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一旦被界定为“情节严重”,会怎么样?——解读《2019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于2019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的第六十七条对于哪些违法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了界定。当企业的违法行为被判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时,除了行政罚款,还可能面临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甚至拘留等处罚。

【具体条例】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至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二条以及本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

(二)造成食源性疾病并出现死亡病例,或者造成30人以上食源性疾病但未出现死亡病例;

(三)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真实情况;

(四)拒绝、逃避监督检查;

(五)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时,应当依法从重从严。

【条例解读】

一、依据违法行为的性质,界定“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

第一,违法行为范围界定:涉及到食品安全法第123、124、125、126、132条以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73条规定的情节。

第二,如果违法行为依据“货值金额”判断,2万元是判定线。

第四,如果违法行为依据“后果严重性”判断,出现死亡或者患者人数超过30人是判定线。

第五,如果违法行为依据是“否主观故意”判断,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是判定线。

第六,如果违法行为依据“是否配合检查”判断,拒绝、逃避监督检查是判定线。

第七,如果违法行为依据“是否屡犯”进行判断,重复违法是判定线。

二、不同违法行为界定为“情节严重”,将面临的法律责任。

(一)以下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食品安全法第123条)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2、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3、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4、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5、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6、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7、为违法行为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

8、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

(二)下列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124条)

1、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2、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3、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4、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5、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6、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7、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8、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

9、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10、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

(三)以下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125条)

1、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2、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

(四)以下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126条)

1、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4、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

6、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

8、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9、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10、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

11、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

12、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13、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16、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违反本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

(五)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132条)

(六)从事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未按照规定备案或者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

(七)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影响,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五款的规定进行处罚;属于单位违法的,还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3条)

THE END
1.《食品安全法》节选三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处罚规定(九)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 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http://www.hm.gov.cn/zwgk/grassroots/6636136/1224713.html
2.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 )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为情节严重情形。A. 2 B. 4 C. 1 D. 3 题目标签:同一性情形 举报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举一反三 【判断题】凡是唯心主义均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m.shuashuati.com/ti/6381cb2e3abe4767ae422c12a2de595f.html
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创新与亮点(五)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时,应当依法从重从严。” 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给予行政处罚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975.html
4.收藏版多批次不合格食品企业监管和核查处置“回头看”技巧1年内,如出现第2次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规定,按“情节严重”情形进行处罚。同时,应对第1次出现不...http://www.chnfn.com/xinwenzhongxin/guoneixinwen/daluxinwen/2022/1206/24024.html
1.浅谈《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免予处罚”的适用(四)拒绝、逃避监督检查; (五)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时,应当依法从重从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622/12/7293128_1085711904.shtml
2.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18.下列哪项物质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禁止使用的非食用物质(ABC) A.硼砂 B.罂粟壳 C.酸性橙(金黄粉) D.柠檬黄 19.下列哪项物质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禁止使用的非食用物质(ABCD) A.吊白块 B.甲醛 C.苏丹红 D.三聚氰胺 20.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可处以(ABCD) ...http://www.jianliyuan.com/article/727.html
3.进口食品标签法律风险与应对金杜律师事务所如因标签营养成分比例数值涉及超量添加、禁用成分添加、虚假标注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其他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该食品依据《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将被认定为“不安全食品”。《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为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经营并通知相关生...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imported-food-labeling-legal-risks-and-countermeasures.html
4.rulescenter.meituan.com/rules例)无任何事实依据指控某商家的食物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因吃其提供食物而导致身体不适并进医院治疗的内容。 4、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或有违国家政策方针,或有违相关监管机关要求及/或指示,或有违公序良俗 平台不是举报非法活动、人身对抗、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或由政府机构、执法人员正在调查的任何事情的合适平台,我们建议...https://rules-center.meituan.com/rules-detail/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