品;

4.未经兽医部门检验合格的肉类;

5.浸过或者拌过农药的粮食、油料;

6.含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添加剂的食品;

7.含有未杀灭的对人体有害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食品;

8.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盛放的食品;

9.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卫生要求和禁止出售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第七条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粮食、商业、供销、轻工、外贸等部门要加强对粮、油、肉、蛋、水产、蔬菜、瓜果、茶叶等食品原料和食品的收购检验工作,严格防止工业“三废”、放射性物质、农药的污染和畜禽疫病的传播,一旦发现这些食品原料和食品含有毒物质、寄生虫和腐败、霉变、染有疫病时,应当坚决停止收购。已经收购的,要就地妥善处理,坚决禁止外调、销售和出口。

第八条粮食、农业、商业、供销、轻工、外贸和铁道、交通等部门在收获、收购、运输、储存粮食、油料和发酵食品等食品和食品原料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霉变。发现部分霉变时,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妥善处理,防止扩散和污染。

第九条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商业、供销、轻工、外贸、铁道、交通等部门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易腐食品和食品原料时,应当有冷藏设备,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腐败。

第十条化工、轻工等部门要生产符合卫生标准的专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需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品种、剂量和使用范围的规定,严禁乱用。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和集体食堂等单位,下同)都要经常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及其孳生条件,地面和墙壁应当用便于洗刷的材料制成。应当有防蝇、防尘、防鼠、洗涤、洗手、消毒、污水排放和存放废弃物质(垃圾)的设备。

生食品和熟食品、食品和食品原料,都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必须与毒物、不洁物严格隔离,不得同室存放、同柜出售。

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经常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包装材料用前必须消毒。工作人员必须用手接触食品时,应当事前将双手洗净消毒。

用水应当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规定。

第十二条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涂料必须无毒无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第十三条凡生产有包装的食品,包装上应当标明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用代号);必要时,还应当注明主要配方、营养成分、保存期和使用方法。包装要严密,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污染。

第十四条市内(或短途)运输食品,要力求有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车、船、容器。装卸过程中,食品不得接触地面。运输直接入口的食品,要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和防蝇、防尘设备。

长途运输食品和食品原料的车辆、船只、飞机和容器,以及有关的货场、站台、码头、仓库等,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运和储存。严禁食品和食品原料与有毒物质同车、同船、同机运输和同库存放。

铁道、交通部门要做好本系统防止食品污染的工作,建立健全车、船洗刷消毒站(所),做好无害化处理,并积极发展食品的集装箱运输。

第十五条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包括临时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带菌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参加接触食品的工作。对于患有上述传染病的职工,应当迅速调离接触食品的工作岗位,待治愈或带菌消失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主管部门,都要把食品卫生工作列入生产计划和工作计划,把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列入产品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之中,严格执行,保证实现。应当把食品卫生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成绩和组织竞赛、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卫生工作达不到要求的,不能评为先进单位。食品产品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作为质量不合格品,不计产量,不准出厂和出售。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有机构或者人员负责管理食品卫生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卫生规章制度,组织职工学习和掌握食品卫生科学知识,教育他们自觉地遵守制度,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和检验机构,负责对本系统所属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检验和监督。对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要严格把关,禁止收购、储存、运输、生产、出厂和销售。

食品卫生管理、检验人员,有权对本部门、本单位食品卫生进行监督,发现食品生产和经营工作中有违反国家食品卫生法令、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现象时,有权进行批评、制止,必要时可以向上级领导机关反映情况,任何人不得阻挠、打击和刁难。

第十八条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要充实加强食品卫生检验监督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内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抽查检验和技术指导,有贯彻和监督执行卫生法令的权利。各级卫生部门可设置兼职的食品卫生监督员,由同级人民政府委任,具体执行监督任务。

第十九条新建、扩建、改建的食品企业(包括屠宰场、仓库),必须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应当通知卫生部门参加食品企业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对现有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企业,要有计划地进行整顿和改造。对食品卫生质量低劣、长期达不到卫生要求的企业,要停产改进。

第二十条卫生部门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科学研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防止食品污染,不断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逐步实现食品生产、包装、运输、储存、销售和检验方法的现代化。

第二十一条卫生部门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方法,向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宣传讲究食品卫生的重要性,普及食品卫生科学知识。

第二十二条外贸部门签订进口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进口食品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对口岸卫生部门报请检验,卫生部门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检验和卫生监督,并出具证明;不符合我国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不得进口。对违反合同或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根据其危害程度由外贸部门负责对外索赔、退货或销毁。

第二十三条国家商品检验局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以及贸易合同,对出口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行检验和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出口食品转内销,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由当地卫生部门负责检查和审定。

第二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对于认真执行本条例、经常坚持做好食品卫生工作,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六条卫生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对于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进、罚款、没收等处置。对于情节严重、屡教不改、造成食物中毒或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事故责任者,应当责令停止生产(营业)、赔偿损失,给予行政处分,直至提请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卫生部门参照本条例精神制订农村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的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由总后勤部参照本条例精神另行制订。

第二十八条本条例由国务院颁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一九六五年批转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同时废止。

THE END
1.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标准编号:GB 2760-2007标准状态:已作废 标准价格:92.0元客户评分: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如何购买?问客服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http://www.csres.com/detail/183580.html
2.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类标准标准翻译库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类标准 标准翻译库烟台传实翻译有限公司烟台传实翻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领域笔译、口译及本地化的专业翻译服务机构。其前身为食品伙伴网翻译部,成立于2001年。依托食品伙伴网在行业领域的强大影响力,传实多年来积累了大量食品、农业、牧http://www.trans1.cn/translation/show.php?itemid=2674
3.GB31647GB 31647-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原料采购、加工、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以及生产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以标准、公告等方式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营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53152.html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酱GB/T22474一2008GB 2759.1 冷冻饮品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检验 GB/T 4789.2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B/T 5009.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5115
1.卫生部发布《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颁布于80年代初,为食品生产企业了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为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食品工业和食品添加剂发展,以及公众不断增长的饮食健康需要,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1、1986、1996共三个版本,期间也曾多次组织专家对标准进行修订。此次发布的《...https://www.17bio.com/17bio_Affiche_127445.html
2.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特此公告。二OO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https://m.renrendoc.com/paper/207888445.html
3.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标准和法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2)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3)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2)联合国FAO/WHO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分为以下四类管理: 第一类为GRAS物质,即一般认为是安全的物质。医'学教育网|整理可以按照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https://www.med66.com/web/weishengfagui/lw1603116458.shtml
4.GB316545.食品添加剂使用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在技术上确有必要,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使用量,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规定,不应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等国家禁止在餐饮业使用的品种。 6.冷却 明确烹饪后需要冷冻(藏)的易腐食品应及时冷却。可采取将食品切成小块、搅...https://www.cnis.ac.cn/bydt/kydt/202106/t20210615_51600.html
5.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常识公司新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按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的使用量添加才能对人体无害。如随意添加就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某卤肉加工个体户超量使用护色剂亚硝酸盐加工狗肉,结果43人食后发生食物中毒,1人严重中毒而死亡,经检验狗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63倍。 http://www.kstscy.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3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20167.2 食品添加剂 包装用气体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并且在特定贮存和使用条件下不影响食品的安全和产品特性。 7.3 食品相关产品 7.3.1 非连线生产(外购)的包装容器、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使用清洁卫生、防水的材料包装,运输车厢和贮存库必须保持清洁 ,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运输贮存 ,应有防尘、防污染措施。 https://www.hejiejh.com/a/854.html
7.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1975—2010 食品添加剂 琼脂(琼胶) GB 3150—2010 食品添加剂 硫磺 GB 4479.1—2010 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 GB 4481.1—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 GB 4481.2—2010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铝色淀 GB 6227.1—2010 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https://www.ahcdc.cn/content/detail/5a4dca58ee3b83e21bb30695.html
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对食品添加剂...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提出了哪些 安全控制要求?()A.工艺要求B.产品功能性C.共线生产D.强酸、强碱管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https://www.shuashuati.com/ti/ec83e8d66d6e4f1abf32e2fbe2be28e2a2.html
9.卫生部公布14种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和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规定,经审核,现公布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 特此公告。 附件:磷酸酯双淀粉等14个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标准.doc一http://www.xy-bio.com/xy-bio_Affiche_347494.html
10.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15篇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2 1、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包括: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酱油、醋、盐、八角等各种香料。 2、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基本信息包括:品名、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供货单位等。 3、公示的基本信息要与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相符,不得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毒者。使用的...https://www.unjs.com/fanwenku/45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