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饮料、糖果……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吃零食,然而那些高糖高盐高油的零食带来的蛀牙、肥胖等问题让家长们感到困扰,尤其是过多添加剂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更让家长们担忧。一直以来,“儿童零食”都没有标准可循。近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首次提出“儿童零食”的定义,给出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新标准将于6月15日起实施。
新规
儿童零食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根据该标准,儿童零食是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与普通零食的区别主要在于: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要求不同。
根据该标准,儿童零食必须符合六大标准: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须少盐少糖少油,并规定了氯化钠、蔗糖、脂肪的限值;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零食不能崩到小牙齿,不能有明显尖锐突出物,包装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避免割伤、误食等风险;强制要求标示过敏原信息,以及醒目标注影响儿童食用过程中安全性的提示。
记者走访
学生最爱买糖果、饮料
在惠州市实验小学附近,分布着几家便利店。其中一家便利店老板娘段女士告诉记者,学生来店里主要是买牛奶、饮料、纯净水等,除了这些,他们最喜爱的就是糖果这类零食。“现在天气较热,冰红茶、可乐这些饮料最受学生青睐。”另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娘也表示,冬天孩子们最喜欢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夏天最畅销的就是饮料。
多款零食含糖量含盐量高
这些备受学生喜爱的零食,成分如何?记者看到,多数零食都含有食用香精、色素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带有甜味的零食,白砂糖含量往往排在一、二位。另外,这些零食的含盐量(以钠含量计)也很高,不符合儿童零食标准中的“少盐少糖”要求。
比如,某款冰红茶的成分包括纯净水、白砂糖、食用盐、速溶红茶、食品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焦色糖)、食用香精等。在其营养成分表中,每100ml中钠为29mg;另一款棒棒糖不管哪种口味,配料中均有白砂糖、葡萄糖浆、稀奶油、食品添加剂、加糖炼乳、食用香精、食用盐等成分,每100克棒棒糖中,含脂肪6.7克,钠含量达315mg;还有一款膨化食品,成分主要为小麦粉、玉米淀粉、水、植物油、食盐、辣椒、食用香辛料,以及谷氨酸钠、甜蜜素、食用香精等多种食品添加剂。另外,包装的边缘比较锋利,用手划过会有明显刺痛感。
家长
和孩子为零食斗智斗勇
孩子爱吃零食,是很多家长的烦恼。
现在,5岁的孩子总是想方设法要求吃零食,收拾玩具、看书以后,就要求“奖励我吃零食”,外出玩耍也总是说“我饿了,要吃零食”。如果和他讲道理,他会反驳“可是我们老师也吃零食呀,我都看到了”。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和孩子商量制定规则,比如,每天三餐之外,肚子饿的时候就给孩子蒸南瓜、包子等食物,以及牛奶和水果;零食一天只能吃1片饼干、3粒葡萄干。5岁的娃很精明,讨价还价到1片饼干、5粒葡萄干、1袋果泥,最终达成了“协议”。
为儿童零食标准出台叫好
小学生的家长则更难管控孩子吃零食了。陈女士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正是“人小鬼大”的年纪,总能变着法儿从疼爱他的爷爷奶奶和“立场不坚定”的爸爸那儿拿到零花钱,然后瞒着妈妈在放学途中买零食吃。“有时候没掩饰好,嘴角沾着零食碎末,我才知道他又偷买零食吃了。”陈女士直言头疼,她最担心孩子买到三无食品、垃圾食品和不卫生的小摊食品,把身体吃坏了。
思来想去,陈女士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掌握孩子的零食选择权。“既然无法阻止他吃零食,那就让他吃健康的零食。”她召开家庭会议,和全家人取得了一致,孩子的零花钱只能由陈女士来给,让孩子“财务透明”;同时,了解孩子的喜好,由陈女士给孩子购买零食。“我的方法是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买相对健康的零食。”
对于《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的出台,家长们一片叫好。“以后就可以选购符合标准的儿童零食了。”陈女士说,小孩爱吃零食是天性,堵不如疏,与其想法设法去防范,不如给孩子们提供健康零食。
医生
合适的零食可辅助补充营养
“这个标准是团体标准,主要针对3-12岁儿童吃的零食的营养健康问题和安全性问题。”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孙诗博认为,标准出来后,家长们选择零食的针对性会更强了。
孙诗博说,3岁以下的孩子可选择的零食相对比较少,3岁之后孩子的消化系统、牙齿等开始慢慢进入新的发育阶段,可选择的零食就越来越多了。家长们选择零食要以天然食物为主,选择新鲜的、好消化的,比如水果、牛奶或者奶制品等。
孙诗博认为,这次标准虽不是强制标准,但是未来商家可能会按照标准在包装上进行标注,大家在选择时就可以选择符合标准的零食。
反式脂肪酸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零食呢?孙诗博强调说,零食不能影响孩子正常吃饭,选择零食的出发点是零食只是作为正餐的补充,不要以孩子的喜好或者以孩子的胃口去选择零食,比如很多孩子喜欢吃蛋糕、薯片、炸鸡等,这些就不能选,而是要减少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里含有反式脂肪酸,大家都知道反式脂肪酸不好,但是反式脂肪酸是什么呢?通常我们看配料表中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这些都是反式脂肪酸。”孙诗博说,反式脂肪酸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会让人体好的胆固醇降低,坏的胆固醇升高,对于成年人来讲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的增加。
“很多人会觉得孩子零食吃多了会影响脾胃,其实西医比较少讲说影响脾胃。如果零食吃太多,正餐就吃得少,高油盐的食品吃多了后,容易导致肥胖。”门诊中,孙诗博遇到肥胖的孩子,其实就是可能吃太多把胃撑大,孩子吃得又很快,导致能量摄入超标了。
此外,孙诗博不主张孩子喝奶茶,因为它的生产不确定,配方不知道。坚果、果冻也不建议给太小的孩子吃,主要是怕孩子误吸。
统筹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本组文字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范文燕涂坚